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大明之我是海贼王 > 第160章 村委议事 基层民主

第160章 村委议事 基层民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了,两位,我们去城镇大厅去看看吧!”刘香指了指在城镇中心的最高建筑,对他们说道,“听说今天是镇委会开会的日子,既然碰到了,就旁听一番吧!”

    “镇委会,是什么机构?”孙承宗开口问道。

    “镇委会是当地居民对地方政府监督和建议的机构,每个月开会一次。按照总督府的《组织法》推举委员,任期五年,委员没有任何薪俸。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如果损害民众利益的行为,镇委会可以弹劾镇长,要求市政府调查和更换镇长。当然,镇委会对当地发展有献策建议,镇政府也必须予以考虑。”

    孙、熊两人面面相觑,他们突然有不祥的预感,恐怕他们这个省长,不会做的很舒心。

    旁边的跟随的镇长,倒是表情自然。对他们来说,只需要根据《组织法》规定行事,做好本职工作,就不会被镇委会针对。而且镇委会本身代表地方大部分民意,凡事只需要和他们达成共识,往往推进会更加顺利。

    这是刘香为了防止地方矛盾冲突,设置的防火墙。各个村镇都是五湖四海的移民,众口难调,总督府的政令难免会让一些人心生不满。有了村委会和镇委会,这些不满可以在协商中解决或者淡化。

    当然强制性的政令,是没有任何协商的余地,比如义务教育、义务兵役制、税收等等。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让他们代表民意参与其中,能够让总督府真正获得百姓的拥戴。

    众人很快来到四层高的城镇大厅,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却不是单纯的官衙。一层是直接面向百姓的户籍、税务和巡警等单位,二层则是免费的公共图书馆和镇委会的会议大厅,三层才是镇政府办公室,四层则是镇招待所、食堂等单位。

    这种统一样式的城镇大厅,百姓可以随意出入,随时到镇委会大厅旁听,也可以随意出入三楼四楼,看他们是不是拿着总督府的俸禄不干事。如果有其他穿越众,会感到这里和淄博市政府的氛围很像。

    民众监督,是保证政府廉洁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已经不知道有多少科员,被百姓举报后被扫地出门。

    一行人在镇长带领下,直奔会议大厅,巨大的圆形会议桌上,三十多名委员正在举行会议。而在四周的几十把椅子上,有二十多人旁听。他们也安静的坐下,开始倾听他们讨论。

    此时似乎刚讨论完一个议题,只见坐在正对门口位置的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开始了新的主题。

    “河西村委员安川友,提议修筑连接河香镇和本镇五个村子之间的水泥路,大家一起议一议,再看要不要向镇长申请。”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站了起来,朝众人拱拱手,然后开始介绍情况。

    “各位乡亲代表,俺们村一赶上下雨天,村里的甘蔗就运不出来,周围其他村也是一样。听说镇里暂时没钱修,要等明年,俺们村愿意出一部分钱,然后看其他村要不要一起干。”

    众人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有几个人应该来自有同样情况的村落,率先开始支持。

    “我赞成,上个月我去台南县办事,就发现他们有些村镇都通了水泥路。我们这雨水更大,一年有几个月时间都没法走马车,实在太不方便!”

    “我也赞成,虽然我住在镇里,但是每次去各村收山货的时候,都要颠掉半条命!必须修,不管花多少钱都得修!我们镇里的商户也可以出资一部分。”

    “我反对!这个要花很多钱,镇上去年刚修了河堤,虽然市政府补贴了一半,但还是要每户掏了六钱银子。水泥路我知道按总督府规定,只要我们修,也会补贴一半,可是这么大工程,每户至少得一两银子!”

    “我也反对!花钱是一部分,现在青壮劳力都在参加预备役训练,等训练结束就过年了,根本没有人力修路!”

    不过这两个人显然只是个人看法,支持的人越来越多。众人逐渐倾向于筹集银子后把工程包给安南人的建筑公司。

    半小时后,所有人举手表决,25人支持,4人反对,2人弃权,镇委会决定正式推动连接各村的水泥路计划。他们又推举私人组成专门的修路委员会,要在下个月会议时拿出详细的修路方案,包括路线、预算和各个建筑公司的报价。

    等这个方案通过后,他们才会提交给镇长,等镇长批准,就可以开始。而这时候这些委员,就要配合说服各村的村民,负责筹集资金和后续的施工监督。

    散会后众人陆续离开,孙、熊二人坐在那里久久没有起身。半晌后,熊廷弼才叹息道,“朝堂上若是这样议事,朝局何至于此?”

    孙承宗却摇头叹息,“怕是不行,到时候只会结党营私之风更盛,只要人多就可以为所欲为!”

    刘香笑而不语,这种基层民主他还是愿意去推动的。

    第二天,几人在嘉义县城转了一圈,参观了当地的预备役训练。

    纯火枪的预备役部队,让先后在辽东待过的两人,直翻白眼。怕是九边大部分士卒,战力都不如他这里的农闲训练的预备役。

    随后刘香又带他们前往科技与工业之都香城,轮船的速度,比起帆船快了何止一倍?短短七天时间,就从嘉义赶到了香城。这次刘香没有再陪着他们,而是丢给了香城市长接待。

    香城的市内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工业区巨大的钢铁厂、炼油厂,还有那大明工部拍马难及的武器公司,无不直接让他们三观尽碎。香城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和台湾的新农村,让他们意识到刘香的总督府才代表先进和未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