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晋府录天下兴亡 > 第2章 士离生 皆为己

第2章 士离生 皆为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祖逖进驻沛国派参军殷乂去联络张平,樊雅二人。此时凉州刺史张寔拥护晋王司马睿的奏章传至,祖逖派遣其弟祖约,携带劝进文,到建康表忠心。

    殷乂到了张平处,殷乂到了张平这里,士卒个个面黄肌瘦。

    殷乂便对张平说道:“为何士卒如此不堪?”

    张平说道:“自永嘉之乱来,此地粮仓见底,现士卒以树皮为食,以为充饥!!”

    殷乂一脸轻蔑看到张平。

    殷乂说道:“如此岂能为祖逖效力?”

    张平含着怨气说道:“难道没有祖逖,我一人不能抵抗石勒吗?”

    殷乂说道:“臭鱼烂虾,岂能成事?”

    张平持刀斩了殷乂,其麾下谢浮说道:“祖逖派此人前来,并无成心与我为盟。不如举兵自守,自建功业!”

    张平听从,与祖逖相抗。祖逖攻城不下,遂使用离间计,众人商讨对张平部下谢浮下手,夜间祖逖命王安携带金银面见张平部将谢浮,谢浮见王安携带金银珠宝立刻邀入帐内。

    王安对谢浮说:“汝等本为晋人,今据城固守。何也?琅琊王司马睿已经率领吴地三十万军欲以北伐,届时尔等若继续固守,恐不得善。今祖公恩浩,特赦尔众,尔众若归附则各有奖赏。”

    谢浮说到:“吾等本无与祖公相抗之意,乃张平一意孤行。足下可留钱财,我谋张平后,即率军而归。”

    谢浮借与张平商讨军情之机,杀死张平,率众归降。祖逖进据太丘,但因军中乏食,处境艰难。张平死后,樊雅仍占据谯城。夜中樊雅率众夜袭,直逼祖逖大营,军中大乱。

    祖逖军中督护董昭持矛以一当百大破贼军,终于击退樊雅,祖逖赞董昭有典韦之勇。祖逖又率部追讨,却遭到张平余部的迎击,便向乌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求援。陈川、王含分别派部将李头、桓宣率军助战。李头在征讨樊雅时,连破樊雅三阵力战有功,颇得祖逖礼遇。

    常叹道:“若能得祖逖为主,死而无憾。”

    陈川闻知大怒说到:“汝主吾也,何以赞他人之贤?”

    怒上心起遂杀死李头,李头的亲信冯宠便率所部四百多人投奔祖逖。陈川更加恼怒,至祖逖书文破口大骂。又派部将魏硕劫掠豫州诸郡,结果被祖逖派兵击溃。陈川败逃,便率部归附石勒。石勒命其驻扎于豫州北,以阻遏祖逖北伐。

    桓宣到了祖逖处,祖逖就让桓宣去劝降樊雅,桓宣单马入谯城。

    对樊雅道:“祖公欲联慕容廆和刘琨荡平刘聪、石勒。仰仗于公,以公为后援。先是殷乂轻薄无礼,并非祖公本意。如此时和解,可建立忠勋,能保富贵。但若还要固执,朝廷派出猛将,凭你手下乌合之众,依据一座危城,北边又有强贼窥伺,届时石勒攻之,汝何以为守?”

    樊雅听后对桓宣说:“汝有张仪之才,吾素来敬佩说客。今汝数语,令我归心。”

    遂出城归降。祖逖攻占谯城后,终下豫州,通北伐之道。桓宣则率部返回。不久,石虎围困谯城,王含又遣桓宣来救。石虎闻听桓宣前来,撤军而退。桓宣于是留在谯城,协助祖逖征讨不归附的坞堡主。这时正值司马睿登基称帝改元太兴。朝中使者到陈县(豫州治所在陈县)处,宣诏封祖逖为豫州牧,都督五州诸军事。公孙成随使者到任,拜见祖逖,祖逖把豫州帐册给了公孙成。让他在三日内重新整理豫州户口粮田,并让其略访豫州,将手下斥候五人交由公孙成调遣。

    公孙成命五人和亲侍卫亲和章亩一日内走遍州七郡,在七人归来后。公孙成整理七人所见所闻。后日公孙成将粮册和户口统计重新造册。

    将帐册交给祖逖,豫州,下辖颍川郡、陈郡、鲁郡、汝南郡、谯郡、弋阳郡、阳安郡、襄城郡、汝阴郡。现共计七万户,夫妻健存之家三万户,孤儿寡母者共三万户。老妪独居者万户计,荒田千顷。四郡内史,二十余县官与民医勾结制卖五石散,并掠夺精壮男子卖于郡内地主充作兵丁,多民流亡于外,耕种者仅十之一二。剩二郡之地未查。

    祖逖接过账本,自言说到:“此乃诸王相争,朝中王衍、胡毋父子、石崇等清谈之辈所致!”

    王安向祖逖进言:“天下未定百姓流离失所,可招流民入内而耕。将制卖五石散和诱卖人口的县官太守一一上疏交朝廷治罪。”

    祖逖命众将部卒且耕且战,又命王安带军五百去巡查豫州内,公孙成随王安一同前往。二人路上闲聊。

    公孙成说:“祖公真乃神人也,既有白起、韩信之兵识也有管仲,乐毅之才。”

    王安说道:“若无祖公相救,恐我已成刀下冤魂。”

    公孙成问王安道:“今岁几何?”王安说:“年三十二。”

    公孙成说:“汝岁长于我,可否与兄称之?”王安说:“听悉长史之言。”

    公孙成和王安行至汝阴郡洨县。草草望去县内空无一人,民房破败不堪,县府内大门无踪,院内枯草相缠,走进县内只有三户流民依居于此。见到王安和公孙成二人及身后百十卒,惊慌失措欲越墙而走。公孙成命卫亲和章亩将此中一精壮人捕获,押至公孙成马下。

    公孙成和他说:“你可知县府内,县令何在?”

    这个人连忙摇头,言匈奴语。

    公孙成说到:“此人乃胡人也,不通晋语,难以交流。”

    这时王安下马用匈奴语和此人交流。二人沟通完后。

    王安告诉公孙成:“此人名綦毋必。随公师藩起事,公师藩被平。跟汲桑起事,汲桑被灭。又随苟晞,苟晞又被石勒所灭。部众只能各自流散,他到这里时,县内已经空无一人。他走遍周围县府,后面觉得只有此处可以安宿。”

    公孙成诧异的对王安说道:“兄会胡语?”

    王安说道:“吾父本匈奴人也,劫晋人县令之女为妻,后随母姓。”

    公孙成听后说道:“成无它意,王兄莫怪。”

    王安说:“无妨,吾自三岁起便不知父之生死。乃母日夜为人采桑织布,方才得存。刘渊屠河东郡时,母尽财钱将我托付于城中避难者。至今不知母亲所踪。”

    公孙成随后给此人衣物及干粟,此人拜谢王安和公孙成手牵公孙成马缰请求牵马,公孙成准许。公孙成想起当年南下避难时就是因为河东太守路述战死,父亲才携家眷南遁。

    不禁叹言到:“天下荒芜至此,不知何日北还。”

    众人进府内搜寻,搜寻一时在庭内破匾中找到一本簿册。簿册灰有半寸之厚,待清理稍净。翻到第一页写道:太康七年臣杨玄得计县内户三千口,田五千亩。然后公孙成翻到最后几页写道:永嘉元年户一千,郡太守再次征兵应东海王。县内仅存男子十三岁以下八十人,粮田八百亩。又翻两页写到:永嘉五年洛阳破,太守和郡丞征洨县内十五以下女子欲东逃青州。剩二十户,荒田百亩。二人观后皆感骇然。

    王安说道:“不想豫州之地,永嘉年间已然如此。”二人一路经过銍县、山桑县、蕲县。皆满目疮痍,到了符离县又见县内,井上绑有黑布。二人携军快速离去。路上流民相互依靠,以树皮为食。多衣不蔽体,言语无力。

    这时有流民冲至公孙成马前,跪倒于公孙成前说道:“官人救我子女,幼子三日未食四日绝水已然昏阙。子母五日前已饿死,我走投无路啊。”卫亲大喝欲斥退其人,公孙成阻拦卫亲。

    欲要掏粮被綦毋必阻止,綦毋必与王安交谈。

    王安脸色大惊立刻对公孙成说:“长史,周围有变。”

    说完甲士护住公孙成,公孙成看向周围一个个饥民,都盯着公孙成马背上的粮袋。手上握紧了木拐,眼神一个个都变得犀利。公孙成留下冷汗,手从粮袋抽了出来扶住马背。

    然后拿出一袋包好的东西说到:“身只有此物可赠于汝。”

    扔予其人,接住打开一条缝一看,大喜。拜谢公孙成而走。綦毋必看后这才对王安继续说下去。

    王安低声对公孙成说:“长史如果刚刚把粮食漏出来,那周围的几百人就会一拥而上,劫官尚在其次,若谋性命,恐难保也。”

    二人游历三日,回到谯城。告诉祖逖路上发生的事,祖逖听闻。

    说道:“州郡不同心,何以守土?如石勒此时遣大军而攻。豫州危矣!”

    桓宣说道:“应先攻陈川,陈川首鼠两端。对豫州境况知根知底,如不先图之,恐届时祖公必为其害!”

    公孙成听闻韩宣所言说到:“身同桓宣之意,祖公应先取陈川。”祖逖命众人招纳流民,给田安置。

    又抓紧训练兵士,安抚州内自立乌堡。遣亲侍前去慰问。入伍征应者赏田赐粮,答应北攻石勒者,上疏朝中为其谋官,答应出兵者,上疏朝中为其表奏。一时间归附者甚众,至十一月。得卒十万,练精军五万共十五万众。表奏朝中封大小将,县令太守共三百人,将三万精兵和四万新卒遣送健康充军。司马睿看到祖逖上表的封将封官者一一批准,并送还印玺三百五十个。

    太兴二年九月祖逖出兵征讨陈川。陈川部下不做抵抗纷纷各自奔逃,石虎则率五万大军救援陈川,

    陈川大喜带残部五千人,猛攻祖逖。

    祖逖对董昭说道:“我将此一千精锐交与你,陈川一孺子,反覆无常,当予以惩戒!”

    祖逖麾下董昭带军一千,和陈川交战。

    两军交战,陈川大败。石虎见陈川溃败于是前后夹攻祖逖。

    祖逖得知石虎前来对麾下说道

    “今日,身死之日,以死报国!!”

    众人士气大振,迎战石虎。

    祖逖命后军列六丁阵迎敌,石虎步骑无法突入,董昭率军与其相战。

    冉良和董昭交手,二人交手二十回合,董昭逐渐不敌,冉良说道:“你有如此神功,何不效力石勒?”

    董昭说道:“身死之日,以死报国!!”董昭继续和冉良交战,祖逖看到了董昭逐渐不敌冉良,亲自上阵,与董昭一起围攻冉良。

    董昭说道:“州牧此处相当危险,请速退!”

    祖逖说道:“士为知己者死!卿何言也?”

    二人合力击退冉良。

    此时王安持剑砍向石虎。

    冉良喊道:“石父,当心!”

    石虎看到了王安,与王安相战,二人势均力敌。

    董昭领精骑杀出,冲破石虎军队。贼虏败退,石虎绕豫州,劫掠豫州汝南郡掠夺男女一千人,带着陈川回师襄国,并留部将桃豹留守汝南郡防止祖逖追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