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烹鹿隋末 > 第92章 初见成效

第92章 初见成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井陉矿区因为完全没有开采过,所以这里随便一挖就能挖到煤,开采根本毫不费力,杜如晦专门召集了一批流民,为他们提供住房保障之后,还有土地耕种,使他们的家庭的生活得到了保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于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住到了山中开采矿石,减少了和外界的来往,井陉矿区的秘密得到了保护。

    陈乘风在恒山郡作了这些改革之后,恒山的气象焕然一新。

    其他的措施都是长期措施,短时间内还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是修建民居和施肥这两项举措却是立竿见影。

    施过肥料的土地上庄稼长势茂盛,跟没有施过肥的土地明显不同,农民们看到这种情况纷纷向官府订购化肥,一时之间恒山郡守府门庭若市,来往的人络绎不绝。把府衙的门口都快踩烂了。

    陈乘风曾经吩咐过农民第一次领取化肥,不必交付银子,只需要在收获的时候,多交一些粮食就可以。所以那些贫苦的农民才会踊跃的来领化肥。

    这是他们翻身的好机会,一旦使用化肥真的提高了粮食的产量,那么他们不仅日子会好过一些,而且会有很多剩余,就算是上交官府也没有问题。

    陈乘风命令加快修建化肥工厂,要尽快的将化肥送到每一个农民的手中,保证他们都能得到化肥。

    张玉看到这种情况,找到陈乘风:“大人,你这种免费的赠送化肥风险是不是太大了,要是他们领了化肥都还不上怎么办,或者逃到外地去又如何,那我们官府岂不是亏了吗?我们倒无所谓,就是大人的前途岂不是毁了吗?”

    陈乘风笑了笑说道:“张大人你多虑了,你如果真实的看到化肥的效果就不会这样说了,可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我们只是第一年免费,明年就会收费的。就算是今年受灾,所有的粮食全部绝收,明年这些农民也会来购买化肥的。因为化肥带来的粮食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至于你说的他们领了化肥就逃到外地去就更不可能了,外地可没有化肥,他们又不会生产,只有手中一点化肥又发不了财,用了这一季就再也没有了。只要是不傻,都不会做这种蠢事。”

    张玉还在犹豫:“那既然我们要卖化肥,就不可能只在恒山卖,外地也会有化肥,他们到时候再买不就可以了吗?”

    陈乘风说道:“张大人,你一看就是没经过商,不懂里面的门道,我们这里是原产地,虽然我们对外销售化肥,但是生产方法我们不会出售,想要化肥只有来我们这里购买,再运往各地去。这中间就会产生运费。”

    “产生运费怎么办,就要想办法赚回来,怎么赚回来?那就是提高价钱。高价卖出去。所以在外地买和在恒山买的价钱是不一样的。本地人不会傻到便宜的不买,到外地去买贵的。”

    “或许真的有傻子,也许有人装傻,以本地人的身份购买了,到外地去种植,我也设立的登记和举报制度,这样的人一经发现,永远取消他在恒山购买的资格,并追究他的责任,处以十倍的罚款。”

    张玉点点头,大为佩服:“大人想的真周到,这样我就放心了,只要官府亏不了就行了,先垫上一些本钱能够接受。”

    如果说免费送化肥只是让本人疯狂的话,那么建造房屋给流民居住,那就让周边的流民们都疯狂了。

    要知道那是在古代,生产力低下,流离失所的人太多太多了,很多人都饿死了,要不就上山当土匪去了。

    现在恒山免费送房子,只需要每年交粮食来抵消房子钱,或者每年只需要交少量金钱就可以只要交够多少年,这个房子就真正归自己所有了。虽然到最后所交的钱要比直接修建购买花更多的钱,但是流民都没有钱,哪有能力去修建房子呀。

    现在可以先住再付钱,还有这样的好事,听到这个消息的流民,蜂拥赶往恒山,只怕去的晚了,没有房子住了。

    一时之间,恒山境内人满为患,流民到了赶都赶不走,一定要等到房子为止。

    这一天功曹王文博找到陈乘风,说道:“大人,我们还要修多少套房子呀,现在官府的府库已经空了,没有银子了。”

    陈乘风说道:“我知道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想办法。现在我想到办法了。”

    “大人是什么办法?”

    “你看府衙对面开了一家钱庄,韦记钱庄。这可是一个新出现的东西,听说通过抵押就可以从里面借出钱来,我们可以和这个韦记钱庄联手。”

    “我们可以让流民将房子抵押给韦记钱庄,然后韦记钱庄把房子的钱款交给我们,这样我们的钱就回来了,不用担心我们的钱亏损了。作为补偿,以后流民所归还的房款和利息都归韦记钱庄所有。这样做不就可以了吗?”

    王文博想了想,说道:“这样做确实可以,我们官府也不用使用府库的银子了,大人也不怕被上面查账。可是韦记钱庄会同意吗,风险是不是有点大,如果流民还不上钱,韦记钱庄不是亏了吗?”

    陈乘风说道:“我们官府可以做出保证,如果流民还不上房子钱,我们就帮着钱庄收回房子,房子归他们所有,他们可以随意处理房子。流民这么多,他们随便再找一个下家还不简单。到时候还有银子收。”

    “他们赚了房子,收上来的银子全是赚的,这样的好事他们不会不明白的,我想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王文博点点头,说道:“大人英明,这个办法好。可是谁去跟韦记钱庄的人去谈呢。”

    陈乘风说道:“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亲自去找钱庄的掌柜的协商。”

    王文博赶紧说道:“那样真是辛苦大人了,大人来到恒山就为恒山的百姓做了这么多的好事,百姓们一定会感念您的大恩大德的。”

    陈乘风面向北方说道:“这都是托陛下的洪福,我只是替陛下做一点事情而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