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烹鹿隋末 > 第327章 琅琊郡

第327章 琅琊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尉迟恭现在是春风得意,跟孟月婵新婚燕尔,如胶如漆,他终于体会到了人生中的一大乐事。这一次分别孟月婵也要跟着他上战场。

    不过让尉迟恭拒绝了,他知道战场上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以孟月婵的性格和武艺,如果到了战场,只能中午打仗。因为早晚会出事。

    于是他好言劝阻了妻子的冲动,在孟月婵的依依惜别中,跟随柴绍赶往了琅琊郡。

    琅琊郡在历史中相当有名,无数名人都出自于琅琊郡,包括曾子,荀子,澹台灭明等儒家的大儒们都是出自于此。

    还有诸葛亮,王羲之的家族都是琅琊的大家族。

    最近的还有建立南朝齐和梁的萧道成,萧衍也是出自琅琊。

    以及大文学家颜之推也是琅琊人。

    这些家族在琅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个统治琅琊的统治者,都要拜望这些大的家族,听从这些家族的意见。

    王雄诞在这里守卫着杜伏威的粮道,给前线的杜伏威押运粮食,他虽然是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粗人,可是也明白不能得罪了琅琊的这些大家族。

    因此上他对这些家族礼待有加,轻易不会去打扰这些家族。

    这些家族在乱世中,在各个势力中都安插了自己的势力,以保证无论谁夺得天下,都有自己家族的容身之地,不至于殃及家族。

    这也是大的世家贵族能够长久流传的原因之一。也是陈乘风这种出身寒门的人想要打破贵族垄断上层的原因。

    他们把持着朝政,导致了众多寒门子弟没有出头之日。

    不过陈乘风现在也只是在潜移默化,慢慢的削弱贵族的特权,并没有跟这些贵族彻底的翻脸。

    现在这些家族中最有名的就是萧家的萧瑀,还有颜家的颜师古。

    这两个人成为琅琊贵族的主导人物。其余各个世家也听命于这两个人。

    他们对于杜伏威的政权,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认为这样的政权不会存在长久。

    因此上他们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表面上非常的恭敬对方,但是对于琅琊的治理却不参与,任由王雄诞自己进行。

    他们这样的表态,让其他的家族也随之,并不积极的参加琅琊的治理。

    王雄诞虽然很恭敬这些人,但是毕竟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对这些贵族也没有什么好感,看到他们很恭顺,不出来惹事,那就行了。

    至于出不出来做事,那就不强求了。

    尉迟恭和柴绍在出发之前,陈乘风专门找他们谈话,他叮嘱这两个人:“两位将军,琅琊是文化名地,在那里儒学昌盛,世家林立。”

    “这些世家大族对于琅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你们到了那里要想办法跟这些世家建立联系,争取得到这些世家的支持,那么对于你们击败王雄诞会很有帮助的。”

    尉迟恭知道陈乘风鼓励寒门参与国家的治理,并且采取了很多措施都是打击世家大族,发展寒门势力的。这一次让他们主动交好世家他很不理解。

    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陈乘风说道:“我是打击世家大族,但是并不是要消灭他们,这些人中有很多有能力的人,国家也是需要这些人才的。”

    “世家大族有着自己的传承,这种传承对于培养人才有着得天独到的好处,也很容易培养出治国之才。”

    “我要打击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他们对于政权的垄断和特权。不能让他们把持着人才晋升的通道,阻塞寒门子弟入仕的途径。”

    “寒门子弟辛苦读书就是为了能够报效国家,而这些大族们阻塞的他们成为国家栋梁的途径,让无数寒门饮恨而终。”

    “而且在世家大族子弟的心中,总是先想到家,再想到国。这是颠倒的。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哪有安定的家。”

    “但是世家弟子们通常会先考虑自己家族的利益,再不使自己家族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才会忠君爱国。”

    “这也导致了他们虽然是治世的能臣,但是也是乱世的墙头草随风倒,在乱世中寻求对他们家族最有利的政权。”

    “我所要打击的是世家大族的这些弊端,但是并不妨碍我使用世家大族的子弟。他们之中也有很多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我不能让这些人失望。”

    经过陈乘风的一番解释,尉迟恭这才明白,他就是寒门,知道寒门之中出一个人才的难度,也知道他们郁郁而终的心情。

    但是他也知道国家如果只有寒门子弟那是治理不好的,因为他们成长的经历是他们缺乏治国的才能。

    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陈乘风要打击的是世家的特权,而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

    明白了这些之后,尉迟恭也就知道如何处理琅琊郡的世家了,现在还是以拉拢为目的地。

    陈乘风说道:“你们两个是武将,不容易同这些儒学大家们搞好了关系,我派温彦博和温大雅同你们一起去。他们两个儒学非常好,也能够同那里的人打成一片。”

    于是温大雅和温彦博跟随着尉迟恭一起来到了琅琊郡。

    临近琅琊郡的时候,温大雅向尉迟恭提议,自己先去琅琊郡打探情况。

    尉迟恭有些犹豫:“温先生,这样太危险了吧,琅琊郡毕竟是杜伏威的领地,兵荒马乱的,你一个书生恐怕会有危险。”

    温大雅说道:“无妨,正因为我是一个书生才不会引起他们的怀疑,以便于同世家接触。你就放心吧。我没有事的。”

    尉迟恭苦劝温大雅他不听,他也只好依着温大雅的意思办。“温先生,你一路小心,琅琊城里有风云楼的分楼,你到了那里最好先跟风云楼取得联系。”

    “让他们来负责你的安全,这样你也可以便宜行事。我也能够放心一些。”

    温大雅点了点头说道:“好了,我都清楚了,尉迟将军放心,我先去了,我们在琅琊再见。”

    温大雅也没有带从人,只身一个人打马去了琅琊。

    隋唐时期的文人其实也都有些武功,只是不以武力见长而已,像以后得岑参,高适等人都是会些武功的。李白一生都以剑客自居。

    温大雅也是一样,武功稀松平常,但是书肝义胆,侠骨英风,他自我感觉不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