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烹鹿隋末 > 第331章 论英雄

第331章 论英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萧瑀听完笑道:“温先生请到亭中一叙。”

    温大雅缓步走进了琅琊亭中,跟琅琊的各个世家的家主们会面。

    温大雅的相貌非常不凡,得到了这些人的赞赏。

    诸葛飞鹏说道:“温先生,见解不凡,确实我到我们的心里去了,如今在乱世之中,想要找到一位明君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他说这句话言下之意到现在还没有遇到明君,这丝毫没有顾及黄星宇的面子,好像根本不在意这位杜伏威的代表。

    黄星宇尴尬的揉了揉鼻子,假装和旁边的人说话,没有听到诸葛飞鹏说什么。

    说好了这次大会不会以言治罪,所以就算是这些人说什么过火的他也不好发作。

    更何况他们在这里的根基,根本没有这些家族深,如果这些大家族联合起来,那么他们在这里的统治也不会安稳。

    荀家的荀浩然长须飘飘,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听了诸葛飞鹏的话之后,接着说道:“乱世之中,那有什么明君,都只是为了利益争夺而已。”

    “只有盛世才能看出谁是明君,乱世之中能够体恤和爱护老百姓的都算是仁德之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时有成为明君资格的只有两个人,关中李渊,河北陈乘风。其他的人只不过是想要割据一方的诸侯而已。”

    他这句话让亭中的众人为之侧目,这一下将大部分的诸侯都否定了。

    王青云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天下之大,群雄并立,江南也多才俊,江南的萧铣占据了大片土地,如今更有杨素相助,未必就不能统一天下。”

    颜师古摇了摇头说道:“杨素老儿,隐姓埋名,诈死欺君,并且派人刺杀了杨广。这弑君的罪名算是背上了。”

    “萧铣和他混到了一起,必然也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可。更何况这两个人都是心胸狭小的人,未必能够容的下对方。他们之间早晚会有一场火并,谁胜谁败还未可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两个都不是圣明的人。”

    萧瑀同萧铣都是出自于萧家,而且他是萧皇后的同母弟弟,只不过他因为劝谏隋炀帝杨广,被贬回原籍,这才留在这里。

    但是他同杨广一起成长起来的,感情非常深厚,对于杨广的死非常的痛心,对于他姐姐萧皇后能够留在冀州安稳的生活,感到了欣慰。

    他叹了口气说道:“我的这位族弟太过于急功近利了,他不该同弑君的杨素勾结在一起。这样一来无论他做什么,都不能洗刷叛逆的名头。”

    诸葛飞鹏说道:“说其他的都远了,我们说说现在琅琊的局势吧,吴王杜伏威已经多次到这里邀请我们出山辅佐。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他这句话提出来,黄星宇再也没有办法装傻了,这毕竟关系到他的主公的事。

    别人还没开口,他抢先说道:“各位家主,我们吴王胸怀大志,有救世的心胸,并且选贤任能,重视士人,是一个难得的君主。”

    王青云说道:“吴王确实不错,只不过要说志向远大实在是有些过了。他征战多年,不仅没有提出什么施政纲领,而且真正属于他的地盘也没有多少。”

    众人听了都点了点头,杜伏威确实如此,他之前都是流动的,属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经营属于自己的地盘,反倒像是一股流寇。

    再后来接触人多了,读书人也有乐意帮他的,这才提醒他要建立自己的领地。所以他这才经营江淮一带。

    但是这里还有李子通跟他争抢,他的地位并不牢固。

    黄星宇有些无奈,吴王确实目光短浅了一些。

    萧瑀摇了摇头说道:“要说别的,都没有什么。他不应该出兵攻打陈乘风的地盘,陈乘风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他的实力是诸侯中最强的一个,没事你去招惹他做什么。”

    其他人对他的说法十分赞同,荀浩然说道:“吴王其实应该经略江淮,将江淮之地治理成铁桶一般,然后在去争雄天下,而不是现在急于进攻。”

    温大雅说道:“诸位不是我多嘴,就是十个吴王也不是夏皇的对手。”

    颜师古说道:“温先生,你来自北方,对陈乘风了解吗?听说他痛恨世家贵族是不是有这样的事。”

    他的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他们早就听说过陈乘风因为出身寒门,所以看不上那些名门贵族的子弟,对这些人一贯的打压,在他的底下没有出头之日。”

    众人都侧耳倾听,就连那个黄星宇都想着听一听。

    温大雅看向了在场所有的人,他摇了摇头说道:“传言不可信,夏皇陈乘风并不是一味地打压世家子弟。他手下的房玄龄,杜如晦,韦挺,李靖,徐世绩等人都是出身于世家大族。”

    “别的不说京兆韦杜,去天三尺,诸位一定听说过吧。杜如晦,韦挺就是出身于韦杜。”

    颜师古等人都点了点头,韦杜的名气太大了,那是关陇贵族中最有实力的两家。

    温大雅继续说道:“陈乘风不是要打击贵族,而是要打破贵族对朝政的垄断,给寒门子弟一个出头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是公平竞争来的,不只是寒门子弟,贵族子弟同样可以参与,只要通过了科举,谁都可以做官。而且贵族相比于寒门有着得天独到的优势。”

    “贵族子弟不用为衣食担忧,而寒门子弟不仅要读书,还要养家,他们入仕其实更困难一些。陈乘风只是给了他们机会,并不是将官职直接给了他们。”

    温大雅的话让这些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萧瑀说道:“科举其实从文皇帝就开始实施,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政策了。贵族子弟确实和寒门子弟是一样的。”

    温大雅说道:“这项措施只是剥夺了世家的推荐权,对于真正有才能的人并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更促进了贵族子弟奋发图强,可以让这个家族重新换发生命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如果出生就会有官做,那样的话有很多世家不会长久的。”

    颜师古点点头,颜氏家训就是这样警惕颜氏子孙的,要保持初心,时刻不能松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