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烹鹿隋末 > 第336章 背刺

第336章 背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颜师古和萧瑀相互看了看,萧瑀苦笑道:“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颜师古也说道:“如果我们不做什么,消息传到其他的地方,其他地方的文人会怎么看我们?恐怕会把我们的脊梁骨戳折的。”

    荀浩然面露喜色,“既然你们两位都同意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商量一下该如何去做吧。”

    萧瑀说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们虽然有很强的号召力,可是大多数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真正想要要救出人来谈何容易,这得需要我们策反一些王雄诞的手下。”

    诸葛飞鹏说道:“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我建议我们发出号召,让琅琊所有的读书人都行动起来,联络各自的亲朋好友,我就不信不能将温大雅救出来。”

    宋飘零差点喷了,这个书生怎么成为诸葛亮的后人的,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手守护了蜀汉江山。

    他的后人怎么这么草包,他这个提议不是明摆着告诉王雄诞我要造反吗,就算王雄诞再不想动琅琊的士人们,你这么逼他,他能忍吗?

    果然颜师古摆了摆手说道:“诸葛兄,你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杀身成仁也不是这么一个成法吧。”

    王青云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堂弟王青峰在王雄诞的手下做副将,手中掌握着兵权,不如我到他那里策反了他,让他倒反琅琊。”

    萧瑀说道:“这个办法倒是可行,至少是有针对性的,可以试一试。只不过我们只有内应,没有外援也是不行。”

    宋飘零说道:“这个不用担心,据风云楼的消息,陈乘风派了大将尉迟恭来这里断杜伏威的粮道,他的大军马上就到。”

    颜师古笑道:“倒是忘了宋楼主了,宋楼主消息最是灵通。你既然这么说那就是没错了。”

    “那么我们两路而行,一路策反王青峰,一路去联络尉迟恭。另外我们要暗中召集门人弟子,让他们做好倒反琅琊的准备。”

    这些世家们做好了投靠陈乘风的准备。宋飘零也没有闲着他回到风云楼开始布置,绝对不能让温大雅在这里受到伤害。

    无论这些书生们能不能成事,他一定要把温大雅救出来。

    王雄诞坐在琅琊郡的郡守府衙中,心中在想,琅琊郡将面临一场腥风血雨,将会动荡不安,这个温大雅的能量太大了。

    他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世家对陈乘风的信任,就算自己杀了他,他造成的影响也是无法挽回的。

    自己杀还是不杀呢?

    看起来陈乘风确实是一个仁爱的君主,能让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他如果统一了天下,将会开创出盛世,让万民乐业。

    王雄诞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从小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是杜伏威将自己养大,并且让自己学到了本事,杜伏威对他恩重如山。

    如果没有杜伏威,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做人不能忘本,无论如何自己是不能背叛杜伏威的,哪怕是为了他死,也在所不惜。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只是文人的风骨,武将也一样,武将也有自己的坚持。

    但是杀了温大雅真的有意义吗?

    王雄诞叹了口气,算了,我自己愿意为杜伏威受死,又何必多造杀孽呢,留着温大雅日后也可以多为百姓做些实事。

    这样的人活着总比死去有意义。

    他打定了主意之后,命人将温大雅带上来。

    温大雅在被压起来之后,虽然没有受什么苦,但是他也知道这是暂时的,自己肯定是活不了了,这个时候到这里做奸细,除了被杀没有其他的结果。

    但他从不后悔,正如同他所说的他已经被陈乘风的人格所感化,愿意为了他去死,他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值得的。

    但王雄诞派人来提他的时候,他以为时辰已经到了。从容地走到了外面。

    当他被带到厅房之中,他微微一愣,望着王雄诞问道:“王将军还有提审的必要吗?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

    王雄诞示意将他的绑绳解开,安排他坐下。

    “温先生,你能在讲一讲陈乘风所实行的政策吗?”

    温大雅先是一愣,然后将他之前所说的又讲了一遍。

    王雄诞从黄星宇那里听了一些他的简单描述,如今听到温大雅亲自讲解,他为之深深地震撼,这种政策简直是富国强民的良策。

    如果真正实施起来,一定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温先生,这些政策真的在实施吗?”

    “当然,我从不骗人。”

    温大雅回答道,然后他试探着问道:“王将军你这是要归降吗?”

    王雄诞摇了摇头说道:“温先生,杜伏威对我恩重如山,如果没有他我早就死了。所以我并不会背叛他。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想知道陈乘风的政策。”

    “王将军,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你又何必执着呢。”

    王雄诞哈哈一笑:“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不只是文人的风骨,也是所有人的风骨。温先生,我没有强迫你改变你的信念吧,你又何苦来劝我呢。”

    温大雅听了,摇了摇头说道:“孔孟两个人说这句话,绝对不是让人愚忠愚孝的,他们口中的仁义,乃是大仁大义。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

    “而不是为了小恩小惠,而不惜性命。有的君主残暴不仁,祸国殃民,仅仅是因为对我们好,难道我们还要为他牺牲性命吗,那样的愚忠有什么意义。”

    “杜伏威虽然对将军不错,但是他对于天下却没有什么作为,甚至还成为阻碍国家统一的障碍。难道将军非得助纣为虐吗?”

    温大雅这些话说的大义凛然,振聋发聩。王雄诞听完之后,愣了好久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先生说的话我记住了,本来我准备放先生离开,我誓死守卫琅琊城。但是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决定投降,不再做阻碍统一的障碍了。”

    温大雅听了大喜:“将军真是大仁大义,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王雄诞说道:“这都是受了先生的感召而已,是先生的功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