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烹鹿隋末 > 第386章 双方用计

第386章 双方用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薛仁杲就落得了这样一个下场,这也是他多行不义的后果。

    陈乘风将薛仁杲的尸体交给了老百姓们处理,老百姓们将薛仁杲剁成了肉泥,也算是出了一口气。

    陈乘风并没有祸及薛举的其他家人,而是将他们保护起来,这一下赢得了河东薛氏的支持。

    他让李世民回长安向李渊汇报,然后他率领着他带来的两万军队返回了秦州,在这里驻扎下来。并没有回长安的准备。反而一切都表明,他在做着入蜀的准备。

    如今汉中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如果他再得到蜀地之后,那么虽然他的兵少,但是也能够在李渊的西方应对自如。

    而且他在东方还有数十万军队,一旦他们两面夹击的话,李渊的李唐政权就危险了,他比薛举还要可怕。

    薛举只不过是单面进攻,他这是双面夹击,而且他现在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的关陇贵族的支持,甚至超过了对李渊的支持。

    他的这一步棋让李渊集团感到了恐慌。

    李渊召集他手下的重臣们商议此事,应当如何应对。

    李世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当他听说父亲在函谷关外埋伏人马,准备袭击陈乘风的时候。

    他叹了口气说道:“父皇,陈乘风一定是发现了函谷关的伏兵了,所以才想到了留在这里,要不然他早就该撤兵回去了。”

    李渊说道:“函谷关的伏兵只是以备万一,并不是必须使用的。只要陈乘风能够退出关中,那支伏兵不会动手的。”

    “只有在他效仿刘备入川,赖在这里不走的时候,他们才会封住他回去的路,将他困死在关中。”

    李世民说道:“父皇是这么想的,但是别人未必会这么想,如果有心人加以利用,那么就会挑起我们同陈乘风之间的争斗,他们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陈乘风就是知道这样所以才会选择在陇右停兵不动,为的就是要我们一个态度。如果父皇将兵马撤回来,他就离开,如果函谷关的兵马不撤回来他就会真的入蜀了。”

    长孙顺德说道:“秦王,你也不必专为陈乘风着想,其实我们封住了函谷关,就凭他这两万人马能掀起什么风浪。我们大唐有十余万雄兵,还怕他一个陈乘风吗?”

    李世民斜眼看了看他,长孙顺德是长孙王妃,长孙无忌的叔叔,也是他将这两个人养大的,李世民平时对他很尊重。

    现在听到他说出这样的话,他反驳道:“长孙大人账不是这么算的,陈乘风可不只是两万人马。他还有整个陇右作为支撑。”

    “陇右的百姓们都见证了他击杀薛仁杲过程,为陇右的百姓除了一害,他们是支持陈乘风的。就算是我们也不能动摇陇右百姓的支持。”

    “另外凉州虽然在大唐的大将安兴贵的控制下,但是计取凉州的时候,陈乘风大将谢映登和侯君集同样出了很多力,他们在凉州的影响力也不小。”

    “这样算下来凉州最多我们只能占六成,稍占上风。但是北边的朔方还在姐姐的控制之下。现在姐姐已经返回了朔方,同陈乘风遥相辉映。”

    “这样算下来,他对我们反而是包围之势,而不是我们包围他。跟重要的一点,他指挥过我们的兵马,众将对他都非常的信服。”

    “他虽然没有挖墙脚,但是在众将的心中未必就愿意跟他撕破脸刀兵相见。他们从心中认可陈乘风。”

    听了李世民的分析,众人直冒冷汗,原来在不知不觉中陈乘风已经对他们形成了反杀,如果动起手来,他会比薛举还要可怕。

    李唐未必能够吃掉他的两万兵马,李渊想了想说道:“世民,那依你的意思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李世民沉吟着说道:“如今之计我们只能撤回函谷关的兵马,大开门户放陈乘风离开。他在这里留的时间越久,就会对我们越不利。”

    “他一定会留下人经营陇右,这一点我们暂时管不了了,只能慢慢的再想办法收回。只要将他这尊神请出关中就好。”

    “如果他执意不离开,想要趁机夺取关中的话,我们收回兵马,也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对付他,对付陈乘风必须用数倍于他的军队,否则的话没有半分胜算。”

    “这是最坏的打算了,另外我们还要争取关陇贵族们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才会有胜算。”

    李渊听了说道:“好吧,就按你说的做。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跟他闹翻脸,我们还是按照既定的策略,先将关中和蜀地经营好。再去争霸天下。”

    李渊的话听起来更像是无奈之举,谁都知道陈乘风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天下,而且都是繁华富庶的地方,别人很难跟他争锋。

    李渊更想要的是割据西部,成为一方的诸侯。可惜这些话没有办法直接说出来。

    长孙顺德奉命到秦州同陈乘风进行交涉,劝说他早日离开关中。

    他到了秦州之后,见到了大将苏定方。说明了来意,并且想见陈乘风当面说明情况。

    苏定方微微一笑:“我家圣上说了就不要见面了,他早就留下书信一封,请老将军送呈唐皇。书信里将一切都已经写明了。”

    长孙顺德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返回长安面秉李渊,李渊听了脸色沉了下来,陈乘风竟然避而不见,看来他是做好了长留这里准备了。

    看来只能使用最后的办法了,跟他决一死战,看一看到底谁才是天下英豪。

    可是他拿过书信一看,就傻了,半天都没有说话。底下的重臣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谁都不敢询问。

    过了好一会儿,李渊这才回过神来,让内侍将书信读给众人。

    内侍读完书信之后,众人也都傻了。

    长孙无忌说道:“陈乘风真是神机妙算,他将什么都算到了。”

    信的内容很简单,先是客气了一下,然后说关中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内忧外患暂时已经解决。让李渊安心经营关中,如果还有什么危难尽管开口说话。

    这一次他还有急事就不跟李渊碰面了,他已经抄小路绕回洛阳去了。他将苏定方和侯君集还有两万人马留在陇右。希望李渊能够善待他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