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烹鹿隋末 > 第414章 花魁

第414章 花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拦架的人是杨博龙,他和薛仁贵等人分开之后,又来到了这里寻欢作乐。

    他看到两个人打架,心中起了结交之心,所以出来拉架。

    可是这两个人不但不感激,反而向他打过来,他怒极反笑,同两个人打了起来。

    这两个人虽然功夫不错,但是跟他比起来还差很多。

    打了几个回合之后,就没有还手之力了,他一拳打中其中一个人的肩头,然后一脚踹在另一个人的屁股上。

    这两个人站立不稳双双摔倒在地上。

    “现在可以好好说话了吗?”杨博龙好整以暇的问道。

    看热闹的人一阵哄笑。

    被打倒的两个人只觉得脸上发烧。

    李元吉这时候也走出来说道:“大家都是来赶考的人,有什么仇怨的,我来请客,三位都别客气跟我到楼上去吧。”

    杨博龙一笑:“这位公子那就打扰了。”

    那两个人也站了起来,低着头不说话。

    李元吉带着他们到了万花楼上,重新摆好酒宴宴请这三个人。

    温彦博点点头,不愧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结交英雄。只要李元吉不惹事,他也不会过多干涉。

    几个人都报了性命,大家的两个人一个叫卢清秋,一个叫崔延平。

    他们两个一个是范阳卢氏的子弟,一个是清河崔氏的子弟。

    不过在各自家中的资源不多,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

    这一次也是到恒山参加武举考试,希望从中能够改变命运。

    结果他们在画舫之中看中了同一个女人,为了争风吃醋,所以大打出手,谁都不服谁。

    当他们三个人听说眼前的公子就是齐王李元吉之后,都吃了一惊,急忙上前见礼。

    李元吉笑道:“不必如此,我又不是夏朝的官,只是到这里观看武考而已,大家就以兄弟论吧,不要在意什么身份地位了。”

    卢清秋说道:“那怎么能行,就算你不是齐王,也是皇后的弟弟,国舅爷。当今圣上也要高看你一眼。”

    “别这么说,要是在这样见外的话,就是看不起在下了。”李元吉故作生气地说道。

    杨博龙笑道:“好了,既然齐王都这么说了,我们也就不要拘礼了。”

    练武的人都比较豪爽,话说开了,气氛也就热烈起来了。

    四个人推杯换盏,各自吹嘘自己的英雄事迹。

    只有温彦博在一旁直皱眉,他觉得卢清秋和崔延平两个人实在是有些无脑,明知道李元吉的身份微妙,还不知道避讳。

    如果一直往前面凑,很容易让有心人记住,为家族招来祸端。毕竟卢家和崔家代表的可是世家的利益。

    不过转念一想,这两个人要是有那种觉悟,也不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打架了。

    幸亏有自己在这里,要不然这两个人以后想解释都解释不清了。

    李元吉见到这三个人之后非常高兴。他是有意的拉拢他们。卢崔两家就不用说了,都是世家大族,在关中也很有地位。

    不过看样子卢清秋和崔延平在家中的地位也不高,不过凭着家族的金字招牌也能有很多追随者。

    这个杨博龙虽然没说什么家族背景,但是武功高强,谈吐不凡,举止气度绝非一般人。

    所以李元吉对他非常的看重,尤其是听说他来自陇右,更想将他拉拢到自己的身边。

    而杨博龙想要结交薛仁贵被拒之后,心中有气。他知道薛仁贵是推脱之词,根本不想跟自己结拜。

    这时候见到李元吉,他忽然觉得薛仁贵算不上什么了。如果能够搭上李元吉这条线,自己出人头地就有机会了。

    他也是有野心的人,不满足于受到杨素的控制,很想脱离杨素的控制。

    四个人越谈越投机。李元吉提议四个人结拜为兄弟。杨博龙三个人都同意了。

    温彦博一皱眉,他在想如果只是在一起吃顿饭没有什么,如果双方结拜为兄弟,那这件事就可大可小了。

    对于杨博龙三个人在这次科举考试的成绩会有影响。毕竟李元吉不是夏朝的人。

    一旦让人知道他们和李元吉的关系,会不会不能让这几个人再做官了呢。

    这个杨博龙的功夫不错,是一个人才。如果能为国家所用,那将会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于是他不在乎得罪李元吉,对这三个人说:“三位壮士你们要考虑清楚,齐王的身份特殊,一旦你们同他结拜,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武科考试呢?”

    他的话提醒三个人,李元吉瞪了他一眼,不过拿他也没有办法,温彦博本来就是平阳派来监视他的人。

    杨博龙三个人相互看了看。卢清秋说道:“温大人,多谢你的提醒。不过我有自知之明,这次武科考试未必能够高中。”

    “不过能够结交到齐王这样地位的人,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到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我不在乎什么名利地位,只要能跟齐王交往那就值了。”

    他没有明说,其实心中在两头下注,如果在夏朝这边没有出路,那就到李唐那边去。反正家族都在李唐和陈乘风之间徘徊,更何况是个人了。

    崔艳萍也是同样的打算。

    杨博龙想了想说道:“温大人提醒的是,不过我们是以私人的身份结交,并不影响国家大义。杨某不才,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能够分辨的清。”

    “杨某绝不会首鼠两端,弃国家大义于不顾的。”

    他说的虽然大义凛然,可是李元吉却听出来不寻常。

    杨博龙口口声声提到的国家大义,却没有提到是哪个国家的大义,可能是夏朝也可能是李唐。反正是怎么解释都解释的通。

    他冲着杨博龙一笑。杨博龙也点了点头。

    温彦博是实在人,没有听出杨博龙的话中含义,听到他这样说,还以为杨博龙公私分明,至于卢清秋和崔延平两个人他已经无视了。

    温彦博不在反对,这四个人顺利的结为兄弟,李元吉这样做并不是自降身份,而是崔卢两家的身份足够和他们李家相提并论。

    而他最为看重的杨博龙虽然没有提身份,但是他认为杨博龙的来头一定不小。

    只是他没有想到,杨博龙竟然是突厥过来的奸细。

    如果他知道,是不是结拜,那他就要另外考虑了。

    虽然他的野心很大,但是他也不敢私自同突厥扯上关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