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烹鹿隋末 > 第429章 从天而降

第429章 从天而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靖率领大军征讨东突厥,他采用就是薛仁贵提出来的突袭突厥王庭的策略。

    他命令薛仁贵率军五千突袭颉利可汗的所在地定襄,他率领大军在后面督阵。

    薛仁贵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刚刚高中状元,正在志得意满的时候,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务,率领着五千精兵出发了。

    这五千人马都是百战精兵,擅长长途突袭,他们携带了足够的军用饼干,并且带着陈乘风最新改造的指南针,踏上了征程。

    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也是利用隋末诸侯纷争的时候,不断地蚕食大隋的领土,占据了定襄,并且将牙帐迁到了定襄。

    而且他在义成公主的鼓动下,不断发起南下的侵略。义成公主作为隋朝的公主,一心想要恢复隋朝的统治,来保全她在突厥的地位。

    颉利可汗也正好利用她为借口,发动战争。两个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陈乘风曾经派人警告义成公主,对她晓以利害,明确自己建立夏朝,是经过萧皇后同意的,有着法理上的支持。

    如果义成公主不再闹事,他会像隋朝一样支持她在突厥的地位,如果她执意要同中原王朝为仇作对,那么等待她的下场只有一个。

    那就是如同当年的大义公主一样,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他的警告被义成公主当做耳边风,她认为以东突厥的强大,难道还对付不了夏朝吗。所以她不听劝阻,仍然鼓动颉利可汗南下入侵。

    所以陈乘风在修养生息之后,首要目标就对准了东突厥,他一定要让东突厥血债血偿,彻底的解决这个仇人。

    不过颉利可汗也知道他这样做不得人心,所以他重用汉人赵德言,意图变法图强,使突厥变得更加强大。

    可是赵德言这个人贪得无厌,作威作福,任人唯亲。他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只不过凭借口才忽悠的颉利可汗信任。

    在颉利可汗的支持下,他开始对东突厥进行变法,他并没有遵照突厥人的传统习惯制定法令,而是照搬书本上的汉人政策进行变法。

    结果政令刻薄复杂,治理的突厥上下怨声载道,都不堪赵德言的政令,结果适得其反,东突厥变得离心离德。

    很多部众,不堪忍受颉利可汗的暴政,纷纷投降了夏朝,这其中就包括始毕可汗的儿子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在东突厥很有威望,他一下子带走了很多东突厥的部众,让东突厥的国力出现了衰落。

    陈乘风对于投降的突利可汗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热情的接待了他,把他的部众分散的安置到各个地方。

    让这些人接受汉族的教育,通过民族融合的方式,将这些人融入汉族的队伍中。

    颉利可汗在定襄一带听说陈乘风起兵攻击自己,于是做好了准备迎战。

    薛仁贵率领着五千轻骑快速奔袭,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定襄城下,兵马并不做修整,马上就展开了攻击。

    这一下打了颉利可汗一个措手不及,毫无思想的准备,他觉得夏军绝对不会这么快就来到定襄,面对攻击的夏军他赶紧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他的大将康苏密建议道:“夏军远道而来,兵卒困顿,我们的士兵早就养精蓄锐多日,现在正是用兵的好时机,我愿意率军出城阻击敌人。”

    但是赵德言说道:“这次夏军倾全国之兵前来,锋芒太盛,应该避其锋芒,等到他的锐气尽失的时候才能与之抗衡。”

    “所以现在最好是在城中防守,等到敌人攻城疲劳了,再出城迎战。”

    康苏密反驳道:“夏军虽然是派了大部队前来,但是以大军的行进速度绝对不可能这么快。所以现在城外的只不过是夏军的小股部队,人数不会很多。一战就能战胜。”

    但是颉利可汗以前被陈乘风打怕了,并不相信夏军只有小股部队。

    颉利可汗说道:“赵军师说得对,这绝对是夏军的大队人马,如果只是少数人,他们怎么敢跟我们动手呢,传令下去,全力防守不得进攻。”

    康苏密叹道:“可汗,你为什么只相信外人,而不相信自己人呢。”

    赵德言在一旁讥讽道:“康苏密,你说谁是外人?我一心为了大汗考虑,根本不顾自身的荣辱,你却说我是外人,你既然认为自己是突厥的英雄,那么这个朝政归你来管束如何。”

    颉利可汗听了这句话,以为康苏密是为了争权夺势才会这么说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到赵德言。

    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于是申斥了康苏密一番,把他赶出了营帐。

    康苏密憋气窝火,自己真是费力不讨好,明明是为了整个突厥着想,结果被认为是为了个人私利。

    这一下还得罪了赵德言,赵德言睚眦必报,今后一定会找自己的麻烦,与其这样还不如投降夏朝呢。

    于是康苏密竟然打开了定襄的城门将薛仁贵放了进来,这真是意外之喜。

    薛仁贵趁机占领了定襄城,颉利可汗仓皇逃出了定襄,向北面逃去。

    赵德言在逃走的时候还不忘了对颉利可汗说:“大汗,你看康苏密果然不轨吧,要不是他反叛,大汗怎么会失败呢。”

    颉利可汗深以为然,他觉得自己当时就应该杀了康苏密,也就不会有现在的下场了。于是更加信任赵德言。

    李靖率领大军赶到了定襄,陈乘风对薛仁贵大为赞赏,认为他少年英豪,首战就旗开得胜,真是可以跟霍去病相提并论。

    薛仁贵也没有独揽功劳,将康苏密投降的事说了一遍。

    陈乘风也封赏了康苏密,让他在军前听命。

    康苏密跪倒坚辞不受,他说道:“陛下,臣是为了自保不得已才归降,实在是有愧于自己的民族,无法再领兵面对他们。臣愿意辞去官职,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来了此残生。”

    陈乘风听了之后,感念他的忠义,允许他带着自己的族人,到中原挑选地方居住。并且允许不打散他的族人,让他们还居住在一起。

    康苏密千恩万谢,带着他的族人到中原定居去了。

    李靖在定襄修整了几日之后,继续征讨东突厥之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