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世界名案合集 > 第23章 影响美国司法公正的完美复仇2

第23章 影响美国司法公正的完美复仇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但是后来莉兹知道了一个秘密,她父亲立了一个遗嘱,准备在死后把所有的资产留给她这个新老婆,也就是莉兹的后妈,不留任何遗产给她这两个女儿,而波顿夫妇遇害当天正是老波顿打算把自己的一部分资产生前转移给他老婆的日子。

    当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警方基本上认定这个杀人凶手很有可能就是莉兹了,因为她有足够并且完美的杀人动机,于是警方接下来就只做一件事就可以了,就是找到杀人的证据,光有推论光有动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证据,接下来警方就开始全面搜索波顿家和周围,想找到凶器,结果在地下室发现了一个非常干净的斧子,这个斧子没有斧柄只有斧头金属的部分,经过检验这个斧子上没有任何的血迹,但是从形状上而言它和凶器是差不多的,警方怀疑这个斧子应该被人清洗过了,之所以没有斧柄也是因为斧柄是木制的一旦沾染了血迹是很难清洗掉的,所以应该是有人或者是这个莉兹把斧柄扔掉了,但是很遗憾直到最后警察也没有找到这个斧柄,没有找到凶器后来警方又开始找血衣,这种近距离的砍杀凶手身上一定会溅有血迹的,如果能找到血衣的话也基本上可以定罪,结果血衣也没有找到。

    后来警察在走访的时候有一个邻居说,他看见在案发后两三天的时候莉兹在自己家厨房烧衣服,在厨房烧衣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所以他对这个事情印象非常深刻,警察就去问莉兹你为什么在家里烧衣服,莉兹说,我衣服在仓库里沾上油漆了所以我就把它烧掉了,警察怀疑那件衣服应该就是沾满了血迹的衣服,但是被她烧掉了,所以没有了。后来警方又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莉兹在案发当天的早上曾经到药店买过氰化钾,氰化钾剧毒微量即可致死,她当时跟药店老板说我准备买氰化钾去杀虫子,但是老板认为用氰化钾杀虫子非常的夸张也非常的危险,所以就没有卖给她,莉兹没有反驳就走了。以后警方发现了一个非常细思极恐的事情,就是波顿夫妇的死亡时间,中间间隔了两个小时,几点死并不重要而先后顺序非常的重要,如果是老波顿先死的话那么他的财产会在老波顿死的一瞬间转移到他太太身上,而她太太再死的话这部分资产就会转移到他太太指定的继承人身上,他太太有没有指定的继承人我们不知道,但是肯定不会是莉兹,而只有波顿太太先死老波顿再死莉兹和她的姐姐才会成为第一继承人,所以如果这个事情是莉兹干的那么这个事情就不会是一个因为愤怒引起的激情杀人,而是一个计划缜密的犯罪。

    到这里这个事情从推理上已经完美闭环了,凶手基本上就可以确认是莉兹了,于是检方以杀人罪和毁灭证据罪起诉了莉兹,因为这个事情和有钱人有关而且手段极为残忍,所以引起了媒体的高度重视,后来经过法院的审理法官和陪审团最终给出了判决结果,无罪。

    为什么会是无罪,分析原因有三。

    一:本案没有直接证据,没有物证没有没目击证人,虽然有人看到莉兹烧衣服看到她去买毒药,但是这些都是间接证据,不能够直接证明她就是杀人凶手,不过检方说了,她把证据都毁掉了,所以也有告她毁灭证据罪,但这个毁灭证据罪也是需要证据的,你得证明莉兹毁掉的是证据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所以在没有物证的情况下这两个罪名都很难成立,不是说没有直接证据就不能够定罪,因为这个事情从各个侧面角度来说基本上都可以认定莉兹犯罪,所以可以判她罪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这个案子之所以被判无罪还是有其他原因的。

    二:正好在当时这个案件发生的时间段,在他们这个地方有一连串的杀人案,这个杀人案都是用的斧子,而凶手却没有抓到,所以其他人作案的可能性无法被排除。

    三:就是莉兹这个人的社会评价特别的高,而她父亲的社会评价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莉兹在当地的一个教会里当老师,所有认识她的人都不相信她会杀人,而且还是用斧子把人头砸扁这种的,而且在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莉兹始终表现的非常高贵温文尔雅给人的印象非常好,相反她父亲的吝啬和暴躁在当地是非常有名的,所有人都知道波顿老爷的脾气非常不好,所以陪审团认为很多人都有杀死老波顿的动机。这样的一个社会评价再加上没有物证于是陪审团就给出了无罪的这种判决,当然这样一个判决结果也轰动了全美,因为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反败为胜的案件在美国非常的少。

    这个判决结果对于美国整个司法都产生重大影响,后来很多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分析,莉兹之所以会被判无罪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物证,而是因为第三个因素社会评价,而这个因素对于司法来说是非常可怕的,甚至现在都有一个专有名词来专门形容这个事情,叫做“无意识偏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偏见的只是我们感觉不到。比如超市里丢了一个东西当时在场只有两个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有钱人,另一个是有偷盗前科的穷人,我想大部分人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个事情是这个有前科的人干的,这个就叫无意识偏见,我们对这个事情的判断并不是基于证据而是基于印象,这种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当然这不是我们故意为之,这是人类一种生存的本能,我们为了生存对于外界的事物会有一个预判,基于印象的预判,而这个预判就有可能带有偏见。但在司法上这种偏见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法官或者陪审团如果带有这种偏见就会影响司法的公正,所以有人就说,用人来判决人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你虽然可以尽可能的保持公平但是这种无意识的偏见是你自己意识不到的,那你如何尽可能的保持公正呢,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莉兹被判无罪之后她和她的姐姐拿到了遗产,莉兹在六十七岁的时候离世了,在她拿到遗产过后三十几年就离世了。

    这个案子由于非常的有名,所以在接下来一百多年里不断地被改编成小说,漫画,还有影视作品,二零一八年的时候还上映了一部电影就叫《lizzie》,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

    以上就是这个案子的全部过程,案子本身没有太多值得让人深思的地方,重要的是“无意识偏见”希望这种刻板印象以后不会出现在司法里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