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凤娇鸾 > 第137章 家人相聚

第137章 家人相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中秋后,钟离缙念及瑾悦许久未曾见过家人,尤其是瑾修明死后,更是没能回府探望其母亲。所以特地允许瑾家人进宫。

    这一来,六宫自然心生不满。

    她们有的自从入了东宫,就好几年未曾见过家人了,而瑾悦不过两年而已。

    但奈何她深受宠爱且又身居贵妃之位,即便有怨言,也唯有往腹中咽。

    八月十七,这一日瑾悦醒得格外的早。

    睁眼时,东方初露出鱼肚白的熹微晨光,她便再无睡意,唤来秋月前来服侍自己洗漱用膳。

    今日她特地选了一袭浮光锦镶金锦霞纹长裙,裙幅熠熠如月光流动轻泻于地,乌黑的长发绾了个精致别致的飞霞髻,发髻上缀满了华丽的珠钗和步摇。妆容下之下,肌肤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满头灼灼光华使那双妩媚的桃花眼灿若星子。

    时隔两年未见到娘亲,瑾悦心中按耐不住的激动,对着镜子照了许久,生怕容色不佳,让家人看了心疼。

    所以她今日的一番精心装扮皆是为了让温氏知晓,她在宫中过得很好,如今更是一人之下的贵妃,无论吃穿用度皆是华贵无比。

    玲珑在一旁也跟着激动的说着:“贵妃娘娘放心,您今日光彩光彩照人,夫人瞧了定是万分欢喜的。”

    瑾悦婉转回眸睇她一眼,含笑道:“贫嘴。”

    言罢,她迫不及待的在庭院中候着。

    若不是碍于规矩,她真想直接去宫门口等着阿娘。

    也不知过了多久,左顾右盼之下终于瞧见了一抹熟悉的身影缓缓映入眼帘。

    瑾悦远远的看着那抹身影往自己走来,虽然隔得远,可是她清楚的瞧到阿娘整个人瘦了一圈。

    这两年,雍容丰姿的阿娘犹如老了十岁一般,脸上亦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那身影越走越近,瑾悦视线便越来越模糊,她极力忍着鼻尖的酸涩和眼中的热泪快步上前。

    温氏思女心切,更是忍不住想要上前抱住这个待在自己身边十七年的女儿,但宫中的规矩让她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连忙携着女儿和儿子行礼道:“臣妇携子女参见贵妃娘娘,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她低垂着头,瑾悦的视线恰好落在了温氏头上,这才发现温氏满头的黑发已经长了好几根显眼的白发。

    她心中蓦然一疼,也是自己不孝,家中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全全靠阿娘一个人支撑着瑾家。而眼下,还让阿娘向自己屈膝行礼。

    她伸手扶起温氏的双手:“阿娘快快请起。”

    言罢,她又打量了一番身后的弟弟和妹妹。

    曾经追在自己身后唤着姐姐的小人如今已经十六岁,比自己还高了。

    妹妹瑾恬长得像阿娘一些,亭亭玉立,柔中带了一抹刚毅。

    弟弟瑾潇眉眼之间像极了父亲,浓密的眉,高挺的鼻子,棱角分明的轮廓不失一分将门之子的英气。

    她含泪带笑道:“两年不见,小妹和小弟都长变了。”

    瑾恬看着日思夜想的姐姐,声音当即哽咽:“姐……”

    她顿了顿,“臣女好想贵妃娘娘。”

    瑾悦伸手牢牢握住了瑾恬的手,点了点头:“咱们进去说吧。”

    外头人多眼杂,本就不是说体己话的地方。

    殿中点心贡果早已备好,玲珑见温氏等人来了也连忙将茶奉上。

    此时殿中只有秋月和玲珑两人,温氏这才抬眼细细的打量着眼前的女儿。

    想起她在东宫被禁足了整整一年多,心中就不由的心疼万分,将手伸了过去。

    瑾悦将温氏的手握在手心中,一时间母子两人竟相顾无言,唯有千行泪。

    也只有在亲人面前,瑾悦才能这般肆无忌惮的留下真情的眼泪。

    半晌,她执起手绢将脸上的泪痕擦去,知晓温氏要说什么,要问什么,她缓缓道:“阿娘,你放心。那些苦难都过去了,女儿也不再是当初的瑾悦了。女儿现在是深受皇宠的贵妃,往后更会护好自己。”

    温氏亦不想好不容易的相聚弄得人人伤感,强忍住了眸中的泪水,点着头:“阿娘听闻了皇上待你很好,如今亲眼看到你安然无恙,以及这金碧辉煌瑶华宫,阿娘心中便放心了。”

    她拍了拍瑾悦的手,摩挲着那纤细的手时酸涩不已。

    她怎么能放心呢?再华丽的宫殿,再华贵的服饰又如何?皆是用半条性命换来的。

    她不过是,不想让女儿知晓自己时时刻刻牵挂和担心她而已。她希望她在后宫能够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任何软胁。

    于是,她又继续说着:“姌姌,阿娘会将瑾家打理好,恬儿这两年懂事了许多,帮着阿娘打理家务,而潇儿……过几日就要跟着你段伯伯前往边境了。”

    瑾悦一听,当即一惊:“去边境?弟弟你要去参军么?”

    瑾潇颔首:“正是,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儿,理应承担起复兴家族的责任,让阿娘在命妇面前挺直腰杆,让妹妹将来说个好夫婿。若是将来我有所作为,还能帮助到姐姐您。”

    不过两年未见,瑾悦没想到这个素来贪玩喜欢诗书的弟弟竟有这样的觉悟和想法。

    她柔声道:“弟弟,战场上刀剑无眼,父亲已逝,如今你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倘若你出了何事如何是好?”

    “你听姐姐的,你不是喜欢读诗书么?努力考取功名,做个低等的文官也比上战场好。”

    谁知瑾潇的态度却是异常的坚定和强韧:“父亲在世时曾说,他唯一的愿望便是天下太平,再无战事。他只要在世一日,便会为国杀敌一日。父亲已逝,他的愿望就由我来替父亲实现吧。再者……我也不愿碌碌无为了此一生,瑾家不能靠姐姐一个人,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子,应该给姐姐当靠山才对。”

    他说起这些话来铿锵有力,像极了父亲说话的模样。

    瑾悦转首看着温氏:“阿娘……你也答应吗?”

    温氏浅浅含笑:“一开始我也是不愿意的,可是这孩子态度坚定,且这两年日日射箭习武,竟比你父亲过之而不及。为娘相信他会有一番大作为,男儿志在四方,为娘也不想因为妇人之见而耽误了他。且潇儿说的对,若是他将来成了将军,为国效力,对姌姌你在后宫的地位也有所帮助。”

    见阿娘和瑾潇态度都如此坚决,瑾悦也不再多言,只是嘱咐瑾潇一定要小心在小心,保护好自己。

    瑾潇颔首道:“姐姐放心,有段伯伯在身边照顾我,我定会平安无事的。”

    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瑾家风光时,不少人都踏破了门槛。而真的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唯有一两人肯站出来,而段伯伯便是其中一人。

    一家人聊了许久,瑾悦望着豆蔻年华的瑾恬道:“小妹如今已及笄,也该嫁人了。女儿过几日便替小妹好好挑选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男子可与小妹婚配,到时风风光光将小妹嫁出去。”

    她当初力争贵妃一位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瑾家。

    就好比瑾恬,如今是贵妃之妹,论这个身份,即使是世子王爷也配得上。

    妹妹嫁到夫家后,有自己这个贵妃姐姐撑腰,也不会叫人欺负了。

    瑾恬听姐姐要替自己说夫婿,当即急了:“不要,姐姐……”

    “我不想这么快嫁人。”

    瑾悦轻言细语道:“你已经十六岁了,再不嫁人,过两年就是老姑娘了,好夫婿可是不等人的。”她趣味的笑着。

    瑾恬粉嫩柔软的唇瓣轻轻抿着:“恬儿相信缘分这个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不在于时间,而在于天意。若是真有缘,即便我三十岁了,他依旧会在原地等着恬儿。倘若没有缘分,恬儿宁愿终生不嫁,也不愿将就和凑合。”

    瑾悦听着这一番话是那样的熟悉……

    曾几何时,她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老天终究是给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嫁入了东宫,成为太子的妾室。

    看着瑾恬这般,瑾悦想,自己未能完成的路,一定要让这个妹妹去完成。

    远离皇家,嫁一真心相爱之人,恩爱一生。

    正想着,瑾恬的声音又在一旁响起:“再者……姐姐如今在宫中,哥哥又要前往边境,家中只留下阿娘一人,恬儿想再多陪阿娘两年。”

    温氏回首对着瑾恬温柔一笑,想来她也是同意了瑾恬过几年再嫁人。

    瑾家人对儿女本就宠溺,不会像旁的家族那般一及笄着急替女儿择婿。想来,也是因为温氏年轻时一味追求爱情的缘故,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所嫁之人是自己爱慕之人。

    所以婚姻这件事上,她也相信缘分,不会过多去要求。

    瑾悦缓缓点着头:“也好,若是你有了心仪之人,一定要告诉姐姐,姐姐定会把你风风光光嫁出去。”

    瑾恬眉眼弯弯,粲然一笑:“好,我定会告诉姐姐。”

    温氏不知想到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到瑾悦手中,望了一下四周,方才低声道:“姌姌,深宫的女人唯有膝下有子嗣方才有靠山,阿娘特地为你寻来了一助孕药方。将来你若是生下皇嗣,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总归是你的依靠,你在深宫也不至于那么孤单。”

    她虽不曾踏入皇宫,却知道宫中的那些事。若是膝下有子嗣,在后宫总有一席之地。哪怕有朝一日犯了错,念在皇嗣的份上都会从宽处理。

    她不仅仅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在宫中立足,也是希望女儿在这无情冰冷的皇宫,也有一个亲人。

    瑾悦拿着那药方知晓温氏的良苦用心,心中对子嗣一事也有了些想法。

    “好,阿娘放心,这些道理女儿都懂。 ”

    她将药方交给了一旁的秋月,秋月连忙收了起来。

    随后一家人坐在一起用了一顿久违的午膳,清冷的瑶华宫因为这抹温情格外的温暖融融。

    相聚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即使再不舍,也难逃离别二字。

    瑾悦几乎将仓库中一半的好布料和补品皆让人打包起来带回瑾府。

    从前,自己出嫁时,阿娘总觉得给自己的嫁妆不够,一添再添。

    而如今她亦是如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