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秋花:我有前世记忆,战至崖山 > 第174章 乾坤景(七)

第174章 乾坤景(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读了书要考官的,这才是为什么这么苦的差事还一个个趋之若鹜,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古代从古至今认同的第一正道。

    不然?知道古代秀才的含金量吗?就是正式科举最基础的功名,你要是考中了秀才,见官不跪这都是小的,给你月粮也不算什么,最重要免劳役。老实说古代劳役相当辛苦,也相当残酷,修长城,建驰路,挖河堤,哪个不要命?

    敢摊上修大运河,你几条命?

    而且秀才还能免兵役,在宋朝对蒙作战军队死亡率,你们也看到了,是个什么结果。

    唉

    其实都不想当兵,死的太快,不然像西夏这样的为啥有大族子孙出家当和尚?分家产轮不上,杀人没那手艺,只能滚去念经混个下辈子有福。

    不错,西夏不少沿商路的城镇地段确实富裕,可也就这一块,其他的你看看,户数又少,地盘又穷,这货就是条没啥前途的地头蛇。

    所以大家都只是踩一脚就走,还真没过去一棍子打死的,太混,没得人性。

    结果真碰个没得人性的,挺可怜的。

    “阿巴阿巴”

    “安拉胡可吧!”

    呯的一声,人走之前顺道用刀面扇了他个大耳刮子。

    那时候见过太多太多的外国人,繁荣的城镇里奇装异服的外国人不少见,街头就见过大食人,身裹头巾,也就是后世的阿拉伯人。没承想人家好好过路谁也没招惹,一傻子一样的家伙从巷子里悠出来,当面就阿巴阿巴,结果把人给惹火了,抽刀给了他一大耳刮子,走之前恨恨的看了他一眼。

    各色人等太多了,宋人见过太多太多。

    另外,中华族世代,外国人不值钱。

    中华族,中央之国,天朝之国,最强之国。外国人有优待,毕竟远人,没有讨好,更没有屈尊逢迎,转世以后哈哈大笑,真不愧是中华族灭亡后的场面!

    外国人?本将亲手砍了多少外国人!白的棕的黄的,数不清了。

    黑的见过,昆仑奴,早就有,战场上砍没砍过记不清了。

    只是说我们比较血性,但我们不是杀人狂,我们不是疯子,宋人仁德,对不会说话的动物都足以可见。

    唐宋时期,牛不许杀,只有等自然死亡。

    那就是那时候的人,仁义,跟了家里几十年的老牛,吃苦受累,无论如何也要让人家颐养天年。

    汉朝杀牛,你得给牛偿命,哪怕你是牛的主人。

    所以宋时,最豪气的一句话是往那一坐啪的桌子一拍!店家,羊肉管够!

    这才是最豪气的,你要说老板,牛肉管够,他真要是敢管第二天他这店就要关门了。

    其实宋人一直很仁德,包括人。

    当时宋朝已经建立起一套从生到死的仁政制度,自京师以下,稍微大一点的城镇都已完全施行,古时你若不幸,国家帮你收尾。

    安心去吧

    这是一项善政,自北宋崇宁年间蔡京为相时确立的典制,南宋也是一直执行,为的是天下百姓。

    蔡京是个奸臣不假,可就是个奸臣,也知道积德行善!福泽百年!

    自转世大陆三十年,我说我的记忆中为什么总有这些善良的影子,穷苦人看病吃药是不收钱的

    原来根子出在了这

    医治诊疗,安济坊;养幼赡孤,居养院;身后之地,漏泽园。

    这些都是免费的

    穷困人家生子,无力抚育,上报官府下发钱粮,一户约三五贯,足够雪中送炭了。

    另设慈幼局,养育孤儿,所有孤儿由朝廷养育,并由当地官府派人负责开蒙教育。

    穷困人家生病,不用害怕,医馆药材太贵,官府有便民药局,药材便宜。连郎中都无力去瞧,官府有安济坊,诊病吃药,不要钱。

    辛未,置安濟坊養民之貧病者,仍令諸郡縣並置。

    ——《續資治通鑒 宋紀八十八》

    六十岁以上,官府负责养老,日领米一升,钱十文,按旬发放,绝无克扣。

    又称养济院

    入养济院,如老人患病,还可单人单室居住。

    泛黄的画卷,还记画着老人们颐养天年,下棋聊天的场面,那份场景,永远镌刻在宋人传世的画卷里。

    如有身死无埋,暴亡街头者,衙役领报,安葬于官府下划墓园,名漏泽园,视况拨发棺木。

    异族人对中原,对江南的景仰在那个世代已不可言述。

    所以,上至辽帝,希望来世转生中原。

    你大陆现在可曾做到这些!

    这才是我为什么为南宋豁出去打到最后一刻,直至战死的原因!

    别了,故国母亲。

    此上,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理者,享。

    独身没有妻子者,妇女丧夫者,幼来失父母者,老来丧子无后者,贫困不能自立者,国家养育。

    梦里重开大宋天

    面对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如果不是这些,宋人哪来的这么顽强的抵抗意志!

    空前顽强,死不旋踵,为国捐躯的意志!

    花石纲家破人亡,聚敛钱人亡财散。除宋徽宗父子,宋理宗叔侄,这两家出了名的昏君恶政外,换赵氏任何一个帝王在,大宋就亡不了!

    我不知道后世哪个东西给我们编的,宋朝没那么不堪,最狂暴最密集民变几乎全集中在绿头王八父子那代,不然国家早亡了!哪还撑的到宋蒙大战!

    因为南宋自始至终的社会保障,富裕的家国做到了这一切,使得民众对家国认同度极高。

    我知道后世有个国家叫纳粹德国,这个国家的民众在极端不利的境况下为帝国战斗到最后一刻,保障他们如此战斗意志的就是国家当时最高的福利保障。几乎每个德国人都是战争受益者,许多家庭拥有来自战败国的佣人,各式的福利使得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极高,并且为之战至最后。

    “是什么让你坚持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因为我是德国人!”

    deutschland

    对国家认同非常强,包括我现在,我一直就是宋人,宋人宋将,没有一刻是大陆人。

    北宋出相,南宋出将

    求—醉饱

    当张齐贤还是个百姓的时候,囊中无钱,无银住旅店。有一天来了一伙强盗十多人,在旅店里大吃大喝,住店的人吓得连跑带躲。张齐贤直接走过去做了个揖,说:“我穷人一个,想和各位一起吃个酒足饭饱,可以么?”

    强盗们很高兴地说:“秀才你肯委屈自己,有什么不可以?看看我们都是粗人,还怕你笑话呢!”

    就给他让座,张齐贤说:“做强盗的,不是卑鄙的人,都是世上的英雄。我也是一个豪爽的人,各位又何必跟我有隔阂呢?”

    就拿了个大碗倒酒喝,一饮而尽,这样连喝三碗。又拿了个猪肘子,用手指分成几段嚼着吃,吃得像虎狼一样。这群盗贼看傻了,都嘀咕:“真是个宰相的料子,要不然怎么能这样不拘小节呢?改天管理天下,要记得我们都是不得已当了强盗啊,但愿能早点交这样的朋友。”

    都送上值钱的东西,张齐贤都收下了,满载而归。

    能吃的相公

    ——故宋賢相 張齊賢列傳

    因为宋朝的权力划分,最重要的官职就是宰相,一个国家宰相不行那就基本完蛋了,南渡多年相位上人都有手段,不次,偏偏快要亡国的时候,碰上了最次的宰相

    奸相

    连续,两朝,史弥远,贾似道

    彻底玩完

    一系列无法控制的恶难,最终造成了悲剧性后果。

    独汉唐以强亡,人家俩到死都能打。

    唯宋明以弱亡,是真不行了,都打光了。

    轰鸣声中,灰暗中燃烧的殿台楼阁,曾经恢宏的朱红城台,消失在一片烟海。

    蒼天已死,黃巾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可叹,汉唐宋明中有三个是被本族农民军撂倒的,亡于内乱。

    只有看着最不争气,最文弱的宋,血战外族五十二年,战至最后一刻,天命如此,实非人力能违。

    战火落去,时光流转。

    “雷猴啊”

    一声您好,多的不可胜数的口音,一句口音,辨的是故国的乡音。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今世来人间界,北地口音还好,基本同识。华中还能辨析,勉强能听懂,武汉那边基本能猜出来讲的什么,再次能蒙到他啥意思。在遭遇到广东人的时候,那就已经不再是口音了,而是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基本等同两国语音。

    所幸我在去拜祭崖山的时候,所遇之人都是讲普通话,虽然口音还带着南风。

    南方口音其实是有带中华古音的,譬如客家话,难听懂的主要就是南地口音,百越旧地。

    百越音色极杂,各地各成一系,出了这个地你就听不懂别的,因为完全不是同一个民族。老实说人家百越本来就不是一个民族,他有好多民族完全不是一系,动不动打的你死我活鼻青脸肿,只不过祖上有点看不起人,懒得区分,随便给人家按个百越就完事了。

    听听土话方言,云南那边你试试,他们说话跟念咒的一样。湖北是像谁拽住他舌头一样,说话叽里呱啦。不说广东,江浙那边有地说话外人听了简直像听天书。

    有时候真觉得是不是你舌头烫嘴

    粤语打死我我都学不会,不开玩笑,真不会,我实在不会说白话。可能到现在会的也仅有一串,还是第一个老板女儿逼着我学习粤语数字念法,123456789的白话,这是我唯一会的一大串完整粤语序列。

    好吧,留过洋,确实漂亮,但是,迷你版的,体型身高约等于炮弹,帝国海军战列舰主炮全装炮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