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天宝重生 > 第3章 岭南节度使

第3章 岭南节度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高力士,朕甚是喜欢这李宏,你看留在禁军之中可好。”李隆基在紫宸殿召集几个重臣,商议一下怎么封赏王忠嗣、李宏,这几天朝堂也议了好几次,李隆基还是拿不准主意。

    “哎,叫你说话呢,你别忙东忙西的。”高力士相伴李隆基多年,忠心耿耿,李隆基也没把他当下人看待,踢了一下他屁股说道。

    “陛下,那奴才就说了,说错了可不许生气。”

    “说吧,趁那几个大臣还没进来,咱俩先说说看。”

    “陛下,李宏就好比陛下的一把刚开封的宝剑,放在长安禁军就如束之高阁,冠军侯,就应该策马边疆,为陛下多建功勋。”高力士帮李隆基把靴子脱下,给他捏捏脚。

    “好像是这个道理,是我想岔了,陈玄礼就是因为我喜欢他,一直留在禁军,也没什么军功,李宏确实应该外放出去,你看给个什么职位合适。”

    “李宏将军年轻气盛,军中大都排资论辈,而且派系众多,李宏将军毫无根基,只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是李将军今年才18岁,如果委任重职,怕他不能胜任,如果给个虚职,只怕磨灭了他的锐气。”

    “你啰里吧嗦半天,等于没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把他丢哪去?”李隆基佯装生气。

    “陛下,你一直不是想促成岭南五府经略吗,岭南那边虽然偏远,但是外族势力也不强,让李宏去历练几年,懂得怎么镇守一方,再行调动去重要的边镇,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

    “哎,别说,你这个主意不错,那边地广人稀,虽然部落众多,不服王化,但是单独拎出来都不行,本来右相推荐刑部尚书裴敦复上任第一任岭南经略使,我这两天就准备批复,你这一说,可以让李宏去,也别弄什么五府经略使,直接就叫岭南节度使,权限和其他节度使一样。不错,高力士,你要不是一个阉人,都可以做宰相了。”李隆基琢磨几天的事,总算落地,他知道太子和右相斗的厉害,也知道裴敦复是右相的人,但是不能不用人啊,李林甫担任右相开始,政通人和,特别是他手下那人给内廷弄钱,厉害、舒服,让朕少操了多少心思。待会我亲自和李林甫说,他也要给我这个面子。至于太子,给他那么多重臣,他除了发牢骚,还能干嘛,哎,此子不类我啊。

    “陛下,奴婢只想一心伺候皇上,给奴婢封个王爷那也不干。”

    “去你的,还封王爷,你想什么好事呢。去把那几个大臣宣进来,你就去安排晚宴吧。对了,让李龟年准备乐府歌姬,你亲自拿车驾把玉环接来。”李隆基说完,躺在卧榻上闭目养神了。

    太子李亨、右相李林甫、左相兼吏部尚书李适之、户部尚书裴宽,太子宾客贺知章被高力士引入内阁。&34;陛下,各位大臣来了。”

    “好,你去办事吧。”李隆基睁开眼睛,挥挥手示意高力士离开。

    “今日叫你们几个进来,商量一下如何赏王忠嗣、李宏,还有四镇的官兵们。朝堂上人多嘴杂,商量了好几次也没个最终意见,这马上都要喝庆功酒了,最起码要有个说法吧。”李隆基懒腰起身。

    李林甫快步上前扶着。“陛下,王忠嗣大将军此次功劳太甚,老臣的意见还是留京重用,可封其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师,食邑2000户,可封安北侯。”

    “父皇万万不可,王忠嗣大将军初掌四镇节度使,就立此大功,说明大将军在边疆可大有所为,怎可突然调回朝堂。”太子李亨强烈反对,只要是右相支持的,他就反对。也正是因为如此,几次朝堂议事,众臣都不发言。

    “那太子,你说怎么封赏王将军,那些西北众将立功,不能升官,哥舒翰、仆固怀恩、郭子仪、李光弼这些人,会怎么想,按太子想法,王将军再掌2镇节度使?西北军民皆归王将军节制?倘若某日王将军与朝中某人勾结,岂不是天下大乱。”李林甫说完瞟一眼圣上,只见李隆基面色阴沉,目露杀气,不由的莞尔一笑。

    “右相,你这话说过了,王忠嗣将军怎么也不会对朕不忠,只是这赏赐确实需要斟酌,不可寒了边疆将士的心。以后不要再说什么四镇节度使、六镇节度使。你们几个也说说看。”李隆基瞬间收回怒色。

    “陛下,老臣觉得自圣上登基以来,武功已达极盛,此次剿灭吐蕃主力,西北再无一国可威胁我大唐,似可不必再保有四镇节度使之职,只要各镇忠于职守,保靖安民,与民休息,方是皇恩浩荡。”贺知章故意推了下太子,然后出班抱拳说道。

    “哦,这个说法也可以,你们几个呢?”

    “臣同意贺大人所言,而且王忠嗣将军入朝,日夜教导太子,也可以帮助太子早日熟悉军务朝政。”左相李适之站出发言。李适之自从裴坚外放,皇甫惟明被处死,深感孤立无缘,贺知章一个散职,天天就是喝酒骑驴,游山玩水,太子又心浮气躁,急需一个重臣帮手。

    “臣等附议”裴敦复、裴宽赶紧站出来说话,这事哪轮到他们出主意,能打哈哈打哈哈。

    “那就这么定了,王忠嗣将军入朝,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食邑增至两千户,赏黄金千两,钱10万贯,绢300匹,封大将军为我大唐靖边侯,即刻入朝参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哥舒翰任陇右节度使、仆固怀恩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任河西节度使,每人食邑500户,黄金300两,钱5万贯,绢200匹。其他有功将士让他们自己酌情赏赐,报与右相批复即可。那么谈谈李宏吧,朕想把他留在禁军之中,各位意下如何?”

    “父皇,李宏少年英雄,又是长安人氏,留在禁军之中甚好,儿臣也是如此想法。”李亨又出来扯了。

    李林甫一直盯着李隆基的脸色盘算着,听完李亨说话,只见圣上脸上略过一丝冷笑,李林甫心中有数了,再一想圣上如此喜欢李宏,官职必定不小,如果只是军中任职,都无需再行商议,兵部下文即可,三番五次把李宏的任命拿出来商量,那就是准备重用了,可刚才一下把西北安排满了,河北那边好像也无实缺,莫非想新设一个节度使?正好眼角撇见后面垂首咬牙的裴敦复。对啊,一个刑部尚书,陛下今日叫他来干啥,要来也是礼部尚书,我知道圣上想什么了。

    “各位还有什么想法?还是同意太子所言?”李隆基似乎有些不耐烦了。

    “陛下,老臣认为太子所言不妥,李宏即为陛下今日所封冠军侯,当学霍去病封狼居胥,勒马燕然,建立不世功勋,留在禁军却是大才小用了。老臣有个建议,前些年岭南道路已通,已故宰相张九龄大人就是岭南人士,陛下近年有心经略岭南,已多次派官员奔赴领南,这次可派李宏任首任岭南节度使,替陛下镇守南方,方不坠了冠军侯之名。”边说边看着圣上,只见圣上渐渐露出笑容,李林甫又蒙对了。

    裴敦复一脸茫然的看着右相,大哥,我送了金子的啊,你答应的啊,合着今天叫我来,就是背景墙,打脸是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