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天宝重生 > 第3章 征伐渤海国

第3章 征伐渤海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怎么打?”张巡自己都差点笑出来。

    “这种人也可以当国主,没一点血性。”颜皋卿气氛异常。

    “不管怎么说,我们无缘无故得了两万匹马。”李宏也笑得眼泪差点出来。

    ”大都护,我们派使者去也就说丢了12000匹马,渤海王这直接送了两万匹过来。再动手,有些不合适吧。”郭昕是个老实人。

    “打,渤海国年号不对,不用大唐的年号,自己给自己定年号。”田珍说道。

    李宏怎么感觉像后世左脚先踏进办公室被开除了一样。只能说话语权跟解释权都在强者手里。

    “好,我命令,五月初五,郭昕的第一师和冯俊的第四师攻打渤海国西京鸭禄府,攻下西京后,第一师继续沿渤海国边境线一路向西攻击,防止西突厥和契丹趁机攻打渤海国城池,冯俊第四师驻扎鸭禄府,封锁渤海国南逃路线,马璘第三师和田珍第二师的一部攻打渤海国南京南海府,攻下南京后一路往北攻击,直到攻下渤海国东京。我带第八师攻打中京显德府,再继续北上攻打上京龙泉府。田珍,你留两个团守平壤,你带两个团和马璘统一起行动。呼延烈,你负责大军后勤粮草,张巡大人,你留在平壤,第二师两个团归你指挥,负责乐浪郡日常工作,组织民夫,骡马,帮助运送粮草辎重。颜皋卿,你随第八师行动。大家都下去准备吧。五日后大军出征。呼延烈,你去通知下新罗国王,说我们唐军帮他打掉渤海国,让他多支援一些粮草和骡马。”

    “大人,自古出师要有名,我们这次七万大军伐渤海国,总要有个说法。”郭昕还是老实人。

    “就刚才田珍说的那个,渤海王私立国号,对大唐不敬,我们出兵废了这个国王,给他另立新君。”

    “大人,是否要派人通知一下安东都护府,毕竟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就在他们眼皮底下。”颜皋卿总感觉不妥。

    “不用,谁知道他们和这些异族会不会互通有无,我们这次全部是骑兵,打的就是措手不及,争取一个月左右解决问题。渤海国不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打开这个大门,我们才能进一步往西。至于安东都护府,安禄山还不至于现在主动攻击我们唐军吧。不用管他。大家早早去做准备,散了吧。”李宏自信的说道。

    “大人,你又要出征?我们姐妹商量了,也就晴子身手好,这次让她跟着你。平时还能照顾你的起居。”经过李宏这大半个月的努力耕耘,王婉婷心情明显好多了,现在俨然就是一家之主。

    “是的,夫君,晴子在身边,我们几个也放心一些。”贞子也附和道,她这冷冰冰的性格居然和王婉婷相处甚好。

    “好吧,只是这次是骑兵突击,晴子可要受点苦。”

    “大人,晴子不怕吃苦。”小早川晴子正色道。

    “那好吧,你收拾收拾,五日后随我出发。”

    “张小敬,让王豪,王杰带六百护卫保护各位夫人。你和王英带四百人随我出征。”

    “是,大人。”

    五月初五,大唐镇南军在李宏带领下兵发三路征讨渤海国,新罗国王亲到平壤相送,只是一直哭丧着脸,这唐军来了一个多月,粮草催了三次,唉,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哦。国中强硬派都已经压不住了,这李宏又派人催大军粮草,唉,我要赶回国去处理。

    渤海国主要民族是靺鞨,也叫勿吉,他们的后人有一支很有名气,就是建立大金国的完颜氏。至于满清是不是这些人的后人,那就各有说法。渤海国内有大量游牧民族,但确是一个耕种渔牧混合的国家,而且耕种比例还不小,反而后世占领着的民族却都是游牧为主。

    李宏和秦川带着第八师一路突击前进,这是第八师第一次上阵,全师一万八千人热情高涨,原计划一天120里进度,硬是走了200里才停下休息。还是李宏下命令才行。

    “秦川将军,此去中京显德府不到五百里,派两个团六千人先去试探试探。大军不可如此急行军。”颜皋卿提议道。

    “嗯,大军马匹上还有铠甲,攻城器械,急行军马匹受不了。确实可以派两个团轻装疾行,如果能打开显德府那是最好,就算打不下显德府,切断各条进城通道也是可以的。”秦川说道。

    “那秦川师长,你去安排两个团明日急行军突袭中京显德府。”

    “是,大人。”秦川领命出去了。

    “渤海国大军在哪?我们走了两百里,遇到的军队不到三千人,一触即溃。”李宏看着地图。

    “渤海国五京都各有一两万常备军。国王身旁有三万御林军。剩下的几万人还要防备黑水靺鞨,室韦,契丹,突厥等族,国中兵力应该不多。”颜泉明说道。

    “不会我们第一次全军出击,一仗都没得打吧。”秦川听闻后不禁担心,这出去没仗打。

    “秦川师长,跟着我李宏,你不要怕没仗打,好好把兵带好,后面很多硬仗等着你们。”李宏笑着说道。

    “是,大人。”

    可惜天不遂人愿,大军出发第4日,接到先头部队秦恒团长回报,渤海国国王并不在中京显德府,前些日率御林军和百官去了南海府,中京留守是大国王大钦茂的弟弟大义信王爷。他看到唐军到来,带着2万军队和各级官员开城纳降,秦恒、秦叔胜两位团长请示下一步命令。

    李宏命令大军加快步伐,赶到中京显德府。一进城,大义信便拦住李宏马队,“节度使大人,我渤海国历来遵从大唐号令,对大唐俯首称臣,为何突发大兵征讨,是何道理?”这汉化都很不错,比小日本那国语说的好多了。

    李宏嗯了半天,不知何以对答。

    “你们渤海国国王被圣上封为忽州都督,现在是大唐天宝三年,你们忽州用的什么年号?”颜皋卿厉声呵斥。

    是年,渤海国为大兴七年。大义信一时语噎,他知道,此事可大可小,就看大唐皇帝高兴不高兴了。

    “你等祖先本是我大唐边将,则天皇帝时在营州起兵叛乱,逃至这边垂之地建国,我大唐圣人陛下恩德远播,不毁你宗庙,你等却还有异心,不是我家节度使大人明察秋毫,恐怕你渤海国日后便是第二个高句丽吧。”颜皋卿咄咄逼人。

    大义信惊得跪地不起,汗如雨淋,这是定了反叛之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