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七十年代之穷哈哈 > 第14章 大队长

第14章 大队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阵“咯吱咯吱”声传来,招待所门口来了一辆牛车,赶车的大叔带着顶破旧的草帽,正拉着牵牛的绳索。

    牛车停住后,大叔从车辕上下来“你们几个娃就是去红林大队的知青吧,我是生产队大队长,你们叫我王叔就行,快把行李放上来。”

    几人和大队长打了声招呼后七手八脚的放好行李,牛车一下就被堆满了,其中方岚的背篓最显眼。

    陈小燕皱着眉头“这都没地坐了,我们怎么过去?”

    “怎么过去?走着过去,车上这些行李得老重了,没看我都下来了吗?”王叔一点也没客气说道。

    “那怎么能行,你干嘛不多赶一辆牛车?”

    “牛多重要啊,要耕田要下地,哪能都给你拉来,赶紧的,别磨叽。”

    “……牛再重要不也是畜牲,还能比人重要?”陈小燕满脸不乐意。

    王叔也不耐烦了“在农村人就是不如牛重要,你走不走”

    “你……”

    “别说了。”杨芳芳赶紧拦住陈小燕“王叔,不好意思,我们快赶路吧。”

    王叔没好气的白了他们几人一眼,自己怎么样心里没点数,一个个的活干不好,找茬倒是在行。

    虽然王叔态度不好,但走到一半时,还是停下了让他们歇一会,几人也趁机向他打探队里的情况。

    新县就一个公社,新县人民生产公社,办公室就在县里,下面有8个大队,红山大队、红枫大队和红林大队条件排名前三,有知青下乡一般也是往这三个队分,其他队都太远太穷,只偶尔分过去一两个。

    现在红林大队知青院还有7个知青,其他知青有些在当地成家搬出去了,有的家里有门路返城了,据说这一次分的是这几年最多的,往年最多分4个。

    “行了,接着走吧,有什么想知道的,等会你们到了再问其他知青。”王叔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你,就是你,别走了上牛车坐着。”

    被点到的方岚有些惊讶,大队长这么宝贝牛居然肯载她,那行,她就不客气了,麻溜儿的坐上去,还有行李可以靠着,别说还挺舒服。

    其他几人虽然很羡慕她,但碍于面子也没说什么,只有陈小燕忿忿不平的质问王叔“凭什么她可以坐牛车?”

    平时他自己赶牛车早到家里了,今天要自己走回去还得不落下他们,这会儿才走了一半路程,她还在这叽叽歪歪,烦得很“你怎么这么多事?不让她坐还能让你坐咋的,你也不看看,你都有她两个了。”

    “你”陈小燕被气得一下不知道怎么回,于是又调转话头朝她来了“方岚,你还有没有点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下乡不是来享受的。”

    方岚假笑“哦。”

    “你……你这是破坏知青团结,我们都是自己走,就你坐车。”

    持续假笑“哦。”

    知道方岚不会下来了,就算下来也轮不到她坐牛车,她眼珠子一转,又换了个话题“方岚,你爸妈是做什么的?我看你今天买了好多东西,花不少钱吧?”

    方岚停止假笑,面无表情的看着陈小燕不回话。

    “……看着我干嘛?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看出来了,这是个没脸没皮的,她冷笑着问“现在警察也要下乡吗?”

    “什么警察?”

    “你是警察吗”

    “什么意思?我不是警察。”陈小燕有些摸不着头脑。

    “啊,你不是警察呀,那你管这么多。”

    “噗呲”蒋东露一下没忍住笑了出来,王叔也有些忍俊不禁,得,看来刺头又多了一个。

    陈小燕面上有些挂不住,这会她明白了,人家是在讽刺自己,于是接下来一路,她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牛车进到红林大队方岚就下来了,一路上不少看热闹的小孩围了过来,现在还不到农忙的季节,家家户户的大人都在地里下工,只在田里远远看上一眼。

    前几年来的知青和队里关系一般,刚开始还有些新鲜,一听说原来都是大城市的人,结果来到之后,一个个娇弱的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下地就挣一两个公分,还动不动就累病了,到了年底分粮也不能不分给他们,于是就被乡亲们给嫌弃了。

    红林大队的房子大多是土房子,也有土砖混合的,房子建得不大但院子倒一个个比房子大多了,这也就导致大部分人住得比较散开,只有一小部分会挨在一起共用一堵墙。

    “这就是你们知青住的地方了,现在还没到下工的时辰,你们先在这里等等,我去叫人回来安顿你们。”王叔快速的做着安排“今天上午你们要买的东西都买了吧,现在地里还不忙,明天再放你们一天假,后头就跟着一块下地,到时候给你们安排活干,没有特殊情况不许请假不来。”

    几人点头表示听明白了,王叔接着说“我要把牛拉到草棚去,你们几个晚点去找会计登记领粮食,新的粮食才种下没多久,先给你们一人支30斤粮食,队里也没多少粮了,省着点吃。”

    “现在才五月份,还有好几个月才秋收,三十斤也吃不到那时候,我们吃完了怎么办?”

    “能怎么办,拿钱拿东西拿票和粮食多的人家换呗,我还能一直供着你不成,自己偷摸着行事,别被人抓了,我可什么都不知道,行了,在这等着。”装什么装,搞得像他们城里粮食管够一样。

    方岚听明白了,知道这里拿钱换东西不是什么稀奇事,大家可能都这么干。

    而这边地里也在议论他们一行人。

    “这次怎么来这么多知青,那得分多少粮食给他们,不用看都知道不是干活的人。”

    “哎,你看到没,有个女知青长得可好看了,这下队里又要热闹起来了。”

    旁边的人翻了个白眼“好看有个屁用,能当吃还是能当喝,等下地干活了,灰头土脸的还能漂亮什么。”

    “就是就是,咱们女人还是得能干活才行。”

    “人家家里条件好,不会干活也饿不着,我看他们一个个的行李老多了,肯定有不少好东西。”

    “我也看见了,有个知青还背着背篓,特别大,上面还盖着盖,肯定是值钱的好东西不想让人看见。”

    “对,你说的对。”

    几位大婶聊得火热,甚至还有人打算找机会和知青搞搞关系,看能不能得点好处。

    “几位婶子,你们聊天归聊天,手里的活别停啊,再拖下去,一会又该加时干了。”

    “知道了,知道了,真啰嗦。”

    稍稍等了一会,就见一名男同志跑过来“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久了,我叫何平,快进来,我带你们去各自的房间。”

    知青住的房子上以前地主家的青砖大瓦房,后来全国各处打地主,这房子也被扒了,扒下来的青砖横梁瓦片什么的,只要能用的都被人捡了回去,后来每年都有知青下乡,原来的泥土房不够住,就在这里前面的地基上重新盖了几间土房,看上去有点磕碜,但还算结实,而且冬暖夏凉。

    一进来院子就是栽种得整整齐齐的菜地,一分大小,上面种了好几种菜苗,方岚只认识茄子,院子的一侧搭了个柴火棚,然后就是三间土房子。

    几人一番舟车劳顿来到乡下,做好了要吃苦的准备,但真的面对这种又矮又破的土房时,脸上都有些不太好看。

    走到右边屋子门口,何平对他们女同志说“你们女同志的屋就是这间,里面已经住了4位女同志,不过炕挺大的,挤挤也能睡下。”

    蒋东露率先走进去,陈小燕紧随其后,最后是方岚。

    几人进去后都不约而同皱起了眉,炕头三个挨在一块的床位还算整洁干净,另一个在炕尾的被子乱七八糟,也没有叠起来,被子上许多脏污,散发出一股异味。

    炕虽然不小,再加上4个人也能睡下,但每天挤在一块,相互在眼皮子底下,没有丝毫隐私可言,而方岚恰恰是最需要私人空间的,每天至少要进一趟空间,今天本来中午1点要进去的,可那会正在赶路没办法,想到这她也有点烦了。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站在原地没动,方岚眼疾手快将行李挨着原本那几个人放下,蒋东露也反应过来,跟着放下行李,剩下杨芳芳和陈小燕,有一个人就肯定要挨着那位有点邋遢的床位。

    陈小燕咬住嘴唇,有些气自己怎么手慢了,她想让杨芳芳和那人挨着,但又想到自己手头拮据,以后还需要找杨芳芳帮忙,只得咬牙对杨芳芳说道“你睡这边肯定不习惯,还是我睡吧。”

    杨芳芳松了一口气,她也明白陈小燕为什么会这么说,没关系,只要不睡那个床位就行。

    几人分好了床位就出来了,门口何平还等在那“都安排好了吧,马上要下工了,今天有点晚了,你们就明天去领粮食吧,今晚你们的口粮我们其他人先凑一凑,到时候你们再还回来。”

    “大家的粮食都是混在一起吃的吗?”陈小燕忙问道,她一个女生,混在一起吃可亏了。

    “大家的粮食都是自己保管的,吃多少拿多少,煮粥的话是一块的,要是想吃干的就单独用饭盒放在上面蒸,菜的话,平时大家都是轮流打理菜园子,所以就一起吃了,当然,你要是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单独吃,大家都是这样的。”

    方岚对这种方法很满意,她以后是肯定要吃干的“那现在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吗?”

    “呃,要不你们两位男同志去后院打水,厨房里有口水缸,做饭洗漱都要用水,我们男同志专门负责这个。”

    “行,那我们去打水。”高伟杰和赵泓都点头答应着。

    “女同志的话,你们可以给菜地浇水,毕竟大家吃的菜都靠着这点地,而且这活也不累,你们可以一起干,我们平时也是轮流来的。”说这话的时候何平一直偷看蒋东露,显然对她有好感。

    于是几名女同志就准备一块给菜地浇水,但没那么多工具,方岚让给他们,又问何平“还有没有其他要干的?”

    “呃,再就是砍柴做饭这些了,她们女同志每天都有排班谁做饭,男同志就上山砍柴。”

    “那我去砍柴。”

    “不用了,柴火还能用两天,你一个女同志力气小,干这些不安全。”何平不好意思道,她看起来也就比柴火粗点,还不知道上不上得去山。

    暗藏的话虽然没说出口,但眼神已经出卖了一切,方岚也没解释,在一旁找到砍柴刀和背篓就准备上山,正好再干点别的事

    “往哪走?”

    见女同志一心想砍柴,他只得给她指路“你出门往后面走去,有条小路上山,要不还是算了,你……”

    “我先去了,很快回来。”不想再耽搁的方岚赶紧走了。

    七十年代的乡下,全部都是烧柴,山里树木多,柴火木头大都是一些松树、杉树、杂树的树枝,或者是自然死亡的树木,大的树木是不能砍了当柴火的,现在这些都是国家财产,不能私自砍伐。

    上山这条路还挺好走,路边随处可见能砍下来当柴火的树枝,但她的目的也不是这些,只能再往上走,等会就下工了,说不定有人也会上山,她得走远一点,找个隐蔽的地方。

    一路快步往上走了二十来分钟,草木愈加茂盛,人走在里面都看不见,偶尔还见到有小动物“嗖”的一声跑过去,终于她找到一块大石头,非常大,她绕到后面站着,等了一会没听见什么动静,立马进到空间去。

    空间里这几天在火车上收了45斤稻谷,今天的还没收,赶紧拿起刀干活,“唰唰唰”两下就割完了,又赶紧种下新的,接着开始磨稻谷,她打算今天磨几斤大米拿出去,就说是从家里带过来的。

    明天领粮食肯定都是粗粮,就算和人换也不知道能不能换来细粮,到时候掺在一块吃,就当吃杂粮米饭了。

    一只手推磨,另一只手则拿着肉包吃,还时不时加入稻谷,一会就把早上剩的肉包和芝麻大饼吃完了,米也磨得差不多,收拾好赶紧出去,太久怕人着急来找她。

    下山途中随便找了点柴火,果然有那勤快的,下了工之后还在往山上跑,见到方岚时也不惊讶,显然对于有知青来已经见怪不怪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