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这个太上皇有点不正常 > 第22章 请封与捧杀

第22章 请封与捧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恪和柴哲威被带进了大帐。

    “李恪,李世民让你来我这里,不怕我杀了你?”颉利先声夺人,洞呵道。

    “可汗殿下,如果我李恪贪生怕死,又怎么会来这里!”

    “不过,若是可汗真能杀了我,想必我父皇会感激你的!”

    李恪朗声说道,毫不在意颉利的恫吓。

    “哦?为何?”颉利问道。

    “可汗应该知道,突厥骑兵强大,我大唐军队远不是对手!可这次为何父皇迟迟不能决断打与不打呢?”

    “可汗与我父皇也是老熟人了,他老人家的心智与谋略,可汗应该最清楚才是,可是……如此简单的事实,为何父皇迟迟无法决断?”

    “仇恨!”

    李恪话音一转,继续输出。

    “因为大唐百姓对突厥的仇恨越来越多,我父皇这次力排众议,压服朝中大臣,这才把我派来!若是可汗再把我杀了!只怕这大唐天下的仇恨之心将再也不可化解了!”

    “放肆!你敢威胁可汗!我们突厥人是不怕威胁的!”突然,一个首领跳出来喊道。

    “你放肆!”

    李恪立刻严肃呵斥道。

    “可汗在上,尚未说话,你竟然敢抢先表态,怎么?你可以代替可汗,代替突厥发号施令了!”

    “可汗!末将死罪!”首领赶紧请罪。

    颉利看了眼李恪,问道。

    “李世民让我退兵,决定给我多少粮食?”

    “一千石粮食,一百匹绢!”李恪伸出一只手指头,说道。

    “李恪,你是真不想活了!”

    颉利眼色立刻沉了下来。

    “哼!可汗大概忘了去年的事情了!当初你把整个大唐的府库全部带走了,这才刚刚过了一年,你觉得大唐有多余的粮食给你?”

    “今年草原风调雨顺,可是大唐却不是丰收之年!河南两地多少百姓饿死,我父皇每天也只是吃青菜度日!大汗,薅羊毛可以,可不能把羊薅死了!”

    李恪说完,转身走了出去。

    “诸位,都说一说吧!咱们怎么办!”颉利问道。

    “可汗,大唐今年确实不是丰收之年,咱们南下就是为了粮食,如今长安城没有粮食,咱们南下又有什么用!白白损失部众!”处罗首领说道。

    “可汗,我以为我还是退兵为好!等大唐再攒两年钱财,到时候,咱们在来取!”突利说道。

    “对!二汗说的对!大唐就是咱们养的羊!等养肥了再薅羊毛!”

    “薅羊毛!哈哈哈!”

    众人闻言,顿时心动了。

    颉利看了眼处罗和突利,脸上露出笑容。

    “好!这也正是我所想,李恪说的对,这些年我本想用屠刀征服中原人,可是如今中原人没有被吓怕,却越来越众志成城的抵抗咱们!

    所以,我决定,咱们把绥州的四万百姓放了!以后咱们只抢钱粮,少杀人,甚至以后让中原人主动给咱们送粮食!到那时,咱们就是这个天下的主人!”颉利豪情万丈的说道。

    突利暗自叹口气,他没想到颉利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看来,自己要去和李恪谈谈了,不管咋说,自己也是李恪的姨夫。

    突利拜访了李恪,将颉利准备撤兵的事情告诉了李恪。

    李恪强压着心头的喜悦,对着突利躬身行礼。

    “多谢姨夫!”

    “嗯!此番为了能够让突利撤兵,我和薛延陀等部站到了颉利的对立面,嗯……算了,不说这些了,说起来你也不是外人,去我那里坐坐吧!”突利真诚的邀请道。

    “好……”

    李恪想到突利在突厥乃是二汗,地位也是崇高的,张嘴就想答应,可瞬间他又醒悟了过来。

    “好叫姨夫知道,此番出使颉利,乃是父皇的旨意,我这次就不过去了,毕竟这是国事!”

    李恪拒绝了,突利到也没有强求,两人又说了几句,就各自分开了。

    “恭喜殿下!”

    柴哲威满脸激动的冲着李恪说的。

    不费一兵一卒,以一千石粮食和一百匹绢,就迫使突厥撤兵了,这是多大的功劳,而他这个副使自然也能捞到不少。

    “你也去准备下,这个消息要尽快传回长安,也能让父皇早些安心一些!”李恪说道。

    “喏!”

    柴哲威领命道。

    ……

    三日之后,

    消息传到长安城,整个长安城陷入一片欢声笑语之中。

    “蜀王真是厉害!不费一兵一卒就让颉利老贼退兵了!”

    “可不是!我可是听说,蜀王一箭双雕,吓得那些突厥人赶紧让路!再也不敢势强逞能了!”

    “还有啊,你们知不知道,这次蜀王给了颉利多少粮食?一千石,仅仅一千石啊!”

    “这怎么可能!去年陛下可是搬空了国库才让……”

    “咳咳!皇上圣明,选了蜀王去出使突厥!”

    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传回长安,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李恪,此时李恪在长安人民心中俨然已经成为了智勇双全的人物。

    太极殿中,李世民听到外间传来喧嚣的声音,不由皱皱眉头。

    “王德,去看看,何人喧闹!”

    “皇上!大喜啊!”

    还不等王德出门,封德彝和长孙无忌等人联袂而来。

    “皇上,大喜啊!蜀王殿下送来了捷报,突厥人退兵了!”

    封德彝铿锵有力的说着,花白的胡子一颤一颤的。

    “快!拿来朕看!”

    李世民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

    “好!好啊!蜀王有勇有谋,英果类我啊!”

    “皇上,此番蜀王殿下大涨我大唐士气,此次事情不亚于一场战争的胜利,蜀王殿下当居首功!”封德彝说道。

    “嗯!不错!有功!都有功!”李世民眼眸转动,精光一闪而过,顺着封德彝说道。

    “皇上!”

    长孙无忌心思转动,赶紧抢先一步说道。

    “皇上,蜀王殿下之功劳堪比灭国之功,臣以为当布告天下,让大唐子民都知道蜀王殿下的英勇事迹,同时,也要发朝廷邸报,让所有州县的官吏都认真学习,仔细揣摩,各州县长官均写心得感悟一篇交到吏部,作为其年度京察之表现!而且,皇上您也应该大加封赏蜀王,臣建议加封五百户!”

    长孙无忌满脸激动的说着,就仿佛是他立了功劳一样。

    封德彝等人越听越不顺耳朵,这哪里是封赏,这是捧杀啊!

    李世民看了眼几人的表情,心里明镜似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