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这个太上皇有点不正常 > 第55章 悲催的李君羡

第55章 悲催的李君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数日后。

    深夜。

    两仪殿。

    李世民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李君羡,脸上前所未有的流露出杀意。

    “这就是你给朕调查的结果?”李世民的声音阴冷异常,仿佛寒冬腊月的冰霜,冻穿了李君羡的心脏。

    “臣无能,罪该万死!”

    李君羡以头抢地,冷汗直流,大气不敢喘。

    “凡舍!凡舍!百骑司不是早就把这家店的背景查清楚了吗?”

    “回陛下,凡舍掌柜唤作公孙三娘,她们一伙人曾经是陇右道上的马匪,后来改名换姓来到长安城开了这家酒楼,这些年一直安分守己!”李君羡赶紧说道。

    “朕是问你这个吗?”

    李世民瞪着怒火中烧的眼眸。

    “太上皇和阿史那云在凡舍待了两个时辰,这期间谈了什么,说了什么,你一无所知!

    现在这食盐又是怎么回事!如此大批量的流入突厥境内,你难道不知道,这是朝廷稀缺的战略物资吗!”

    “废物!”

    “一群废物!”

    “朕问你,这食盐是哪里来的?”李世民恶狠狠的骂道。

    “是……是太上皇!”李君羡小声说道。

    嘭!

    李世民闻言,怒不可遏,突然上前,一脚将李君羡踢倒在地。

    “朕不知道是太上皇!这还用你去查!朕要知道,这盐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什么?黄盐?这黄盐的品质你瞪大眼睛看清楚,仅次于青盐!如此大批量的黄盐从大唐境内流出,你们百骑司就没有半点警觉!”

    “你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难道不知道如此上好的黄盐会让人吃了身体更加强壮吗!”

    “废物!一群废物!魏征遇刺的事情查不明白!明知道是太上皇和突利勾结,你竟然还查不清楚,李君羡,你说,朕要你有何用!”

    李世民的声音突然平静了下来,李君羡闻言差点吓晕过去。这是要杀他的节奏啊!

    “陛下……”

    “王德!”李世民眼中杀意闪烁,冷冷的喊道。

    “陛下,再给臣两天时间,不!一天时间,臣定然把黄盐的来历查的清清楚楚!”

    李君羡看着走向自己的王德,吓得心惊胆寒,颤抖着哀求着说道。

    李世民没有说话,就是沉默的看着李君羡。

    良久!

    就在李君羡以为自己快被杀的时候,李世民才再次开口。

    “好!朕就给你一天时间!”

    李君羡闻言,一颗快跳到嗓子眼的心终于又落了回去。

    呼~

    自己这是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啊!

    他丝毫不怀疑,李世民若是再晚点开口,王德就把自己给杀了。

    “李君羡,你给朕记住了,突厥是大唐的心腹大患,颉利是朕的生死大敌,突利若是盟友,那也只能是朕!否则……若真有那一日,西边那位会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

    李世民冰冷的语气让李君羡心头一颤,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何如此惹李世民发怒了。

    黄盐或许还在其次!

    最重要的是,太上皇竟然和突利勾结在了一起!

    以前不过是买些不值钱的羊毛,可现在却是食盐交易,这东西怎么可能不让突利动心。

    想想!

    若真有一日,这草原上的部落和太上皇的感情羁绊越发深厚,他们会不会达成协议同盟,他们会不会帮着太上皇攻打大唐,会不会逼着李世民退位。

    有可能!

    而且很有可能!

    想想当年太上皇起兵的时候,正是因为太上皇给突厥始毕可汗写了一封谦呈,始毕可汗便帮着李渊提供战马和士兵,帮助他稳定关中。

    而现在的突利可汗正是始毕可汗的后代,这可是有前车之鉴啊!

    李君羡此刻终于明白了李世民心中的愤怒。

    ……

    大安宫。

    李渊诧异的看了眼高湛。

    “这么多天了,老二还没有发现李孝常的异动?他的百骑司不是国之利器吗?”

    “回主子,这些天李君羡带着百骑司疯了似的在查黄盐的消息!有几次差点查到咱们的生产地,幸好咱们的人发现的及时,被都老奴给派人抹掉了!”

    高湛出言解释道。

    “这么说?是咱们变相的帮了李孝常他们?帮他们引开了朝廷的视线?你说,李二不会怀疑这是我故意的吧?”

    李渊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巧合,他卖给突厥黄盐的事情竟然分散了李二的精力。

    “这……老奴不知!”

    高湛摇摇头,他也搞不明白。

    “李孝常这些天又联系了哪些人?”李渊转个话题,继续问道。

    “回主子,有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左监门将军长孙安业、滑州都督杜才干,还有利州长史、司马、参军等数百人!”

    “呵!找的人到是不少,不过都是一些小鱼小虾,利州是他的大本营,那些利州官员自己会从他的命令,看来当年朕设立的都督制度应该变一变了,否则这地方长官权力太大,容易生出不必要的事端!”

    李渊看着高湛递过来的名单,看着利州的军政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了,也意识到了当年在地方上设置的官制应该变革了。

    当初大唐初定,各地方不时就有个造反的反王,等朝廷收到消息在派兵时,往往反王已经占据了一州之地,甚至有的都把州刺史杀掉了。

    正是基于这种弊端,他才设立了州都督一职,对于一些重要州县,以都督代刺史,除掌握民政权外,又赋予都督掌军之权。

    如此,确实能够很好的节制地方,镇压叛乱,可是如今看来,在这中原内地再实行都督制度就有些不合时宜了,而且他还想到了后来的节度使制度,正是从都督制度上不断演变而来,最开始的节度使只是镇守边疆,可后来随着权力越来越大,甚至中原内地也被节度使刮分了,这就造成了后面的安史之乱。

    在这交通不便,文化普及率较低的古代,真是没有最好的制度,只要适合当下环境的制度!

    李渊默默的想着。

    咳!

    说多了!

    “顾华阳通知了吗?”

    李渊回过神来,问道。

    “回主子,已经通知了,约定的就是今天!”

    李渊满意的点点头。

    “好!做的不错!”

    而后,李渊缓缓收敛了笑意,满脸霸道冷漠。

    “我的儿子只能被我欺负,这些外人又算什么东西!”

    “竟然还敢打着我的旗号,真是不知死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