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档
曹操刚刚抵达江淮的时候,就立刻拜访了庐江周氏,希望庐江周氏能够相助于他,毕竟周氏不论是在江淮之地,还是在朝中威望都是很高的。
曹操想要在江淮占住脚跟,就不能完全都是用他昔日手下的谯地一班人马,一定要在江淮,包括未来的江东启用当地的人杰与强族,但同时也不能让这些本土强族的势力过于膨胀……
所以,他还得用他家乡的英才,来牵制当地的英杰,形成几股彼此能够制衡的势力,以便他居中平衡。
曹操的眼光很毒辣,经过他的分析,袁绍在荆州采取的家族私兵制,虽可以最大程度的挖掘地方望族的潜力为己用,但后续的掣肘实在太多,不可取。
反倒是刘俭那种绝对的中央集权制度,令曹操很是欣赏。
但人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有些事还得是脚踏实地的做,一点一点的去构建,才能最终达成自己心中的理想。
于是,曹操决定先从攻克庐江周氏开始入手。
其实庐江周氏对于曹操,一开始真的有点没太看的上。
曹氏家族在整个天下确实非常的有分量,但曹操毕竟是宦官之后,在根上与庐江周氏多少就是有些差距的。
但曹操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达成,不论是用什么办法。
特别是在这种事业的上升期,曹操就更是能做很多常人所不能之事。
于是,曹操亲自带人前往周氏故宅去拜访。
现在的周瑜年纪尚轻,在庐江周氏之中虽有些名声,但相比于周氏的其他长辈,却还是差了不少。
不过曹操这一次反其道而行之,他来庐江周氏,所要求见之人不是别人,偏偏还就是这位周氏之中最为年轻的一位人杰。
曹操心中很清楚,庐江周氏对自己宦官之后的身份还是颇为不屑的。
但不论如何,自己身后好歹有袁绍站台,周氏也不能太不给自己面子,但是让周氏之中的那几个在族中声望素著的老家伙来扶持自己,那些老东西肯定是不愿意的。
故而,他特意退而求其次,登门拜访,想要征辟周瑜这样的周氏小辈。
这个面子,周氏还是要给他的……不然真的撕破脸了,回头庐江周氏跟袁绍的面上也不好看。
至于周瑜本人到底有没有才华,这对曹操的影响不大,他只是需要让周氏承认自己在江淮的领导权即可,至于周氏小辈对自己能有多少臂助,这并不耽误曹操的大计。
就当自己养一个闲人好了。
……
曹操登门拜访,亲求征辟少年英杰周瑜入仕,这让周氏一族的老家伙们无法拒绝。
毕竟对方都已经做到这种程度了,可以说极给周氏面子。
于是,在一众周氏长辈的安排下,庐江周氏的周瑜被曹操征辟到了扬州刺史部。
此举,也表明了曹操在江淮与周氏达成了政治协议。
周氏也算是承认以曹操为主导的扬州刺史部在江淮地区的主导权了。
如此一来,曹操的目地就算是达到了。
只是曹操万万没有想到,此番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庐江周氏的少年郎被征辟到扬州刺史部之后,出于惯例,曹操亲自与周瑜进行了一次详谈。
这也是为了看看这个庐江周氏的少年郎到底有多少本领,如此也好给他委任合适的职位。
只是万万不曾想到,这一次的谈话,竟是令曹操大为吃惊!
这是捡到宝了!
这周氏少年郎的见识,以及他的智慧,还有他对天下诸多势力的看法,竟让曹操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虽然周瑜在某些方面的思想,依旧有些稚嫩,但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是绝对有才华的,哪怕就是以“天纵之才”称之,也绝不为过。
周瑜对曹操的评价也不遑多让。
周瑜当初随长辈见过袁术,眼见四世三公之嫡出也不过是草包,心中甚是失望,自觉天下无有英雄之主。
但是这一次,在见到了曹操之后,周瑜随即认定曹操乃当世英杰,天下雄主!
两个人也算是一拍即合了。
……
这一次,袁绍召曹操随同他北上往司州,曹操本不想去,但是碍于袁绍的颜面,却又不好拒绝。
于是,他找来戏志才,程昱,周瑜三人共同商议此事。
程昱是在东郡之时,跟随曹操的,戏志才则是在曹操入驻豫州之后,投入到曹操麾下的。
他们两个人都是目光长远之辈,在他们看来,司州虽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目前曹操的势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还需要与袁绍保持良好的关系。
当然,若是现在放弃收江东,实则是有些可惜,但就轻重缓急来说,还是支持袁绍是政治正确。
不过,周瑜的意思是分兵。
周瑜的意思,是吴郡还有豫章等地的地方性势力目前并不算强大,虽然错综复杂,但不代表除了曹操之外,别人就收服不了。
依照周瑜的观察,曹操麾下的曹仁或是夏侯渊等人,率兵前往江东,平定诸郡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完全不需要曹操亲自前往。
唯一为难的,就是一旦平定江东的诸郡诸县之后,该如何与当地的豪右沟通,既能镇住他们,同时也能达到一定的安抚作用。
江东诸郡远离中原,虽然也是遍地豪右望族,但相比于中原,江东的望族的地域认同以及对地方的影响力上,多少更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很多在北方适用的东西,在江东却并不适用。
因此,平定江东或许容易,但怎么跟江东的望族打交道,或许才是一件真正的难事。
在这一点上,夏侯渊和曹仁就不太行了。
不过,周瑜却向曹操表示,倒是也没什么大不了。
他周瑜愿意和戏志才一同辅佐曹仁,前往江东,一边收服郡县,一边与当地的豪右打交道,恩威并施,替曹操平定后方。
至于前线司州,曹操可以亲自带人过去协助袁绍,这样一来既不耽误收服江东,同时也不耽误曹操辅佐袁绍去司州。
而且,周瑜的意思是,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曹操手下人的能力,例如曹仁这样将领,是需要一些独当一面的经验的。
程昱和戏志才的年纪比较长,但听了周瑜的意见之后,也甚感这年轻人的目光长远,实是可造之材。
终于,经过几个人的一番商议,曹操最终采纳了周瑜的意见。
曹仁,周瑜,戏志才等人分兵去江东平定诸郡。
至于曹操本人,则是会和袁绍,陪他一同去司州。
……
曹操的行动很快,说干就干。
他点齐两万人马,逆流西向,前往荆州与袁绍会和。
袁绍这些年,自从平定了荆南之后,势力也在不断的增长着。
荆州与江东方面,虽然在步骑的实力上远逊于北方,但是这些士卒的弓箭水平,包括水军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
袁绍这些年精心打造了一支强大的荆州军,就等着北方有变乱的时候,乘虚而入。
如今,对于他来说,机会终于来了。
这段时间以来,杨彪和王允一直与袁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卢植的眼光是非常准确的。
雒阳太学生闹事的背后,确实是袁氏以及朝中公亲们暗中支持的。
也只有他们才有这个能力,让司州乱成一锅粥。
曹操与袁绍会合的时候,吕布已经抵达了荥阳。
袁绍当即给曹操看了一份他手下密探在司州写给他的书信。
那份书信上面写着卢植风寒病重,目前居于荥阳,暂时不能返回雒阳执政了。
曹操的政治敏感度何等敏锐?他一瞬间就看出了问题之所在。
“早不病,晚不病,卢子干偏偏在这个时候病,难道是雒阳太学生的事太过扰人?他因而故意躲出去了?”
袁绍哈哈大笑:“若他真是为了避祸躲出去倒也就罢了,就怕是吕布嫌他碍手碍脚,故意把他软禁了。”
曹操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惊讶的神情。
“吕布当真能做出如此愚蠢之事?”
袁绍冷笑着说道:“在孟德心中,那吕布难道不是一个愚鲁之人吗?”
曹操笑道:“不错,这事也确实是他能办出来的,只是此事乃是你我猜度,却也未必准确。”
不想,袁绍此时却显得极为自信。
“孟德放心,此事我有可靠的消息来源,卢子干风寒是假,被吕奉先扣押是真,吕奉先有意要自己解决雒阳之乱,对卢子干的忠谏之言并不采纳,此番司州必乱,你我二人的机会来了。”
见袁绍如此自信,曹操并没有向他询问消息的来源,以曹操对袁绍的了解——以袁氏家族在北方的深厚底蕴,再加上袁绍的睿智,想要探听出吕布的具体情况,确实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如此说来,那卢子干得风寒之事,是吕布故意散布出来的了……”
袁绍点头道:“正是如此。”
曹操长叹口气:“真是愚不可及呀。”
袁绍冷笑道:“太学生那边,正没有好的理由把事情闹得更大,如今,吕布将卢植软禁,正好可以借着这个事儿让太学生那边闹的更凶一些。”
曹操问道:“本初,你我何时北上?”
袁绍认真的道:“先不要着急,只等吕布敢对太学生动手,你再兴兵北上不迟,到时候就是朝廷方面有千百个理由,也不可能阻止你我进入司州了。”
曹操恍然的笑了笑。
不过他看着袁绍一脸志得意满的样子,心中却在略略叹气。
本初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一旦得志就容易想把事情想的太简单。
虽然就目前看来,他确实做了精密的布局。
但是曹操觉得这个局未必破不了。
事情可能未必会像袁绍想的那么顺利。
当然,以自己角度,还是要陪袁绍玩儿这一遭的。
但是曹操已经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不能因为陪袁绍玩一遭而让自己泥足深陷。
实力还是要保存的。
……
……
河北方面,刘俭的探子也很快把消息给他回报了过去。
当得知卢植风寒病重的那一刻,刘俭的第一反应,难道卢植是被太学生的事给气着了?
但他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事情应该不是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怎么会那么巧,吕布刚刚抵达了司州,卢植就病了?还偏就病在了荥阳。
想通了这个中关键之后,刘俭当机立断,立刻在冀州境内整点兵马。
关羽,张飞,黄忠等人如今都在北疆,为了中华的千秋大业而与异族斗智斗勇。
高顺,程普,韩当等人镇守青州。
徐荣需要留在邺城,替自己看守基业。
如此,刘俭大概估计了一下,自己这次去司州,能够动用的主力战将就是河北帮了。
谁是河北帮?
刘备,赵云,夏侯兰。
外加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河北四庭柱。
筹谋布局之后,刘俭便立刻在邺城整点兵马,准备进入司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