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正副先锋
在过去将近十年的时间中,邺城作为刘俭的政治与军事要地,也是他调兵遣将的大本营,是绝对容不得有一点闪失的。
问题是,河北的望族与豪强脉络复杂,刘俭在冀州的一系列整改,可以说是极大的动摇了他们的根本,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在过去这十年时间里,冀州方面爆发了两次巨大的望族联合的叛乱,但是都被刘俭以非常的手段扼杀在摇篮里的。
而除了大规模的叛乱,小规模的叛乱以及冀州豪族安插指挥山贼进行的代理人征战,却在时不时的都在发生。
所以说,冀州一直都需要一名能征观战的猛将镇守,并对周边所发生的叛乱进行镇压。
而这个人,就是刘俭当越骑营校尉时所收服的心腹大将徐荣。
徐荣这些年一直为了保护刘俭在冀州的根本而兢兢业业的努力着。
也只有他在邺城,刘俭才敢放心的离开这里,南北争战,而不会担心自己在外争战时自己的老家被人反掏或是出现窝里反的情况。
但是,经过了十年的稳定与发展,冀州已经越来越趋于安定了,而刘俭所设立制度也已经深入民心,为广大黎民和普通豪强还有一些地方的士族乃至于望族所接受。
而那些最顶级的阀阅,虽然失去了政治资源,但是蓬勃发展的冀州,还有巨大的资源的给了他们更好的营商和拓展环境。
他们的家族虽然不能再独霸一方,但是能够做的生意与外贸却越来越多了。
刘俭是不让这些人干预政治并成为寡头,垄断国家的资源,但却不会妨碍这些最顶级的家族去赚钱,去扩大自己家族的生意,也不会阻碍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毕竟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更好的权利,普通的黎庶有,寒门士族有,有顶级的阀阅和。望族也有。不过,大家都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或者说是相对公平的环境。
现在冀州已经基本步入了正轨,反叛已经日渐趋少,民生安定,对于北疆外族的各项产业也非常稳定,大量的外族人口进入河北境内充当徭役,为河北的产业建设也提供了不少的人力,而民族对外的文化渗透也正逐步进行着,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
虽然期间也会有一些反叛和抵抗,但是这些都是在刘俭、荀彧、郭嘉等人的预料之内的。
在这种情况下,镇守在河北的大将徐荣,作为前部先锋终于出马。
而邺城的城防则是交给了羽则和李大目。
这两个人这些年跟在徐荣的身边,一直做着辅助徐荣的工作,在平定河北各处叛乱的期间,他们两个人也作为徐荣的副手,一直跟在徐荣的身边应付各种叛乱,并得到了徐荣的传授和教导,增长着自己的军事阅历。
身为河北的第一老将,徐荣和黄忠的年纪相当,而羽则和李大目在他的培养下,可谓是进步神速。
所以根据刘俭的判断,离开了徐荣之后,邺城在羽则和李大目的镇守之下,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而且这一次刘俭的最终目标不只是关中,到了关中之后,还有西面的凉州。
凉州才是大汉朝百年来最为吃痛的病根,若是想让大汉朝兴盛,不把凉州以及西域的事情整理妥当,那是绝对不行的。
而昔日在张温手下参加过凉州平叛战争的徐荣,肯定是非常熟悉当地的情况。
所以一定要带上他去往凉州,作为自己以后在凉州平汉以及收复凉州的主要人物。
刘俭的军令下达之后,各部都在积极调兵遣将,并准备粮食,征集民夫,安排车马。
而身为前部先锋的徐荣则是急匆匆的来找到了刘俭。
他的意思是,作为前部先锋,很感谢刘俭给他这次机会,能够再次西向关中,兵指凉州,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而且徐荣也已经是人过中年,奔着五十岁使劲了。
谁知道他以后还有没有这个机会。
如今,刘俭让他作为这次大军西征的前锋先锋,很显然是给了久未出战的徐荣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这让徐荣的心中非常的感激。
不过,为了能够更好的在西州发挥自己的能力,徐荣来向刘俭请求两件事情。
第一件就是请刘俭不要让上党太守公孙瓒作为自己的副手,担任副先锋职务。
刘俭听了之后,奇道:“我伯珪兄也是一名长于征伐善于用骑兵的猛将,若是能够让他担任你的副先锋,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徐将军为何不愿?”
徐荣叹了口气:“若是大将军真想用我与公孙府君同时西征,那就请大将军以公孙府君为正先锋,徐某为副先锋,如若不然,就莫要使我二人共同前往西州。”
刘俭何等的聪明,只是听徐荣这么说,就大概明白了他的话中之意。
“你是觉得,我伯珪兄的身份太高,若是让他当你的副手,恐不听用,是吗?”
徐荣叹道:“不听用到也是罢了,就怕是我们二人将帅不和,到时候影响了前方的战事,恐挫大军锐气。”
“公孙府君身为上党太守,乃是两千石的官身,更兼还是卢公的弟子,又是大将军的师兄。”
“这样的身份,我又如何能调动的了他呀?况且公孙伯珪昔日在辽西之勇略,我多少也有些知晓,毕竟我是辽东人,对他们公孙家的人都有些了解。”
“他生性高傲,自视甚高,虽有能力,但觉不甘于平淡,这样的人杰怎么可能给我这样一个身份的人当副手了?”
“昔日关云长与他同在幽州任职,云长身为幽州第一猛将,公孙伯珪尚且不太服气的,只是碍于大将军的颜面,还有大将军与云长的关系,未曾有所表露。”
“但是换在徐某这里可就不一定了。”
“徐某虽然受到大将军提携,再来河北之前也立下了诸多功绩,但是这些年来主要以守城为主。”
“公孙府君肯定是不会服气徐某的,所以恳请大将军以徐某为副先锋,使公孙伯珪为正先锋。”
刘俭抬起手,挡住了徐荣的话头。
“我既然说了以你为正先锋,那就自然有我的道理,不过,公孙兄那面的事情,确实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我一开始只想到了他在边境戎马作战的水平,却未曾想到他与你之间还有这一层的身份关系和顾虑,险些就埋下了隐患,这一点是吾之疏忽。”
“公孙兄副先锋的职位就此免了,就以你为正先锋,我给你增兵到一万人,你先行去往三河,前军之事,皆由你处置。”
“我率领中军,随后就应你。”
徐荣听到这儿,不由大是感动。
很显然,刘俭是非常器重自己的。
连他的师兄公孙伯珪的副先锋,他说拿下就拿下了,可见刘俭对自己的偏爱。
“末将定尽全力,为大将军平定三河之地,为大将军进入司州和关中打下基础。”
“不过,末将还想要问大将军,请求另外两个人为副手。”
“谁?”
“一个人是麴义,一个人便是徐晃。”
“这两个人,末将还是颇为了解的。”
“那麴义出身于凉州的西平,徐晃则是出身于河东。”
“他们对于本地的情况定然都比我们要更加了解,有这两个人在末将身边,末将相信一定会非常顺利。”
对于徐荣的眼光,刘俭非常佩服。
这两个人如今在河北诸将中的表现虽然不抢眼,但论及潜力来说,刘俭可是非常看好他们的。
而徐荣一下子就要将这两个人全部带在身边,足见徐荣这老将的眼光卓越。
“徐将军既然都已经向我提出要求了,我又怎么能够不答应你呢?一切都由将军之请。”
“谢大将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