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澳洲崛起录 > 第二百五十五章:众议院的增加内阁席位决议

第二百五十五章:众议院的增加内阁席位决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虽然第一次的会面以阿瑟的推销失败而告终,但阿瑟清楚,并不是他推销的几种军舰不吸引人,实在是对方的财政有些拮据。</br>再加上那使者对于军舰的了解并不是太多,能第一次签订军舰订单才是有问题。</br>实际上,哪怕对方已经是一个落后腐朽的国家,但也凭借着近些年来的一些改革和工业建设,将自己的财政收入相较于数十年前翻了数倍。</br>如果阿瑟记得没错的话,1908年对方的财政收入可是突破了23亿两白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br>当然,这样的财政收入远远没有字面看起来那么夸张。</br>如果稍微换算一下,23亿两白银也不过只相当于三千两百八十五万英镑,六千五百七十一万澳元。</br>差不多相当于澳大拉西亚去年财政收入的两倍,澳大拉西亚的人口总规模去年只有七百万出头,而对方可是一个人口高达近四亿的庞大国家。</br>而且因为之前发生的种种事件,这23亿两白银的财政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被用来作为赔偿,剩下的大半也被高官贵族们瓜分,真正能够用到政府的并不多。</br>能够保持这样的高收入,有相当一部分功劳还是对于底层平民的剥削和压榨。</br>这样的国家不灭亡也没有道理,只不过一个统一的国家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有好处,再加上各大列强在此地区的利益瓜葛较深,一个统一的国家对于各大国家来说都有好处,除了对于岛国来说。</br>不过岛国的意见谁又在乎呢?因为之前的战争并未取得完全性胜利的原因,现在国际对于岛国的看法是一个崛起的次强国家,勉强能够摸到列强的门槛。</br>但想要让英德俄法这样的一流列强承认岛国的列强地位,恐怕岛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br>5月17日,东亚使团再一次求见阿瑟。</br>为了更方便双方的磋商,这一次的会面规模明显大了许多,对方是一整个使团队伍,而阿瑟也出动了包含几个部长,几个副部长的阵容。</br>接下来的谈判大多都是价格战争,阿瑟的身份已经不适合参与。</br>毕竟阿瑟的身份去争夺那点小利润完全没有必要,这种事情更适合让那些经验老道的政客去做。</br>不过阿瑟还是给下达了具体的目标和底线,首先是战列舰,如果对方真的有意向购买战列舰的话,价格最低可以开出和俄国同一水平的售价。</br>而一系列的工业设备和武器装备的价格尽量提高,毕竟这种钱不赚白不赚。</br>之所以稍微压低战列舰的售价,是因为战列舰的价格动辄上百万英镑,如果用白银来换算的话,一艘战列舰的价格高达一千万多两白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br>但战列舰偏偏又是目前澳大拉西亚能够制造的工业设备中最值钱的东西,一艘战列舰带来的成本足以媲美一次大型军火贸易的订单。</br>谈判的时间一直持续了好几天,期间各部长也汇报上来一些需要阿瑟进行决断的事物。</br>比如对方想要派遣一些留学生,到澳大拉西亚的各大学校和军事学校进行学习。</br>因为澳大拉西亚皇家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必须要在澳大拉西亚服役两年的规定,因此才需要请示阿瑟。</br>阿瑟仔细思考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了对方派遣留学生的提议。</br>只不过对于每个留学生的花费也定了一个固定的数字,那就是每人每年不少于三千五百两白银,也就是一千澳元。</br>对于派遣到皇家军事学院的留学生,阿瑟也额外的免除了必须在澳大拉西亚军队服役两年的规定。</br>毕竟这些军事留学生回到他们的国家也将成为高材生,说不定还能成为独立的军阀或者军阀的看重人才。</br>这对于澳大拉西亚谋求更多的利益来说还是有好处的,一个亲近澳大拉西亚的国家,总比亲近其他国家的国家好吧!</br>当然,这次的留学生请求和上次的并不一样。上次的更多的是民间的留学请求,而这一次却是清国政府方面的请求。</br>并且上一次的留学生大多去往了澳大拉西亚的大学,这一次他们的主要目的反而是澳大拉西亚新修建的军事学院。</br>对于武器装备方面,对方这一次的订单也不小。</br>皇家情报局在东亚部分地区也有情报机构,因此对方的一些情报,澳大拉西亚还是了解的。</br>就比如前不久才爆发的几次起义,虽然因为缺乏后援而失败,但也确实对于这个腐朽的帝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br>根据这次使团的口气来看,他们有打算成立一个全部武装外国武器装备的师,并且将目标放在了澳大拉西亚。</br>原因无他,澳大利亚的军火贸易已经在远东和东亚拥有不小的名气

    ,之前日俄战争的军火贸易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br>能够得到俄国和岛国两个强国的信赖,相信澳大拉西亚的武器装备还是有水平的。</br>更重要的是,能够出口武器给他们的,英国的态度更加偏向于岛国,俄国就不用说了,自己都缺少武器。</br>德国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为了和俄国签订中立条约,德国在东亚的利益已经有所收敛。</br>再加上购买德国武器需要承担高昂的运输费用,因此还不如选择距离比较近的澳大拉西亚。</br>听到部长汇报上来的对方关于澳械师的提议,阿瑟的眼神一时有些古怪,但还是批准了这次订单。</br>根据对方的打算,这次将会购买至少一万两千只gew98式步枪,十挺ma-96马克沁机枪,二十门七十五毫米火炮,以及相配套的上百万发子弹和上千门炮弹,初步武装一个师看看实力。</br>如果武装起来的师具备不错的战斗力,那么他们就会考虑武装更多的是来加强自己的防卫力量。</br>对于武器订单,阿瑟的态度自然是多多益善。</br>毕竟武器订单不仅能够加强澳大拉西亚的军火贸易市场,所产生的利润大半也进入了阿瑟自己的军工厂,对阿瑟和澳大拉西亚来说是双赢。</br>至于造价比较昂贵的战列舰,对方的使者虽然有些异动,但还是表示得请示政府和皇帝才能下结论。</br>阿瑟对此也并不意外,毕竟对方好像一开始的目的是寻求人才帮助他们进行改革,军火贸易好像是另带的。</br>最后就是关于派遣人才帮助他们进行改革的事情了。根据双方的友好协定,澳大拉西亚需要派遣二十名法律和行政的人才,五名工业专家,五名经济专家和十名军事专家,来帮助对方进行政府,经济,工业和军事的改革。</br>而对方在保护这四十名专家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每年向澳大拉西亚支付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并且低价向澳大拉西亚出售各种需要的资源。</br>而之前的军火贸易和留学计划,则需要一次性向澳大拉西亚支付三十万两白银,再加上每年至少三十五万两白银。</br>是的,根据双方签订的留学计划来看,对方每年派遣的学生数量固定在一百个左右,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了。</br>看来确实对方也有想要改革的想法,只不过改革能不能成功还得看列强和国内势力的态度。</br>随着负责商谈的双方在条约上签字,这份有关于双方的友好交流条约也正式开始执行生效。</br>目前来看,这份条约带给澳大拉西亚的只有收入,这也是阿瑟同意签订条约的本质原因。</br>送上门的好处相信没有谁会拒绝,至于派遣出去的那些专家的人身安全,阿瑟相信他们会保证的。</br>先不说这个国家内部因为极端落后诞生的媚外,惧外心理,单单只是澳大拉西亚和各大列强之间的友好关系,就足够让对方对于这些人才重视了。</br>如果真的有人不长眼的话,哪怕阿瑟冒着世界毁灭的风险,也得让他们尝尝强敌压境的滋味。</br>这次的条约签订对于澳大拉西亚和阿瑟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件,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发展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br>目前最重要的仍然还是众议院的选举,只不过在选举之前,众议院就已经有了提案。</br>1908年五月29日,在马上临近六月选举月的时间段,众议院向皇家议院提交了几份提案,请求皇家议院审核并通报阿瑟。</br>这种情况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很是常见,毕竟皇家议院的权力相对来说才是最大的,众议院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也会上报到皇家议院进行审核。</br>不过,皇家议院在收到提案之后,立马又将提案上报给了阿瑟,询问阿瑟的处理意见。</br>一般这种情况也就代表着提案的重要性,涉及到国家比较重大的事情,皇家议院的议员们才会拿不定主意,等待着阿瑟最后的决断。</br>阿瑟拿起桌上的几份提案,映入眼帘的几个大字,就是关于众议院投票申请内阁政府增加席位的决议。</br>三千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br>(本章完)</br>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