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五十九章:阿根廷投降

第三百五十九章:阿根廷投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列强国家之外,奥斯曼帝国也有一艘从巴西那购买来的,在英国建造的战列舰,以及一艘直接从英国购买的战列舰,目前均已经建造完工并且在前不久刚刚下水测试。</br>奥斯曼帝国国内对于这两艘战列舰寄予了无比的厚望,甚至将奥斯曼帝国重新复兴的大部分希望,都寄托在这两艘战列舰上。</br>但奥斯曼帝国的这两艘战列舰,在历史上的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br>虽然这两艘战列舰目前都已经全部完工,并且进入测试阶段,但奥斯曼帝国能否顺利地接收这两艘战列舰,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br>当然,海军军备竞赛的真正主力,仍然是以英德为主的欧洲列强。</br>其实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压力远没有那么大,甚至目前的海军规模就已经完全够用。</br>但出于对扩张军事实力,巩固国家地位的需求,扩建海军的规模还是很有必要的。</br>毕竟澳大拉西亚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是一个极其需要海权的国家。</br>澳大拉西亚可以没有强大的陆军,但不能没有强大的海军。</br>目前的好消息是,澳大拉西亚的海陆空三军算是均衡发展,暂时没有掉队的军种。</br>虽然三个军种的规模各不相同,但澳大拉西亚的海陆空三军对比欧洲列强和世界其他国家,算不上太强,但也绝对不是很弱。</br>时间过去了没几天,南美那边的战争也传来了好消息。</br>自从英法俄澳四国联军正式登陆南美洲的大地之后,智利就一转颓势,进入了全面反攻的状态。</br>截至目前为止,这场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战争,局势已经全面倒向了智利和背后的协约国。</br>和阿瑟预计的没两样,美国人压根不敢在这场战争中露面,只能在背后给予阿根廷援助,祈祷阿根廷能够拖住为数不多的四国联军。</br>但实际上,列强的军队和普通国家军队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士兵的训练素质和武器装备上。</br>虽然美国的援助抹平了武器装备的差距,但问题是,大多数阿根廷士兵才拿到新武器,对于新的武器装备不太熟悉,也变相的减弱了阿根廷军队的战斗力。</br>特别是战斗力强大的澳大拉西亚军队登陆阿根廷之后,就一路高歌猛进,突破了好几个阿根廷的阵地。</br>如果不是担心距离太远会被切断后勤补给线,同时,将侧面暴露给敌军的危险,恐怕澳大拉西亚的军队早已经深入阿根廷的腹地。</br>但其他三国的援军到达之后,澳大拉西亚的军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br>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协约国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硬生生将智利和阿根廷的交火线往阿根廷方向推进了数十公里,阿根廷的腹地已经孜孜可危。</br>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消耗不可谓不大。哪怕是中途入场的澳大拉西亚,截止目前也已经消耗了数千万发子弹,数万发炮弹和大量的物资。</br>所幸大英帝国直接承诺承担这场战争的物资花费,要不然这些武器装备的消耗,也足够让阿瑟心疼。</br>也正是大英帝国同意承担武器装备的消耗,导致澳大拉西亚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十分豪横,子弹和炮弹更是不要钱一般的撒向敌人。</br>虽然消耗的武器装备和物资确实让人心疼,但取得的成果也是四国联军中最大的。</br>截止目前为止,澳大拉西亚已经击毙了至少2000名阿根廷军队,俘虏了3000多人。</br>这5000人几乎是阿根廷军队总数量的二十分之一,对阿根廷军队来说也算是伤筋动骨了。</br>而整场战争阿根廷军队的伤亡,已经高达两万多人。如果再算上阿根廷军队被俘虏的人数,阿根廷军队目前的可战之兵,最多也不会超过七万人。</br>这也代表着到目前为止,阿根廷已经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军队,士气也已经跌到谷底。</br>正在阿瑟猜测阿根廷什么时候才会投降认输的时候,1913年10月30日,根据大英帝国方面传来的消息,阿根廷正式请求停战。</br>阿根廷方面为了表达诚意,已经命令在前线的军队停止交火,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率先开火。</br>见自己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协约国四大列强也没有了继续进攻的想法。</br>法俄两国是不想再浪费精力,阿瑟是不想让自己的军队白白遭受损失。</br>而大英帝国,其实是有些承受不起澳大拉西亚这疯狂的消耗。虽然澳大拉西亚派遣到南美的军队只有一个师,但这个师如此疯狂的弹药消耗,堪比英国,法国和俄国派遣的军队的总和。</br>英国人实在没想到,本来他们觉得协约国四大列强派遣的军队总共也才几万人,消耗的武器装备和资源也不会太多。

    </br>谁能想到出了澳大拉西亚这个异类,毕竟是自己装出去的逼,含着泪也得把承诺履行完。</br>终于熬到了现在,阿根廷人正式请求投降,英国人再也坐不住了,十分欣慰的表示,阿根廷你可真是个好人啊!</br>1913年11月7日,大英帝国,法国,沙俄帝国,澳大拉西亚王国,智利,阿根廷六国代表共聚在澳大拉西亚的首都悉尼,为正在进行的南美战争商谈一个完美的句号。</br>之所以选择在悉尼进行和谈,一来澳大拉西亚是距离南美战场最近的协约国列强。</br>二来,协约国的其他三个列强首都都位于欧洲,很难保证同盟国不会横插一脚,或者做点事情捣乱。</br>在悉尼政务院的一处会议室内,这一次的和谈也顺利开启。</br>首先,双方表达自己的诉求。</br>智利要求阿根廷赔款一千万英镑的资金,承认之前所有存在争议的区域智利拥有主权,阿根廷则放弃这些地区的主权。</br>同时,智利人要求阿根廷割让火地岛省,具体的范围为麦哲伦海峡南部所有区域。</br>阿根廷最南部的火地岛省和圣克鲁斯省中间被智利人的土地间隔,还有着麦哲伦海峡分割。</br>这也导致如果智利人真的获得了这片区域,阿根廷再想将这片地区要回来可就不容易了。</br>因为有着协约国作为大腿,智利人的胃口也十分庞大。除了要求赔款和割让土地之外,智利人还要求阿根廷的军队总数不得超过四万人,陆军人数不得超过三万人。</br>如果阿根廷人接受这个条件,那么在南美洲范围内,阿根廷短时间内就会失去争霸的权利。</br>协约国四大列强的要求就很简单。法俄两国对于南美洲的土地要求并不大,结合大英帝国已经私下签订了协约,因此只是要求阿根廷的战争赔款。</br>而澳大拉西亚的要求,则是在阿根廷的黑土地,划分出一片四国共管区,来防备阿根廷将来强大后有可能再次发动战争的行为。</br>大英帝国并没有太大的诉求,毕竟土地广阔的大英帝国也看不上阿根廷的土地。</br>为了让协约国四大列强同意自己的要求,智利方面从和谈开始,就不断的联系四大列强的外交官员,暗中的走动更是多不胜数。</br>阿根廷方面的要求就很简单,作为唯一的战败国,阿根廷自知自己已经没有反抗的实力,自然也没有太过离谱的要求。</br>阿根廷方面,愿意赔偿100万英镑左右的资金,并且愿意将双方的国境线恢复到战争以前,同时放弃和智利有争端的地区。</br>至于智利所要求的限制军队规模,割让火地岛省和澳大拉西亚要求的在黑土地范围内划分一片共管区的要求,阿根廷表示无法接受。</br>虽然阿根廷人的认错态度良好,但阿根廷所答应的要求在四大列强看来,就有些打发叫花子的嫌疑。</br>四大列强不远万里派遣军队,加起来的花费绝对超过100万英镑。</br>再加上智利国内自己的损失,100万英镑对于智利和协约国来说,完全就是杯水车薪。</br>而放弃本来有争端的岛屿,不应该是战败国必须要做的事情吗?</br>难道你阿根廷一个战败国,战败之后还想保留对于争议地区的主权吗?</br>因为意见不合,和谈又陷入了停滞状态。</br>不过,对于协约国和智利来说,也并不急于和谈。至少目前战争的花费是协约国和智利能够承担的,战争的天平也早已经偏向了智利一方。</br>就算阿根廷政府此刻咬着不松口,不愿意多赔偿土地和资金。等到阿根廷前线真的支撑不住了,阿根廷再想要赔偿可就不是这么点了。</br>相信阿根廷政府也明白这个道理,现在的不松口,或许也只是阿根廷方面的嘴硬而已。</br>11月11日,和谈进行了四天仍然没有任何结果,智利宣布恢复和阿根廷的交战状态,并且命令前线部队立刻部署进攻。</br>虽然列强国家并未表态,但协约国派遣的远征军,在智利宣布恢复交战状态之后,也在谋划着对于阿根廷军队发起进攻。</br>11日的晚些时候,南美战场再次恢复了战火,刚刚沉寂没几天的枪声再次在这片地区响起。</br>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br>今天日万,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br>(本章完)</br>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