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六十一章:目光放在教育上

第五百六十一章:目光放在教育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随着时间进入1921年的12月,阿瑟也意识到了那场经济危机已经不远。</br>相较于对外的领土扩张和势力扩张,目前最重要的是稳定澳大拉西亚的秩序,确保澳大拉西亚能够安然无恙的度过这次经济危机。</br>要知道,这场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丝毫不亚于一场超级大战,对于各国经济的摧毁甚至远远超过世界大战。</br>如果阿瑟记得没错的话,这场载入史册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让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工业都倒退了数十年,恢复到了20世纪初的水平。</br>危机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72,其中美国下降406,法国下降284,英国下降16,日本下降84。</br>这对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列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但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是一个经济反超欧洲国家的契机。</br>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影响是最为严重的,破产了14万家企业和1万家的银行。</br>这是一个怎么夸张的数字?澳大拉西亚目前经过注册的企业总数只有不到1万家,银行数量更是不足100家,足以见到美国和澳大拉西亚之间严重的差距。</br>只要澳大拉西亚能够抓住这次时机,不说超过美国,打造美国之下的第二经济强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br>到那时,澳大拉西亚将成为不弱于英美的世界第三极,才能真正的成为主宰世界的棋手,而不是被棋手主宰的棋子。</br>如何安稳的度过经济危机呢?</br>首先,经济危机所面临的是相当严重的失业人口。</br>这时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刺激性经济政策,确保这些失业人口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来保障这些失业人口背后的更多的家庭的收入来源和生活物资。</br>其次,尽早做到防范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保护做到完善。只有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损失不是太过严重,还能在经济危机到来之时和之后,更快的复工生产,恢复经济。</br>除此之外,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援助,确保这些根基更弱的中小企业能够撑过经济危机,避免经济危机对于澳大拉西亚中下层的企业造成太过严重的危害。</br>这些方案阿瑟在信中已经构思了很多遍,这还要求政府应对之前发生的各种经济危机,做出一个足以应对的预案。</br>只要做足准备,哪怕经济危机真的来临并且席卷澳大拉西亚,阿瑟和政府也能从容面对,不至于手忙脚乱。</br>决定脚踏实地的开始种田,安稳发育一段时间之后,那就将目光放在了国家发展最根本的教育和医疗方面。</br>首先是教育,澳大拉西亚正在探索更高层次的义务教育,确保更多的民众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带来的地位提升。</br>在之前澳大拉西亚的政策中,所有适龄公民都需要接受从小学到初中的教育,这也是将人均学历提升到初中的重要手段。</br>但初中的学历很明显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只有诞生更多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国家才有足够的人才储备。</br>不过,想要实现全民高中教育,付出的代价和时间成本是不可估量的。</br>因此目前的高中义务教育还在探索阶段,阿瑟选择了比较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r>经过这将近22年的发展,澳大拉西亚在教育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成果的。</br>首先是国际知名的大学,澳大拉西亚一共拥有9所。除了著名的大学之外,还有各州政府和市政府成立的普通大学共计17所。</br>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的大学总数已经来到了26所,每年可以为国家培养超过13万名大学生。</br>根据1921年财政方面的汇总数据来看,政府全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高达3193万澳元,占据全年财政总支出的16。</br>阿瑟的进一步计划中,提升大学的数量,以及增加大学的规模仍然是重要的话题。</br>目前根据各行业的情况来看,澳大拉西亚出品的大学生在能力方面毋庸置疑,甚至有不少毕业数年的大学生,经进入各个行业的高层,成为澳大拉西亚各行业的中流砥柱。</br>特别是少数具有不错天赋的科研人才,已经加入各自所在大学的研究室,甚至获得了加入皇家科学院的机会。</br>要知道,澳大拉西亚皇家科学院目前的科学家人数只有不到一千人,准确的来说人数只有772人。</br>这772人全部都是澳大拉西亚知名甚至世界知名的顶级专家,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值得政府大力拉拢。</br>而那些技术学校教育出来的技术员工,也有相当一部分走进了工厂和企业的中高层。</br>在任何时代,拥有一项能力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澳大拉西亚这样的,十分

    适合打工人的发展背景下,拥有一项技能维持温饱就不成问题。</br>相较于每年只有13万人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来说,澳大拉西亚的技术学校就显得很是夸张,每年的培训人数已经超过40万。</br>当然,这些人中还有大量的移民。毕竟移民想要在澳大拉西亚找工作,不学会英语和一项技能是不可能的。</br>对于这些技术学校,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的。它们不仅为澳大拉西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工人,还充当了培训移民技能的机构,对澳大拉西亚的发展来说可谓是功勋赫赫。</br>不过阿瑟也决定对于目前的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br>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于年轻一代的培养。</br>具体是培养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培养这些年轻一代对于澳大拉西亚这个民族的认可度。</br>从澳大拉西亚的年轻一代接受教育开始,他们就被传输澳大拉西亚人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民族,他们都是光荣的澳大拉西亚人。</br>等这些人成长起来之后,他们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看做澳大拉西亚人,原本的移民民族也就不复存在,澳大拉西亚也就成为了一个单民族国家。</br>当然,这样的改变是很漫长的,目前也只是进行了一小部分。</br>但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在澳大拉西亚社会各行业以及教育的影响下,认可澳大拉西亚这个民族理念的澳大拉西亚公民已经超过一半,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中。</br>特别是那些在澳大拉西亚出生的人口,他们对于澳大拉西亚的认可是最强烈的,也是最坚定的澳大拉西亚人。</br>此时就算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的父母不是澳大拉西亚人,是来自国外的移民,他们也绝对不会承认。</br>因为相较于没有任何印象的故乡来说,澳大拉西亚才是他们的家,才是他们自出生以来就居住的地方。</br>除了加强对于民族观念的培养之外,还有就是加深对于忠君爱国的印象,减少未来参与革命的可能。</br>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张再纯洁无暇的白纸,也有肉眼看不到的灰尘覆盖在上面。</br>国家的治理同样也是如此,虽然阿瑟能够确保大多数澳大拉西亚人爱戴自己,但并不能保证所有澳大拉西亚人都是如此。</br>总有极个别人的脑回路并不正常,走上反抗阿瑟的统治也不是没有可能。</br>为了以防万一,提前在教育方面做好准备,确保绝大多数人都是忠君爱国的就已经足够了。</br>在任何时候,不能获得民众支持的革命基本上都会被镇压,更何况阿瑟还掌控了军权。</br>当然,教育的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加强对于小城市和村镇的教育覆盖。</br>像悉尼和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的教育情况是不需要担心的,就算政府的精力没有放在这些城市,它们所在的州政府和市政府也会大力发展教育。</br>特别是悉尼,一座城市拥有澳大拉西亚国家大学,悉尼皇家军事学院,皇家学院三座知名大学,还拥有悉尼市立大学,悉尼文学院等普通大学,教育方面的资源应该是澳大拉西亚所有城市中最丰厚的了。</br>这也是部分悉尼人不愿意迁都的原因,如果迁都的话,国家大学和皇家军事学院是不是也要跟着迁都?这是悉尼人最担心的问题。</br>要不是阿瑟保证就算大学迁都了,也会保留目前的学校作为分校,恐怕悉尼人还是不愿意迁都。</br>毕竟教育所代表的是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视程度,还有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这是悉尼人最关心的问题。</br>当然,作为澳大拉西亚第二大城市的悉尼也不甘落后。</br>墨尔本皇家军事学院,墨尔本市立大学,墨尔本医疗大学,墨尔本生物大学这四座大学,也代表了墨尔本的教育资源。</br>大城市聚集了诸多大学,这也代表着除了州省府之外的其他中小城市几乎没有大学存在。</br>这是澳大拉西亚目前要改变的一点,将包括高中在内的高等教育尽可能普及到中小城市,不仅能够方便澳大拉西亚人接受教育的方式,同样也能覆盖更多的城市和人口。</br>不过,将大学开办到小城市是不现实的。因为小城市就算再渴望大学,每年能够提供的大学入学人数也是有限制的。</br>其他距离较远的人口也不会优先报考到这些大学,这么做除了面临高额的财政损失之外,没有任何好处。</br>比较折中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在中小城市普及高中,以及那些成本更低的技术学校。</br>虽然比不上大学的学历,但高中的学历在目前的澳大拉西亚也算高的,找个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br>现在可不是后世那个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高中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算

    是合格的接受完教育的人才。</br>好消息是,教会也在各地开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学校,也承担着教育的职责。</br>虽然澳大拉西亚教会开办的更多是语言学校,不过也有相应的其他的学科,而且是受官方认可的。</br>毕竟澳大拉西亚新教也算是阿瑟的自己人,处于自己的严密掌控之下。</br>除了教育环境之外,目前需要改变的还有医疗环境。</br>医疗环境的改变并不止建设大学和诊所那些,还有对于医疗环境的严格把控,避免乱收钱,看病难等问题。</br>这种问题是任何时代都有的,特别是资本主义盛行的时代,资本把控的东西很容易坑人,更容易坑平民。</br>好在阿瑟控制着澳大拉西亚最大的医药集团,掌控着澳大拉西亚国内大半的医药生产。</br>在阿瑟的命令下,医疗部制定了一份对于各大医院的监督政策,严格控制药物的出售价格,以及市场上正在流行的假药。</br>出现假药其实也不奇怪,毕竟有的药物价格确实很昂贵,造假的成本也不大,却能换来巨大的收入,这是那些资本家根本无法拒绝的。</br>目前医疗部已经查处了超过100起假药事件,查封了超过20个厂家,这才让澳大拉西亚流通的假药有一定收敛。</br>这也代表着必须对医药行业进行一定的监督,确保药企生产出来的是真正有效的药物,而不是那些合格的商业药物。</br>如果阿瑟记得没错的话,后世关于医药行业有一句话很出名,那就是所谓的“能治病的药物不是好商品。”</br>这句话带给人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也代表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对于民众来说十分重要的医药行业,已经被资本腐蚀了。</br>或许某种疾病并不是没有药物治疗,或者说没有更好的药物治疗。但问题是,这些药物或许不是好商品,因此被那些资本家埋藏在保险柜中,不愿意拿出来治病救人。</br>虽然这么做会给医药行业带来更高的利润,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却不是好事。</br>作为澳大拉西亚的统治者,阿瑟要尽可能的避免这种事情,确保有效的药物流通到市场,而不是那些赚取利润的好商品。</br>在成立医药集团的时候,阿瑟就没想过医药集团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润。</br>相较于赚取利润这种比较浅显的,只有资本家才会去做的事情,阿瑟更希望研发出更多的有效药物,为澳大拉西亚和全体澳大拉西亚人做贡献。</br>这样的事件也让阿瑟得到了深刻的反思,除了国家和官方之外,任何对某个行业造成垄断的企业,一定会化身收割民众的镰刀。</br>要想避免这种情况,除了对于各大企业进行更加严厉的监督之外,一部完善的,合理的反垄断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br>好消息是,澳大拉西亚目前各行业还没有民间垄断企业的出现,更多的是王室和政府的企业造成垄断。</br>政府在阿瑟的监督下不会干出蠢事,阿瑟也更不会坑害自己的国家,这也确保了澳大拉西亚目前的商业环境还算良好,民众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得以保障。</br>4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br>有点卡文晚了点,抱歉。跪求支持!</br>(本章完)</br>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