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假太监:公主别闹,陛下看着呢 > 第231章 河边对话

第231章 河边对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楚雨荨躺在床榻上逗儿子,边逗边说道。

    “夫君,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嘛?”

    “你不是说要叫瑛吗?干脆孩子就叫苏瑛。”

    “苏瑛好名字!嘻嘻,儿子!小苏瑛!”

    楚雨荨现在是有子万事足,都快魔障了,抱着孩子不松手,也不睡觉也不吃饭。

    也罢,随她去吧,愿意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不过这坐月子可是个大事,不能马虎,于是苏澈挥挥手让所有产婆都离开的产房,只留贴心的丫鬟伺候楚雨荨。

    最厉害的产婆知道,自己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大老爷肯定会有不少奖赏,于是劲劲儿地跟在苏澈身后来到院子里。

    此时所有人都很高兴,也都在真心的祝福苏澈,只不过像魏涛、罗文凯他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忙,于是一人扔下一份重礼便急匆匆的走了。

    岳妩急匆匆赶回来,手里拿着一个锦盒递给苏澈。

    “夫君,这是给孩子准备的!”

    “什么东西?”

    “金锁!是妾身找最好的工匠专门打造的,等孩子满月的时候就给他带上。”

    苏澈打开锦盒,发现里面是一个十分精致的金锁,锁上画龙赤凤美不胜收,当真是好东西,于是拍了拍岳妩的头。

    岳妩很乖巧点头答应着。

    随后苏澈对所有产婆说道:“大家都辛苦了,今晚上在府里吃饭,以后我会给你们开个门店,专门负责京城里大小官员家里的接生工作。”

    “真的!?”

    “太好了!多谢大老爷!”

    “以后我们可就不愁饭吃了!”

    这产婆其实不是个很好的工作,因为出生率低,死亡率高,所以很多产婆都是吃不饱饭的,只有顶尖的产婆才能勉强温饱。

    所以说,苏澈这个举动无疑是给了她们一碗饭吃,可以吃一辈子的那种。

    毕竟产婆又不分年龄,八十岁也可以干。

    苏澈指了指进院子就说不吉利话的产婆,一开始苏澈都没问她叫什么,就是因为一旦孩子出了事情,她必死。

    而杀有名字的,苏澈可能会心软,现在不用了。

    “你叫什么名字?”

    产婆很激动,直接给苏澈跪了下去。

    “回大老爷,俺姓弄,您就叫俺弄婆吧。”

    “行,我回去会启奏陛下,敕封你为大周第一接生婆!以后就专门在京城里给人接生吧,把你一家老小都接过来,平时可以接接生意,我家有需要你就过来。”

    “啊额”

    弄婆一着急,直接两眼一翻晕死过去。

    好家伙,这是高兴的啊。

    自古以来都没有敕封产婆的说法,苏澈也算是开了先河,不过谁也不觉得过分,因为产婆的手艺真的可以降低死亡率。

    大周要富足,人口是第一要务。

    “给她抬去休息吧,你们所有人都去休息,晚上吃好喝好。”

    “是!”

    有丫鬟和小厮上来吧产婆们请走,赵清寒走过来说道。

    “夫君,孩子有名字了吗?”

    “有了,叫苏瑛。”

    “苏瑛,嘻嘻,真是个好名字!妾身在后宅建了一座祠堂,祠堂里有家谱,要不夫君亲自写几个字辈怎么样?也好让我们这种大家族传承下去啊!”

    苏澈想了想也有道理,以前苏家是没有字辈的,也就是断了传承,现在自己重新写几个,以后孩子们多了,山南海北碰到不同字辈的,都就互相帮助。

    记得苏澈有个朋友,他和朋友一起去外地旅行,结果吃饭的时候碰到一个人,这个人是朋友的长辈,两人虽然不认识,但字辈上差了两代人,所以朋友管他叫“小爷”。

    这位“小爷”很热情,在当地各种招待苏澈和朋友,也让苏澈见识了什么叫家族的强大。

    来到祠堂里,苏澈在黄纸上琢磨半天决定写出八个字辈:英雄万世,天道无疆。

    而苏瑛,这个还没有睁开眼睛的小伙子自然而然就是苏澈的第一个嫡子,所以他的名字就在苏澈的下面。

    苏澈有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几天时间内整个京城达官显贵都知道了,于是纷纷送上贺礼。

    苏澈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并且让赵清寒登记在册,等以后他们家有什么大事小情的话,苏澈也会送礼,这叫礼尚往来。

    再往远一点,京城周边城市也在半个月内听到了消息,直到一个月后金陵等地才知道,但是路途太远,就不去计较了。

    苏澈答应孩子满月的时候去泰山为孩子祈福,这在以前都是帝王的专利,不过现在的苏澈和帝王也没什么区别。

    有些官职不高的大臣嘀嘀咕咕认为苏澈这样做不妥当,但没有人敢上表,都是敢怒不敢言。

    再有几天慕容龙也就该回来了,所以苏澈趁这个空档先带领全家去泰山游玩。

    这可是件大事,因为苏家的人太多了,可以说苏澈所有后宫,包括在皇宫里的沈眉庄、甄嬛、安陵容、祺嫔她们,一窝蜂地都去了。

    至于后宫里的其他事情就交给中车府的其他小太监去打理。

    一行数百人,浩浩荡荡离开京城直奔泰山而去,这一趟保守估计要一个月的时间。

    现在北周不上朝了,魏涛也就在家里闲着,平时处理下面的人汇报上报的事情,没事就和罗文凯聊聊天,钓钓鱼,小日子也是轻松自在。

    这不,今天天气不错,春水化冻,魏涛就喊着罗文凯两人相约去河边钓鱼。

    两位当朝大臣出马,身边肯定是有护卫的,还得有伺候的丫鬟,所以阵仗也不算小,罗文凯看了看身后的队伍,对骑在马上的魏涛说道。

    “老魏啊,我们是不是有点高调?”

    “不高调不行啊,主公去了泰山,我们坐镇京城不能出半点岔子,现在彰显下武力也能震慑宵小,你都不知道,前几天有刑部小吏往我家送信,骂我是卖国贼!奶奶的,被我直接抓起来宰了。”

    “现在可是太平盛世,就是有些愚忠的人看不下去,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呢,有主公在,我们才能过好日子,没有主公,这大周的社稷也就走到头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