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 第17章 王莽的奇葩改革

第17章 王莽的奇葩改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明:“对于大哥的调侃,刘秀并不以为意,反而乐呵呵的继续种他的地。此时的刘演怎么样不会想到,就是他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三弟,竟然在十几年后,会成为中兴大汉的一代开国帝王。”

    “此时正逢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期间。新上任的建新帝王莽,开始大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改革之风。”

    “也就是所谓的王莽“托古改制。”

    “在说刘秀的事迹之前,我们先来说说王莽的改革主要内容。”

    “一,以复周礼的名义,将全国的私田,改为公田,也就是使全国土地国有化。王莽规定,凡一家人中,男子没有超过八人者,土地却超过一井的,便要多余的土地,赠送给宗族中的其他人,违令者处死。”

    其次,改革货币,实行宝货制,改用金银龟贝布钱等为货币,取代汉朝实行的五铢钱。”

    “第三,改奴婢为私属,不允许买卖。第四:实行“五均六莞”制,设立五均官,管理并调控市场经济,并对全国工商业者,予以贷款。”

    “第五:改革税收。王莽以《周官》为基础要求民众纳税。凡田不耕种为不生产,要交三个劳力的税;”

    “城郭中住宅周围不栽树木果实及菜蔬的为不种植,要交三个劳力的布帛;百姓游荡不从事生产的,交劳力役使的费用一匹。”

    “其中不能交布的人,做散工,由政府来供给衣食。所有猎取各种物质,包括乌兽、鱼鳖、百虫于山林、水泽以进行畜养牲畜的人,喂养桑蚕织丝缕和纺织缝补的妇女,工匠、医生、巫师、卜祝以及方技、商贩、商人坐列在市场和客舍的人,在各自向自己所在地的政府申报自己的所作所为,除掉他的本钱,计算他的利润,收取十分之一的税。”

    “再以其中之一作为贡,有胆敢不自己申报的,自报不合实际的,全部没收他所收获的,再为政府劳作一年。”

    “第六:便是改地名。王莽在位期间,几乎将全国各地的重要的城市名字,都改了一遍。”

    “我们以王莽改制中最重要的两项政令,改货币与改地名为例。其中,光是货币的种类就有六种,其中每一类还规定了其重量,大小,质量,兑换价格及名称等等,可谓精细到了极致。”

    “然而货币的要求规范越精细,其铸造过程中就越容易出错。试想一个国家,经济市场上居然流通六种货币,其中这些货币的质量还不一定全都达标。”

    “最终,百姓不堪其扰,便纷纷弃宝货不用,而是私下改用汉朝时期的发行的五铢钱,作为交易市场上的流通货币。”

    “如此一来,王莽的货币改制,不仅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反而加重了民众的负担。”

    “同理,改革地名一样。汉书记载,王莽时期天下共116个郡,他就改了91个郡的名字。此外1587个县,遭王莽改名的就有730个。”

    “可以说王莽为了改地名,几乎将全国各地的郡县名称,都给改了一遍。”

    “改也就算了,王莽这位老兄改得还特别奇葩。”

    其中徐州有个无锡郡被他改成了有锡郡。上党郡有个谷远县,被他改成了谷近县。陈留郡有个东昏县,被改成东明县……诸如此类随意改地名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秦明说着,天幕上的画面,也跟着变成了王莽坐在皇宫里,下发一条条改革制度的视频。

    而画面一转,皇宫之外,则是无数个骑着快马的驿差,从中央马不停蹄的奔赴地方,只为了下达皇帝改革命令的旨意。

    与此同时,天幕画面中,随着政令的下发后不久,很快全国各地,便出现了因为改革而引起的地方官员和百姓认知混乱的局面。

    不仅如此,很快,由于货币的改革引发的市场交易混乱的局面也跟着出现。

    紧接着,因为官府的奇葩征税,使得原本老百姓头上承担的赋税越发沉重。

    而此时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旱灾,蝗灾,饥荒等天灾人祸又接踵而起。

    天幕画面中,在全国的灾难面前,王莽不仅没有下令对全国进行赈灾,还听信朝廷奸臣的话,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对臣服于新朝的匈奴,发起战争。

    如此一来,又是一番对百姓的大规模横征暴敛。几乎没多长时间,好好的一个新朝天下,就被他搞得一团糟。

    ……

    大秦位面。

    秦始皇嬴政看到王莽这一番操作,直呼看不懂。

    “朕虽以往也好对外征战,大肆征发徭役作为苦力,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但朕也绝不会向王莽那样,随意发动毫无意义的战争。”

    “再者朕更不会像王莽一样,恢复早已废除数百年之久的井田制。因为这样做,毫无疑问,是与天下士农工商为敌!”

    “试想百姓好不容易分到手的田地,仅仅因为皇帝一纸诏令,就要变成公家的王田。不仅不能随意买卖,还要把多余的田地给分出去,这谁会愿意?”

    “还有,复井田也就罢了,这改地名和改货币的操作,朕是一点都看不懂!这地名好好的,又没有惹他,不知道改了干什么!”

    “还有货币也是。贝壳,龟甲属于早就已经淘汰的货币,不仅难以获取,更是携带不便。这王莽居然一股脑的全恢复了!也不知道他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这样不切实际的改革,没有人起来造反,朕是不信。”

    …………

    大唐,贞观初年。

    李世民与群臣听完天幕上 ,秦明对王莽托古改制的叙述。

    立志于做一代明君的他,在看到王莽的操作后,也不禁感慨:“以往只在史书中看到有关于王莽改制的只言片语。想不到此人的改革,竟然如此天马行空!”

    “复井田,改地名,货币也就罢了,还对老百姓收那么多奇葩的税。就连百姓不在家中房前屋后栽种果蔬与植树,竟也要交布匹税。”

    “如此对百姓横征暴敛,一世而亡,想想也真是活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