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墓行之昆仑墟 > 第15章 邙山

第15章 邙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跟唐大头折腾一夜,现在只感觉又累又困,回屋后倒头就睡,再睁开眼就到了晚上。

    大娘见我们醒了,便开口说道:“村长过来看恁俩了。”

    话音刚落,老村长就从外面推门而入,与大娘耳语一番,大娘出去便把屋门关上。

    老村长随即坐在我们身旁,小声问道:“小秦同志啊,俺觉得不对劲儿,你给俺说实话,恁俩昨晚是不是跑到山上去寻墓去了?”

    我心头猛然一惊,心想他怎么知道难道我们半夜上山的时候被别人看见了

    因为这盗墓可不是小事,被人说闲话事小,要是被举报进监狱可就麻烦了。

    于是我狡辩:“老村长,您就别说笑了,我们哪有胆量去盗墓啊。”

    老村长说:“恁骗骗其他人中,可是逃不过俺老头子的眼睛,恁要不是去盗墓,那为何大半夜的在外面闲逛”

    他这一句话让我怔了一下,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如果说是因为无聊才出去的话,别说是老村长了,就连我也不信这样的话。

    我没做回答,老村长又笑着说:“洛阳这里自古以来墓穴成群,遍地都是墓,盗墓这事儿在这儿还是很常见的,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恁不必担心。”

    我自知不好意思,随后挠挠头把事情说了出来。

    老村长听我说起山洞壁画的事儿,就问我知道这里哪儿有大墓吗?我摇了摇头。

    老村长说:“解放前夕有几伙盗墓贼得知邙山这里墓多,便特意从外地赶到这里,去找那传说中邙山上的皇帝墓。人家不是一般的盗墓贼,可是这一行的行家,盗墓用的工具样样齐全,来的时候全副武装,可是就是这样一群厉害的人,却去了之后再也没回来。”

    邙山是秦陵山脉余脉,我也有所耳闻,里面确实有古墓,而且都是皇帝,但一般来说皇家的墓里机关重重,那几伙盗墓贼在墓里被害,我猜要么是分赃不均起内讧,要么就是遇见机关了,倘若是真遇到机关,借盗墓贼十条命都不够。

    自盗墓之风兴起后,墓主人为防盗墓贼进墓开棺、摸金盗宝,可谓是绞尽脑汁,机关算尽。

    有的是把墓穴定在悬崖峭壁、天崇险境之上,让盗墓贼望而生畏,有的是在墓穴里放置各种机关,像流沙,水银,毒箭,蛊虫等等诸如此类的暗器,表面看去平平无奇,实则内部暗藏杀机。

    回忆起往事,老村长从口袋里掏出旱烟,嘎巴嘎巴抽了几口,随后吐出烟圈说:“现如今你们想寻宝摸金也不容易,邙山大部分的墓葬地区都被保护了起来,县里面也经常有专家来勘测地形。不过龟山那儿至今无人敢去,因为这个地方有些邪气,盗墓贼都闻风丧胆的地方,不知道恁敢不敢去。”

    我们这一趟花费不少,如果不能满载而归肯定要赔的亲娘都不认识了。

    龟山虽然有墓,但是太危险了,万一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就麻烦了,最后唐大头我俩一商量,决定要去邙山上去看一趟,不管能不能找到墓,至少得先瞅瞅,也不枉费这几天花的钱。

    老村长说:“邙山上的墓都被人盗光了,只剩下那些找不到的大墓,你们能找到吗?”

    我说:“那地方不就一座山吗?直接找不就好了嘛?”

    老村长摇摇头说实则不然,那地方连林杂生,险象环生,山林里毒虫恶蛇众多,没点懂风水的本事根本就找不到。

    我心想风水那这不就是刚好对号入座嘛?我爷爷还是个大师,这么说来我也是个风水世家。

    虽说我不精于风水,但好歹略懂一二,正好可以试试手。

    我说:“放心吧老村长,肯定不会出啥问题的,关于风水这东西我有一定的了解,唐大头俺俩从来不打没准备的仗。”

    但老村长还是放心不下,摇摇头说:“小秦同志啊,不是我老头子一直纠缠,那地方实在是凶恶。这样吧,我给你引荐一个人,他名字叫王虎,之前带领过那其中一伙盗墓贼,对那儿地形掌握熟练,也懂风水,有他陪着你们我放心。”

    有人带领肯定要比我们晕头转向地找好,我便连连道谢。

    第二天一亮我们找到王,他看起来比我想象的要年老一些,大概有五十多岁,有些邋里邋遢的,头发长长的,油乎乎的,甚至还打成了结。我心想这人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能靠谱吗?

    我们还未开口,王虎捋了捋头发,张嘴说道:“是村长让你们来找我的吧?”

    我俩连连点头。王说既然如此,那我们事不宜迟,准备准备东西趁早出发,这昨天刚下了雨,山路湿滑,趁现在没下雨,赶紧出发。

    我们带上够吃的干粮,水壶,而王进屋里拿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帐篷,土枪,其中还有盗墓用的洛阳铲和鹰抓勾等等。

    我对他有这些东西甚是疑惑。王解释道:“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摸墓里面的东西叫‘外快’ 在我们这里都习以为常了,所以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这盗墓用的工具。”

    哦,怪不得大娘家有洛阳铲,不过倒确实如此,俗话说山高皇帝远,特别是这里墓多,地理位置又偏僻,对于村里面人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我拿出那天让唐大头买的黑驴蹄子,塞进了背包里。

    收拾完毕后,王又牵出院子里的毛驴和两只大土狗,牵毛驴是因为我们带的东西十分多,况且还有个帐篷,而带狗是因为这山上肯定有狼,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得做好防备。

    土狗这玩意儿体型虽不如藏獒等大型犬,但是声音又响又亮,若是方圆十里有危险靠近,土狗总能第一个察觉到。

    在河南、陕西等中原地区,基本上各家各户都养有土狗,首先是为了看家护院,其次就是这东西存活率高,一窝能生十几只,只要给他吃的喝的就能存活,从不矫情。

    王说这山上的狼大都是灰狼,凶猛成性并且十分狡猾,它们知道土狗会暴露自己位置,所以都会率先派狼充当“敢死队”把土狗咬死。

    我心想这灰狼难不成还学敢死队这要是捉一只带回去,那可不养狗有面儿多了,但转念一想这东西太危险了,万一要是要给人咬死了,花钱给自己找罪受,得不偿失。

    三人一驴两狗出了村口就向邙山的方向走去,临走前老村长为我们送行,在后面嘱托喊道:“娃娃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啊,千万要记住啥都没自己的命重要!”

    老村长说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人的命就只有一条,倘若有再多的荣华富贵,没命花那还等于白搭。

    对于寻墓定穴我觉得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前一段时间刚看了《阴阳墓行》中有关山的描述,又有王虎助我们一臂之力,想必这次会很轻松。

    若要进到墓穴里面摸金,首先还得找到墓穴的位置。

    正所谓进穴容易,定穴难,地面上年代近的墓早已被挖掘一空,而年代久远的墓又藏于深山老林、河流冰川之中,平常人用肉眼根本辨不出来,而这就又需要风水玄学的知识来分墓定穴。

    《阴阳墓行》开篇所言:“人脸如地脉,面相即风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会看相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看风水。

    世间星辰昼夜,滋生阴阳两极,两极生四象,四象生八仪,八仪生卦爻。

    卦辞和爻辞本身是以世间万物规律而变,而古人又常常用卦、爻辞来寻风水宝地以作为墓穴,所以后人也可以用其作为寻墓依据。

    各朝各代的墓穴格局构造都不一样,秦汉时期多采用“方上”的格局,就是用土层层筑,使之成为上小方大的方锥体,从远处看来就像是一座土山。

    唐宋墓穴则是多以山为陵,凿山挖石把山做空,直接把墓穴定在里面。因为这种墓占据天时地利,是依靠风水定穴,所以这种墓往往也是最好找的。

    而到了明清时期,墓穴又有变化,和原本的土层墓、石墓不同,明清时期多用楼状的墓穴,况且这这时候还有西洋机械,东西结合,墓里面的机关更是先进。

    反正不管怎么说,到最后就两个字:风水。

    三人再往前走了一会儿,远处的山坡就慢慢显现在眼前,王在前面牵狗带路,我背着行李还有土枪,唐大头拉着毛驴在后面慢慢悠悠地走,一行人就进入了山林中,远远看去就像是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

    唐大头问王这地方您来过多次数?王说自打四七年开始,我就在这地方往来返返了,

    我又问:“那您的风水知识是从哪了解的啊?”

    王虎说:“我小的时候救过一个姓胡的半仙儿,那人不知道怎么来到这儿的,我看他差点饿死,就给了他半个窝窝团,而他为表达我的救命之恩,便要传授我风水之术,我也就了解一些。”

    我俩点了点头,不过胡半仙这个名字我好像有些耳熟,猛一听到这个名字,倒又想不起来了。

    因为路途遥远,行走在山中有些无聊,王虎便给我们讲起了邙山的故事。

    听王虎讲,古时候西海中有一条修炼万年的大蟒,听说玉皇大帝下界巡视,就前来讨封,玉帝不允,大蟒恼羞成怒便窜入一条大河中兴风作浪,经常祸及两岸,百姓苦不堪言。

    到禹王时期,大禹率众治水,发现一巨蟒在河中作怪,便挥剑与大蟒交战七天七夜,终于斩杀恶蟒,为民除害。

    蟒血流进大河,把河水都染浑浊了,就成了黄河,蟒身百里变成蟒形山岭,人们称之为“邙(蟒)山”。

    我心想这大禹还真全能,不光会治水,还会斩杀巨蛇,真可谓是技多不压身。

    由于我们带着驴车,行路有些不便,遇到大的山坡我们还得绕路远行。

    不过现在正时值秋季,昨天又下了雨,天高气爽,我们走在路上不至于满头大汗。

    到了傍晚,我们在河边扎营歇息,王找了些干柴堆了起来,又在河里摸到两条鱼。

    我称赞王的技术挺厉害的啊。王摆摆手说我从小就下河摸鱼抓虾,都已经习惯了,而且在村子里面长大的小孩儿都是摸鱼的高手。

    我和唐大头把鱼开膛破肚,拽掉内脏和鱼泡,找两根木棍穿起来放在火上烤。

    夕阳西下,月亮挂在高空,在这山林里扎营,若是没有狗,我们肯定是要轮流守夜,这两只狗不说战斗力怎么样,但嗓门是真的大,倘若四五公里开外有危险,便会狂吠起来,我们也能及时苏醒,不至于在睡梦中被野狼偷袭。

    三人挤在一个帐篷里,王的身上有股说不出来的臭味儿,像是呕吐物的感觉,也有点像是酸菜味,反正很不好闻。

    再加上唐大头半夜磨牙加说梦话,晚上根本睡不着。我心想与其睡得难受,倒还不如留一个人出去守夜嘞。

    不过虽然王看起来邋里邋遢的,但经过今天的相处,我觉得这人其实还行,至少性格很随和,好相处,也有村里人那种淳朴善良的本质。

    待第二天我们继续赶路,已经依稀可以看到远处山的影子了,终于可以出林子上山了。

    邙山这里山脉众多,但平均海拔并不高,毕竟是处于中原地区。

    爬山的路途,驴用四肢蹄子走路,而人是是靠两条腿,身上带的东西又累又重,我们三个人手拉手才得以向上爬。

    唐大头表示这山上的景色不错,天空落霞与群鸟齐飞,远处彩云横照,林中秋叶硕硕,到处都是野果与野花,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山路不好走。

    等我们爬上邙山最高峰翠云峰时,剩下的就交给我了。

    我向下俯视环绕四周,只见各处山脉高低错落,连绵起伏,上接洛河,下靠黄河,典型的水山水结构。

    山意味着沉稳渊博,千年不移;水意味着灵动变通,汇聚百川,象征了墓主人可以驾驭天地万物,死后也能享受到无尽的荣耀。脚底下估计有大墓。

    王虎也自语道:“虎踞龙蟠、钟灵毓秀,紫气升腾,此地彰显帝王之气。大墓肯定是少不了的”

    我拿出洛阳铲使劲往地里插,铲柄漏出的土又黄又干、十分紧致。

    怪不得这里多墓,除去风水宝地原因,另一方面这里土质干燥坚硬,既通风又不湿潮,非常适合修建陵墓。

    三人决定在此处挖墓,我把旗子插在地上,无意间又向远处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一处山坡非常奇特,从远处看犹如一个堡垒一般。

    我指了指那里问王那儿是什么地方王顺着我的手指的方向看去道:“哦,你说那儿啊,那儿是龟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