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古代贵女生活 > 第19章 交代(四)

第19章 交代(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曾经康平帝也以为郗皇后最看重的是他曾经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诺言。

    毕竟,曾经每次有人上奏折请康平帝“广选天下淑女,以充实后宫”的时候,郗皇后都反对的那么激烈。

    郗皇后表现出来的这种强烈反对的态度,叫所有人都认为郗皇后爱惨了康平帝。

    面对这样“非你不可”的深爱,谁能无动于衷呢?

    康平帝也不行。

    甚至康平帝因此对郗皇后更加宽容了。

    毕竟,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她爱我”啊。

    名正言顺、八抬大轿娶进门的妻子这么爱我,我怎么能够辜负她的心意呢?

    康平帝这么想,也这怎么做了。

    一直以来,在康平帝心中,郗皇后是一个热情坦诚的姑娘,便是偶尔有一些心机,也是为了取悦自己,无伤大雅。

    这样的小心机看在康平帝眼里,他只觉得可爱,而不会防备。

    然后直到郗宝之事爆发。

    刚开始只是风传,并没有真凭实据。

    所以当郗皇后吵闹的时候,康平帝以为和以前一样,只是郗皇后想要获得关注的小手段而已。

    然后康平帝就被打脸了。

    郗家人被告了,郗家要倒了。

    早在封行还没有将郗宝押送进京的时候,郗皇后就已经意识到了会发生什么事。

    那么早啊。

    康平帝还是头一回知道妻子的政治嗅觉那么敏锐。

    和康平帝曾经想的一样,郗皇后本人从来不是一个心机深沉的人。要不然康平帝也不能这么多年都无所察觉。

    她能瞒过他,最主要的原因是康平帝从来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她。

    换个角度,康平帝重新看待妻子,就能注意到很多以前没有关注过的东西。

    她闹,她折腾。

    是因为郗皇后知道,多年以来,她能一直保持着康平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是因为有郗家在她背后支撑着,她不必弄脏自己的手就能拿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没有了郗家,她一个没了家族支持的皇后,说话还有人听吗?还会有人将她放在眼里吗?

    没有了郗家,当朝臣再次提议选秀,她靠什么顶住四面八方的压力?

    是康平帝的宠爱还是儿子的支持?

    太子还没有成人,底下的两个小儿子又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

    一旦郗家被搬倒,朝堂无人,不过三个小孩子而已,能指靠什么。

    康平帝登基已经十年了,朝臣依旧不死心的想要康平帝选秀纳妃。夫妻数次争吵,八成都是为了这个。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康平帝本人其实是一个耳根子软、很容易动摇的人。

    没有希望,有几人会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件事不动摇?

    相识二十多年,夫妻十余年,郗皇后可太清楚枕边人的性格弱点了。

    心软、不坚定。

    事实上,能够坚持这么久的独宠,郗皇后自己都觉得惊讶。

    可以说,“唯妻一人”是康平帝少有的能坚持下来的事情。

    郗皇后自己能凭借多年的情分把持住康平帝的后宫,那么将来就会有其他人能凭借其他的什么,迫使康平帝答应一些郗皇后绝不会乐意见到的事情。

    她甚至能想到往后自己要过的日子是什么样儿的。

    郗家一倒,接下来就是有新人入宫。

    自己独宠了十多年,青春已经逝去。她要拿什么去和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争宠?

    情分吗?

    情分这东西用一次少一次,等到没了情分,康平帝是不是就该废后了?

    等她失了宠,自己膝下的三个孩子怎么办?

    后宫妃嫔早晚都会有孩子,为了叫自己的孩子上位,那是什么手段都要使出来的。

    首先要除去的就是太子三兄弟。

    自古以来,皇家立储,立嫡立长。

    郗皇后的三个孩子既嫡又长,妾妃所出之子想要上位,不干掉三个嫡子怎么行呢?

    这些女人,在后宫网罗耳目,在前朝联系家人,十年如一日的朝太子他们兄弟三个下手。

    从来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这般险地,小孩子哪有躲过的道理?

    郗皇后只是想想就觉得未来黯淡无光。

    后来秦王的出事也印证了郗皇后当初的猜测。

    太子从康平帝的叙述中就可以看出来,他觉得郗皇后虚情假意欺骗了他的感情,甚至因为郗皇后对郗家的维护而觉得自己一腔深情付错了人。认为郗皇后从头到尾都在假装。

    但太子毕竟不是康平帝,他是郗皇后所出嫡长子,天生就和郗皇后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叫太子说,在这段婚姻中,郗皇后真的是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儿真心吗?

    不见得吧。

    康平帝只有郗皇后一个女人,两人朝夕相处,对方有没有真心,他自己感觉不出来吗?

    如果康平帝说是,那太子只能说他俩半斤八两,都没怎么用真心,就不要苛求对方了。

    郗皇后嫁人的时候才十几岁,从小又娇生惯养,生活顺遂,并不曾处于需要耗费心机才能活下来的那种险恶境地。

    这样一个闺阁小姐,便是有些小心机,在当时的康平帝眼前也是浅显得很。

    如果郗皇后果真工于心计,太子不相信康平帝还会娶她。

    从后来康平帝宠爱的那些妃子身上就可以看出,他本人偏好的还是那种长相上等,头脑简单的美人。

    好哄,不费心。

    如果说当初康平帝娶郗茂只是为了郗家的家世,那么在登基之后。他还需要继续勉强自己应付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妻子吗?

    郗家纵然有权有势,却也做不到强迫一个皇帝一夫一妻。

    后宫没有妃嫔,其中的原因只能是皇帝自己不想要,而不可能是被人逼迫。

    换句话说,只要皇帝本人有心,全后宫的女人都是妃嫔预备役,郗皇后再怎么闹腾也是不顶用的。

    历史上汉武帝的发妻陈皇后也是郗皇后这样善妒的女人,陈皇后和郗皇后两人家世相仿、性情相似,但又何曾见过汉武帝少了妃嫔?

    和康平帝相比较,郗皇后的那点小心机,真的可以算作是没有了。

    郗皇后并不是善于掩饰自己的人,以往也不是没有表露过自己的小心机。但是康平帝即使知道了并不介意。

    如今他又怎么介意起来呢?

    太子觉得,康平帝更多的应该是恼羞成怒。

    康平帝和郗皇后夫妻两个,一个自谓高高在上,用怜悯的态度接受妻子的爱意;一个是陷入了自我感动,径自追求梦想的全心全意的爱情。

    摊开来看两个人的所作所为,谁也不比谁高贵。

    等想明白这夫妻俩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太子表情奇怪。

    以前他与郗皇后共情,觉得康平帝背叛了爱情;听了康平帝的自白,他又觉得是郗皇后自作自受;等从头到尾分析完两人的心态,太子冷静的表情都要坚持不住了。要不是自己这会儿在仁寿宫,想走也走不了,他这会儿只想静静。

    这俩人不愧是夫妻,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就个人对感情的态度而言,康平帝夫妻俩没一个好东西。

    表面上看着一个比一个深情,实际都是渣渣。

    浪费表情。

    太子有点生气了。

    他觉得自己被这俩人忽悠了好多年。

    但憋屈的是,这俩人是真心实意的觉得自己才是真心的那个,是对方辜负了自己的心意。

    又想到这样的两个人还是自己的生身父母。

    太子忽然觉得屋子里呆久了是时候该出去吹吹风雪了。

    冷静一下,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以免自己一时冲动、激情上头,万一弑父就不好了。

    这边太子强忍怒气,那边康平帝说完往事,本人是一点儿没往心里去,没个转折就开始夸儿子。

    “你在“齐家”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康平帝突然夸赞道,“当然,朕给你选的太子妃也很好。”

    太子茫然的抬头:当初我纳妾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郗皇后本人是坚定的一夫一妻制支持者。

    作为郗皇后的枕边人,夫妻多年,康平帝不免的就被郗皇后影响了。

    当初太子纳妾的时候虽然经过了太子妃的同意,但在郗皇后看来就是生儿肖父,父子俩一样,没一个是好东西。

    从那之后,郗皇后就看太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受郗皇后的态度影响,康平帝以为太子宠妾灭妻,还专门找了个时间和太子谈了谈“齐家”这个话题。

    结果发现并不是。

    太子很委屈,康平帝也很尴尬。

    说实在的,只要不是严重到宠妾灭妻,康平帝才不管太子喜欢谁、不喜欢谁呢。

    以前康平帝只守着郗皇后一个人过日子,从来没觉得自己委屈了;后来充实六宫,也一直敬重妻子,并没有允许妃嫔们挑战皇后的权威。

    在康平帝看来,不管有多少女人,“齐家”才是最重要的。

    而郗皇后所追求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能容忍别人插入自己的婚姻。

    显然,郗皇后和康平帝夫妻两人看事情的角度压根就不一样。

    但大抵是出于同病相怜的心理,郗皇后对太子妃倒是很好。

    太子夫妻俩在郗皇后那里迥异的待遇曾经还引起了一场小风波。

    郗皇后对儿子和儿媳态度差异之大,一度有人传言太子妃才是郗皇后亲生的女儿,太子只是“偷龙转凤”里的“龙”,实际并不是郗皇后与康平帝的亲生儿子。

    这个传言就很没有道理了。

    且不说太子出生在康平帝登基之后,宫廷守卫森严,怎么可能有人来回带着刚出生的孩子任意行走皇宫内外而不被人发觉。

    再者,郗皇后又不是只有太子一个儿子,晋王和秦王都是郗皇后所出,和太子的年纪相差又不大。

    如果流言为真,没道理郗皇后不扶持自己的亲生儿子,反而让一个“外人”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最后再把“亲生女儿”嫁给这个“外人”。

    郗皇后图什么?

    康平帝和太子听说了这个流言之后都没往心里去。

    郗皇后前后四次生产,康平帝都在门外守着,就连为郗皇后接生的嬷嬷都是他的人,是不是的他自己能不清楚吗?

    这个流言实在是荒谬之极,前后逻辑都不能自洽,能有什么可信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