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 > 第138章 荡寇计划

第138章 荡寇计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浩轩听后却苦笑着摇了摇头。

    “哪里有那么快,这些生产线的操作都是需要熟练技工的。”

    “召唤出来的后世之人虽然学识和能力都能满足,但想要开动起来也需要大量的培训和适应。”

    “你看咱们那条手工电动生产线上的负责人,大都是相关专业的人才。”

    “好在……即便是毫无经验的大学生,也只需要经历三四个月,甚至一两个月的培训就能够胜任大部分岗位了。”

    “不过,即便是能够上岗,刚开始的产能也会参差不齐。”

    “我预估,如果咱们不缺生产线和原材料的话。”

    “也需要几个月后,才能达到每个月武装三个主力师的装备速度。”

    众人听了李浩轩的分析后,不仅没有沮丧,反而更加兴奋。

    “每个月都能武装三个主力师,已经足够了!!!”

    方元洲对这样的武装速度十分满意,李凯宇也忍不住站出来分析道。

    “是啊,我觉得凭借咱们主力团的火力都能吊打十个那些杂牌团了。”

    “那咱们一个主力师岂不是就能吊打十个反动派的杂牌师了???”

    “按照这样的比例换算,咱们只需要三十个主力师,也就是十个月的时间就拥有漫山红遍的能力了!”

    一位受邀进入作战部做参谋的老兔子听了后却连连摇头。

    “不不不,我认为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

    “你这样想根本就没有把咱们广大劳苦百姓计算进来……”

    “咱们的主力师每打击一支反动派,就可以用他们的武器装备用来武装民兵师。”

    “每支主力师打败多少反动派,就能用缴获的武器装备武装多少民兵师……”

    “这意味着,咱们或许只需要一二十个主力师就能够……让华夏换了人间了!!!”

    大家听后再次欢呼起来。

    可就在这时,又有人站了出来煞风景道。

    “同志们,大家可别高兴的太早,半年后,咱们还需要去北方荡寇呢!”

    一位后世的参谋直接冷哼一声。

    “嗬!小日子,佝偻尔!”

    “关于他们在大半年后的兵力我早就研究过不知道多少遍了。”

    “刚开始,他们只有15000人的部队能够投入第一阶段的作战。”

    “他们的这些士兵虽然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但在装备方面跟咱们的主力师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咱们只需要三个主力师30000人的兵力就足以吊打他们。”

    “第二个阶段,他们也只有大概33000人的部队能够投入进攻。”

    “咱们的部队全力防守的话,顶天也就1:1的伤亡,即便是进攻,我预测也只需要2:1就能吃掉他们。”

    “也就是说,在九月中旬,咱们大概需要往东北调集三个主力师就行了。”

    “随后的几个月调集直接在当地募集,或者再调过去六个主力师就能完全跟小日子硬碰硬。”

    “至于说消灭了这五万小日子后。”

    “他们即便是倾尽全力,也只能抽调出大概五万多人的兵力,跟咱们硬碰硬。”

    “到那时,有了东北工业基地的支撑,咱们完全不惧。”

    “甚至可以派遣志愿军主动挺进棒子,告诉这些小日子,寇可往我亦可往,如今已经攻守易形了。”

    “也就是说,对付小日子,前期阶段一共只需要准备十个主力师就够了。”

    “咱们只要能够支撑的起消耗,完全可以两线作战……”

    “要知道,东北咱们可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身后还站着三千万的同胞呢!”

    “……”

    李浩轩听着众人激烈的分析,同样热血澎湃。

    可当他听到几人竟然都开始讨论志愿军组建的相关事宜,连忙出言打断。

    “这些都是明年年底的事,还没影呢!”

    “等什么时候咱们北上荡寇了再讨论也不迟。”

    “现在,咱们该讨论的是装备怎么分配,以及用凯宇同志今天刚刚弄回来的四千万公仆币买些什么。”

    听到李浩轩如此说,负责后勤统计工作的焦英华站了出来,主动汇报道。

    “从昨天早上六点到今天早上六点,我桃花村兵工厂一共生产了98k30支,桃花牌31式轻机枪2挺,桃花牌31式重机枪11架,60mm迫击炮1门,60mm榴弹1000发,792x57mm圆头子弹10000发,尖头子弹20000发,手榴弹500枚。”

    众人听到如此强大的产能,心情振奋。

    特别是子弹和炮弹的产量,太富裕了。

    这还仅仅是他们半个月努力的成果。

    随着部队的扩大,军工厂的规模一定会越来越大。

    李浩轩同样满意地点了点头。

    手工电动生产线建设完毕后,在王铁锤同志的带领下立刻投入了生产。

    目前只试生产了桃花牌31式轻机枪和重机枪两种装备,日产能分别稳定在20挺和10架。

    虽然不算太多,但也已经不少了。

    日产能汇报完毕,李浩轩直接分配道。

    “30支98k还是元洲同志和王慧同志各15支。”

    “然后再从这批武器中抽调出来两架重机枪和1门迫击炮,以及2个基数10000发子弹和120发的迫击炮弹。”

    “嗯……再给王慧同志也抽调5000发子弹用来训练,剩下的凯宇同志还统统带走。”

    “等到他那边的重武器装备齐全了,咱们的生产线再直接生产新式的荡寇牌步枪!”

    对于这个分配方案,众人十分满意。

    李凯宇也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

    有了今天这批装备补充,他还缺60挺轻机枪,70架重机枪,66门迫击炮,主力团就补充齐全了。

    依照一条手工电动枪械生产线的速度,也只需要一个多星期就能制造完毕。

    倘若能有两条,连一个星期都不需要,他的主力团的装备就能齐全了。

    因此,他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打算在接下来的军工厂扩充计划上发表一下意见。

    想要提议把他带回来的几千万公仆币优先用来再建造一条手工电动枪械生产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