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93章 能活下来的都是青壮

第93章 能活下来的都是青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小股流民队伍,正在艰难的跋涉。mshangyuewu

    一个月前,江淮大水,十几万百姓受灾,朝廷却不予以赈灾。

    反而贪官污吏趁机盘剥,逼迫继续上缴‘花石纲’税。

    这简直是天灾外加人祸。

    灾民为了活命只能逃荒。

    家园被毁,田产被夺,按照朝廷律法的规定,他们身份变成了最低等。

    何谓最低等?

    无房无地,称之为流,无家无业,称之为氓。

    所以他们全都变成是了氓流,也就是历朝历代记载的流民……

    流民就流民吧!

    为了活命开始逃荒。

    人在灾难之时,需要抱团取暖,朝廷不管大家死活,他们只能自己抱团,各自根据家乡地域,组成一个个逃荒小队。

    同村的,一起走,成为村流。

    通县的,相互帮,成为县流。

    但是县流的队伍太过庞大,朝廷不允许灾民聚集在一起,所以每逃荒一段路,就会有当地官衙逼着他们强行解散队伍。

    这个过程实在太惨了,是一个逼死人的过程。

    人多的时候,还能相帮互助,比如夜晚在野外露宿之时,至少可以齐心协力驱赶野兽。

    然而朝廷逼着他们解散,只允许以村流队伍去逃荒,而大型的队伍一旦被打散,各种困境变的更加艰难。

    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有人被狼叼走……

    生病发烧的人,再也没人去照顾。

    每天都发生死人的情况,逃荒的路上到处可见死尸,有的被野兽啃噬不全,有的则是腐烂带着臭味。

    何其凄惨啊。

    但是即便如此艰难,流民还是想要活着,他们努力的坚持,去寻找能活命的地方。

    那么哪里才能活命呢?

    京城之地,是所有人的第一选择。

    于是十多万人为了活命,艰难的朝着京城方向跋涉,他们幻想着那里能活下去,所以一路上撑住了无数艰苦。

    在这个跋涉的过程,老弱病残几乎死光。

    有饿死的。

    有病死的。

    有被野兽吃掉的。

    也有……

    被强壮者打死煮了吃掉的。

    惨啊!

    无法用言语形容。

    可他们即使再惨,为了活命还在坚持,终于老天开眼,到了京师之地。

    然而,老天又似乎没开眼……

    京师竟然派出大军,驱赶他们赶紧滚蛋,权贵们不但无视他们一路上的凄惨,反而逼着他们再去经历一次凄惨。

    朝廷逼着他们滚蛋。

    不许留在京师之地。

    可是让我们滚,我们又能去哪啊?连京师都不能收留,天下还有何处能活命?

    流民们绝望了……

    人在绝望之下,一切变的无所谓,于是流民们不顾大军的驱赶,死活赖在京师之地不肯离开。

    走是不可能再走了。

    因为去别的地方也是死。

    既然到哪里都是死,我们何苦再经历一次跋涉?

    就死在这个京师之地吧。

    大军驱赶,我们不怕,大不了就是挥刀砍杀嘛,我们无力反抗随便让你们杀。

    十几万人的流民队伍,全都抱着这种心态……

    他们每天浑浑噩噩的,等候着自己的死亡,他们也每天目睹着,身边有人闭上了眼。

    这么大批大批的死人,朝廷似乎终于心软了,所以,每天给一碗稀粥。

    但也只给一碗稀粥!

    只给一碗稀粥,根本不足以吃饱,而如果长时间一直吃不饱,灾民们面临的还是继续死亡。

    所以每天还是有人死,大批大批的尸体被扔到乱葬岗。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十几万人竟然减员一半还多,活下来不到五万,堪称是人间至残。

    能撑到半个月不死的,几乎都是青壮年纪的人,又或者家里有青壮,可以艰难的撑着全家。他们每天挖野菜,扒树皮,掏鸟窝,抓老鼠……

    只要是能吃的,全都搞回来吃,既要撑着自己不死,还要保着全家一起活,结果导致越来越累,青壮也开始大量死亡。

    绝望的念头充斥着每个人的心。

    他们浑浑噩噩的看不到希望。

    “活一天,算一天吧,哪天活不下去的了,也就脱离这个苦难了。”

    “下辈子,不再来了。”

    “如果真有投胎,不要让我做人,做人太苦,我不想再投胎做人。”

    几乎每个流民的心里,都曾有过这种悲叹。

    他们恨天地不公,恨自己命运凄苦,他们也曾想过聚众叛乱,去向权贵们抢夺活命的粮食,然而可惜的是,朝廷早有预料。

    每天只给一碗稀粥,让他们饿的浑身无力。

    灾民营地的四周,围拢着数万大军,任何流民一旦有闹的迹象,立马会被狠狠的镇压下去。

    根本无法反抗。

    只能慢慢等死。

    然而,也许是老天真的开眼了……

    突然有一个惊喜的消息,在整个灾民营地之中流传,而随着这个消息的不断传播,朝廷也终于派人做出宣告。

    有个地方,愿意收留他们。

    “今有河北路青州府,下辖之泾县一地,闻听江淮百姓遭灾,故而上书朝廷求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该县,愿意招抚流民也。”

    “陛下闻之欣然,已然降旨允可,并免泾县一年税赋,帮其赈济灾苦也。”

    “又有京师各个钟鸣鼎食之家,因泾县才子发来书信求恳,故而皆愿开仓一次,向流民发放行路之粮。”

    “每人,三斤粮……”

    “此旨颁布之后,尔等即可动身,三日之内若还停留,将以暴民之罪镇杀。”

    几百个书吏不断奔走,在灾民营地到处宣告。

    仅仅一天时间,所有流民都被告知。

    去北方,能活命!

    河北路的青州府,下面有一个泾县,只要能活着走到那里,就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并且,京师里的大户愿意发给大家赶路的粮食!

    三斤粮……

    据说是因为泾县一位才子,连续给京城无数大户写信,不管认识不认识,他全都写信恳求。

    而京城的权贵们不知为何,竟然有不少人愿意卖他面子,所有,几十家大户愿意开仓放一次粮。

    这简直是天大的一次施舍啊!

    如今他们这些流民,活下来还有接近五万人,每人给三斤粮食,这就是十几万斤。

    泾县那位才子,他真是好大的面子。

    ……

    “走,动身!”

    几乎在宣告的当天,流民们全都下定决心。

    留在京师只能死,三天之后就会被当作暴民镇压,到时候大军挥刀砍杀,绝对不会有任何仁慈。

    况且即使不被大军镇压,他们留在这里也是慢慢等死。

    朝廷每天只给一碗稀粥,这一碗稀粥无法让人活命。越来越饿之下,身体越来越差,稍微生一点病,就会把身体拖死。

    所以趁着现在还能动弹,趁着京城大户愿意给点粮食,必须动身,立刻动身,哪怕这一路上可能会累死饿死,但也好过留在这里慢慢等死。

    “走,动身。”

    “去北方,去青州,去那个叫泾县的地方,去那个愿意收留咱们的地方。”

    接近五万流民,为了活命再次踏上逃荒之路。

    能活下来的,几乎都是青壮。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boshisw)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