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家功业 > 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事件小手段

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事件小手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b></b> 大规模劝退太学那些世家纨绔、鸿都门学的败类,刘辩料到会出现风波。

    他神色如常,道“知道是什么人吗?”

    左栗躬身在刘辩身前,道“闹事的人太多,小人没敢轻举妄动,是否需要小人抓一些人审讯?”

    “这种事,让太常去处理。”

    刘辩又活动了下肩膀,道“朝廷这么多大臣,犯不着朕亲力亲为。”

    太学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地方,劝退一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尚且出这么多乱子,真要冲进去抓人,整个洛阳城非得炸锅不可。

    左栗悄悄抬头,观察着刘辩的侧脸,雪白的脸上出现一抹谨慎,心里犹豫着要不要悄悄抓一些人严刑拷问。

    此时,尚书台内。

    作为最勤于政事的朝臣,哪怕到了天黑,王允仍旧在尚书台忙碌。

    李儒神情晦涩的进来,道“王公,太学生聚众闹事,看样子,是又要冲击太常。”

    王允猛的抬头,极力保持脸色,双眼里愤怒难当,沉声道“命北部尉,将领头的全都抓了!”

    李儒出自太学,深知里面的情况,低声道“王公,太学生错综复杂,皆是来历不凡。这么做,犹如烈火烹油,只会适得其反。”

    王允虽然愤怒,但没有失去理智,眼神锐利如剑,道“你打算怎么做?”

    李儒回头看了眼,越发低声道“下官认为,须以退为进,暂停太学生裁退,待日后缓步而行,用一年时间完成。”

    “不可!”

    王允直接否决,道“必须要尽快完成,朝廷威严,不容任何人挑衅!”

    不等李儒说话,王允站起来,道“传我的话,命那王朗明日到任,弹压太学生闹事,再有发生,本官拿他问罪!”

    李儒旋即大喜,道“王公高明!”

    在他想来,王朗是杨彪的幕僚,也是他举荐的,如果王朗在太学生聚众一事上处理不好,那杨彪将难辞其咎!

    王允微微皱眉,看了他一眼,心里有些不满。

    国政大事,岂能拿来算计他人?

    与此同时,丞相府里是忙的热火朝天。

    因为是临时宴客,匆匆忙忙要准备太多东西,单是宾客的座次,就足够杨彪头疼的。

    丞相府的下人则忙碌着桌椅板凳,酒菜瓜果,沉寂了大半年的杨府,再次喧沸起来。

    直到天色黑透,杨彪擦着一脑门子的汗,来到王朗的小院。

    大冬天的,杨彪裹的无比厚实,原本就肥胖的他,更显的十分臃肿,连坐下都费劲。

    “能行吗?”杨彪脱着棉衣,拨弄着炭火,恨不得扑到上面。

    王朗看着书,道“成与不成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

    杨彪懂,道“太学生闹事你怎么看?王允要拿你顶缸了。”

    王朗放下书,拿起笔,注释着,道“这有什么难的。”

    杨彪一怔,转头看向他,道“伱有办法?”

    王朗自顾的注释着,没有回话。

    杨彪等了一会儿,哈着手,搓了搓胖脸,道“近来有不少人争先恐后的入仕,你要小心点。”

    刘辩御驾亲征大获全胜的余波还在不断向着整个大汉漫溢,越来越多观望的人选择进京,陆陆续续的以各种方式入仕为官。

    自古以来,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抢到了还得站稳才行。

    王朗瞥了他一眼,道“你不用担心我。”

    杨彪故作的叹了口气,道“我有些想念先帝了。”

    王朗皱了皱眉,注释都不那么顺畅了。

    先帝那个人,贪财好色,宠信奸佞,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昏君,

    但相比于昏庸的先帝,当今这位明显的野心勃勃,这样一个目的性极为明确的皇帝,对朝臣的要求将十分苛刻。

    臣子难当。

    ……

    第二天,王朗上任洛阳令。

    他接过任命,认识了洛阳县下的大小官吏,见没有那阴桐,便关起值房,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洛阳县衙内,因为阴桐摔玉而去,对王朗自然是议论纷纷。

    “这位王县令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啊?会不会因为阴县丞而牵累我们?”

    “难说,他可是丞相府的幕僚,整治我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那怎么办?”

    “怕什么,我敢打赌,他这县令,做不了多久!”

    “他有丞相做靠山,谁能动得了他?”

    “丞相?你以为丞相就能长久?现在,谁不看王公的脸色?”

    正窃窃私语,突然间戛然而止。

    他们一回头,就看到王朗神色平静的站在不远处。

    一众人连忙息声,陪着小心的装作做事,余光一直在王朗身上。

    王朗抬头看了眼天色,拿出一张告示,淡淡道“将这个贴到太学附近,多贴一些。”

    一个小吏上前,接过这张笔墨未干的白纸,辨认一番,不由得一惊,道“县令,这是真的?朝廷真的要从太学招募五百人入仕?”

    他刚说完,被人悄悄捅了

    一下。

    这小吏陡然醒悟,连忙道“是是,小人这就去。”

    王朗面无表情,又看了眼天色,转头回到值房。

    一众人顿时凑到那小吏边上,看着王朗写好的这张告示。

    “五百人,品佚两百石以内,这,是县令?”

    “也许是县丞?”

    “朝廷是要大规模补缺吗?”

    “一边裁,一边补,太荒唐了吧?”

    “别说了别说了,快去贴!”

    他们簇拥着,一边议论一边复刻,而后带着人,直奔太学。

    太学生这几天没睡好,一大早聚齐了起来,有人领头在大声演讲。

    “太学,乃是高祖所立,国社之本,岂能裁减太学生!”

    “这是奸佞打压异议,阻塞言路!”

    “国将不国,我等岂能坐视!”

    在一阵阵大声煽动之下,几十个太学生响应,高呼着出了大门,要再次前往太常请愿。

    还没走出多久,入眼就是一群洛阳县的差役在四处张贴告示。

    “鹰犬!”

    他们登时大怒,摩拳擦掌的冲过去,要拿这些差役出气。

    但当他们看到告示后,顿时齐齐怔住,而后相互对视。

    “五百人,品佚两百!”

    “我们要入仕了吗?”

    “听我说,听我说,朝廷是裁减冗官、纨绔学生,不是要裁减所有太学生,我们上当了!”

    “对对对,我们品学兼优,又是世家子弟,肯定是被遴选之人!”

    “不要被一些有心人蛊惑了,他们肯定是早一步得到了消息,要陷害我们对抗朝廷,抢夺我们的官位!”

    “刘环,是他!是他带头的!”

    “不是我不是我,这一定是奸佞的阴谋!”

    “放屁,你肯定早就知道了?你之前还说你同乡在吏曹!”

    “我也想起来,太坏了!”

    “不能放过他!”

    本来齐心协力的几十人,突然间内讧,并且相互殴打,乱作一团。

    一旁本已经在躲着的洛阳县差役看的是目瞪口呆,这是事情转变的是猝不及防。

    “我怎么感觉,那几人是故意的?”有个差役低声道。

    另一个差役盯着混战的人群,道“几个?看到没有,那几个一直在煽风点火。”

    “那几个在下黑手!”

    “你们说,会不会王县令?”

    “慎言。”

    “太学里出来人了,嘿,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本来几十人的混战,转瞬间就变成了上百人的互殴,吵吵嚷嚷,谁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所有人都愤怒不已,见人就打。

    十几个差役看的是津津有味,甚至于有人掏出了早点,边吃边看。

    “不对,我们,不去劝一下吗?”忽然间有人说道。

    他们是洛阳县差役,负责的是治安,现在打成这样,他们应该去管制。

    没有人理会他,这数百人的混战,他们十几人过去,只有挨打的份。

    是以,他们继续津津有味的躲在一旁观战。

    太学这边乱作一团,丞相府正在大宴宾客。

    作为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在当今的威望是举世无双,无可比拟。

    杨彪又是丞相,他设宴,不知道多少上赶着要参加,但杨彪请帖只给了在野的世家大族,没有邀请一个朝官。

    在大门口,排队依次进门,递过请帖,礼物。

    有礼官记录,更有人唱喏。

    “河内司马公到。”

    “河北公孙公到。”

    “东海卫公到。”

    “颍川张公到!”

    “汝南曹公到!”

    偌大的丞相府,挤满了人,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而在后院,杨彪亲自接待一些人,茶香四溢,温暖如春。

    他们能得到杨彪的邀请,自然与有荣焉,都是笑容满面,和和气气。

    杨彪端坐笔直,神情既威严又平易,小眼睛眨着,朗声笑道“今日宴请,别无他事,只是为了与诸位共聚。”

    七八个皆是微笑点头,卫觊道“我等也想与杨公多多请益。”

    杨彪见状,忽然道“诸位不仕,悠得自在,切莫卷入朝廷争斗,家族子弟,要多做劝告,莫要自误,连累亲族。”

    众人不动声色的余光对视,而后齐齐的道“杨公说的是。”

    杨彪提点过这一句,小眼睛亮光幽闪,胖脸越发抖动,笑呵呵道“那就好,那就好,今日只谈风月,不论其他。我听说,东观准备复修了?”

    东观,一般是大儒修史、经,礼制典法的地方。

    其中一个年近八十,苍老无比的老者,道“此番修史,据说并州卢使君、蔡太常也有意参与。”

    杨彪看向他,道“司马公有意否?”

    司马儁摇头,道“老朽提笔费力,何以误国事?老朽只想有生之年能够见到。”

    “司马公福泽绵长,必然长命百岁。”

    “我等还想贺司马公的百岁大寿!”

    七八个抬手着手,一脸客气恭敬。

    “司马家,可有人愿意入仕?”突然间,杨彪问向司马

    儁。

    后院之内顿时落针可闻。

    第二更到,求月票~

    (本章完)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