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秦:我成了公子扶苏 > 第12章 深得人心

第12章 深得人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其实扶苏一开始关注的点是“殿下”二字,在皇宫内自己只能被称为公子,出了皇宫,总算有点皇室的优越感。

    其实这也是现代心理作祟,在那个时代,这两个称谓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但韩非说话如此流利,倒是让扶苏把“殿下”这个事情给抛到脑后了。

    “让殿下见笑了鄙人不才,所以装聋作哑”韩非这话听起来有点东拉西扯。

    但扶苏听明白了,这是人家的保命手段,人怕出名猪怕壮。

    可惜这个道理,扶苏现在才明白,要不然也不用到这边关受苦了。

    “学生斗胆,你和李斯?”学古人说话很累的,扶苏已经决定从现在要开始改变了。

    “殿下说笑了,何来学生,若是殿下不嫌弃,日后我就是你的军师”

    “至于李斯虽然我们同为荀子门生,但此人心术不正韩王派我访秦,我已然猜到一二只是没想到这厮如此狠辣”韩非说着苦笑起来。

    “还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卑鄙小人,老子早晚弄死他”既然话说开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扶苏也不怕表达真实的想法。

    “殿下的言辞鄙人佩服万分”扶苏这大白话确实一下给韩非整不会了。

    “唉出了宫门,没那么多规矩,先生以后在我面前,只管畅所欲言。”扶苏说着一扬手,这肢体语言倒有几分二流子的感觉了。

    “谢殿下”韩非虽是读书人,但也是性情中人。

    扶苏这么开明,韩非自然也没藏着掖着了,很快就和扶苏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

    相见恨晚,时间是过的很快的。

    “殿下,已行军六十里,是否稍事休息?”桓齮策马来到扶苏跟前,很恭敬的拱了拱手。

    对于秦王嬴政指派桓齮随行,扶苏心底是很感激了。

    况且之前大殿之上,扶苏曾主动要求带兵伐韩,也算是为桓齮挡刀,桓齮对扶苏自然也有恩在心。

    “你看我,忙着和先生聊天,把这事给忘了,怪我怪我,停下休息。”扶苏面对桓齮的恭敬,自然也把姿态放得很低。

    没有自称本公子,这已经让下面的人刮目相看了。

    “末将领命!”桓齮脸上挂着笑,拱手离开。

    军中人,肯定都有些大大咧咧,就如同此时的扶苏一样,你要是太矫情,或者一直文绉绉的,人家肯定看你不顺眼。

    至少现在扶苏在桓齮看来是很顺眼的,将领看你顺眼了,下面的士兵自然看你就顺眼了。

    韩非还有伤未愈,暂时还是待在马车里。

    扶苏抬着碗,径直走到路边,和将士们一起坐在了地上,吓得周围几个战士马上站起身来。

    “殿下”胆子大的一人,在发问的时候也是声音发颤。

    秦国(一统后称为秦朝)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而且扶苏现在已经是郡尉,眼前这些兵,也就是他的手下。

    严格来说,这郡尉一般都是武将出任,因为这个官职可不小,就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总司令。

    只是在当时的权利更大,全郡的军队和治安等等都归郡尉管辖,这个郡尉虽不属于“三公九卿”内,但却是直属于朝廷,说白了这个官职是直属于皇帝管。

    以秦国当时的郡、县、乡、亭、里,来细分,就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区、镇、乡。

    而且当时的秦国人口并不少,大一点的县(市)已经有上万人,大一些的乡(区)也有五千人以上。

    这九原郡(现在的包头范围)虽处边关,但也不小,下面有八个县:九原县、河阴县、武都县、西安阳县、南舆县、曼柏县、莫县、稒阳县。

    可想而知扶苏手下要管多少人,秦王嬴政给的两千骑兵算是很少了。

    “干什么?都是爹生娘养的,你们可以坐我不可以坐?坐下吃饭”扶苏看了一众将士一眼,随口说出这番话。

    一众将士面面相觑,他们本就是宫中侍卫,咸阳城的王公贵族他们接触过不少了。

    但是像扶苏这样平易近人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更别说扶苏还有皇长子和郡尉的身份加持。

    平等当时没有这个字眼,但是众将士心中是暖的,顶头上司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遵命”扶苏简单的一席话,众将士眼含热泪围坐在扶苏身边。

    不远处的桓齮也把一切看在了眼里,此时桓齮心中,对扶苏更是高看了几分。

    毕竟这些将士大多是粗人,没什么文化,扶苏带有一些痞气的大白话,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其实扶苏此行边关,他心底是有那么一些高兴的。

    在那皇城之内,还真不好发展他自己的势力。

    其实他不知道,他爹秦王嬴政,也是这么替他想的。

    行军粮草自然比不得宫里的食物,更别说扶苏的炒菜,但众人在扶苏带来的情绪价值下,这顿饭吃的很开心。

    再次起程,众人情绪高涨,本来只能再走最多四十里路,硬是走了六十里。

    此时离开咸阳城已经一百二十里,但是就算按照这样的行进速度,到达九原郡,也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

    “升帐”桓齮一声令下,队伍井然有序。

    其中扶苏的帐篷,最大,也最快升起。

    “殿下”前来拜见扶苏的是桓齮。

    “将军请坐”扶苏起身,挪过一把椅子。

    “谢殿下”桓齮征战沙场多年,并没有太多拘泥,直接就坐在了扶苏对面。

    “臣只听闻殿下聪慧过人,没曾想殿下待人也让老臣钦佩不已”桓齮这种人,你让他上阵杀敌绝对没问题。

    但是你让他拍马屁,比让他杀敌可难的多,可现在的桓齮,很明显是在夸赞扶苏。

    “将军说笑了,出了那宫门,我就不是什么公子再说了,这些兄弟要跟着我去边关受罪,我理应和他们同甘共苦”扶苏说的轻松,但此时桓齮脸上的表情已经变了。

    “听闻殿下待人宽厚,老臣还有些不信,今日老臣惭愧请受老臣一拜”桓齮说着就起身跪倒在扶苏面前。

    “使不得使不得,将军请起”扶苏也快速起身上前搀扶。

    其实这样一来,桓齮就算是真正认可扶苏这个人了,有了这位猛将在身边,此行边关扶苏也多了几分底气。

    “殿下”桓齮此时还有几分动容。

    “将军别老那么客气,其实我也是个粗人,只是长得白嫩了些”扶苏生怕桓齮又真情流露,赶紧岔开了话题。

    这古人表达起情感来,那可不像现代人那样还带着几分含蓄。

    “末将明白此行九原郡,殿下可有什么打算?”桓齮尴尬一笑,赶忙调整心态。

    “将军既然问了,还请将军指点一二。”扶苏对九原郡这个地方确实不了解,多听多学肯定没错。

    “末将和韩非先生聊过,这九原郡据说并不太平”桓齮马上进入状态,说他是粗人,有点看不起人了。

    “将军所指的可是匈奴和月氏?”扶苏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人家已经表了忠心,咱就也拿出认识来。

    “前有山峦,后有长城,匈奴和月氏虽时有骚扰,但威胁并不大,末将所指是城中百姓。”桓齮也没有藏着掖着。

    但是具体的决定,肯定是要交给扶苏的。

    “难道是那些地方的官员不作为?”扶苏有些来气了,毕竟这副躯体有两份记忆,秦国百姓一直是扶苏的心头肉。

    “可能比我们想的还要严重”桓齮也渐渐适应了扶苏的聊天方式。

    “那我们先走一步,微服私访怎么样?”扶苏眼珠子一转,贱笑着看向桓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