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秦:我成了公子扶苏 > 第35章 戏里戏外

第35章 戏里戏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要说这二十三个女囚,确实有本事。

    再次来到花雷兵营,这地方已经焕然一新,有了扶苏从系统兑换的水泥配方,围墙一两天就坚如磐石了。

    而且这三千女兵,只是这短短几天,眼神中已经多了几分坚毅,和些许杀气。

    花雷这几天的变化也不小,在花雷的眼神中,终于找到了一丝自信。

    花雷正在给扶苏汇报情况,九原县的五千死士已经押送着近二百辆马车上路了。

    光是粮草就有一百多车,不过都是小米和黄米,扶苏系统种子培育出来的农作物都不在其中。

    还有整整几十车都是秦国钱币,因为秦国一统之前,在扶苏看来,这些钱币,根本没用,拿来炼铜都费劲。

    况且这秦国钱币他多的是。

    整个车队里只有两台车装了些金银细软,扶苏也是挑着便宜的装车,也算是做个样子。

    只是现在情况有变,之前答应花雷的兵器就只能先放一放了,甚至是花雷手下这三千多人,也要暂时离开眼前的营地。

    “殿下,是花雷做错了什么吗?”花雷壮着胆子,直勾勾的看着扶苏的眼睛。

    从来都是咱扶苏看得人心里发毛,此时却是扶苏被花雷看得心里发毛。

    因为花雷生的实在俊俏,再加上这些天的训练,整个人的气质都有了很大变化,就连身材也更挺拔了。

    再加上花雷现在可怜巴巴的眼神,杀伤力实在太大。

    “别误会,是这样”扶苏只得把花雷拉到一边,耐心解释起来。

    但是咱现代人看来很普通的动作,在古代人看来却甚是亲密,甚至跟着扶苏一起来的众人都赶忙把头转到一边。

    营地里的三千女兵,此时也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这就导致了扶苏解释半天,花雷都还心不在焉,只是脸上泛起了红晕。

    好在花雷听懂了一句,就是咸阳城内有人诬告扶苏拥兵自重。

    听懂了这句话,花雷才吓得严肃起来。

    “花雷明白,花雷这就让她们各自回家”花雷说着就要下达命令。

    跟着扶苏的时间长了,都知道扶苏这个人的性格,那就是说干就干。

    “等一下,我另有安排,可记得我先前和你说的劳工?”扶苏拦住花雷,脸上又挂起了招牌贱笑。

    就这样,花雷手下的三千多人,也顺利加入到扶苏事先建设好的工厂。

    而且花雷手下的人去到工厂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工厂外围的警戒也可以用她们的人。

    这三千多人本就互相认识,任何细作,甚至是秦王嬴政的探子,都别想踏入工厂半步。

    而工厂内,扶苏早就让死士准备好了织布机,缝纫机等等纺织车间需要的一切。

    还有另一个工厂,那就都是九原县的老百姓了,这里面扶苏也让木匠准备好了打谷机,磨盘等等。

    至于一二号铁矿里的那些新鲜玩意儿,除了子龙为首的死士,其他人是一概不知的。

    带谷的糙米,扶苏是一口也咽不下去,他要让手下的将士,九原郡的百姓,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都吃上热腾腾的大白馒头。

    忙完这一切,天都快要黑了,没办法,古代通讯和交通效率只得如此,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

    这个时候,扶苏才坐下来,在韩非的帮衬下,亲自给秦王嬴政回信。

    信的大致内容也很简单,我没有兵马啊?除了当时上任九原郡郡尉,父王指派的两千骑兵。

    我在九原郡招收,然后训练好的新兵,都押送着粮草和货币前往咸阳了,就为了支援秦国的一统大业。

    …

    至于什么出兵赵国,扶苏连解释都不用解释了,因为他现在确实没有兵马了,精兵五千,已经押送物资前往咸阳了。

    拥兵自重,自立为王这些话,扶苏是肯定不能提的,不然可不就暴露了他们在大王身边有内应的事情了。

    韩非把扶苏写好的信拿起来看了又看,也是啧啧称奇。

    其实扶苏没和韩非说,这就是咱们现代人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扶苏为了打时间差,还让人骑马送信,并没有选择信鸽。

    理由也很简单,信的内容很重要,要是半路被人截获,可就知道现在九原郡没有兵马了,很可能被敌人趁虚而入。

    不管是明里暗里,扶苏都把这台戏唱的和真的一样。

    这还没完,子龙来报,又发现秦王嬴政的探子在郡尉府附近转悠。

    “劳烦两位大人跟我走一趟了。”扶苏笑看着韩非和桓齮。

    “荣幸之至。”韩非和桓齮笑着拱手。

    加上子龙,一共四人,连夜上马前往边关。

    既然探子在看,那咱们就再做一场好戏给大家看看。

    巡视边关这种事,四个女保镖自然不能带,秋武那大体格也就算了,扶苏还没找到适合他的马。

    整个边关跑下来不可能,那得跑几天几夜,四人索性直接去了东方边境,也就是九原郡和赵国接壤的地方。

    九原郡驻兵一万五千人,加上长城的加持,这地方在古代只有冷兵器的时候,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就算是九原郡真的边关告急,周围的郡也可以马上支援,这就是秦国的厉害之处。

    四人所走的秦赵边境,这里也是驻兵最多的地方,整整八千人。

    再加上桓齮手下两千新兵的加入,现在这地方的兵力达到了一万人。

    扶苏刚到军营外,边关将领就带着人热切的迎了上来。

    (秦时军营管制非常严格,没有得到同意擅入军营,是死罪。)

    “深夜来访,叨扰将军了。”扶苏率先下马,客气的朝着边关将领拱了拱手。

    “殿下折煞末将了,将士们早就期盼一睹殿下臻(zhēn)颜,今日殿下亲自来访,末将未能远迎,还请殿下赎罪。”这个人,当初扶苏上任的时候,他也跪在江阴县,县衙外。

    当天晚上还和桓齮喝了个大醉,扶苏当时在县衙门口的一番演讲,早就将这人折服。

    而扶苏在九原郡所做的一切,边关将士也都看在眼里,甜在心里,甚至扶苏上任后,边关的伙食也跟着好了起来。

    所以这位将领的话,真的没有任何恭维的意思,全都是心里话。

    “将军言重了,边关之重,重于一切,要怪,也怪扶苏没能早日来见见将士们,以慰将士们边关之苦。”扶苏对边关将士的敬重,也并非流于表面,此时的扶苏甚至微微弯腰。

    要知道扶苏是什么身份,扶苏拱手微微弯腰的这个动作,对于这些将士来说,已经算是行大礼了。

    “殿下使不得”边关将领赶忙上前托住扶苏的手肘。

    其实扶苏心中也确实有愧,按理说上任的第一时间,就该是巡查边关才对。

    但是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让上面觉得你重视边关,重视边防,重视大秦国土。

    坏处就是你明目张胆的带队巡视,会给本就疲累的边防工作添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你又是秦王嬴政的长子,又是新任郡尉,你要来了,人家不得提前准备,又要忙工作,还要忙着照顾你,这不是烦人是什么?

    扶苏一直没来,也是和韩非还有桓齮商议了好久的结果。

    但这一次,扶苏不得不来,一是做戏,二是真心慰问。

    毕竟人家是夜里突然来的,总共也才四个人,边关也就没有太大的接待压力,甚至可以说没有压力。

    “将军,扶苏可否进营?”场面话也该到此为止了,扶苏直奔主题。

    要是换个人,人家不让你进,你还真不能进。

    可扶苏早已深得民心,就算扶苏偷偷跑进去,谁也不会多说什么。

    可扶苏主动问,这就是给足了边关将领尊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