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和尚下山啦 > 第53章一起去山里了<!>

第53章一起去山里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明镜给郁飞讲清楚了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甚至扩展到了速度和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位置几何,以及复数几何, 她讲课很有一套,又因为数理化都懂,很容易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 讲数学的一个知识点,也讲这一个知识点在物理化学上的运用。

    说道作用力、反作用力,杠杆原理这些,甚至会扩散到墨家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 简单易懂的陈述,娓娓道来, 哪怕只是简单枯燥的数学定律, 都会被她讲得生动有趣, 就连郁飞这样不爱学习的, 听她讲知识点,也很容易就会被带进去, 沉溺在里面,甚至会对这一个定律产生兴趣, 想了解创造这个定律的伟人生平, 想看看这个定律在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运用,去观察生活中的小事或者现象和这些定律有关。

    郁飞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苏同学都会认真的思考, 如果可以解答, 苏同学当场就会认真给他解答,如果超出她的知识范畴,苏同学就会先记下这个问题,过后查阅资料,自己先弄懂了,再把答案和解释发给他。

    简而言之,苏同学就是一个百科全书,基金会的网站上有一个小端口,是专门给同学们发帖子求助的,碰到不懂的内容,就可以发帖子求助,起先只是苏同学在里面回答,后来基金会的同学参与进来,再后来一些老师闲着无事也会逛论坛,集思广益,成了一个小型的校内学习平台。

    郁飞听完了讲解,意犹未尽,自个体会琢磨了一会儿,这才拍了下脑袋,苦着脸,“啊,半个小时过去了,为什么在学校时间就这样好混!”

    郁飞同学是一个很神奇的人,他不爱学习,不爱玩游戏,也不爱看电视,没有什么爱好,最不喜欢看人吵架,偏偏他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吵架,所以他不爱回家,因为无聊,大把时间业余时间都待在铺子、学校和基金会,这三个地方别的不多,书最多,所以这三年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虽然比不上顾朝琛苏锦衣他们,但偶尔也能名列前茅了。

    郁飞拿着书,神色古怪,忍笑忍得辛苦,“明镜你知道吗,昨天开家长会,老师对我爸妈说,‘你们家郁飞进步非常快,郁飞爸爸郁飞妈妈能给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做一个好家长吗?’,老班的目光非常真诚,但是我爸妈的脸色跟染料桶调色盘一样,青青紫紫红红白白,啊,老爸老妈被老班的灵魂拷问得都快缩到地底下去了,我当时第一反应居然是想笑,嘿嘿。”

    郁飞说着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不是太不孝顺了,但是这真的是上小学以来他们第一次参加家长会,之前要么忙,要么因为吵架,赌气,一个推一个,谁也不来。”

    郁飞妈妈郁飞爸爸脾气都很暴躁,明镜见过两次,先前一次是夫妻两人动手,后头是来铺子里抓不愿意回家的郁飞,妈妈有时候也会跟爸爸生气,但每次妈妈都会对她说,宝宝乖,妈妈有话和爸爸说,宝宝不许偷听,然后揪着爸爸的耳朵皮出去说。

    妈妈和爸爸说生活在一起都会有摩擦,要相互包容,但有时候包容不了,就要稍稍控制一下自己的脾气,因为大吵大闹会给宝宝留下阴影,万一宝宝以为结婚和家庭就是这样糟心糟糕的气氛,长大后对婚姻和家庭失去信心失去渴望怎么办?

    妈妈的话有些地方她懂了,有些地方还不懂,不过她查阅了很多资料和案例,知道家庭环境确实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像郁飞,就是一个不爱回家的崽崽。

    明镜先跑去了一趟铺子里,从书架里找到了两本书,是爸爸妈妈以前看的,当旧书放在铺子里给客人们看了,明镜把书给郁飞,“其实你的爸爸妈妈也很担心你,关心你,只是没有好好表达,这个书我妈妈说很有用,郁飞你可以拿给你爸爸妈妈看看,可能会有帮助。”

    郁飞被苏同学逗笑了,因为苏同学是一个当生活或者思想上遇到困境,就会选择看书的书痴,大部分是从书里面找答案,但就算暂时没有找到答案,看完书她整个人就会有一点点不一样,实验遇到瓶颈,脚步暂时停滞不前带来的苦闷和急躁会一点点散去,收拾好心情再次启程,又是一样冷静平和又信心满满的状态了。

    苏同学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精神食粮’以及书本对生活的重要性,她喜欢书,所以经常会给同学们推荐一些有帮助的好书,只要有学生证,拿着老师或者家长们许可借阅此书的签字表,就可以从铺子里把书借走,这几年过去,基金会又把铺子旁边的店铺买下来,做成了阅览室,不但放学后会有学生来这里写作业看书,周末家长还会陪着孩子过来一起看书。

    苏同学想把,读书的理念传递给其他人,她也做到了。

    真的,哪怕这两本书拿回家去,爸妈肯定不会看,但郁飞还是很感激苏同学,所以他翻开了这两本书,打算自己把它看完。

    兜里的电话响了,不想看都知道是老妈打的,郁飞皱皱眉,拿出来一看果真是,接通说了声要补课,在外面吃饭,让爸妈自己吃,就挂电话了——自从上次家长会以后,可能是受了刺激,突然父爱母爱爆棚,上学放学,常常要接送他,问他能不能吃饱,画风诡异。

    郁飞没管,他家离学校近,坐车五分钟,这一片又很热闹

    ,所以他每次不混到末班车不想回去,学校关门他就会去铺子,只是看书还没看半小时,郁妈妈就找过来了。

    郁妈妈气质很好,头发是大波浪卷,脸上带着笑,和和气气的和明镜打了招呼,甚至还给她带了一盒小饼干,如果不是看见过郁飞妈妈和郁飞爸爸吵架的样子,根本想象不到这样的女子会发脾气。

    郁飞手边的一本书皮上写着一行大字《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后头有一行略小但还是很明显的黑体字

    教您如何营造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郁飞妈妈愣了愣,上前想摸摸儿子的头,却发现儿子个子很高了,也让她有点陌生生疏,想亲近,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只好笑问,“小飞你怎么看这样的书。”

    这本来是要给你们看的,郁飞知道说也白说,就只摇头,“我现在12岁了,再过12年也到了要结婚的年纪了,我先看看,以后好创造好的家庭氛围,让我儿子能生活在一个温馨有□□里,健康成长。”他是真的这样想的,他讨厌总是吵架,甚至动手打架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家庭,他见过另外一个巷子里一个哥哥,他爸妈就是成天吵架,在他爸爸对他妈妈动手的时候,哥哥受不了,拿了刀差点和爸爸动起手来,后来也辍学,不上高中大学直接离家出走了,再回来娶了媳妇,重复着他爸爸妈妈的老路,一样的鸡飞狗跳,太恐怖了。

    真的,他不想自己变成爸爸妈妈这样的人,他现在干活,在外面偷偷打工,赚一点学杂费生活费,尽量少跟家里要钱,就是想着爸爸妈妈负担轻一点,就能少吵架一点。

    半大少年说得煞有介事,手边甚至放了个本子,上面记录了一些读书心得。

    孩子说的很真诚实在,郁飞妈妈脸上莫名火辣辣的,其实这两年儿子总是不爱回家,就算回家也很少说话,她已经渐渐意识到自己和丈夫的错误了,工作和生活的不如意总让她有很多不满意,这些不满意通通都被她带到了生活里,有时候脾气上来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吵架的时候也有人劝,劝她少吵架,她不耐烦或者不以为然,谁不是这样过来的,但开家长会那天班上有个孩子很努力但就是成绩不太好的妈妈笑说,孩子已经尽力了,不要逼太紧,孩子来到他们身边就是上天给的礼物,有些事适可而止。

    她那时候若有所悟,对啊,孩子生下来不是用来承接她负能量的。

    其实郁飞已经是很乖很懂事的孩子了。

    最近她也和丈夫聊过很多,双方达成了共识,如果不改变,儿子会离他们越来越远,这个家也就散了。

    郁飞妈妈有些不好意思,还是说,“那这两本书,小飞能不能借给妈妈看看,妈妈也需要学习一下。”

    啥?

    郁飞受到了惊吓,从老妈的眼睛里看到了歉意和认真,又有些雀跃和紧张,生怕对方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立刻补充道,“可以,但是老妈我们可以做一个约定吗,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吃了饭,你和老爸都不要玩手机——少玩一个小时的手机,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和我一起读书,能做到吗,老妈你先和我爸商量一下,这是个需要毅力的活,我觉得……”

    只要坚持十五天,郁飞相信爸爸妈妈会爱上读书活动,但他担心这两个把手机当唯二爱好的人根本连十五天都坚持不下来,可是他真的想让老爸老妈和他一起读书,他这样不爱学习的,也觉得读书是一项有趣的事情,想分享给爸爸妈妈。

    儿子言语间的不信任让郁飞妈妈脸红,立刻就应下了,把手机拿给儿子看,“你爸也同意了,我们以后不吵架了——如果每个月吵架超过两次,就给你们的基金会捐赠一万——两万块,可以吗,小明镜可以作证。”

    郁飞书盖在脸上偷偷朝旁边坐着的小明镜笑,还竖了竖大拇指,其实老妈有要改变的意识,他就已经很感动了,但是不能高兴的太早,必须要对方用实际行动说话。

    所以郁飞还是在书后面整理好表情,才露出一双眼睛,严肃地看向妈妈,“真的吗?老妈你是大人,总不会食言而肥吧。”

    自家儿子多优秀呀,这些年没受他们影响长歪,真是谢天谢地了,郁妈妈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下定决心要改变了,连连点头,“妈妈绝对不骗你。”

    书本后头郁飞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去了,等拿下书,又是一副很严肃认真的表情,“那好,看你们表现,要是老爸老妈表现得好,作为儿子,我也有诚意,等明年参加奥数比赛,我就捧回一个奖杯来。”

    郁飞说完,咬了下自己的舌头,后悔说大话了,心里有些懊恼,但男子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说出来了,他就会好好准备,尤其看着妈妈高兴开心的样子。

    郁飞妈妈笑得合不拢嘴,“那小飞,跟妈妈回家吧,你爸做了好吃的菜,等着咱们——小明镜也一起去。”

    其实郁飞和家人在一起还是很开心的,明镜感受得到他发自内心的开心,明镜摇头,谢过阿姨,郁飞朝她比了个电话联系的手势,把那两本书塞到老妈手里,收拾书包,难得没到九点‘下班’了。

    很快明镜就收到了一条消息

    “啊啊啊啊啊,小明镜,等你从南平川回来,给我补习数学啊!

    !!大丈夫不能食言啊!啊啊啊!”

    开心都能从这样短短一句话里传出来,明镜眉眼弯弯的回“好,我回不来的话你就参加我哥参加的那个奥数班,我哥说挺好的。”

    明镜想着郁飞同学明明心里乐开了花,又要板正脸给郁妈妈看的模样,就自个趴在桌子上乐,其实没有崽崽喜欢一个人待在冷冰冰的教室,只是有时候,更不想面对那些不能处理又让人心痛的场景,所以选择避开,郁飞能开开心心回家,就很好。

    顾朝琛还没有钱买别墅,但是在环湖路边上买了一个房子,和明镜回家是一条线,再加上本身就和明镜住在一个小区的董轻鸿,只要明镜在学校,三人都是一起回家的,现在董轻鸿出国交流学习一段时间,就只剩他们俩了。

    因为牵扯到了医疗援助,情况很紧急,所以基金会这边也没有耽搁,第二天一清早就飞过去了,到了南州省会,下飞机就有人在飞机场等着,车开了六个多小时,才到了受灾区。

    一整个村镇十五个镇子没有一个幸免,甚至一些在山坳里的村寨还遭遇了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和暴雨带来的泥石流,每个村子的灾后重建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工作着。

    距离地震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危房鉴定和新房建盖都还在进行中,所以很多人都住在简易的棚户板房里,明镜看了新规划,因为地震和交通的关系,南平川政府这边已经决定把新住宅区建盖到了南平川镇附近的城郊,供水供电,让大家搬出来住,又组建了专门的团队,修桥铺路,这样以南平川为中心点,以后就是要种地,也可以开着拖拉机进山去收粮食……

    这里的政府部门曾经扶持村民栽种了类似核桃、花椒板栗之类的经济作物,改善了大家的经济条件,但对比起其他地方的村子,还是差别太大了,毕竟地势条件就是这样。

    又是9度半区——这算是地震等级里最高档的了。

    知道她要来南平川,家里人都很担心,大哥早早的就让人把她要用的实验仪器准备好了,就在镇子上的一栋房子里,明镜来是带着两车物资来的,有药物有水食物衣服,一来就交到南平川物资处了,除了药物,其他吃穿的先紧着孩子的来。

    高伟带着六个人来南平川,分头去联系医疗资助和助学资助的申请人,很快就核实了情况,两个医疗资助都是地震灾害的幸存者,一个十四,一个十二,要装义肢,就住床对面,是同班同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一起申请的。

    原本就是很贫困的家庭,现在变成了这样,就更困难了,高伟把两人之前欠着的医疗费补清,把俩孩子送去市里面大医院后,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把所有有孩子的受灾家庭筛选出来了。

    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面对数量庞大的受灾群,基金会里面剩下的资金明显不够,只能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先紧着要紧的事来,比如医疗救助,吃穿住上,原本预算要用来补贴学校的资金也暂时搁浅了,得先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生病。

    到处都是倒塌的危房,街上总有孩子在找吃的,看着触目惊心。

    明镜和顾朝琛一直在救灾部门当志愿者,她虽然年纪小,但本身学医,可以给大夫当下手,做护士,成天在各个村子之间跑,顾朝琛筛选需要医疗资助的受灾群,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差不多三个多月过去,受灾人员全部搬进了新建盖的房子,这才稍稍能喘口气。

    她就在南平川过了十岁生日,期间大哥二哥都来过一趟,看他们住的地方还好,也没什么危险,就又回海河了。

    值得让人开心的一件事是,这里的土地条件果然有开发种植人参的基础条件,她可以利用一些植物的萃取成分略微调整酸碱度,再配合上她的人参湿度温度光照循环模拟系统,这个地方就会比她在海河的培植基地都适合栽培人参。

    缩短人参生长周期的议题也有了进展,花果期缩短了一年多,她手里有一整套出产出高质量人参的种植技术,要做研究,提纯人参皂苷,就需要大面积种植才行。

    保本不赔是肯定的,但是如果做研究的同时也能帮助那些贫困崽崽们的家人赚一点外快,就更有意义了。

    明镜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还有师父,开心得不行,爸爸妈妈的意思都是让她放手做,家里什么都能支持。

    但这种事是不可能单干的,首先是要取得当地政府的同意。

    光靠嘴巴说肯定没人相信,必须要用成果和数据说话,明镜就在南平川住下来,先从农民伯伯手里租了两块地,反复试验,折腾研究了两年,等人参苗确确实实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成活率90以上,也确实开花长了果,这才写了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带着实验数据和计划书,打电话给高伟叔叔,让他飞过来,带着自己去见领导。

    毕竟她虽然有了初中毕业证,团员证,但确实只有十二岁,还是个小孩子,这么大的项目,根本不具备说服力。

    去之前明镜还有点紧张,但事情比她想象中要简单很多。

    研究报告和计划书投递到经管部和土地局后,很快就有了反馈,明镜见到了她人生中最大的官——南平川镇长农业局土地局局长——一起考察了她的实验基地。

    这和在学校被校长表扬是一个道理,明镜还有点激动,高伟这两年经常海河平川两头跑,几乎可以说是看着这个小孩长大的,看她激动兴奋,就忍不住想笑,“不要太紧张,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海河其实你见过更大的官,只是可能你没太注意。”

    因着里面的经济利益,一般大企业入驻或者落户一个地方,百分之80都会受到欢迎和支持,只要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当真有利可图,当地政府没有什么好阻拦的——再加上这个地方经历过天灾横祸,更需要一些吃饱饭的新出路——实际上有苏氏和基金会的名头在,就算是平川市长来了,高伟也不太稀奇。

    所以高伟一点也不担心,因为这一个培植基地是海河那一片的五倍大,所以已经雇佣了一批当地人帮忙了,在南平川这样的地方种出了人参,而且开花期缩短了将近一年,这是一件稀奇事,所以来看的人不少。

    明镜穿着工作服,在前面认真的给各个领导大概讲解模拟系统的种植原理,他们不一定懂,但后面跟着有专业团队,这些专业人士时不时会提一些问题,明镜对答如流,也常常让科研人员沉浸在这些精妙的机构里,对这一整个模拟培植系统夸赞个不停,明镜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她是借助了自己身为饕餮的超能力,再加上这一个项目前前后后已经研究超过七年了。

    七年的时间,不短了。

    队伍里有个老专家,对这个生态模拟系统很感兴趣,“你家的研究团队下一个打算研究什么,老头我可以申请一起参加研究吗,完全可以先研究一些病危植物,只要掌握了植株的生活习性,再调整生态培植系统的参数,完全可以复刻人参种植的老路,说不定还真能成。”

    “前辈说的有道理!”明镜有点激动,她特殊的味觉和嗅觉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各种植株在不同环境下的细微变化,可以帮助她拿到植株生长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数据,这确实是另外一个可以研究的方向,只是至少要再等两年,这一批人参收割完再说。

    专业人员围在一起说话,考察团队点了头,基本上是很顺利的,这个住在南平川种人参的小姑娘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助学基金会这两年的时间,在南平川捐赠了巨额救济款,又资助了将近23个失学儿童,53个贫困生,背后又有苏氏集团这样全国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做支撑,这一个项目值得尝试的好项目,没必要拒之门外。

    拿到了相关部门的许可证,明镜就更有干劲了,基本上每天都在山里转,教授大家人参的种植技术,这天听隔壁的唐小美崽崽说在南屏山上找到了她想要的菌灵草,惊喜得不行,拿了把小锄头,背着个背篓,和家里人说了一声,就和唐小美一起去山里了。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