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扶弟魔跑路不干后致富了 > 第37章 摆摊

第37章 摆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邵雨桐20岁那年,智能手机兴起,加上网络普及,很快让人们了解这花花绿绿的世界——

    各式各样的异地美食、眼花缭乱的美妆用品、国外高端的大牌单品……闪亮亮的新鲜玩意儿一股脑袭来,刺激人们进行消费。fangzexs

    店里几个小服务生每天就琢磨怎么化妆,用什么东西护肤,拿出来的东西要么金光闪闪粉嫩嫩地好看,要么就是低调奢华的某国外大牌。

    邵雨桐觉得,既然这些东西有人买单,为什么国货就不能往这方面走?

    论奢华论审美论配色,他们的老祖宗甩了国外n条街!

    邵雨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首先是产品线,保留大众基础款之外研发一条针对年轻人的产品线,价格要让他们觉得有档次又控制在能买得起的范围内。

    “其次是包装,不能让他们觉得‘土’,要漂亮好看,赏心悦目,送人自用都要拿得出手。包装可以参考传统纹样和配色,网上能查到,样式可多了,常见的黑底金边描上纹样,不就显得很贵重吗?如果换成鹅黄就很淡雅。

    “不同功效的洗发水就用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香型配上对应的花朵纹路,我们有大量的文化资料可以参考,我觉得不妨走这个路线,不追求向国外看齐,就用我们自己国家的特色。”

    郭悦没想到邵雨桐小小年纪竟有这番见地,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老牌子难做,他们也想创新,想推广,可苦于市场瞬息万变,不知道往哪里使劲好,今天邵雨桐一番话,给她打通了一条路。

    是啊,他们背靠的是国家几千年的文化,面向的又是亿万群众消费者,就做好自己本土的品牌特色,坚守国内市场,什么国外大牌小牌的,他们都不怕!

    等到这条路通了,他们销到国外去,也让老外见识见识什么叫华流!

    郭悦真觉得他们厂子有希望了,要是成了,能带动多少经济啊!

    为了工厂品牌,多来年郭悦注入不少心血,有许多情怀在里面,不能轻言放弃。

    当年她家里条件差,念不起书,是乡亲们每家凑了点将她送出大梨沟,送出南河。

    毕业了,她回到家乡建设,办了厂,让乡亲们来工作,有了生计着落。

    如今生意不好,厂子效益也不好,有一天算一天,如果工厂倒闭,她好说,怎么都能过,可靠着厂子过活的乡亲们咋办?所以她整日发愁,想着怎么打开销路,盘活工厂。

    今天来探望老同学,想聊天解一解,没想到居然有意外收获!

    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啊!

    郭悦说什么都要拉上邵雨桐:“今天姨一定得请你吃顿饭感谢你,别让了,咱们去金门大酒店!”

    郭悦虽然经商多年,可早年在家干农活的力气还在,稳稳地把邵雨桐圈住。

    邵雨桐完全动不了:“哎姨……杨老师?”

    杨桂兰笑嘻嘻的:“走吧走吧,正好跟你说说月考成绩。”

    好吧!

    邵雨桐被架着来到南河最高档的金门大酒店,跟着蹭顿饭。

    大酒店的饭菜就是不一样,明明就是普通的家常菜,也要起什么“金玉满堂”、“紫气东来”、“步步高升”这种看不出口味的名字。

    邵雨桐对着菜单来了灵感:“郭阿姨,您看这不就是所谓的包装吗?咱们也弄个这系列那系列的,听着就高级。”

    “对!”郭悦的嘴角就没放下去过,“你帮阿姨想了这么多好主意,阿姨可怎么谢你好?”

    “我只是提了点建议,能不能执行还得看实际,要是真成功了,您再谢我不迟呀。”邵雨桐笑笑。

    “好,要是真有那天,阿姨肯定好好谢你,别说是金门酒店,就是满汉全席姨也给你弄一桌!”

    吃完饭,郭悦回厂里轰轰烈烈搞改革,邵雨桐回家,照旧换洗衣服,找老妈要生活费。

    “省着点儿花啊,最近生意不好,可没啥钱呢。”张丽娟数了三张给闺女,继续钩花样,嘴里念叨,“你说说啊?最近那人都咋想的,都跑到外头那烫头死贵死贵的店里,我瞅那烫的什么?也不比我们这好多少,叫什么梨花烫,锡纸烫,烫个头那么多花花。”

    “妈,现在流行,你们店里也整呗,你们弄上来,价格不就跟着上去了么。”

    “你们这叫流行个啥,我瞅着挺一般。”张丽娟挺不屑一顾的。

    邵雨桐迷惑,虽然现在审美多元,可老妈一个做美发行业的,咋不跟着流行走?

    发廊跟不上时代审美,只有被淘汰的份呀,怪不得生意不好。

    她老妈如今也不知道咋了,赶不上年轻那会儿的灵活劲,要不劝老妈趁早改行,还能赚到钱。

    “妈,你要觉得发廊不赚钱,咱家弄个电脑在网上卖货也行。”

    或者开个快递驿站,眼看着网络购物就要起来了,物流行业随之发展,全是风口,她老爸老妈总能吹上一个吧?

    张丽娟头都没抬:“啥玩意还用上电脑上卖?能卖啥呀。”

    “就你之前买的那些洗发水产品,都可以挂在上面卖到全国各地,你也可以买全国各地的产品,留下地址,邮局就能把东西送到咱家。”

    “哪有啥用呀,怪折腾的,现在市场啥玩意买不到?还弄电脑,多贵啊那玩意,不弄。”

    啧,老妈咋油盐不进呢?

    邵雨桐摩挲着手里的三百块钱,深深觉得自己大学学费不稳。

    她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咋发动不了自家爹妈,连二姑都知道出去打工挣钱。

    邵雨桐望天,难不成她家这地方太晦气,没被关老爷罩着?

    唉,他们不愿意就不愿意吧,将来就算没工作,也得为儿子考虑,想办法去挣钱,不管他们了,自己还是努力学习吧。

    因为劝不动家里去赚钱,邵雨桐这个周末的兴致不太高,周日先跟赵子琪碰头,赵子琪也是一脸愁眉不展。

    “咋啦?”

    “穷呗,这个月我才拿了五百块,我妈叫我省着点儿。”赵子琪拍拍钱包,犯愁。

    邵雨桐有点奇怪:“你家里不至于吧,干妈饿谁也不至于饿到你啊。”

    “唉你不知道,我爸单位两个月没开支了,家里最近用钱多,就这样了。”

    赵家还有点房贷没还清,赵铭两个月发不出钱,单靠姜曼青一个人的工资确实难过,怪不得要勒勒裤腰带渡过难关了。

    邵雨桐安慰她:“没事,不买乱七八糟的东西够吃饭了,你不够我还有小金库,不能让你挨饿就是了。”

    赵子琪知道邵雨桐挣钱不容易,忙说:“够的够的,我压岁钱还没动,你别操心。”

    本以为赵家的状况很快过去,可一直到期末,赵子琪的消费水平肉眼可见下跌,临近期末也吵着暑假去旅游了。

    两人坐在树荫下扇风,赵子琪闷闷不乐:“你说我家不能破产了吧?”

    邵雨桐把冰棍塞给她:“不能,干爸不也在想办法么,他在家没说啥?”

    赵子琪摇头:“他们不让我听,说小孩别管大人的事。”

    “那我觉得就不要紧,如果真出了大事,想瞒也瞒不住的,应该是那种咱们帮不上忙的事,所以才没告诉你,他们不说,你就安心学习吧。”

    话虽如此,邵雨桐是有点担心的。

    赵铭做土建造价方面的,现在单位发不出钱,要么是大环境效益不好要么是款项出了问题,而他一耗小半年没动,可能是被合同绑着不能出来单干,或者有其他顾虑在。

    但有一点邵雨桐想得对,这事儿他们高中生帮不上忙,她能做的也只有好好开解赵子琪,分散注意力,别让她再出状况给家里雪上加霜。

    邵雨桐想到一个主意:“要不这样吧,考完试咱们去夜市摆摊,正好罗叔他们也去步行街开两个月摊,咱们就在边上卖烤肠冰可乐冰棍,咋样?”

    赵子琪老早就羡慕邵雨桐的火腿肠生意,一听这注意打起精神来:“好呀好呀,我可想自己当老板了!”

    说干就干,考完试邵雨桐马上筹备她的夜市小生意。

    老罗肉夹馍主要做学生生意,放假没学生,本来他们打算歇两个月,可又觉得两个月不干亏了。

    邵雨桐说寒假歇就歇了,夏天去夜市,根本不愁客流,正好续上高峰客段。所以两口子又买了烤肠机冰柜等新装备,租了夜市一角,架上东西准备开卖。

    而邵雨桐就是打算去帮忙看摊子,顺便卖点别的小玩意。

    吃肉夹馍,炸串来点不?炸串吃了,可乐来点不?可乐喝了不过瘾,冰棍来点不?

    冰棍吃完,小孩看着气球好看,来一个;再旁边是新鲜搞怪的小玩具;再旁边小丫头看了就不爱走道的闪闪发卡,别小看这些玩意儿,这不都是钱吗!

    于是罗家守着肉夹馍阵地,邵雨桐在外面看着烤肠饮料装袋,再旁边是他们自己批发的小饰品小玩具,赵子琪看管。

    夜市小摊就这么热热闹闹上线了。

    也别说,不少挣!

    夏天天气热,一天的冰矿泉水饮料能卖好多,烤肠炸串一向是大众喜爱,邵雨桐站在外头烤得脑袋发晕。

    小饰品采买的时候她特意叫上了叶思妍,叶思妍在这方面很有眼光,挑的东西都很好看。

    有款星星发卡成了他们小摊上的爆款,明天要去补货了都!

    许艺还时不时溜达过来当托,把他们的小摊捧得很热闹。

    邵雨桐擦掉汗,烤下一波香肠。

    很好,这就是金钱的味道,真香!

    两个孩子白天学习,晚上帮忙出摊,两个礼拜下来,黑瘦了一圈。

    赵家两口子偷偷去夜市看过,见闺女热情得招呼客人,心生感慨。

    赵铭差点没挂住要在街上哭了。

    姜曼青赶紧怼咕他:“你得了昂,憋整那些没有用滴。”

    赵铭抹了一把脸:“我、我这是汗我,我热!你瞅你……”

    姜曼青也蹭蹭,嘴硬:“我也热,咋地!”

    两口子在墙角站半天,完了赵铭说:“也别说,咱姑娘以后出门饿不着。”

    姜曼青叹了一声:“可不,她俩吃不着亏,比咱们强。”

    邵雨桐不知道干爸干妈来实地考察过了,每天忙着记账进货。

    原本说烤肠摊罗家给工资,邵雨桐没要,她帮看摊不假,可罗家出东西出设备,自己引流卖别的,也是沾了人家的光,因此烤肠赚钱算罗家的,饮料冰棍的毛利算她的。

    邵雨桐可不嫌买卖小,再小的生意积累起来都很客观,她光卖水一天都赚个百八的。

    还有星星发卡,这个有不同颜色,叠带一组四个最好看,进价五块,邵雨桐一部分按组,另一部分打散自由配,一组十块,单独买三块五一只,单这个发卡就赚了两千左右。

    等到开学前一算总帐,邵雨桐跳起来了!

    归拢归拢,一个假期她们的小摊挣了将近一万块!

    作者有话要说:

    桐:一个都吹不上,还得我来——————此时物价开始隐隐上涨,说起来小地方在吃饭上的钱真的多,我高中一个月六百多零花都在吃饭上,同校住宿生普遍800-1000普通家庭吧,我是普通条件的走读,别的东西用在家里不额外算钱了,条件差点的住宿生五六百吃食堂也够了,2010年前后要是听见谁家有个一万也是不得了,不像现在,人在阿美年均百万,钱都不是钱了。噫,深夜看物价好e,回不去了,两块钱的凉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