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决断<!>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决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太子在祁允昭的眼里, 向来是个慈父。

    虽然祁允昭长在天子与皇后身边,但是一家人都住在宫中,培养感情自然比当年祁元询与父母相隔万里来得容易。

    祁元询脾气好, 轻易不会发怒,非常注重对儿子们的培养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 祁允昭才是他最应该倾注心力的对象, 没有因为长子和爷爷更亲就放松了和儿子的沟通。

    然而这样的皇太子,却是现在让尚未择选良配的皇长孙考虑日后若有倾心女子,该如何对待于她。

    看光幕的反应, 他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威吓,而是会真切付诸行动的。

    若是皇长孙选择正确也就罢了, 从此自然是父慈子孝,未来可期。

    高皇帝逊位当今天子,也是事出有因,若非如此, 历代以来,有过多少天子?可是太上皇却是屈指可数的。

    光幕出现的记载之一, 祁元询愿意退位为太上皇, 与子分居两京,绝对是一片慈父心肠。

    可是若是皇长孙选错了……

    光幕的闪现虽然频繁, 但是祁允昭还是清楚地看明白了自己“执迷不悟”之后的后果。

    像最开始光幕记载一样,因为沉溺于和真爱之间的“真情”,子嗣稀薄也就罢了——他家皇爷爷也只有三个儿子,在一众兄弟里面,也算得上是子嗣不丰了——可是,生下了一个“北狩”、使朝廷六师沦丧、有天下而不能守的倒霉儿子, 他就真的担不起这个罪名了。

    大周国力之强盛,祁允昭身为皇帝长孙、太子长子,对此是一清二楚的,周边的所有势力都已经被打服,纵然内附诸部以及东胡残部,到底会成为大周的祸患,可是只要大周做好防备,不过癣疥之疾耳。

    东胡残部纵然能休养生息,可是无论是当今天子乾圣帝还是光幕记载中出现的“仁宣二宗”的形象,都是备受尊崇的圣明天子,怎么可能坐实祸患坐大?

    如此一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带着大军出征却硬生生将所有有生力量葬送在了关外的这位“英宗”,在军事方面的能力究竟是怎样“卓绝”,祁允昭真的是不敢想。

    作为一个在正常的宫廷氛围中长大的孩子,祁允昭对自己的未来也是有过展望的,娇妻幼子自然是不少人的想望,他也是曾想过的,可若是自己的长子未来会是这么个模样……

    一直被以作为继承人的严苛标准培养长大的祁允昭,觉得自己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他现在还不是光幕上的那位“宣宗”,不明白那个女子究竟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他废元配而立之为后,但是,光是继承人不合格这一项,就足够打消他对这个女子的好奇心了。

    除开最开始的这个光幕,光幕展现的另一个结果,也让祁允昭很难相信,这样的决定,居然是他的父亲做出来的。

    别看他爹这个皇太子当得惬意,可是,这是有前提的——乾圣帝喜好兵事,又想要迁都到北京,因此屡有出游,太子这才有了监国之责,否则的话,太子结束课业之前,每天要学的东西,可比祁允昭现在要多得多——没有这个前提,当大周的皇太子,有时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高皇帝高寿,当今天子也正值盛年,皇太子继位的日子还有得等,可是,皇太子是等得起的。

    然而,若是做了错误的选择,祁允昭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等得起。

    光幕中模糊地透露出了皇太子继位的时间,毕竟都说了祁允昭都快要做将近六十年太子了,这个数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可是五十几年总是有的,这样一来,当今天子还能治理这个天下十几年。

    做十几二十几年皇太子便能正常地继位,换作任何人,想来都是乐意的。

    可是做上将近六十年的皇太子,这就不是福分而是折磨了。

    天子高寿,就意味着越是年长的皇子,机会就越小,指不定哪一天,就被天子给熬走了。

    说实话,祁允昭如今年龄虽幼,对寿命没有什么概念,也惊讶于自己能做这样长久的太子。

    父高寿,他亦高寿,呵呵,真是一段佳话。

    如果说当这样久的太子,全是因为他的父亲不肯放权,那么另一份仁宗主动退位为太上皇的光幕记载,就是最好的驳斥。

    那么,何以他的命运会如此的不同,他做的关于未来心上人的选择,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这样有着鲜明区分的未来提醒,纵然那位“孙氏”以及其他可能成为他的“挚爱”的不知是何姓氏的佳人,究竟是怎样的国色天香,也不能再引动祁允昭的思绪了。

    未来的宣宗皇帝从此在女色方面大有父亲与高皇帝风范,以至于在父亲未曾退位为上皇、自己未曾参与监国之前,因为较为空闲,诞育子嗣过多,以至于有了家人之间,笑言他们家若并非天家而是宗藩,光靠生孩子的禄米都能养活全家的笑谈。

    说定了这件事,祁元询和祁允昭父子之间,又恢复了亲密无间的状况。

    倒是太子妃,因为母亲这件事闹了好大一个没脸,又看到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对儿子可能产生的莫大影响,终于认识到了事情的严肃性。

    当今天子与皇后琴瑟和谐,皇长

    孙在他们的身边长大,自然会对这样在天家少有的真情产生向往。

    太子妃对儿子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反对,可是皇长孙再怎么样,也只是一个未满十岁的孩子而已,纵然是皇子龙孙,平日里他们管束得严,孩子是连女色都不近的。

    孩子被感情冲昏头之后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太子妃已经通过光幕见识到了,光是凭这个,她便不能再让儿子再这样走下去。

    怎么教儿子,是太子和她的事,可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却是她的母亲彭城夫人违反成例,在采选之前,便“内定”了一个女子,并要特意去培养这个女子和皇长孙的感情。

    太子妃当然希望自己的娘家好,可是她在太子宫中又不是独宠,除了她所生的嫡长子,太子还有其他的儿子,所以,养在天子与皇后膝下的皇长孙,才是她最重要的指望。

    皇长孙好了,日后难道会不去提携自己的外家?

    便是皇太子,对自己煊赫已极的外家,也有想要帮扶之意,太子妃了解自己的儿子,皇长孙是个重情的人,这样的他,怎么会让自己的外家过得不好呢?

    更何况,张家已经是堂堂伯府了,等到太子继位,作为皇后母族,未来恩封侯爵,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样的张家,现在还有什么方面是需要她特意去帮扶的吗?

    张家不需要她去帮,可是,皇长孙却是需要她助力的时候。

    前头她是被自家娘亲的话给说糊涂了,以为对儿子来说这不过是无伤大雅之事,如今一看,对儿子却是有损害的。

    既然这样,不管是为了儿子,还是抑制一番母亲愈发膨胀的贪心,她都要先冷着娘家了。

    皇太子夫妻都是明白人,皇长孙择配这事,本就没什么影儿,如今更是很快地翻篇了。

    看过了光幕想要做文章的人,见到最后稳定下来的仁宗退位为上皇抚养皇长孙,宣宗为帝治理天下,祖孙三代共同开创盛世这样的光幕内容,也当晓得他们再说不出什么花来了。

    更何况,皇长孙未曾择配,那位“孙氏”更是连影儿都没出现过,在这方面追查到底,不仅有很大的可能被监国的皇太子以“捕风捉影、无稽之谈”这样的话给堵回来,还要提防皇太子为儿子出气,自己反倒自讨苦吃的情况。

    是以京师之中,一片风平浪静,就是那帮帖木儿帝国的使臣,以及欧洲的传教士,见到了大周天上光幕显示未来预言的奇景,大为诧异,闹出了不小的骚动。

    那帮传教士更是连呼“神迹”,对光幕出现始末以及近年来的光幕记载追根究底,要探究这“神迹”的神秘之处。

    他们的举动被礼部上报到了祁元询这里,他见了,也只是暗中让锦衣卫进行监视,看他们真的只是单纯的要研究,还是有什么借光幕文字分析未来信息的想法。

    看这些人的反应,更远的外国地区,现今是还没有光幕的,这光幕的出现机制,还真是神奇。

    在太子和太子妃努力淡化和皇长孙有关的光幕记载的痕迹的时候,北巡的天子发回来的家书已经到了。

    要不是北巡除了为自己和皇后选择吉地陵址,还有其他的事务要处理,指不定回来的就不是家书,而是天子和皇后了!

    明明和他的关系不大,甚至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敏锐地进行了阻止,让长子在迷途之前就成功地做好了决断,可是天子的诘问却直直地冲着他来了。

    皇太子:我冤啊!

    你们的孙子是你们的小宝贝,儿子就不是了吗?

    父皇母后,如果爱,请深爱,对你们的长子我好一点,不要对我和我儿子厚此薄彼啊! w ,请牢记:,,,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