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直播:老祖宗们别看了,你们墓都没了 > 第40章

第4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已经辞去小吏官职的董奉正在自家后山隐居,没料到居然得知自己居然被后人如此推崇,不疾不徐地练功。modaoge

    比起另外两位,董奉的武力值可不低。

    只能说,东汉末年,武德充沛啊!

    【董奉治病有一个很有趣的规矩,重病愈者种下5棵杏树,轻病愈者栽下1棵杏树,数年之后,董奉隐居之地已经有了上万株杏树,郁郁成林。

    夏日杏子熟了,董奉便将其储在草仓,需要杏子的人可以拿粮食交换,再将所得粮食赈济灾民。】

    画面上只见一大片看不见边缘的杏林,枝头结满饱满的杏子,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衣衫褴褛的百姓脸上挂着期盼的笑容,小心翼翼地将杏子摘下来。

    那些已经损坏的也不嫌弃,兴高采烈地捡起来等着干完活带回家。

    不少人看到这一幕若有所觉,他们听完董奉的事觉得很平淡,可见到天幕展现的一幕心里有所触动。

    医者仁心。

    而百姓则是羡慕的看着上面摘杏子的百姓,他们所求不多,哪怕是那样的平和就足够了。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家,唤中医为“杏林”。

    对百姓好的,他们都会记在心里,和之前的两位一样,董奉去世后,百姓在庐山上建有董奉馆;

    除此之外,在长乐有一座山被称为董奉山;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均为纪念董奉】

    想要青史留名的人羡慕地看着天幕显示出来的图片,有的还不靠谱地想着他们现在去学医还来不来得及?

    百姓则是想得简单多了,要是有这么位大夫,他们也愿意为他立碑。

    他们能想到最好的表达感谢的方式——立碑。

    好意是好意,就是还活着的几位神医看到自己被供奉起来,心里滋味如何,不得而知了。

    【说到董奉,咱们也有几桩野史。】

    董奉听过之前天幕提到的野史,暗道不好。

    其他人立马来劲了,他们看大夫都是哇哇的,可还是八卦更加勾他们。

    一说这个,不少人都是立马坐正,腰背都挺直了。

    比如说刚刚听得都开始昏昏欲睡的朱厚照同学,在旁边英国公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当中立马醒过来,还在那嚷嚷着‘快说’、‘快说’,有很叫人怀疑刚刚是不是装睡。

    【第一便是董奉每次进食都像鸟一样腾空来到座位,吃完了就飞走,别人常常无所察觉。】

    董奉一噎,为什么会有如此离谱的猜测?

    哪怕是编排他是个老神仙腾云驾雾都比像只鸟一般要好啊。

    【第二便是董奉治疗好了县令女儿的病,然后就得了一段姻缘,收养了个女儿,等到女儿十几岁的时候,董奉便腾空升入云中成仙去了。】

    董奉无奈,想着等会儿还要和夫人解释便是一阵头疼。

    其他人一脸:就这,就这?

    他们经过唐太宗那几个真正‘刺激’的野史轶闻,已经对普通的传说不感冒了。

    但老百姓还是听得很乐呵,还讨论起来县令是不是会把女儿嫁给董大夫,又说到县令的女儿会有多少的陪嫁,再扩展到十里八村谁家陪嫁显赫,反正不愁没话聊。

    【第三便是保养有道,《真仙通鉴》中曾描述,‘奉在人间百年,其颜色常如三十许人’。】

    之前便听过天幕说养生的人立马眼前一亮,这个可以详细说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