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直播:老祖宗们别看了,你们墓都没了 > 第225章

第22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便是擅于化用前人作品,运用典故。chuoyuexs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一句,化用了韩偓的“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化用了范仲淹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就是人家的本事,能化为自己的东西。】

    被借用的一方同样开心,难怪有些作品他们觉得亲切,原来如此。

    确实很是灵活应用啊。

    【第三便是用词柔美,音律和谐。

    李清照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婉美灵秀,从头到尾没有生僻的字词,没有堆砌的辞藻,可偏生叫人有种说不出哪里好,就是觉得恰到好处的感悟。

    咱们清照姐姐不单单自己写词,还评词,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宋词的议论文。

    咳咳,各位前辈别被气到啊。】

    宋朝的前辈一个个哭笑不得,天幕那幸灾乐祸一听就是有好戏看的语气,想必这位后辈写的不会是什么夸奖。

    他们同样好奇。

    【李清照的眼里啊,李璟、李煜这些南唐词人虽然语句优美柔婉,但因为带有深切的亡国之哀,算不得上品;

    柳永的词虽讲究音律,但语句又俗气,缺乏典雅的气质;

    张先、宋祁等人偶然有点精妙作品,可太过零散,无法成为名家之作;

    苏轼、欧阳修、晏殊这等大文豪作词已经是易如反掌,可他们没有严格遵从词的规范;

    ……

    当然还有很多人都出现在她的词评之中,里面不难看出她的傲气,这篇词大家的褒贬不一,这是个人的看法。

    只是从这里能看出来,李清照心气绝对高,且人人平等,管你是谁,不好就要说。

    如此直接的性格遭遇那么是非议论,似乎不难想象。】

    被评价自然有人生气,有人不放在心上,这都是人之常情。

    毕竟那是李清照年轻时所做,若是换到她经历一切后,也写不出这些东西来。

    【李清照以词著称,但并不是就不写别的题材,诗里面最著名的恐怕就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在南迁时写的,借项羽讽今人。】

    项羽:“???”

    什么玩意?

    之前说那什么汉高祖他就很想嚷嚷出来了,他呢?

    他项家去哪呢?

    林书:都没啦,可别跳脚啦。

    别说,长得可真是壮实,比起艰难求生的韩信,一看就是能吃上肉的体格。

    抽空看了眼跟着秦兵赶路咸阳的韩信如鱼得水,脸蛋子居然长了点肉出来,不错不错。

    【李清照除了创作诗词以外,还有个很大众的爱好——玩打马游戏。

    因为经常玩,还写下了《打马图经序》《打马赋》两篇短小精练、文采斐然的小品文。

    很好,又给自己身上贴了个‘赌徒’的标签,那些盯上李清照批判的立马找到又一个点,可喜可贺。】

    发表过对李清照批判话的人无论是脸上还是内心都很无奈,没完没了的是不是?

    不就是说了两句嘛,干什么揪着人不放啊?

    【写诗作词的李清照,唯美、浪漫、婉约、不染尘俗,很符合高洁不染世俗的神女形象;

    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李清照完全没有要维持自己‘神圣性’的意思,世人把她幻想成什么样子,想把她捧到高台上被桎梏住?

    想得美!

    她喜欢饮酒,醉心打马游戏,再嫁又主动和离,一下子把高高在上的神女扯到地上,摔碎了别人对她加以的无暇牢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