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直播:老祖宗们别看了,你们墓都没了 > 第309章

第30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轼到地方任职的第一个地方是密州,在这里待了两年的时间。zhaikangpei

    就在他任期内,密州发生了蝗灾,据记载,掩埋蝗虫的土堆长达两百里,而苏轼在这里和百姓共同对抗蝗灾,一同捕蝗。

    虽然没像咱们二凤那样生吃蝗虫,但为百姓的心都是好的。】

    一说起这个,李世民脸色都绿了,喉头隐隐攒动,是被恶心的。

    本来吃虫子就已经很艰难,还是生吃,只能说不愧是天可汗。

    其他人:居然这么生猛?

    【密州这边做完两年,苏轼又被调到徐州,在这里度过了三年时间。

    哪个地方都会出现一些天灾人祸,想要风调雨顺基本做不到,百姓面对灾害的抗风险能力又弱,所以生活如何就取决于当官的了。

    在徐州期间,又遭遇了洪灾,修大坝,盖黄楼,还有表表心意的祈雨,不管如何,苏轼确实都在尽力做好他的责任。】

    宋神宗诧异的看向身边的苏轼,说实话,苏轼给他的感觉就是狂傲风流,没想到居然还是个做实事的人。

    王安石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种人实该是他改革派的啊。

    虽然天幕说了那么多,哪怕他知晓最后的结局不好,可王安石并没有任何退缩,只不过需要在多完善完善。

    大不了到时候勉强听听那群老顽固的意见,采不采纳就是他的事了。

    【接着苏轼又被调往湖州,地方上的八年是很多人不了解苏轼的八年,他不单单是一位文豪,也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员。

    宋朝许多官员就有这样尴尬的境地,有许多传世的文章,可以算是青史留名。

    但是呢,我相信许多人读书科举的第一目标绝对不是为了留下文章,可偏偏于他们做官却是没有那么大的名声。

    哪怕做了许多,可就是这么离奇。】

    苏轼本来志得意满的表情慢慢的收敛,转而又轻笑,是啊,他苏轼笃定自己才华,说不稀罕文章传世太过虚伪,但若是可以,还是更愿意是他的政绩。

    【有趣的是啊,苏轼和王安石在政见上肯定是有不和的,但人家到了地方对于下达的指令却是没有阳奉阴违,比那些中饱私囊,借着新法自己牟利的改革派都要认真。

    苏轼表示:我反对你,但我不会乱来。

    只不过,哪怕他借着外派离开汴梁八年,新旧党政还是没有打算放过他,这里就能看出大宋中央朝廷争权夺利风气之不好。

    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那都没有把心思放在强国富民身上,全是踩死政敌的心思。】

    宋神宗脸色很是不好,这可是他在位时期,官员如此,怎么不叫他愤怒和心急。

    赵家的靖康之耻就像是悬挂在头顶的大刀,时时刻刻给他压力。

    他现在已经没有过多的要求,起码,哪怕他赵家的江山没了,别是那种屈辱的形势就行。

    别叫他大宋被钉在耻辱柱上。

    【王安石的变法导致他向此被罢相,遭受新旧两党的攻击。

    可笑吧,作为改革的领头人,他居然遭受两党的攻击,这里不详细说他,说回到苏轼身上。

    苏轼的这桩案子被成为乌台诗案,并没有从苏轼的政绩上打击,而是从他的诗词中挑刺。

    对了,乌台是刺史御史台的别称,从王安石和苏轼的遭遇已经能看出朝廷中各个部门的腐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