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直播:老祖宗们别看了,你们墓都没了 > 第342章

第34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世民:很好,又出镜一次,又获得一个知识点。modaoge

    唐朝后期诗歌发达那是以后的时期,现在还是唐初,什么都很穷,一穷二白的穷。

    赵匡胤:同喜同喜。

    他也是宋初,也是一穷二白的穷。

    秦汉就更加了,全都是知识点,全都是他们照抄的作业。

    【清代由于造纸业的大发展,麻和树皮这些传统的造纸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了,占据主导地位的变成了竹纸,毕竟它长起来确实快。

    到了清末,更是有用蔗渣制纸的工艺,清史文献中就有记载这类的制纸厂。

    不过这也是时代的发展,毕竟要是跑到咱们始皇时期,哪来的甘蔗渣给你制纸啊。

    我也是为了给大家讲才知道有这种工艺,平时啃甘蔗汁水甜滋滋的,就是还挺费牙齿,时不时就卡缝。】

    始皇帝冷着脸,瞧了眼天幕展现出来她啃甘蔗的模样,谁想要看她啃甘蔗啊?

    刘邦没有嘲笑的资格,中间就那么久,还都在打仗,发展什么啊发展。

    全都是捡别人的东西用,甘蔗他也不知道啊。

    大秦的治粟内史盯着天幕上的甘蔗瞧,眉头越看越紧,这玩意怎么瞧着和柘有点像啊?

    可那也是他的感觉,他不敢在这会儿去打包票,显然要记下来回去观察是否一致。

    听着还能制糖?

    【纸张技术发展,那么就不再是单纯的满足量多了,得多搞点花样出来,卖个好价钱啊。

    就像是咱们吃饭,先是解决吃饱的问题,等到解决自然而然就会衍生吃好的探索。

    造纸行业也是如此,施胶、加矾、染色、涂蜡、砑光、洒金、印花竞相发展,各种笺纸也盛行起来。

    就跟我们喜欢收集各式各样漂亮的本子、信笺一样,当时偏爱白质地和淡雅色质地,描金银图案的粉蜡笺、五彩描绘的砑光蜡笺、印花图绘染色花笺等等,是我看了都想要收藏的程度。】

    瞧着天幕展现出来的各种纸张,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念头:想要。

    那质地,那图案,一看就该在他们的书房啊。

    不少闺阁小姐也是眼睛bulingbuling,她们更加没有抵抗力。

    而且,这些图案可以自己设计吗?

    【我们国家纸张的出现和大范围使用,影响的并不单单只有本土。

    随着各个朝代对外交流,纸张也开始慢慢的流传出去。

    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基本上蔡伦这边改进了不久,两国就有了,实在是太近了啊;

    再然后是日本,,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全国推广,达成本土‘纸神’成就;

    大约南北朝时期,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高丽的造纸技术不断提升,唐宋时期,它的皮纸做到了反向出口给我们;

    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在东方,我们的纸还通过贸易向南边传播给了印度。】

    瞧着天幕一块块亮起的灯,一个个都是对周边国家的好奇。

    当然,也有那些觊觎的。

    不过暂时家里都还没搞定,应该,大概不会去瞄准别人家的吧?

    【当然,造纸术也传到了西方。

    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阿拉伯帝国军队在怛罗斯交战,被阿拉伯帝国俘虏的唐军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纸张传入阿拉伯。

    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第一个接触的便是在阿拉伯统治下的西班牙,也是西班牙人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厂;

    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都陆陆续续开启了本土的造纸业,等到西班牙人移居到墨西哥,才给美洲大陆带去了造纸术。

    在造纸术传入欧洲之前,他们如果需要用羊皮记录一本《圣经》,大概需要300张的羊皮,更加奢侈啊。

    一千多年的时间,造纸术就像是蜗牛一样慢慢的席卷世界。】

    李世民:???

    我们打败了还被人把造纸匠人掳走呢?

    其他人:300张羊皮?

    眼睁睁瞧着天幕的地图越来越大,亮起的地方越来越多,看着造纸术传遍全世界。

    朱棣看着那一个个地方,他很多都没听过,哪怕是郑和下西洋里面都没有接触过,恨不得亲自出海看看。

    那些地方瞧着就很宽敞啊,跑马肯定很不错。

    【纸张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呢?

    纸的作用就是文字信息的载体,从古至今许多记大多数都是用纸张,咱们现在考古对先秦往上走的时期基本上就是断断续续。

    就是秦朝,也是通过发现古墓、看看陪葬品有没有竹简才能知晓一二。

    越是靠后的朝代,记载下来的东西越是详尽,当然,人为抹去的一些东西咱们就不说了,胳膊拗不过大腿。

    纸张的出现还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毕竟连纸都没有,多少人有机会读书?多少人有办法科举?

    造纸术的发展同时也为印刷术提供了物质基础,毕竟印刷术可以说就是为了它而服务的。】

    皇帝们:可以跳过陪葬品这个内容。

    不过,好在这么长时间被说着说着早有了免疫力,他们也想到现在对于前人之事了解的稀少,再想到几乎是几千年后,那更是艰难。

    已经不能过多奢求什么呢?

    也是谁叫他们没有留下足够多的资料呢。

    不过每次打仗,动不动就放火烧书的都是什么人啊?

    你打仗就打仗,烧书干什么?碍着你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