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直播:老祖宗们别看了,你们墓都没了 > 第355章

第35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棒加大枣,永远的套路,但就是好用。moweiwenxuan

    【别的不说啊,蒙古军队跑得那是真远,人家游牧民族打起仗来嘎嘎猛,在对越南和缅甸等国发动军事行动的过程中,将火药、火器的技术传入这些地区。

    大明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把硫磺和硝石作为出口商品销给外国。

    反正主打就是咱们发展,大家喝汤,当然,也不能完全抹灭人家‘引进’过去后自我的发展,但源头都在咱们这是事实。

    但我们老祖宗也是挺有意思的,还挺喜欢和周边的国家做生意。】

    其实是喜欢周边的小国朝贡,每年送上一些土特产到大明,然后捧回去一群金银珠宝丝绸,他们自然愿意做这个买卖。

    至于气节?

    小国嘛,还是先图实惠,别讲那些虚里吧啦的。

    【出去南亚,蒙古人西征的路上通过战争还把火药传到了欧洲。

    蒙古大军对欧洲的战争说出来都叫人羡慕,人家打得那叫一个痛快,不过元朝得版图最大也是因为当权者对外战争的疯狂。

    当时欧洲还处于一个低迷期,天灾人祸那是叠满buff,旱灾疫病一个不落,本土战争频繁经济萎靡,蒙古帝国凭借着武力还在这些地方设立汗国。

    成吉思汗西征时,打到了中亚西亚,然后经过波斯到了伊拉克。

    再次感叹一声,我都没走过这条路,成吉思汗能带着人一路打过去,衷心服气。】

    瞧着天幕表明蒙古西征的路线,说实话,他们也挺佩服的。

    那都是什么地方啊?

    虽然说不认识,但瞧着离他们中原也太远了。

    皇帝和武将则是眼馋,但心里明白他们不可能如此做,朝廷要抽调如此壮丁投入到战争当中,那基本上是放弃本土的安定了。

    只能眼馋看一看。

    当然也有许多冒险心旺盛的人见到这份路线,立刻蠢蠢欲动:好想去。

    【根据波兰历史学家德鲁果斯《波兰史》一书的记述,蒙古大军在这场会战中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

    波兰火药史学家盖斯勒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根据盖斯勒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在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作“中国喷火龙”。

    蒙古军队在攻打伊拉克和叙利亚时,又使用了火器。当时的战斗形式,主要是人与兵械相斗的近战,其次是发箭、滚石、放水等远战。

    不论在近战中,还是在远战中,火器的杀伤力都很大。火器使阿拉伯人吃了大亏。他们对这些火器立即研究,不久,便掌握了制造火器的技术。

    有些阿拉伯兵书记载了蒙古兵使用“铁瓶”的情况。据说,这铁瓶就是“震天雷”之类的火器。

    又一种阿拉伯兵书说,当时阿拉伯人学会制造两种火器,一种是“契丹火枪”,用于近战;一种是“契丹火炮”,用于远战,在水战中可以轰击敌船。“契丹”是他们对我国的称呼。他们还根据火铳的制法,创造了各种火器。】

    【蒙古大军席卷东欧大地,让阿拉伯人也感受到了火药的巨大威力。由于担心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阿拉伯人迫切希望获得火药的情报,以提升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

    但阿拉伯人缺乏制造火药最为关键的硝石的提炼技术。于是,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通过与东南亚各国贸易,间接从我国进口了大量硝石。然而,蒙古人没有给阿拉伯人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硝石。

    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建立起了伊利汗国。这里迅速成为了火药等我国科学技术知识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枢纽。而配备火药武器的蒙古军队在欧洲的长期驻扎,给欧洲人偷窥火药技术提供了机会。

    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学会了火药、火器的制造,所以欧洲人在许许多多的战斗中,都吃尽了苦头。如在1325年,阿拉伯国家攻打西班牙,用抛石机发射火球,巨响如雷,烈焰冲天,烧毁房舍,杀伤人畜。

    苦头教训了欧洲人,激发了他们研究火药、火器制造的愿望:1326年,英国人制造了铁火瓶;1345年,法国人制造了铁炮;1357年,英国制造了名叫“提拉尔的火器”等。

    欧洲学会了火器制造方法之后,积极发展火器制造。在近代科学兴起后,他们的兵器制造很快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才有了机关枪、迫击炮,甚至火箭、导弹之类的武器。

    恩格斯曾说:“现在已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辗转传入欧洲的。”

    至19世纪60年代,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在我国火药的基础上,冒着极大危险,发明了安全炸药。安全炸药是必须用雷管引爆才能发生爆炸,使炸药成为驯服的东西。

    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