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直播:老祖宗们别看了,你们墓都没了 > 第358章

第35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始皇帝开始统一长城修建,长城正好将内外划分为农耕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czyefang

    长城的分布实在是太过玄妙,当时修建的时候老祖们可能都没想到它的地理位置奇妙,正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地理区划复种区的北界附近。

    长城以南甘肃青海以东的自然条件都符合农耕的要求,可以实行复种,也就是一年能够收获一季以上的作物,在这一边定居农业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辟土殖谷为农,中原人亥有个称呼——粒食之民。

    当然,农业不可能是单纯的种谷子,一般都是多作物、多品种搭配,种谷必杂五种。

    而在长城以北气候干燥寒冷,沙漠草原交相分布,农耕条件天然不足,但却是天然的牧场。

    反正各朝各代对于游牧民族都没有彻底打服过,基本上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汉武帝有卫青霍去病,但两个人一走又变成挨打的状态;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时不时的拿周围异族刷经验,可到晋又有了五胡乱华。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半游牧民族相继代兴,就像是咱们中原王朝迭代一般,不会消失。】

    从俯视的角度看向蜿蜒的长城,再看着天幕展现出来的两处风景,他们恍惚回忆起修建长城的初始,还真没有考虑过什么农耕经济啥的,就是抵抗胡人而已。

    而且,不知道为何,看到长城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慨。

    他们与后世隔着几百上千年的历史,可在后世眼里,到底是留下来了确实的痕迹,不是什么冷冰冰的文字,也不是什么叫人没眼看的陵墓。

    【游牧民族拥有庞大的畜群,茫茫草原上逐水而居,食畜肉,饮湩(zhong)酪、衣皮革、被毡裘、住穹(qiong)庐。

    显然,牲畜就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因为要喂养牛羊,所以注定了等吃完这片草地就得寻找下一片,毕竟草长出来可是要时间,这种情况能稳定才是奇迹。

    中原讲究精耕细作,游牧则是讲究遂其天性,不管是人还是牲畜,因为他们对骑乘十分注重。

    中原想要对付就得往骑兵上下功夫,偏偏人家还是从记事起就在马背上,中原的马都精贵得不行。】

    这话算是说到武将得心里去了,倒不是说就怕了胡人,但冷兵器时代,骑兵和步兵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他们打仗,买马不要钱啊?训练不要钱啊?

    马匹得报废率还特别高,哪怕是有所谓得马具,还真不可能给所有马都装备上。

    想要养一支真正得骑兵,没有其它的,就是出钱。

    骑兵对骑兵,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方法。

    【但农牧区分对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比如在新石器时代,有的是农牧采猎集合。

    可等活动在甘肃青海的游牧民族强大起来,也就是西戎,逐步向中原逼近,迫使周王室迁都,还叫咱们始皇大大家祖先立功发家了。

    但西戎刚开始和周交战都是步战,说明当时他们虽然养羊,还不会骑马。

    到了战国,黄河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进入到中原的游牧百姓慢慢的融合,然后北方开始兴起名为‘胡’的部落,到后来威胁起中原的政权。

    也是到这个时候,游牧和农耕两种模式才在地区上明显的分隔开来,等到始皇帝修长城,标志着这一格局被固定下来。】

    一群人听得认真,往日他们哪里回去注意这些发家史,周平王迁都读书的自然知晓,可从来没想到还能用来分析胡人的起家。

    始皇帝听到自家老祖宗的事迹,想起自家发家史。

    【虽然把长城看作是两种模式的分界线,但具体情况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然啊,长城待在那不可能还前进后退,是双方政权博弈的结果。

    战国秦汉是农区向牧区扩展的重要阶段,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基本都在中原政权手里,加上那会儿的胡人四散着,并没有出现一个像是秦始皇那样的人物统一。

    东汉末年以来,各路诸侯虽然说打异族没有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匈奴、羌、氐、羯、鲜卑等民族都纷纷南下,形成了牧进农退的局面。

    北魏政权时还算好,当时的鲜卑主动实行汉化,俨然以农耕文明的保卫者自居。

    后面的晋大家也不陌生,脑子打抽了的一群蠢货被迫衣冠南渡,差点被人家杀到灭族。】

    “蠢货”

    一提起这个,许多人又想起来造成这一切的始祖。

    曹操本来听到自家做得不错还得保持内敛,不能叫自己的自得展现出来,毕竟他现在还是大汉的忠臣。

    只不过后面又听到摘他家桃子的晋,脸一下子冷下去。

    黑胖黑胖的脸叫人不敢多看,不伟岸的身体爆发出强大的气势。

    【到了隋唐,中原的国力算是缓过来了,又称为农进牧退的局面。

    说到底,农区牧区都和当时的国立有关,谁手段硬自然哪种文明就占据上风。

    中间许多上位者都对游牧做过拉拢、歼灭的对策,可惜全部失败了。

    人家哪怕是一时被打退,也还是能等到中原政权衰弱卷土重来狠狠咬上一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民族大融合说着就五个字,可做起来真不是什么易事。

    就算是建国以后,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那也是经过许多年的安抚,还有花钱。

    古代自家治理下都做不到吃饱穿暖,还花费大量的钱财去安抚拉拢异族,这个操作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会儿的异族是狼,结果可能就是重蹈大宋的覆辙。

    李世民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他这边还有的打呢,现在还抽不出兵力打。

    而且一旦打仗,很多本来可以做的事情就得放一放,究其原因是国库跟不上。

    算起来,也就是生产力跟不上国家发展的步子,自然是捉襟见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