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直播:老祖宗们别看了,你们墓都没了 > 第369章

第36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土地是农作物立身之本,可生长过程嘛,就像是人也得细心的呵护,天时便是严重左右作物生死的一道关键。zhaikangpei

    农业本身就是人调控自然的过程,自然一切的生长都不能摆脱天时的影响,因此农业具有一个无法摆脱的特点——季节性。

    虽然我们现在有反季蔬菜、反季水果,但老祖宗们还是现实点吧。】

    反季?

    就算是皇族世家,也只能看老天吃饭,顶多是天底下最好的东西快马加鞭的送到他们嘴里,可路上的损耗和不新鲜还真不是有钱有权就能平复掉的。

    【农业的天时主要指气候,主要降水量、日照、湿度、温度、气流五种因素互相配合。

    农业基本上都是顺应天时,人为无法干预只能趋利避害,凡农之道,候之为宝。

    天时无法改变但可以掌握规律,历代统治者对制历授时都极为重视,哪怕是吵得扯头花,恨不得把对方弄死的诸子百家,在农时这方面也是难得的统一,原则就是不违农时、勿失农时、使民以时。

    我们现在不说天气预报,还有温度计、湿度计、风向仪这些单项的精度仪器,那么老祖宗们是如何确定农时呢?】

    看了几个怪模怪样的东西,看不懂。

    被觊觎寄予厚望的司天台:“……”

    他们也不懂啊,就那么几个东西,看的人两眼一黑。

    不得不说,天幕说的很叫他们感兴趣,要是有时间能好好观摩,上上手那就更好啦。

    【没有精密的仪器,但老祖宗们的智慧有。

    他们主要是从物候来判断,草木枯荣、鸟兽出没、冰雪消凝就是农时的指示器,甚至有过用物候历的时期。

    物候指导农时,优点自然是最符合当地,这里面也有个限定词当地。

    咱们国家地域辽阔,换个地方气候不说完全不同,但想要用同一套标准还是有难度,要不有因地制宜的说法呢。

    这法子作为一地指导还能有作用,可天下这么大的地盘,还是得想别的办法。

    欸嘿,老祖宗们一抬头,看到漫天的星星,自来对天空的向往就存在,看得多了,有人发现天象居然和气候的季节变迁扯上关系。

    不过,我们国家传统历法的成熟形态还是阴阳合历,前面的两种就跟变身前的两个重要转折阶段一般】

    历法自然是重要的,不然也不会那么多年都没有取缔天象历法的部门,只不过每个朝代的叫法不一样而已。

    正在编撰新历法的人都严阵以待,虽然都希望能够有这个功劳,但如果能借天幕之口知晓更为先进的历法,他们也不会失望。

    历法关系着农桑政事,轻重缓急还是分得清的。

    【阴阳合历便是以月亮圆缺作为一个周期,也就是一个月,优点是能准确记时,缺点嘛,自然是难以反应季节。

    需要几个确切的时间点来反应季节变化,接着便是二十四节气的诞生。

    两汉的《淮南子》一书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和顺序,其实就已经和现在的差不多。

    其实二十四节气出来后,老祖宗们还整了一个七十二候出来,每一节气分三候,什么桃始花、蚯蚓出,都是些我们都不熟悉的东西,不得不说,老祖宗们还挺会玩的。

    但哪怕是如此,还是无法准确的制定日历,每一年的天数还不一样,得专门设置出来一个闰月来调整每年的误差。】

    “难怪,原来还有这么个原因,但为什么我们每年的天数不一样啊?”

    “我怎么知道,我又没注意过。”

    倒是之前被天幕所说天体学说点过的启蒙天文学家一个个都好似抓到点什么,看着自己简单制作的地球运转模型,觉得和这个肯定分不开关系。

    【之前说古代没有反季其实说法是错误的,只要人一富贵起来,闲起来,那就什么都可能发生,哪怕是‘侔造化、通仙灵’的人工小气候,创造一些‘非时之物’也不过是烧钱而已。

    早在咱们秦始皇时期就有了,在骊山的温泉冬天种出了甜瓜,唐朝以前,苏州利用洞庭湖的湖泊小气候种植柑橘,唐朝官府利用温泉配置瓜果……

    人虽然无法改变大自然的大气候,但是可以利用某种地形小气候,进一步转化为人工小气候。】

    始皇帝听到骊山,这不是他预备给自己造皇陵的地方嘛,现在还有个问题,甜瓜去哪了?

    他没吃到啊。

    山陵使直呼冤枉,骊山那地现在还杂草乱世一堆,他都没见过什么温泉,真没有人敢贪您嘴里的东西啊。

    李世民开始寻找京城周围的温泉,他现在还吃不到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找到,正好过几个月就是冬天,还能赚一笔钱。

    刘彻:不是,这前前后后夹着我,不会是我没得吃吧?这不合理啊!

    【温室栽培最初出现在汉代的宫廷中,秦始皇那会儿应当是错有错着。

    毕竟骊山是修皇陵的地方,没谁会专门哪里去搞一套民生游玩的措施,又不是咱们现在这会儿当作景点,周边还配套吃喝玩乐全套建设。

    但那会儿的温室栽培,除非是专门的温泉所在地,其它的无一不是烧钱,没有半点夸张的烧钱。

    西汉种植葱韭菜茹,就是在菜圃盖起屋棚,然后没日没夜的烧暗火,给予蔬菜生长所需要的温气,

    唐代温室规模应当也不小,毕竟司农有时要供应冬菜2000车。

    这门技术倒是没有藏着掖着,起码比起一些流传的技术,温室栽培还流传到民间,吃不吃得反季就看自家家底扎不扎实。

    到了北宋,12月就有开始卖韭黄、兰芽等等蔬菜的商贩。

    当时还有人用这种方法‘侔造化、通仙灵’,也就是‘堂花术’。

    给花弄一个小型的温室,再用牛尿硫磺培养,再把开水放置到土坑里,水汽遇到花骨朵就能促使其一夜开花。

    老祖宗们在这方面动的脑子可真是叫人叹服啊。】

    有这脑子还干什么搞坑蒙拐骗这一套啊,无非是来钱快。

    曾经追捧过堂花术的人,有些尴尬啊。

    天幕说出来好像挺简单的啊,脸色那是又青又黑,想着要是给他逮到那个死骗子,非得好好收拾一顿不可,他可是专门请了人炫耀的,这回脸面都是丢尽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