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 第 46 章 乡村

第 46 章 乡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姜海蓝睡醒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她把手机按灭,放回了枕头底下。

    然后闭上眼睛骂了一句脏话。

    她的预感果然没错,因为平时运动量不够,昨天爬了几个小时的山,今天大腿小腿都疼。

    没躺多久,睡不着的姜海蓝翻身起床。

    没办法了,饿了。

    她将紧闭的窗帘拉开,窗外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树、房屋,尽入眼底。

    迎面吹来的风吹拂着她的发丝。

    姜海蓝伸了个懒腰,拿起手机走出房间,下楼。

    她奶奶谢秋实女士此时并不在家,不知道去哪家玩去了。

    姜海蓝也不在意。

    她去洗手间收拾自己。

    收拾好后转到了厨房,看了看冰箱里的菜,决定还是煮碗鸡蛋面吃。

    谢秋实女士亲自传授的鸡蛋面做法和一般的鸡蛋面做法不一样。

    锅热之后,放油。

    油开之后,加辣椒面。

    然后加水,烧开。

    把鸡蛋磕开,打进去。

    姜海蓝打了两个鸡蛋之后,觉得少了,又打了两个。

    放挂面,用筷子搅拌,让面条全部没入汤水中。

    盖锅盖,继续煮。

    也不知道她奶奶在哪里学的做法。

    姜海蓝本人挺喜欢。

    她一边等一边按亮了手机,看了一下没有未接来电,点开vx。

    先回复了老妈:“放心,我记得去银行取钱,也记得要准备茶钱。”

    接着收了她老爸转过来的钱,“我明天去县城买,多退少补哈老爸!”

    又回了祝言蹊的消息,“我现在才醒,腿酸痛得很!”

    律所vx群里有同事发了海边的图,有同事发了去爬山的图。

    姜海蓝想了想,发了一张长寿湖的图、一张缙云山的图,“我去了江城。”

    覃致远:“我也在江城,29号晚上我们去了洪崖洞。”

    姜海蓝觉得好笑,“29号晚上我也在洪崖洞。”

    居然有熟人同一时间也在。

    可惜那个人山人海的,没可能碰到。

    林城市律所群里有同行在问北江县望山乡是在县城法院立案,还是在哪个派出法庭立案。

    这个事姜海蓝还真知道,北江县就在他们兰溪县隔壁,有她认识的北江县律师朋友,给她发过北江县各乡镇归哪个派出法庭管。

    她点了相册,从“收藏”里找出图,艾特了提问的律师,“望山乡归龙川法庭管,地图上可以直接搜到龙川法庭。”

    同行很快回复,“谢谢!”又问她有没有龙川法庭法官的电话。

    姜海蓝挑眉,她没有,但是吧……

    她点开右上角三个点,在“查找聊天记录”里输入“龙川”,聊天记录里果然有人问过龙川法庭法官的联系方式

    (),也有人回答过()_[((),姜海蓝直接将别人回答的电话转发到了群里。

    这些人提问之前都不知道先在群里搜一搜。

    面条煮开了。

    姜海蓝放下手机,揭开锅盖,拿起筷子搅了搅。

    她拿过装盐、味精、辣椒面的盒子,往锅里撒了盐巴,继续搅拌。

    几分钟后,姜海蓝端着一大碗面条走进了客厅,放在了长方形电炉桌上,她拿着手机点开了一部少女漫,边看边吃面条。

    她愉悦地眯起了眼睛。

    好吃!

    等她吃完面条,洗干净碗筷和锅,擦干净料理台。

    她奶奶还没有回来。

    姜海蓝揉了揉小腿肚,又揉了揉大腿,心想,好吧,我也出去走走,让星际位面的人们看看我们这个时候的农村!

    ——

    各平行世界的天幕再度亮起。

    姜海蓝再次出现在屏幕上。

    相较于平时打扮得比较成熟的样子,她看起来要更随意一些。

    “大家好呀,我现在已经回到老家了,带你们看看我的家乡!”

    姜海蓝说:“我们现在的行政区划是省、市、区县、乡镇街道,乡镇再往下就是村、组。比方说我们这里,林省兴平市兰溪县沙坪乡关岭村李子坳组。”

    “嗯?”

    各朝各代的人们为之一振。

    元朝之前的帝王们一边头脑风暴,想着这省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组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要这么划分,一边让人去传大臣们进宫,集思广益。

    元朝,忽必烈大喜,是行省制度?他们大元的行省制度竟然流传到了后世?但是天幕上的行省制度好像更……

    明清时期的帝王冷静得多,他们沿袭并发展了前代的行省制度,只是不知道天幕上是怎么划分的,姜海蓝什么时候能给他们看看舆图?

    汉武帝时期。

    桑弘羊记下了行政区划,打算之后再研究研究。

    他的视线从姜海蓝身上移开,看向她的身后。

    她现在是在一条修得非常平坦的道路上,相对平时看到的宽阔道路来说,这条道挺窄的,也不知道两辆车如果相向而行,能不能互相错开。

    道路的两旁,修建着两层或三层高的楼房,颜色各异,外形各异。

    远一些的地方,还修建着一些木房,也与现在的木房大不相同。

    他听到姜海蓝介绍,这里是“农村”。

    还是挺让人惊讶的。

    桑弘羊看着天幕上的村落,他们的房子看起来很结实,也不破败。

    至于那条路,固然相对来说比较窄,但如果每个村子都有一条平坦大道通往外面……将各个村子连接起来……

    他这样想着,不由得笑了起来,觉得自己想太多,怎么可能呢?

    全国有多少村子,每个村子都修路,那得是多大的一笔钱?

    陛下要是敢对他提这种要求,他非和陛下拼命不可。

    ()做不到啊,我真的做不到!

    姜海蓝沿着那条道朝前方走去。

    边走边给大家介绍,【……这就是村村通带来的便利,原本我们这条马路没有这么宽,也不是水泥路,后来国家搞村村通、户户通,加宽修平了马路。】

    【不只是如此,这个工程也将各个村子连接起来,就像毛细血管一样。现在我们去哪里都很方便。】

    她絮叨着她小时候走亲戚多么多么不容易,要步行一两天,而现在道路畅通,开车去哪个亲戚家都很方便,最多几个小时。

    听得桑弘羊面无表情。

    居然还真的是所有的村子都修路!

    这xx要花多少钱!

    路修好之后可是还要维护的,就天幕上那些车,那个重量,经常在路上轧来轧去,恐怕维修时间更短。

    天幕上的那个国家到底是有多富有?!

    幸好姜海蓝接着解释,因为搞这些工程,政府欠下了大量债务,导致一些人对此有异议,但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不好说什么。

    拯救了桑弘羊飙升的血压。

    他松了口气,果然,要支持这么大的工程,要花很多很多钱,就算是天幕上那个国家也不行。

    ——虽然连通全国的路很让人心动。

    但谁让他是搞经济的呢,花钱容易挣钱难,他累死累活也不可能再负担得起修路的费用。

    打匈奴已经够让他头疼了。

    刘彻本人倒是很冷静。

    天幕上连接城市的高速公路,连接农村的小马路,固然让他眼热,知道若是如此搭建一张将全国连接起来的网,做什么都会更方便!

    但他清楚地知道,他做不到,大汉做不到。

    国库撑不起来。

    当前还是打匈奴更重要!

    姜海蓝继续向前,她走了几分钟,被一位妇人叫住。

    路旁一栋白色三层楼房子里,走出来一个妇人,“海蓝呀,什么时候回来的?”

    姜海蓝叫了声“三婶”,回答道,“昨天晚上到的。”

    妇人热情地叫她去家里坐坐,“你大娘娘、杨英们也在。”

    姜海蓝婉拒,“不了不了。”

    妇人问,“你要去哪儿?”

    姜海蓝:“……我就随便走走。”

    妇人说:“那你来坐坐,我刚从周家寨打了板栗,杂交板栗!”

    盛情难却,姜海蓝只好走进屋。

    一间宽阔的屋子,正对着门的墙上贴了许多红色的条子,每一张上面都用毛笔写着字,那好像是……

    姜海蓝介绍,【这是香火,写的都是这家人往上几代的祖宗。】逢年过节要烧纸的。

    屋子里安了一张四四方方的木桌,几个或年轻或年长的妇人正围桌而坐,边吃板栗边聊着天。

    靠墙的地方立着一个不知道什么材料做成的玩意儿,正转来转去地吹着风。

    姜海蓝笑盈盈地一一打招呼,“大娘娘、三娘娘、大婶、满婶、嫂嫂。”

    她们招呼着姜海蓝坐下,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的,给她塞板栗。

    刘彻心想,这些妇人看起来可不像是乡野的人。

    一个个都脸色红润,很是健康。

    衣着也和林城市、江城市的人差不多。

    他的目光自然地看向一根杆子支撑着的风扇,有些惊讶,吹风?

    那是用来驱热的东西?

    刘彻目不转睛地盯着转个不停的风扇,怎么做出来的?这也不像是风或者水……莫非也是电?

    “陛……陛下……”

    身后的侍者突然颤抖着声音叫道。

    刘彻皱着眉,扭头看着对方,怎么了?

    侍者抬手指向天幕,他的手也抖个不停,“您看……墙上……”

    墙上?

    刘彻再度看向天幕。

    墙上怎么了?

    两个背墙而坐的妇人,她们的身后,贴着一张巨大的图。

    一张彩色的,异常清晰的,舆图!

    刘彻霎时脸色大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