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宫团宠小幺儿 > 第27章 27

第27章 27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玄烨。

    那不是……汗阿玛的名字吗?

    胤小祕目瞪口呆, 仔细打量面前少年的五官,心中有了一个猜测。

    这就是他汗阿玛小时候的长相?

    诶嘿, 不如他俊俏嘛。

    要不是人参小盆栽的身体束缚了他, 胤祕早就已经凑上去对少年皇帝动手动脚了。

    玄烨对此一无所知。

    自报家门后,他似乎有些懊悔于方才的幼稚,板着脸起身去就寝了。胤祕知道这就是汗阿玛小时候, 一点也不害怕了,紧跟着放松下来打起了盹。

    不知道是不是梦中的缘故,这个乾清宫内, 时间流速似乎是不均衡的。

    胤小祕只是闭闭眼,再睁眼就瞧见汗阿玛穿戴整齐, 忍着困意对哈哈珠子梁九功正抱怨。

    “今日叫朕起得这样晚, 上朝都得赶着去, 下朝之后又得去皇玛嬷那处听训, 何时能腾出时间做学问。朕不长进, 何时才能亲政!”

    小团子瞪大眼,听他汗阿玛叭叭叭一长串,心中不由想要发笑。

    原来, 汗阿玛这么小就有起床气啦。

    梁九功似乎是劝了句“保重身子”之类的话, 玄烨伸手, 正了正金镶珠顶冬朝冠,这回语气倒是缓和许多。

    “蝶之振翅所图, 非月非年,而是刹那。是以胡蝶一生才显得充裕丰盈。1对朕而言, 不浪费一分一秒, 便是首要任务。”

    玄烨说完这句话, 匆匆领头跨出寝宫门。

    胤小祕看着, 心疼阿玛的同时,冒出许多骄傲之情来。

    瞧,这般帝王风采,可是我的汗阿玛!

    小团子兴奋想着,眼前雾气上涌,逐渐又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小麦到了收割季,正是盛夏最热的时候。

    地头那片长势最好的麦田七扭八歪,十分醒目。康熙每每瞧见,脸上的笑容越发舒朗,嘴上还要刺道:“什么人就能种出什么样的田。”

    赵昌跟在身后,笑着搭话:“这田可真是跟咱们小阿哥一般,叫人又意外又欢喜呢。”

    康熙背着手,食指点点赵昌笑道:“你这油滑的老东西,就你会夸他。”

    赵昌便跟着主子一道乐。

    经过半个夏天的休养,以及小团子坚持不懈的膳食搭配和作息监督,老皇帝已经好得几乎看不出来病过一大场。

    只是仍旧不能操劳。

    朝堂之事堆积不得,慢慢的,张廷玉领命将一般事务按主次程度排序,分派给适合的阿哥们去处理。

    四阿哥每隔一日来畅春园请安时,便会被康熙留在清溪书屋内,私下汇报各项事务进度,分析下一步走向。

    康熙累了整整六十年,终于可以偷闲半日,竟还觉得有些不习惯。于是,老皇帝没事就跑到皇子四所,偷偷瞧瞧小幺又在作什么妖。

    对此,胤祕一脸嫌弃:“汗阿玛,你这样不行呀,人得会玩儿才能忙的有效果,叫做‘有的放屎’。”

    康熙闻言,胡子都炸了:“那叫‘有的放矢’!你这么会玩儿,朕也没瞧见你忙出什么效果!”

    这话小团子不爱听了。

    他怎么没忙出效果啦!臭豆腐、玻璃窗、螺蛳粉、小魔方,从好吃的到好玩的,连大清赖以生存的粮食都因为他才有了一点点喜人的进展呢!

    哼。

    汗阿玛如今的清闲日子不都是他忙活出来的吗?

    康熙瞧着小幺双手环于前胸,噘着嘴背对他的样子,拿脚趾头也猜得出这是委屈了。

    老皇帝有些讪讪,他心里门儿清,小幺身上是有些玄异之处的。之前他便有所察觉,如今得了确认,倒也不好再唬小孩一般,说他是“瞎忙活”。

    康熙伸出手臂,把人扭过身子,面向自己:“行了,朕知道,小二十四是忙忙碌碌的大功臣,只是,如今朕不能将这份功劳安在你身上。”

    胤小祕是一哄就高兴的那种单纯小孩,闻言道:“我才不稀罕功劳呢。”

    康熙笑呵呵:“那你想要点什么?朕都赏你。”

    “什么都可以?”

    小团子的眼神太过闪耀,康熙反而警觉起来。想到隆科多的事,老皇帝斟酌着改口道:“你许久没有回去宫内看看你佟额娘了,朕派魏珠跟着你,顺道……亲自选些个赏赐与你,如何?”

    胤小祕:“……”说好的叫我选呢?

    没有一票否决权的胤祕只好委屈巴巴应下。

    紫禁城,承乾宫内。

    自打“千叟宴”之后,内廷的气氛越发肃杀。佟佳贵妃如履薄冰,对东西六宫各项事务处置的尤为仔细,只盼着万岁爷早日回宫,好叫她能歇口气。

    毕竟,如今的佟佳氏不比她父亲佟国维在世时候。

    只怕一朝踏错,满盘皆输。

    佟佳贵妃心事重重,没盼回康熙,反而迎回了个小冤家。

    胤祕辅一进门,就瞧见他佟额娘在梨树下发怔,悄悄摸过去,伸开爪子“啊呜”一声,果真吓到了佟佳氏。

    小团子一脸幸灾乐祸,还往他佟额娘身上蹭蹭小脑袋:“儿砸给佟额娘请安,额娘近来可好?”

    佟佳贵妃用眼神白他,手

    指头戳着小脑袋:“本宫好得很,你若不回来,本宫还能更好。”

    胤小祕偷偷乐:“额娘害羞什么,总说反话呢。”

    佟佳氏:“……”谁给你的自信。

    见母子俩斗嘴完成,魏珠冲身后挥挥手,这才上前一步打个千。

    魏珠道:“请佟佳贵妃安,万岁爷着奴才来给小阿哥送些读书会用到的笈囊用具,里头笔墨纸砚等一应俱全,还额外亲自挑了些小玩意儿,请娘娘与小阿哥过目。”

    佟佳贵妃笑着点点头,玉竹便往魏珠怀里塞了个宫制香包,里头装的都是金豆子之类。

    胤小祕一听是读书用具,气乎乎嘟着嘴,把头扭向另一边。

    汗阿玛怎么一出接一出呢?

    梦里自个学学学,醒了还要叫他也学。还说是赏赐呢,分明是惩罚,哼!

    佟佳氏觑一眼这倒打一耙的小没良心,暗叹真是不识好歹。

    万岁爷记挂的东西,且还是亲自挑选,那能叫小玩意儿吗?宫里寻常谁得了这般赏赐就偷着乐吧,还敢撅着嘴巴油瓶子挂老高?

    佟佳氏摇摇头,将小团子的放肆都赖到老皇帝身上,不慌不忙起身去看小太监们抬来的箱笼。

    这回康熙赏下来的物件着实不少,且都是好东西。

    光是漆器瓷器,书画文玩便有不少,看着都是给小阿哥撑门面用的。

    伸手打开笈囊,佟佳贵妃不由挑了眉。

    里头有两件竹雕的笔筒,是万岁爷从前用过的。

    一件是“朱氏三松”中的朱小松雕刻的翠竹潆溪竹雕笔筒。

    所谓的“朱氏三松”,都是晚明时期的一家人。分别是爷爷朱鹤(朱松邻)、儿子朱缨(朱小松)、孙子朱稚征(朱三松),这祖孙三代靠自个就创立了竹刻的嘉定派。

    另外一件则是金陵派的潘西凤所作,名叫竹篙浮雕山水人物笔筒。

    这两样俱是万岁爷心头好,用过的年头最是久远,怎么这回全都赐给了这不爱读书的?

    佟佳贵妃稍加思索,心中了然。

    生在皇宫,胤祕拥有如此丰富的感情变化,是好事,亦是坏事。

    佟佳氏算是少数几个知道万岁爷如今身子状况的人,所以才更确定,万岁这是在担心小幺呢。

    他是期望幺子生在皇家,才更当咬定青山,身如磐石。

    她怜爱地摸摸胤祕的头:“你汗阿玛这番期望,既然不愿意亲自说出来,你可得日后慢慢领会。”

    胤小祕:?

    期望,什么期望?

    没等胤祕去问,魏珠又道:“此外,万岁还命人连日赶制了几身新裳,说是‘小阿哥喜欢去田区,衣裳破了几个洞都不知。既然暂时不去无逸斋开蒙,便穿着这些汉人学子的青衿、阑珊,去田区实践得真知吧’。”

    这个胤祕感兴趣,连忙欢呼雀跃着跑去试新衣裳,忘记了去问佟额娘问题,更不会想的起来,亲自查看这些汗阿玛赐下来的物件啦。

    佟佳贵妃见状摇头失笑,哪里是竹节磐石,分明还是个小皮猴子呢。

    过了盛夏,树上的知了叫声没那般聒噪以后,康熙提出要去周围走走。

    胤祕点兵点将,选了香山行宫小住两日。

    夏末残留的热气,被行宫里的林木葱郁,泉水叮咚压制不少。

    这对皇家父子闲暇时,不是登蟾蜍峰望远,就是在芙蓉坪大快朵颐,十分欢乐。唯一可惜的便是来的时间不巧,枫树和黄栌树的绿叶才往橙红色预备转变,没能看到香山的红叶盛景。

    胤小祕噘着嘴叹气:“可惜了,儿砸还想跟汗阿玛一起用落叶烤栗子呢。”

    康熙抖了抖胡子,按捺住打他屁股的冲动,开口时意味深长:“不必可惜。错过了满山红叶,朕还可以带你观山中星辰。”

    小团子眨巴眼:“儿砸没有可惜红叶呢,儿砸是……”

    老皇帝一眼翻过去,胤小祕连忙捏住自己嘴巴,噤声了。

    康熙提了一口气,才咬牙切齿道:“烤栗子也是一样!错过并非是错了,而是过了。若只顾着叹息已失去,漏掉更多的可能拥有,那才是真要可惜了。”

    胤小祕学着他汗阿玛的样子,握紧拳头,义愤填膺:“阿玛说得对!不能因为一个烤栗子,就漏掉了辣么多的世间美味珍馐!”

    康熙:“……”

    算了,朕放弃给他启蒙了。

    跟胤祕呆的久了总是气人。

    但是,又叫人莫名充满了生机活力。

    老皇帝明显变得开怀许多,连带着对于儿子们因为皇位打得不可开交,甚至与他父子反目的唏嘘都淡化下去。

    人至暮年,孤独感总会频频作祟。

    这一点连皇帝也不能逃脱。

    有小幺这么个直言不讳,又皮又贴心的“夹心棉袄”陪在身侧,康熙已经十分知足。

    回过神的老皇帝眼神慈爱,重新看向幺子:“香山之后,你还想去哪处啊?”

    胤祕想起上回跟十三哥共浴之后的变化,毫不犹豫道:“汤泉行宫!儿砸想跟汗阿玛一同泡温泉!”

    康熙好气又好笑:“朕看你人不大,享受的本事却不小。”

    胤小祕也不否认:“那

    是,儿砸随了阿玛的。”

    康熙作势便在他屁股上轻轻拧了一下。

    提起这汤山温泉,那倒真是对人多有益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便有“温水注之,疗疾有验”的记载。

    康熙年轻时曾偶然去到此地,入温泉水仅仅泡了一遭,便决定要在此加盖行宫。一直到胤祕出生前一年,汤泉行宫才算落成。

    在小团子无休止的耍无赖和纠缠声中,老皇帝有些意动。

    他虽然瞧着身子好了许多,到底还是不比从前。时不时总觉得浑身乏力,气血不畅。想到上回在汤泉行宫和小儿子一起泡了个汤,就能彻夜精神地拉着胤祕唠嗑,康熙惊觉这倒是个好办法。

    于是,夏末时节,康熙带了几个随行人员简单收拾一番,驻跸汤泉行宫。

    这回路上没耽搁,皇家父子一路赶到行宫,就直奔西池水“沸泉”之中。

    等到身体完全浸入热乎乎的汤池子,胤小祕忍不住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康熙听得发笑,状似随意问道:“来,叫朕听听,你这小二十四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小团子歪着脑袋,连日来的父子问答,叫他已经能够从善如流的去思考康熙的提问。

    片刻,他答道:“儿砸想成为更厉害的大人。”

    康熙舒坦的靠在身后大石上:“哦?为何啊?”

    “想长大就是想长大呗,哪还需要那么多为什么。非得寻个原因,那就是短胳膊短腿太不方便啦,儿砸想帮阿玛和四哥分忧,都只能出指甲盖大小的力气,不够看嘛。”

    康熙闷闷笑出声,闭目养神:“大人有大人的好,小孩有小孩的妙。你能做成的事,朕却未必能做,你四哥也没法做,如此你还急着想要长成大人吗?”

    胤小祕的思维不同于寻常稚童。

    而且他也不喜欢走寻常路。

    小团子反应迅速道:“那儿砸就同时成为厉害的大人,和更可爱的小孩!如此一来,不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啦。”

    “要是做错了,汗阿玛看我这么可爱的份上,是不是也能不计较?”

    康熙:“……”这是朕没想到的。

    良久,老皇帝的笑声融入在温和的风中:“这话有趣,朕便瞧着,你要如何二者兼顾。”

    小团子一点也没伤上心,反而偷偷把脑袋顶上的花叶浸泡在温泉水中。

    是夜,老皇帝又跟幺子睡在一处,失眠了。

    胤小祕倒是沾床就睡着了,一副心大的模样叫康熙无奈笑笑。

    拔步床上的萝卜丁偶尔打着轻鼾,小肚子起起伏伏,睡相还算老实。

    虫鸣声隐入寂静长夜中。

    康熙看着看着,逐渐有了困意,双目微阖之时,突然听到了一声异响。

    【滴。】

    【当前跨维度对话已开启,倒计时,三分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