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宫团宠小幺儿 > 第112章 112

第112章 11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胤禛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好笑。

    江南那边小动作多, 才证明京师和关外着急了,证明他整顿旗务的举措有了成效,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否则,他们也不会被逼的如此狗急跳墙。

    这些都是政务, 没必要叫个小萝卜丁挂念这么多。

    胤禛顺手使劲揉搓了一把幺弟的脑壳, 直叫小幺觉得自个儿要起火了, 才停下来。

    “放心,有你三哥在呢。朕都不操心, 你操哪门子心?怪不得好吃好喝的养着, 还是个小矮墩子。”

    小家伙被踩中了尾巴, 气愤跳脚:“才不是矮墩子!四哥你怎么恩将仇报呀!”

    这话惹得胤禛一阵畅笑, 被戴铎的消息搞坏了的心情,也瞬间阳光起来了。

    兢兢业业的戴铎退出去时,感激地瞧了一眼咸福宫阿哥。

    太好了,往后只要有小阿哥在, 他就什么消息也敢往上说了。

    三爷很快就带着八卦报社反击起来。

    这反击的店子又是小幺特意提议的。很快,京师内一条头版专访的通稿就铺满了大街小巷,内容是对雍正兄弟们的专访。

    亲王郡王们除过八爷,通通都卖了胤禛这个面子,不要钱似的使劲夸赞。

    关于“欺辱兄弟”的谣言不攻自破,其余那些个政见不同的攻击,似乎都成了捕风捉影的无理取闹。

    三爷对幺弟提出来的这些稀奇古怪的专属词语, 表现出十足的兴趣, 甚至拉下脸主动来请教。

    胤小祕没辙, 转头问二筒:“有没有能解答三哥疑惑的书呀?”

    毕竟, 类似“通稿”这样的词语, 他也是跟着二筒瞎学的, 没办法回答三哥呢。

    【滴。】

    【检测到特殊任务:受到帝王邀请,品尝一顿三清茶宴。】

    【任务完成获取奖励:《新闻学报道与写作》x1;《大众传播理论》x1。】

    胤小祕瞧一眼三哥期待的眼神,没辙的叹一口气,领下了任务。

    这个三清茶宴,他听着好耳熟,好像从前跟着汗阿玛在乾清宫玩的时候,有听他提起过。

    小团子索性直接问了允祉:“三哥,你知道什么是三清茶宴吗?”

    允祉一怔:“三清茶宴啊……”

    “三哥不知道吗?”

    允祉摇摇头:“那倒也不是,从前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后,在兴庆坊建兴庆宫,举行宴会邀请文人雅士参加,一来品茶,二来泼墨,称之为翰墨宴。”

    “后来,汗阿玛效仿前人翰墨宴想要搞一出三清宴,原本是定在康熙六十一年千叟宴之后的。”

    只不过,后来病重,加上筹备旁的事情,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提起了。

    允祉是最清楚这件事的人。

    他当时在武英殿编撰,三清宴要宴请哪些才子,汗阿玛都是交给他去琢磨的。

    胤小祕听到这话犹如雷劈。

    二筒这个大笨蛋,不是耍他玩嘛。都没有的宴席,他怎么能吃到口中呢?难不成要叫他撺掇四哥造一个嘛?

    欸。

    小团子眼前一亮。

    好像……也不是不行?

    三哥手底下的人不是也忙碌好久了嘛,请四哥犒劳一下文化人,一起喝喝茶吃吃点心,给大家打打鸡血画大饼,简直是理所应当呀。

    胤小祕露出梨涡小虎牙,笑得一脸天真无邪。

    “三哥,你们要有口福啦。”

    允祉满头问号,对上幺弟狡黠的目光,突然浑身一个激灵,生出一种被狡猾的小狐狸注视的感觉。

    总觉得,幺弟长大以后会是个牵着别人鼻子走的不得了的小孩啊。

    胤小祕说干就干,趁着这日下了学,小家伙熟门熟路进了九洲清宴。

    胤禛如今几乎天天都能见到幺弟,有时候不见,反而还浑身不踏实,生怕这孩子一不留神又跑出去惹是生非了。

    眼都没抬,听到哒哒哒奔进来的脚步声,胤禛勾起唇角,继续练字道:“跑什么,朕说了几回叫你慢慢过来了?”

    胤小祕连忙装作乌龟爬行的样子:“皇兄,我有大天的好事情要告诉你,你先别写啦,听我说完嘛。”

    胤禛听到“皇兄”这个称呼,直觉没有好事,忍不住开始头疼了。

    他谨慎道:“哼,朕才不信你能说出什么天大的好事。”

    “真的是好事情呀。”小家伙短胳膊短腿摇过去,还要装着给他四哥磨墨,“你说,三哥这回带着陈梦雷他们是不是办事特别漂亮?”

    胤禛点点头:“那是自然。”

    “可是四哥现在还不能光明正大给他们许下一官半职吧?就连三哥,在朝中的挂职也是清闲职位。”

    胤禛瞧他一眼:“你倒是敏锐的很。说吧,是不是给你三哥抱不平来了?”

    胤小祕眨眨眼摇头:“才不会呢,我自己都还是光头阿哥,干嘛要自讨没趣。”

    胤禛无奈笑出声来:“你啊……”

    坦率到极致的小幺,叫胤禛这个出了名的毒舌皇帝也没话说。

    胤小祕不理会这些弯弯绕,一门心思直奔自己的目的:“我的意思是,四哥不方便现在就做出赏

    赐,但是可以叫他们来园子里办个茶宴嘛,我看隔壁的万方安和就不错,大家坐下来一起喝喝茶,吃吃点心,打着交流诗词歌赋的名义,谁也不敢说什么。”

    重要的是帝王亲请赴宴,多少文人求也求不来的士人筵席,想想便知这些把风骨看的尤其重的人,该有多欢喜。

    胤禛没想到幺弟说的竟是这个,怔愣半晌,忽然笑了:“你给朕这么大的建议,真应当赏你点什么做奖励呢?”

    小团子眼瞧着胜利在望,迫不及待的提示道:“不用不用,就是这儿宴席能不能带着我一起去呀?”

    “四哥,我也想见见世面呢。”

    又是熟悉的捏肩捶背倒茶一条龙,胤禛对这道老配方熟得很,却不得不承认,幺弟这一套实在有效果。

    胤禛一边享受着,一边忍不住想,若换了是弘历弘昼过来……打住,恐怕还没靠近就被他一脚踹去布库房了!

    难道,他不是把幺弟当成儿子养的?而是当成小格格,小祖宗惯着?

    胤禛思绪飘远,面上还能如常跟小幺对话:“文人的茶宴,肯定是要比试一番的,到时候别人吟诗作对,你能干什么?”

    胤·捧场王·祕兴奋的将两只小肉手拍得“啪啪”作响:“我鼓掌啊!他们肯定喜欢背后有人捧着嘛。”

    胤禛:“……”

    放在正常的阿哥,这会儿早就羞愧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起来了。

    然而小幺不是正常阿哥,不能用常规手段来衡量。

    这倒是叫雍正担心起来,这么个文人圈的茶宴,小二十四若是在里头当个搅屎棍子,可不就全都毁了。

    胤禛有些犹疑,索性给小团子出了个难题:“你想去也可以,去梧桐院,叫朱轼给你作保,朕就带你一道。”

    胤祕抱头控诉:“那怎么可能嘛,老朱宁愿叫弘昼去也不会叫我去的。四哥你这分明就是不想要我去。”

    胤禛扬眉:“朱轼其人,对旁人公正严明,对自己更甚。你若真的能叫他有刮目相看之处,他会帮你的。”

    小家伙还想讨价还价,被他皇兄按住了。

    “万方安和宴请几十人,至少也得准备小半月,你不如就趁这段时间,好好去梧桐院琢磨着怎么讨朱轼欢心吧。”

    胤小祕气呼呼的挥舞着拳头,当日晚膳多吃了两碗米,用来发泄自个儿无处言说的愤怒。

    而吃多了的下场也十分好笑。

    小团子还没来得及回桃花坞,就因为胃胀气躺平在九洲清宴了。

    胤禛急急忙忙宣了太医给幺弟诊脉,看着平平整整摆在榻上的小幺,像个备受打击的可怜猫猫,无奈叹了口气。

    这皮猴子要长大,可真是叫人费尽了心神呐。

    不过,奇妙的是,他并不讨厌这种分心的感觉,甚至还有些依恋。

    这件事,胤禛断然不会叫小幺知道,不然,那小尾巴翘起来还不知道要骄傲成什么样子。

    霜降始霜。

    圆明园内,秋日的第一场霜在寂寂无声中降临。

    天还半黑着,胤小祕和两个侄子早早乘船去梧桐院。

    小家伙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很快就制定了战略方针,从早早去梧桐院开始,在朱轼面前卖起乖来。

    撑船的小太监长竹蒿一甩,很快就到了桃花坞的西青山边缘。遥遥望去,树梢草尖结满了霜冻花,深绿叶片仿佛蒙上一层寒气。

    小团子裹紧了石青色缎貂皮小褂,脑袋上已经戴了一顶秋冬棉绒风帽,佟佳太后特命人新作的靴子蹬在脚上,十足暖和。

    简直像个烫手的小火炉。

    弘昼特意朝空中哈着气:“天气一下子就冷下来了。”

    弘历跟着点点头:“也不知道十皇叔新种的小麦出苗会不会受到影响啊。”

    弘历在夏天的时候,时常被派去观稼轩给十爷打下手,后来入秋之后,又总是跟着幺叔到处摘取田区的劳动果实,慢慢的,对土地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来。

    他这个阿哥自打被穷养着开始,竟也懂得感恩每一顿饭,珍惜每一颗粮食了。

    果然,人还是在失去中吸取教训最快。

    胤祕对四侄子的变化倒是习以为常,想起弘历时不时还要捡两块园子里的木头回来刻印章,就觉得元寿还有的进步呢。

    小家伙装模作样摇摇头,叹一口气,仿佛为了皇兄的儿子操碎了心。

    胤祕瞥一眼弘历安慰:“十哥看过可厉害的书啦,现在也是小有实力呢。听说营田水利府在霜冻之前,已经采用了黄履庄的自动灌溉装置,给田里喷过水。灌水以后提高了地温,十哥又特意安排田里统一熏了烟,今年的霜冻应该不会影响。”

    弘昼弘历仿佛在听天书一般,只剩下赞叹声。

    原来所谓的草包老十十皇叔,也不是真的草包呀!

    三小只兴致勃勃讨论着黄履庄新被征用的各种发明,又提起那个在圆明园稍显鸡肋的自行车。

    弘历有些叹惋:“园子里多走水路,还真没有骑车的时候。”

    弘昼也异想天开:“要是以后在宫里可以骑着自行车上下学就好了。”

    对此,他们的幺叔无敌自信,一脸骄傲发言道:“放

    心吧,年前回了宫,我们就能约着骑车啦。”

    船很快靠岸,三人穿过梧桐树林,进了书屋内。

    因为来的太早,里面空无一人,就连傅清这个一贯最早到达的也还没来。

    叔侄三人对视一眼,莫名生出骄傲之情来。

    胤小祕兴奋极了,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反正来得早,我们比赛,看谁能把今个老朱要讲的那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背过!”

    少年们的胜负欲总是来得莫名其妙。

    几盏烛火微摇,三小只埋头苦读,都进入了背诵文章的无我之境。

    小团子更是志在必得,他的记忆力可是被四哥夸赞过的,不能再擅长的事情上面也输了侄子们一头呀。

    尽职尽责的朱大学士今日正巧早起,打算先行过来,诵读几片圣贤文章,等着阿哥们过来。结果一进门,就被这场面给震撼到了。

    元寿阿哥和天申阿哥就算了,怎么连咸福宫阿哥都在?

    他莫不是老眼昏花?亦或是还在梦中?

    朱轼不信邪,走到胤祕面前敲了敲桌子:“小阿哥……”

    胤小祕正背到酣处,扁扁嘴不情愿的嘟囔:“你打扰到我背书……”

    抬头一瞧,竟然是老朱!

    小团子连忙变了副表情,将嘟嘟囔囔吞回肚子里,转瞬笑成了一朵花儿:“问朱先生康安。新的一日新气象,我给先生表演一个背诵全文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