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配角 > 第 71 章

第 71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除夕来临,这一日出了个大太阳。整个皇宫包括钟粹宫都进行了一次大扫除。 </br></br> 小草和其他宫女把元满从宋城带来的书都铺在地上,除去霉气和湿气。 </br></br> 元满坐在院子的桌边,沐浴阳光伏案书写。 </br></br> 桌面上也晒着几本书。元满看见了其中一本——《浮华录》。她依旧记得里面的情节和看书时的心情,不禁笑了笑,然后低头写信。 </br></br> 这封信她写写停停,不知不觉便过了一个时辰。 </br></br> 太阳到了一日里最烈的时候。元满收了笔,抬头面向日光,感觉浑身都暖融融的。 </br></br> 周围的人有条不紊地洒扫,元满站起来走动一会,活动一下久坐的身体。一些人正在宫门口贴上对联,还有人爬上梯子挂红灯笼,节日里喜庆的氛围随着腊梅的香味一点点弥漫开来。 </br></br> 她伸手向上,感受阳光覆在皮肤上的温暖。 </br></br> 辞旧迎新的日子和明媚的天气让元满心情很好,她要把这一年来所有的不愉快和难过都留在过去。 </br></br> 这一年里,她和父亲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执,但两人依旧是彼此最亲的人;和徐清重逢,明白自己对徐清的心意,然后学会放下这份心思,徐清也开始对自己坦诚相待。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变化。 </br></br> 风儿好似感应到元满的放松和喜悦,像个调皮的孩子似的吹起了一阵大风。 </br></br> 元满用衣袖挡住吹来的寒风。风止住时,她听见小草她们的小小呼声,回头一看,发现铺在地上的书有些被吹得东倒西歪。她立马去看自己放在桌子上的信。 </br></br> 信被镇纸牢牢地压在桌子上,没被压住的书本遭了殃,要么被掀倒在地,要么横七竖八地躺着,《浮华录》也被吹得摊开了。 </br></br> 小草她们只好再重新整理一遍。 </br></br> 日光透过窗格落在一纸信封上,信封上的毛笔字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br></br> 徐清打开折好的宣纸,映入眼帘的只有寥寥几句话,笔锋飘忽,像喝醉了的人写的。 </br></br> 徐清一看便知是杜康写的。他练的这手字没少被他父亲和先生责骂,他却美名其曰取了个酒名,便要写一手酒字,道一声妙哉。 </br></br> 想起杜康说这话时不着调的样子,徐清哼笑一声。郊外寺庙那一日过后,他便没见过杜康了。但非常之时,见面次数少于他们而言时常态。所以徐清并不稀奇。 </br></br> 宣纸上写着:老徐啊,你和宁姒总劝我离开京城,不要留在这伤心地,怕我触景生情又怕我身陷囹圄。我如今想开了,为父亲平反一事却已无力回天,父亲在天之灵必定希望我往后余生安康,不如一走了之。你们雪中送炭的恩情铭记于心。现在我不讨你们的嫌了,走了,不用送。日后有缘再见。 </br></br> 徐清把这信反复读了几遍,然后轻声道:“天高地远任君闯。” </br></br> “啊,公子你说什么?”石舒恰好站在书房门口问道。 </br></br> “没什么。”徐清把信收好。 </br></br> 石舒“噢”了一声,接着道:“长公主喊你去贴对联。” </br></br> “嗯,知道了。” </br></br> 自从徐清长大一些后,贴对联的活就由徐正礼传承到了徐清身上。他跟着石舒穿过自己的院子来到前院。看见元芷指挥下人进行洒扫,徐正礼就站在她身旁。 </br></br> 元芷眉梢带喜,一年里她最盼望这个日子。只要没有战事,徐正礼一定会赶回来和他们一起过除夕。 </br></br> 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一起团圆过年。 </br></br> 元芷见到远处走来的徐清,瞬间变脸:“这位公子你快点行不行,磨磨蹭蹭的。” </br></br> 徐清无奈地加快步伐,转过身对石舒道:“女人为什么能这么善变,和夫君在一起眉开眼笑的,见到儿子就跟见到对头一样。” </br></br> 石舒被徐清的话逗笑了:“哪能啊,你在长公主心里是独一无二的,你见她这么对过别人吗?” </br></br> 徐清一时不知石舒是在安慰他还是在损他,无语地瞪了他一眼。 </br></br> 走到徐正礼和元芷二人面前后,徐清开口道:“对联呢?” </br></br> 话音刚落,便有人把对联递给他。 </br></br> 元芷夫妇跟在徐清身后走到院门口,元芷道:“你这几日一直呆在书房,以为自己是姑娘家家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吗?” </br></br> “那我出去了,你又说我不落家,整日在外面鬼混,”徐清头也不回道,“您到底要我如何?” </br></br> “要你不要一直呆在书房,也不要整日外出。这么简单都做不到?” </br></br> 徐清用浆糊刷着墙面,说了句自讨苦吃的话:“你一天不找我麻烦就不爽,我都怀疑我是不是你亲生的了。” </br></br> “胡言乱语。”徐正礼开口道。 </br></

    br> 徐清翻了个白眼,他忘了今日元芷有帮手。 </br></br> “亲生的自然是亲生的,”元芷道,“但是如果能塞回去重新生一个也挺好。生个女儿最好,女儿乖,不用那么操心。” </br></br> 徐清又翻了个白眼,不说话了,否则就是自取其辱。他还是干点实事吧。 </br></br> 大家热火朝天地忙活了一下午后,终于可以坐下来吃顿丰盛地年夜饭。这一日将军府也不做诸多讲究,等三位主人坐定,菜上齐后,其余侍从丫鬟也坐在下一起用膳。 </br></br> 每人一句祝福语还有压岁红包。 </br></br> 吃到一半时,常德带着皇家赐菜来了。每年除夕夜,皇上都会赐百官各一道菜,既是祝福也是对各位功绩的肯定。 </br></br> 徐正礼带着全府上下谢过元庭。常德让众人起身后,把一封信递给徐清,道:“奴才还要替元满公主传句话,祝福姑姑姑父一家平安美满,笑口常开。至于这封信,是公主要我转送给徐公子了。” </br></br> 元芷给常德回了礼:“劳烦公公替我谢谢小满。” </br></br> “这是自然。” </br></br> 送过菜后,常德便离开去别的府邸了。徐清低头看着自己手上的信,信封写着——兄长亲启。 </br></br> 徐清没有立即拆开信封,而是继续用起了晚膳。 </br></br> 除夕之夜须得守岁,元芷命人加足了炭火,大家分成几个小圈子,元芷和他们玩起了骰子,徐正礼则坐在一边。大家在这一日都放开了玩。 </br></br> 欢声笑语洋溢在温暖的室内,徐清在一片笑闹声中拿着信封走到屋外的走廊下。 </br></br> 夜幕上空挂着一轮明月,月辉静静地流淌在雪地里,覆雪的花草折射着晶莹璀璨的光,大街小巷的爆竹声忽远忽近,此起彼伏。 </br></br> 徐清拆开今天收到的第二封信: </br></br> 哥哥,今夜除夕,愿你除夕安乐。最近经历了大大小小很多事,也得了你很多照顾。初回京时,你好像对我不甚熟络,那时我以为是因为我们分开得太久了,于是还缠着你想要你像从前那般待我。我不知其中缘由,行为举止不懂事,没有顾及你的心情,望你不要太怪我。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在意我是否身体安康,每次我受伤生病时,你都对我很好,很骄纵。所以有时候会产生生病受伤也不错的想法。 </br></br> 以前你谈到宁姒时,我纯粹地以为你们是好朋友,等在宋城长大一些后,才知你对她抱着什么样的情感。不知你是否清楚自己为她改变了许多。以前你生气便是皱着眉头生气,如今因她而情绪波动时,甚至能让人看到你脸上的阴沉和偏执。话本上都说,爱一个人会让人变得快乐,可在我看来,你并没有因她而快乐,反而变得不好。 </br></br> 说实话,我觉得宁姒很像我看过的一些话本的女主人公,聪慧貌美。起初我很喜欢看这一类话本,后来看多了便察觉出了一些通用的路数。里面包括男主人公在内的一些青年俊秀都倾慕于她,于是为了争夺她不惜大打出手,甚至成为不死不休的仇敌。这些男配们痴情得很,总惹得闺阁小姐伤心落泪。我也不例外,有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男配爱而不得就走歪路,变得疯魔,恨不得化身为书中人物骂醒他,救救这个可怜人。还有,话本是主角的世界,女主人公认定的人,其他人是无法改变她的意志的,想要拆散或离间的配角们都得不到好下场。 </br></br> 没想到我在生活里也会遇到这样的事,古人说人生如戏,诚不欺我。我不能化身书中人物拯救我喜欢的配角,所以希望在现世里改变你的想法。我不想你和宁姒他们反目成仇,最后落得个书中人物一样的结局。她意不在你,若非你放下,那么不论你如何做都不会快乐,这只会是个悲剧。 </br></br> 你有一身才华武艺,为何要把日子浪费在一个不会看你的人身上。你是个好动的性子,不如去天南地北地走一走,闯荡一番,时间一旦过去,等你再回头,或许会发现自己已然把这段感情放下,并且找到更合适的人。 </br></br> 你说你欠我一份生辰贺礼,我想到了,我就要这个。希望你年关过后,可以离开京城出去走一走。 </br></br> 还要悄悄地告诉你,这种话本看多了,本着心疼男配,我便开始不喜欢女主人公,加上现世发生的种种,我好像对宁姒沉生了不良情绪。 </br></br> 在信的最后,要送上我的歉意和谢意。或许我没有很好地掩饰住自己的心思,这为你带来了诸多负担,我很抱歉,但好在这一切都会结束。对于哥哥从小到大对我的照顾,我心怀感激,让我不至于一个玩伴都没有。 </br></br> 还有许多话道不尽,只好道一声,新年好呀。 </br></br> ——元满 </br></br> 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落在书信上,洇湿成一点水渍,晕染了书信末尾的“元满”二字,徐清用干燥的指腹捻了捻湿掉的地方,在更多雪花落在信纸上之前,把它放回信封里。 </br></br> 大雪落在地上,发出扑

    簌簌的细微声音,里面传来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在寂静的雪地上回荡几圈后慢慢消弭。徐清站在屋檐下,看着在风中打旋的大片雪花,放空目光与思绪。 </br></br> 蜡烛一点一点融化,爆竹声也愈来愈密集。 </br></br> 不知何时,把雪踩实的轻微动静传入了徐清耳中,他循声望去,是来报时的仆从。 </br></br> 仆从向徐清行礼,然后打开房门:“将军,长公主,时辰快到了。” </br></br> 众人放下玩乐的东西,看着屋中一角计时的水滴漏,徐清也从室外步入屋内,坐在元芷身旁。 </br></br> 大家心中默数着流出来的水滴,当达到一定的刻度线后,众人一齐欢呼。 </br></br> 随欢呼一同而来的,还有皇宫里响彻整个京城的钟鸣。 </br></br> 钟鸣余音绕梁,寓示着来年的祝福与运气源源不绝。 </br></br> 徐正礼和元芷对视,异口同声道:“新年好。” </br></br> 徐清含笑看着二人,然后随一众仆从丫鬟跪在他们身前,行礼拜年。 </br></br> “祝爹娘新的一年身体康健,万事顺遂。”徐清伏在地上送出祝福。 </br></br> “祝将军和长公主万事如意,笑口常开。”众人道。 </br></br> 徐正礼和元芷面露笑意,同样祝福大家。 </br></br> 这阵热闹过半后,人群忽然传来一声疑问:“奇怪,今年这钟声怎么还在敲?” </br></br> “是啊,还敲得挺急的。” </br></br> 众人一时间都静下来,钟声便愈发明显。 </br></br> 钟鸣以辐射的方式从皇宫扩散到每一条街道,一声催一声,完全不像是迎接新年的架势。徐正礼瞬间收了笑意,站起身对着其中一个仆从道:“去问一问外头的人,这钟声敲了多少下。” </br></br> 徐清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皇宫的钟声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敲的。敲不同的次数便代表了不同的意思。迎新会敲三声,可从方才到现在,钟鸣不止。 </br></br> 外头的人进入内室,众人眼睛齐齐汇聚在他身上。 </br></br> “禀将军,目前为止,敲了八声。” </br></br> 话音刚落,第九声钟鸣响起,雄浑的声音笼罩在京城上空,仿佛悲戚的长鸣。 </br></br> 徐正礼、徐清和元芷众人屏息凝神,静静等待。 </br></br> 钟声迟迟没有响起,仿佛一个人用尽了全身力气嘶吼九声后,戛然而止呜呼而去。 </br></br> 室内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的血液好像一下子冲到头顶,四肢冰凉,漫上麻意。 </br></br> 鸣钟九次,宫廷剧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