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卿本佳人 > 第137章:

第13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恶梦总是袭来。

    四处都是血腥,李宝提着一把长剑,在死人堆里寻找,突然,面前出现了仇人的身影,一身龙袍,他奋力的冲上前去,一剑刺入他的胸口,然而,耳边却响起柏馨的声音,

    “李大哥……”

    他一愣,缓缓抬起头来,却瞧见面前的人变了。

    长剑刺入的是柏馨的身子,她痛苦的看着他,鲜血从她嘴里流出,泪水挂在眼角,眼神悲哀。

    他大骇,大喊一声,

    “不……”

    李宝嗖的从床上撑起,己是满头大汗,怎么会做这样的梦?他急急朝身侧看去,没有人影。

    他急急跳下床,拉开了房门,

    “馨儿?”他四处寻喊。

    “我在这儿。”熟悉的声音传来,柏馨轻咳着,从灶台下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灰。

    “我在为李大哥做早饭,这里太呛……”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拥入一个怀抱。

    柏馨有些惊讶,有些不好意思,

    “李大哥,你怎么了?”

    李宝见她无恙,心里松了口气,擦着她脸上的灰,

    “没见你,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柏馨露出纯真的笑容,

    “昨日,隔壁的王大婶,教我如何做饭,我想试试,以前老是把饭做糊,王大婶说,是因为火大的原故。”

    “李大哥,我是不是特别笨?”

    李宝拉着她出了厨房,进了屋子,又给她打了一盆水,清洗脸颊。

    “以后这事由我做就行了。”

    柏馨红了脸,接过帕子,

    “我自己会,总不能什么事都烦着李大哥。”

    李宝笑笑,坐在她的对面,认真的看着她。

    此时的公主与以前大不相同了,虽然还是那么的单纯,脾气却温和了许多,更为主要的是,她不再恨他,不再想着逃离,而是把他看成亲人,依赖的人。

    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失忆了,当她坠崖醒来时,他还记得,她的懵懂,无措,害怕,惊慌,然后,她紧紧的抓着他的手,一刻也不放开。

    他们投宿在一农家,为了不引起怀凝,他只得说,她是他未过门的妻子,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家族受人陷害,被朝廷所抄,他们逃了出来……

    她信了,他还告诉她,如今他们是钦犯,万事得小心行事,不可随意出门,她也信了。

    他们原本一路朝山东而去,可是她的病,又让他们不得不回到京城,并且,他要乘机利用沈士桢拿到火药。

    这些日子与她朝夕相处,很多事都发生了改变,比如,他对她的心。

    他越来越放不下她,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每次见着她的笑容,仿佛给他灰暗的生活,带来温暖,他甚至忘记了她是仇人之女,忘记了他对她有过的厌恶与恨意,他常常深夜而起,舞剑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他想恨她,可是再也恨不起来。道底是什么,让他变了,何时,让他变了,或是很早以前,不然,他怎会心系她的安全,随她跳崖,原来她早己驻进他的心里。

    他恨过自己,嘲笑自己,怎会喜欢仇人之女?他刻意回避,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对她不冷不热,但看着她无辜的神色,他余心不忍,他本己脱险,无须再利用她,那次,他悄悄的把她抛下,他躲在暗处,看着她无助的表情,慌张的四处寻找他的身影,哭喊他的名字,他的心竟是无比疼痛,他做不到狠心,做不到让她离开,鬼使神差,他从暗处出来,她回头,看到了他,那一刻,她脸上的喜悦,他永生难忘,而他愣愣的站着,任由她紧紧抱住,在怀里哭泣,责问他,去那儿了,是不是不要她了,她做错了什么……他再也舍不得推开她,他知道,从此他己陷入深潭,不可自拔,痛苦伴随着快乐。

    从那以后,她更加黏他,一刻未见,她会心慌无措,而他也真心的关心她,照顾她。

    他说服自己,他的仇人是她父亲,与她无关,她失忆了,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他不希望她记起一切,或许,他们真的可以在一起,可是,她的失忆却是伴随着病痛,他怎能让她受病痛折磨,也绝不会让她有事,所以他矛盾而痛苦。

    她若忆起一切,会对他怎样?还会跟随他?一个一心想杀她父皇的仇人?他不敢去想。

    李宝暗叹一口气,柏馨突然凑近他的面前,

    “李大哥,在想什么?”

    他把她拉坐在腿上,

    “在想,馨儿病好以后,是否还记得我,还愿跟随我,会恨我吗?”

    柏馨诧异,

    “馨儿是李大哥的妻子,当然记得李大哥,一生跟着李大哥,为什么要恨你呢?”

    李宝笑笑,其中的苦涩只有他自己清楚。

    “以前,我们老是吵架,所以,我很担心…。。”

    “吵架?”柏馨问道,“为什么要吵架?”

    “因为……”李宝想了想,“你实在太调皮。”

    李宝原本是与她开个玩笑,她却当真了,

    “馨儿以前对李大哥不好吗?”她神色暗了下来,有些自责,“不管以前如何,今后馨儿一定好好对李大哥。”

    李宝听言,突然觉得自己可恶,同时也很感动,但心里的担心却更加浓烈。

    他搂着她的腰,深深的看着她,她脸色泛红,娇艳欲滴,他心中一狠。

    “不管以后如何,此时,你就是我的馨儿。”

    他去吻她的唇,她含羞躲开,他把她桎梏在怀里,又咬上了她的耳垂……

    在二人浪漫柔情之时,正是朝堂风云再现。

    太子府管家许呈在牢里自杀,并且在其囚衣上,血书:罪人有负太子之恩,死不足己,引来朝堂震撼。

    很快,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共审妖书一案,夏璟监审,此案涉计到太子,福王,但二人均未出现,提刑府东西南北众衙役,押着一干证人前往,彩生,刘虎,许达,一一到来,此案证据确凿,又因许呈一死,许达的证词更让人相信,最后还在管家私宅收出一些妖书。

    当三司官员把案子情况上奏给德庆帝时,德庆帝大怒,立即命人收查太子府。

    太子站于院中,负手看着来来往往的兵士,居然露出一丝轻笑。

    次日朝堂之上,太子跪于堂下,当着百官之面,德庆帝严词相责,太子并没有反驳,太子也早在他的授意下,禁声,连着太后也未出来干涉,就这样,太子被废,降为庶人,发配瓜州极寒之地,无召,永世不得入京。

    从天堂到地狱就是这般情况。

    而太子的势力迅速蛰伏起来,有的为了自保,改投政营,有的退出了朝堂,至仕归家,朝中所空缺之位,德庆帝另任他人担当,所谓他人,并非福王,大多为中立之人,保皇党人,一时间,德庆帝几乎收回了皇权。

    内阁因赵贯退出,再也不能独揽朝权,东厂地位再次得到上升。

    德庆帝赦免徐安年死罪,革去了她提刑司的职务,却任她为女院博士,为女子讲学,同时,也为三皇子的老师。

    徐安年无意再留朝堂,前往御书房请辞,遇上秦榛。

    秦榛应皇上宣召觐见。

    两人一同进入书房,德庆帝未曾料到两人竟同时请辞,他大为惊讶。

    “联不允。”德庆帝毫不犹豫的答复。

    “秦榛,联命你官复原职,保皇宫安危,宋怀安,联允许你三月丧期,三月之后上任,联己下令为你父亲平反,徐贽一代名儒,你做为她的女儿,应该秉承父志,大梁之女学,由你主办。”

    “皇上。”徐安年拒绝道,“民女入朝,只为父母,如今父母皆逝,民女只想回乡,请皇上承全。”

    德庆帝又道,

    “你既父母双亡,如今独身一人,何以为家?联体恤你,对你父母也心有愧疚,当初错判其罪,因此,联不计较你的欺君之罪,联仍保你四品官职,你可享朝堂俸禄,又可为大梁出力,联曾听你言,为国效忠者,当不分男女,大梁初行女学,此番重任,独你不行,再者,三皇子与你得缘,他师承于你,你岂能半途而费?”

    提到三皇子,徐安年脑子里浮现出那张纯真的脸庞,竟莫明的倍感温暖,她微微失神。

    德庆帝见了,又道,

    “此事,你先别急着拒绝联,三月以后,再给联一个答复。”

    说完,又看向秦榛,

    “联知你己报家仇,急于离去,然,大梁男儿,岂能只为家,不为国,联一直器重于你,撤你的职,是做给那些臣工看,如今,因太子之事,恐朝堂别有用心之人做乱,联己年老,身边亲信的人不多,你当为国为君。”

    德庆帝言词恳切,令秦榛又惊又恐,心情复杂,自他入朝以来,备受皇上提拔,他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正如皇上所说,如今储君未定,也恐朝上再起风波,他应当报达皇上的知遇之恩。

    他瞟了徐安年一眼,最后拱手道,

    “臣遵旨。”

    随后两人退出书房,站于廊下,

    “大哥,恭喜你,重得皇上重任。”

    秦榛摇了摇头,苦笑,

    “原本随你行走江湖,如今,大哥要失言了,你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徐安年抬头看着阴暗的天空,

    “父亲临终时,告诉我,要远离朝廷……”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

    “先生。”

    两人同时回头,回廊的另一侧,三皇子远远过来,许久未见他,徐安年脸上露出笑容,这是近些日,第一次真心的笑容。

    盛京城门口,柏洛身着常服,戴着帷帽,站在马车旁,看着高大的城门,沉默不语。

    吴卫站在他的身侧,一脸怒意。

    “今日主子离京,想不到竟无一人来送?”

    柏洛冷笑一声,

    “一个被废太子,何来相送,恐大家都避之不及。”

    吴卫看着他的背影,很难过,

    “主子……”他很想安慰于他,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柏洛倒比他心情平静,他转身,缓缓蹬上马车,

    “吴卫,你相信吗?过不多久,我还会回来。”

    吴卫听言,且惊且喜,

    “真的,我就知道主子定会东山再起。”

    柏洛笑笑,笑容之间透着无比的狠绝,他挑开帘子,突然瞟到不远外一些熟悉的人影。

    “是宋怀安他们。”吴卫道。

    “走吧。”柏洛冷冷而言,“总有一天,我们还会相见。”

    车轮轱辘,留下深深的痕迹。

    此刻,徐安年未曾想到他们也来了。

    秦榛与东西南北。

    今日她带着父母的灵柩回乡安葬,他们为她送行。

    她很感动,泪水盈眶,慕北说,

    “怀安……”随即又马上改口,“应该叫你安年……我们,都等你回来。”

    “是呀,”宁西道,“虽然你不再是提刑府的人,但大家都还是朋友。”

    其余人也都点点头,最后秦榛上前,

    “你若没地方去,就回来,你是大梁的第一个女博士,徐先生定会为你骄傲,你无意朝堂,然,博士之职,只为讲学,传扬学术,你大可放心。”

    徐安年轻应一声,朝众人一礼,

    “安年就此拜过。”

    她上了马车,众人目送着她离开,慕北突然就红了双眼,

    “也不知,她真的会回来吗?”

    李东叹了口气,

    “估计不会了…。。”

    “不,她会回来的。”秦榛喃喃而道。

    徐安年一路而行,归乡心切,不敢耽搁一分,半月后,终于回到了家乡,来到村口,居然有众多村民迎来,陈大叔,李大婶,还有好些儿时的伙伴……

    见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她再也忍不住的哭泣起来,李大婶抱着她,

    “孩子,你受苦了。”

    这时,有个官袍的中年男子走上前来,朝她行了一礼,

    “徐大人。”

    徐安年愣了愣,只听他说道,

    “下官是本县县令,受皇上旨意,为大人的双亲治丧。”

    徐安年赶紧还礼,

    “如此,有劳大人。”

    接着,徐安年在众人的帮助下,热热闹闹的给父母办了丧事,三日后,父母再次下葬,总算落叶归根。

    县令离去,众村民散去,徐宅老屋再次恢复了平静,而她的心却并不平静,呆在这无比熟悉的院子,让她感到冷清与孤寂之外,还有一种失去的痛苦,往日的一切历历在目,耳边是父母的叮嘱,眼前是与父母一起的画面。

    父亲拿着戒尺追着她打,母亲在身后相劝,母亲为她做新衣,父亲在一旁慈祥的微笑……她一度认为来到这一世,是上天对她的补偿,除了没有前世的秦榛,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然而,一朝之夕,沧海桑田。

    如今,她该何去何从?

    皇上对她有心的补偿,她心中反抗,却不得不接受,她知道,皇上是唯一能帮她父亲正名的人,虽然他是猫哭老鼠假慈悲,她不得不低头于现实,低头于这个时代。

    她听从父亲的遗言,她远离朝堂,做个平民百姓。

    然而,她能甘心吗?

    接下来的日子很轻松,李大婶常常做些好吃的送来,李三妞己远嫁他村,陈小二也娶了妻,仅一年时间,仿佛隔世。

    这日,她又来到父母坟前,远远的就看见墓上清烟袅袅,又有人来祭拜?这几日总是如此,不像是村里的人,那会是谁?父亲的学生吗?

    她放下香烛纸钱,四处打量一番,只有光秃秃的山头,和寒风吹响树木的声音,一切仿佛如幻想,根本没有人来,她跪坐于墓前,看着石碑的字,无声落泪,她本不是伤春悲秋之人,然,此时此景,天地萧瑟,万物无息,只能添加她的惆怅。

    夜晚,她几乎无法入眠,不知何处传来的琴声,仿佛有安神之效,她才偶尔入睡。

    如此过了一月,她似乎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连着心中的那份不平,委屈,恨意也仿佛淡了许多。

    这日,她刚出门,就见着李大婶走了过来,一路还不停的朝一旁的宅子望去。

    她很是奇怪,上前问道,

    “李大婶,你在看什么?”

    李大婶吓了一跳,抚了抚胸口,拉她在一旁,低声道,

    “安年,你一人在家可要小心,你家隔壁搬有人来,是你回来那时,这房子就被人买去了,也不知道是何人,这些日子来,未见有人出来过,若不是每天晚上有琴声传来,大家都还认为这房子还空的呢,你说奇怪不?”

    徐安年微皱眉头,朝房屋看去,这间宅子,曾是沈士桢一家租住过,难道是他也回来了?

    不可能,她摇了摇头,莫非是他?徐安年心中一跳,但瞬间又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眼中的悲痛一闪即过。

    她安慰李大婶说道,

    “大婶放心吧,我没事的。”

    李大婶点点头,从蓝子里又拿出一碟糕点,

    “这是刚做的桂花糕,知道你最爱吃,从小没少在我家里偷吃。”

    徐安年笑着接过,两人又拉了会家常,这才各自回家。

    又到夜晚,徐安年没有入睡,而是坐在院子里等侯每天必至的琴声。

    果然,不一会儿,琴声按时响起,幽幽扬扬,无悲无喜,却会令人顿时安静下来,她闭上双眼,靠在椅上,心想着,如此,甚好,但心中仍止不住的好奇。

    她爬上院子的大树,坐在树枝上向隔壁打量而去,就如小时候,偷看沈士桢一般,然而,她却只能瞧见窗下的人影,烛光相映,弱隐弱现。

    但是,在她准备跳下的那一刻,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顿时令她心中剧痛,恨意又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