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从嬴政开始盘点 > 第143章 厂卫并立

第143章 厂卫并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棣即位后,因为他不是正常途径即位的,因此也和他老爹朱元璋一样,疑心病很重,因此又将一把被朱元璋尘封的刀拿了出来,这就是锦衣卫。chuoyuexs】

    【朱元璋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开国皇帝,为了监察百官,他创立了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都是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本人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对臣子是极为不信任的,但又想让臣子绝对忠于他,他想知道自家的臣子背地里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就应运而生。】

    【洪武末年,借助锦衣卫的帮助,明太祖朱元璋频繁掀起大案,准备为后辈铺路。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朱元璋满意了,也有感于锦衣卫这把刀用不好容易伤己,便在晚年取消了锦衣卫,准备回归正常的文人治国的路子。】

    【可等到朱棣靖难成功后,南京作为朱允炆的大本营,即便经历过一番血洗,可水面下不知还潜藏着多少反对朱棣的人。因此他就又恢复了锦衣卫,不仅如此还大大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

    【在朱棣手下锦衣卫主要用来诛杀靖难之役时的燕王反对派。诏狱一时间被建文帝旧部挤得满满当当,锦衣卫刑具刑法花样百出,旧部老臣被屠戮殆尽,明朝彻底完成政权大换血进入永乐时期。】

    【在永乐一朝,锦衣卫可以说是风光无限。自永乐起,锦衣卫被分为中央部门、地方部门、流动部门,分支扩张庞大,人员成倍增加。普天之下,京城、边郊,六部尚书、卖豆腐脑的李大姐。只要是大明的地方,几乎都有锦衣卫的影子。】

    【不仅如此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的皇位之争,更把锦衣卫变成了各方团体拉拢的对象,风光一时,权势滔天。】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朱棣手下的锦衣卫首领纪纲野心逐渐膨胀,不但滥捕滥杀、敲诈勒索,还在满朝文武面前玩指鹿为马的游戏。甚至在皇帝选妃时,都敢先选出美人自己私纳。】

    【朱棣在处死纪纲后,也深感锦衣卫权大难制,可他并未像他父亲朱元璋那样取消特务政治,而是一拍脑门,又建立了一个机构来监察锦衣卫,这就是臭名昭着的东厂。】

    【明朝永乐十八年,朱棣建立了东缉事厂,设在北京的东安门北侧,简称东厂。东厂由皇帝信任的太监领导,负责重要情报和钦定案件事宜。】

    【东厂负责监督锦衣卫干活,再向皇帝汇报。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东厂慢慢也具备了自行巡查缉捕的权力,涉及领域比锦衣卫只多不少。】

    【同为特务机关,东厂与锦衣卫的区别在于“厂”是宦官机构,而锦衣卫的“卫”是军事机构。出于对外朝群臣的不信任,朱棣选择了历史上经常出现的身影——宦官。】

    【作为皇帝的近臣,宦官没有子嗣,也不受外朝干扰,生死权柄皇帝可一言而决,算得上皇权的一把利刃。利用厂卫机构,朱棣将天下臣民都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下。】

    【可能是朱棣觉得宦官就是比外臣可信吧,《明史·宦官传序》说:从永乐年间开始,宦官得有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宦官成为皇帝的耳目和心腹,明朝的心腹之病不可避免了。】

    【在朱棣的推动下,宦官集团不仅被引入参政,政治势力也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朱棣将宦官集团的管理部门从前朝独立出来,不再由吏部负责,而是由宦官集团的内部机构——司礼监管理,大大强化了皇权和专制统治。】

    【终明一朝,锦衣卫和宦官深度干涉朝廷内政,对明朝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叹息道:“朕本以为这朱棣身为沙场英雄,治国能有什么好的方略,朕也可借鉴一二。可他竟行此蝇营狗苟之事,搞什么特务政治,还任由宦官干政,他难道不知,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坏在这些人手中!”

    李世民是极为讨厌宦官干政的,虽然知道朱棣和自己情况不一样,他需要特务机构来帮助他监察百官,可让宦官干政还是让他极为失望。同为武力上位,又都能征战沙场的皇帝,李世民对朱棣那是相当失望。

    明朝洪武年间。

    李世民只是叹息,朱元璋又一次暴怒了,他指着朱棣骂道:“咱朱家的江山就是让你这么败坏的吗?宦官干政?你把咱的话都当什么了?一群没卵子的东西,也敢执掌大明的权柄?”

    朱棣欲哭无泪,这真不是他干的啊,虽然他清楚自己日后万一继位了可能这么干,可如今他真的是无辜的。可面对发怒的朱元璋,他能说些什么,只好跪地请罪。

    朱元璋骂了一通,也累了,喘了一会气对朱标说道:“标儿啊,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咱这大明还需要你替咱守着。”

    又瞥了一眼朱棣:“其他人,咱信不过!”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眼前一亮,宦官监察天下,对他来说这是个好主意。可朱棣也清楚,自己刚刚即位不久,这一下子让宦官执政,肯定会招致满朝反对,此事还要徐徐图之。

    同时朱棣也注意到另一件事,东厂是建立在北京的,作为皇帝的心腹肯定是要离皇帝最近的,朱棣暗自思量:“看来这迁都北京,朕最后还是做成了。”

    看着朱棣沉思的身影,太子朱高炽顿觉不妙,他觉得自己父皇不会真的在考虑用宦官吧?

    “父皇,宦官干政弊病颇多,前代多有宦官乱政之事,儿臣唯愿父皇慎之!”朱高炽进言道。

    作为一个文人,朱高炽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宦官干政的。

    朱棣则使出了一个拖字诀,他满不在乎的说道:“不是还有十几年嘛,到时我们再论吧。”

    皇帝不正面回答,其实也就相当于回答了,朱棣不反对建立东厂。只是皇帝此时也并未明确此事,因而朱高炽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