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红楼夺嫡 > 第227章 王熙凤胆大包天

第227章 王熙凤胆大包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227章 王熙凤胆大包天

    能够知道王熙凤犯了什么错误,对贾家来说也算个好消息。yingmengme

    起码能让他们根据错误有所准备,即使最后王熙凤还是让人带走了,也能够有应对的办法。

    所以听到贾政肯定的答复,所有人的目光再次盯着贾政。

    贾政自然也不含糊,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替王熙凤遮着掩着,准备将他知道的,说给大家。

    不过在说之前,他却先将在场的下人统统打发下去,一个都没留在身边。

    显然他接下来要说的事情,不宜让下人知道。

    等下人走后,他才开口说道:

    “琏哥儿媳妇所犯的错误,就在益王府的翻修上了。”

    “益王府?”贾敬疑惑的问道,自己家怎么牵扯到益王那里了,而且作为贾家现在实际的控制人,这个消息他怎么不知道。

    贾政点点头说道:“是的,确实是益王府,敬大哥应该知道,前段时间太子和三位王爷移宫。

    这不是贾家人大惊小怪,而是王熙凤做的这个事情,有些太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了。

    此时,就连刚才还在安慰王熙凤的老太太,也不得不惊讶的瞪着眼睛,看着旁边这个还在哭泣的孙媳妇。

    相信也是,贾母刚才之所以拼着要抗旨的风险维护王熙凤,那是因为王熙凤是贾家的媳妇。

    “还有此事?”

    在以往,一般遇到这种事情的官员,基本上都会押到大牢里面去。

    “真的?”

    要是被人随便从贾家带走,那丢人的就是贾家,更是她她这个贾家内宅地位最高之人的脸。

    然后才对着贾政说道:“你说说,凤丫头的事情,在衙门中是怎么个说法?”

    其中益王的府邸是用一座空置的院子改造的,而改造的这個活,就被琏哥儿媳妇接手了?”

    不然现在贾家面临的就不是贾政回来报信,而是贾家唯一在官场上的人,被关押在大牢里的消息。

    便有人告知,说皇上正在差人调查益王府翻修时被偷工减料的事情,这人也告诉儿子,说承接翻修工程的,是长平侯耿家和我们贾家。

    王熙凤此时此刻,早就不敢哭出声了,她现在只能眼含泪水,装的楚楚可怜。

    后来打发走公差之后,儿子各方打探,才打探到,我们贾家出头做这个事情的,便是琏哥儿媳妇。

    当她不再被其他事情牵扯的时候,贾母又成了那个精明的老太太。

    这种做法和贾母的利益是有根本冲突的,所以贾母在这件事上,是不可能维护王熙凤的。

    可是现在情况却又不同了,王熙凤承接工程的事情,不但没有维护贾家,反而可以说是利用贾家的名声为她自己谋私利。

    于是她问贾政:“你可有打听清楚,凤丫头到底犯了什么错,还有她是怎么接到翻修益王府这也的事的?”

    打听清楚之后,儿子便赶紧往家里跑,看看能不能早一步想到对策,可是现在儿子还是迟了一步。”

    可是看到贾母一瞬间转变态度,王熙凤也认清了现实。

    作为贾家的媳妇,她不但抛头露面,跑到外面去做这种活,而且看现在的样子,她还是瞒着贾家自己干的。

    期初,儿子是不相信,可是后来有公差拿着宫牌到儿子跟前问话,儿子这才知道我们贾家的确牵扯进其中。

    哪怕你确实是被冤枉的,可是涉及到了,也要走个过过场的。

    所以,贾母的各种维护其实就是为了严家的名誉和她自己的尊严。

    贾母原本打算,是从贾政这里打听到事情的全部经过,再逼着王熙凤说出细节,以免王熙凤胆大包天,到时候说谎。

    到时候别说是保护王熙凤了,贾家能不乱就算很好了。

    说完,贾政也有些垂头丧气。

    感受到贾母变得冷淡的态度,王熙凤此时也也有些害怕起来。

    被王熙凤的这个事情这么一打搅,贾母也从刚才着急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不过她也知道,此时不是问其他事情的时候,现在最主要的是问清楚,王熙凤犯的错误到底有多大。

    贾政说道:“这些个事情,儿子也不是太清楚,要不您还是问问琏哥儿他媳妇吧。”

    不过一开始她心中还总有幻想,希望贾母能像刚才一样,还这么维护自己。

    贾家几个能说得上话的,此刻都不淡定了,一个个忍不住惊讶出声。

    她瞪着眼睛看了一圈,将院中所有人的神情都看了个清楚。

    他今天其实也被吓得不轻,你想想,在衙门中被拿着宫牌的人,直接问话,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贾政说道:“事情的始末,儿子也不是太清楚,儿子今日去衙门点卯,和几个同僚闲谈之事。

    “什么?”

    贾母虽然不知道贾政刚才有过什么样的遭遇,但是他了解自己的儿子,看见他现在的样子,就知道还有其他事情发生。

    其实在贾政说出益王府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要泄露了。

    “凤丫头,你就给老身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要将所有的事情都说清楚,要是这时候还想着隐瞒,没人能救得了你。”

    可是现在贾政既然不知道,她也只能听王熙凤怎么说了。

    还好贾政运气好,或者说皇上没有想要为难贾政,在跟他核实完信息之后,便放他离开了。

    可是贾母在这豪门大户大中,生活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妖精都见过,她这样的根本没办法让贾母心软。

    而且看到王熙凤畏畏缩缩,半天没有开口,还出言呵斥: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磨磨唧唧,你赶快说出来,大家才能帮伱想办法。”

    王熙凤知道,这个事情终究是推脱不掉了,她准备将事情全部说出来。

    不过在说之前,她隐晦的抬头看了王夫人一眼。

    此时,王夫人也才偷偷看着王熙凤,当王熙凤看过来打发时候,王熙凤第一时间没有移开目光,而是直直的看着,并且给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眼神,再之后,王夫人便很自然的将目光移开。

    王熙凤看到这个眼神,似乎也知道了什么,脸上的悲凉便多了几分。

    此时,她也不再墨迹,不过在说之前她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祖母,此事确实是孙媳做错了,还望您看在我平日里孝顺的份上,帮我一把。”

    贾母听到这话,冷哼一声说道:“这时候知道错了,你若想让我帮你,就痛痛快快的把事情说清楚。”

    王熙凤说:“我这就说来,说起这事,孙媳确实存着私心,想要赚一些银两,可是孙媳从来没有想过,在王府中偷工减料。

    您也了解孙媳,可没有胆子做出这种事情来。”

    她说的似乎很有道理,怎奈贾母现在不怎么相信她,听到她的话什么都没表示,只是问道:

    “你是怎么接到这个差事的?”

    王熙凤说:“孙媳一介妇人,哪里能找到这种门道,是长平侯府耿家的长媳,托了孙媳娘家的人,前来跟孙媳说和,而且她说这个事情,是经过府中老爷首肯的,儿媳才稀里糊涂的和他们合伙了。”

    虽然说王熙凤干的这个事情,的确很不地道,但是这一段话,却说的很有水平。

    首先她表明,这个事情不是她张罗的,只是别人找她,她顺势而为的,而且还点明,她之所以干这个事情,还有贾政的缘由在里面。

    听到她这么说,贾政脸色一变,他也顾不得面前之人,是自己的侄媳妇,开口呵斥道:

    “休要乱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怎么会有我的首肯呢。”

    贾政这个人,可谓十分的好面子,他怎么能容忍王熙凤在大家的面前,污蔑自己的名声呢。

    王熙凤见此,也不直接辩驳,期期艾艾的说道:

    “是他们说此事经过了老爷的首肯,而且老爷您就在工部衙门,没有您的首肯,这种捡钱的事情,别人怎么会找咱们家呢。”

    经过王熙凤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有道理。

    长平侯耿家,以前不声不响,在勋贵当中没有多大影响。

    可是现在人家可是太子妃娘家,将来妥妥的国舅家,现在也是正当红的时候。

    这样的人家,要是没有别的原因,怎么可能在接到这种活的时候,还费尽心机的分出来。

    而且分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找别家,偏偏就要找贾家,要知道,贾家和耿家在之前可没有密切的关系。

    这其中的原因,想来就是因为贾政的存在。

    贾政虽然只是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官职不是太大。

    可是其有荣国府的名头在前,而且在工部的时间也长,能安排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太费劲。

    所以,按照王熙凤的说完,事情应该是贾政发现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然后找到了耿家,耿家再通过贾政的安排,让王熙凤出头对接,最后两家一起合作赚钱。

    这个猜测虽然有很多漏洞,但是在目前,却是唯一能说的通的。

    可是作为当事人的贾政,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他直接说道:“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在工部衙门这么多年,可有过这种为家里谋私利的事情。

    再者说了,你以为整工部,就我一个做官的,你们去打听打听,耿家有一个远房族亲,也是在工部当差,就连你们王家,也有人在工部行走。

    要是不出意外,定然是这两家联合起来,做下的这等事情,不然他们怎么单单找你,而不找贾家其他人。

    大家也想一想,要是我让人去接工部的活,即使想找府中最亲近的人,也是找琏哥儿,而不是找他媳妇。”

    说到最后,贾政不知道是何种缘故,瞪着眼睛,看了好几次王夫人。

    而王夫人这边,却低眉垂目,像个吃斋念佛的居士一样,一脸担忧的看着地面。

    就是不知道她脸上的担忧,是为了王熙凤,还是为了贾政,亦或者是为了她自己呢。

    贾政这边,当他说出工部里有耿家和王家的人的时候,大家也都明白过来。

    事情恐怕就是贾政说的这般了,王家和耿家联合起来接了这个差事,而贾家只占了一个名头。

    而且此时,贾政还想起刚才在衙门的事情,为何公差找到自己,只是询问了一番,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必然是公差已经查清楚这其中的经过,知道他贾政没有参与其中,这才放过了。

    这个猜测,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可是贾政在这里不能明说。

    想到这这里贾政继续说:

    “琏哥儿媳妇,你现在贾家的人,可不要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好处让你们王家拿走,坏名声却要贾家担着。”

    这句话的指责,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重的。

    不但王熙凤听完,吓得脸色苍白,就连装死的王夫人,也是一脸错愕的看着贾政。

    要知道王夫人和王熙凤,那可是一个王家,贾政的指责,不但对王熙凤有杀伤力,对王夫人同样也有威慑。

    王夫人和贾政一样,那可是在人前想要好名声的,怎么能容忍贾政这么说呢。

    所以,在反应过来之后,就想和贾政好好说一说。

    可是贾母人老成精,知道这时候不能让王夫人参合进来,不然好不容易问到这一步,必然会被王夫人搅乱。

    于是她赶在王夫人之前,对王熙凤说道:

    “凤丫头,老身知道你不是这种不顾家里的人,不过事情已经出了,你还是尽量将事情的始讲清楚,以免冤枉到你。”

    王熙凤虽然不知道贾母为何在这个时候,又改变态度帮了自己一把,可是有这么一个机会,她也不敢错过。

    连忙说道:“老太太,您也知道,我不是吃里扒外的人,我就是想赚两个零花钱,

    而且我赚了这笔银子,也没藏着,前段时间,我送给老太太您和各位妹妹的首饰,就是从赚来的银子里出的。

    而且我还将其中的一部分,上交给了府中,只给自己留了一小部分,不信您问太太。”

    王熙凤口中的太太,自然就是王夫人了。

    她突然听到王熙凤这么说,刚才还因为贾政的话,气愤不已的脸上出现了一刹那间的惊怒。

    好在她反应很快,在被人看过来之前,将这份惊怒藏了下去。

    此时,王夫人也才偷偷看着王熙凤,当王熙凤看过来打发时候,王熙凤第一时间没有移开目光,而是直直的看着,并且给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眼神,再之后,王夫人便很自然的将目光移开。

    王熙凤看到这个眼神,似乎也知道了什么,脸上的悲凉便多了几分。

    此时,她也不再墨迹,不过在说之前她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祖母,此事确实是孙媳做错了,还望您看在我平日里孝顺的份上,帮我一把。”

    贾母听到这话,冷哼一声说道:“这时候知道错了,你若想让我帮你,就痛痛快快的把事情说清楚。”

    王熙凤说:“我这就说来,说起这事,孙媳确实存着私心,想要赚一些银两,可是孙媳从来没有想过,在王府中偷工减料。

    您也了解孙媳,可没有胆子做出这种事情来。”

    她说的似乎很有道理,怎奈贾母现在不怎么相信她,听到她的话什么都没表示,只是问道:

    “你是怎么接到这个差事的?”

    王熙凤说:“孙媳一介妇人,哪里能找到这种门道,是长平侯府耿家的长媳,托了孙媳娘家的人,前来跟孙媳说和,而且她说这个事情,是经过府中老爷首肯的,儿媳才稀里糊涂的和他们合伙了。”

    虽然说王熙凤干的这个事情,的确很不地道,但是这一段话,却说的很有水平。

    首先她表明,这个事情不是她张罗的,只是别人找她,她顺势而为的,而且还点明,她之所以干这个事情,还有贾政的缘由在里面。

    听到她这么说,贾政脸色一变,他也顾不得面前之人,是自己的侄媳妇,开口呵斥道:

    “休要乱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怎么会有我的首肯呢。”

    贾政这个人,可谓十分的好面子,他怎么能容忍王熙凤在大家的面前,污蔑自己的名声呢。

    王熙凤见此,也不直接辩驳,期期艾艾的说道:

    “是他们说此事经过了老爷的首肯,而且老爷您就在工部衙门,没有您的首肯,这种捡钱的事情,别人怎么会找咱们家呢。”

    经过王熙凤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有道理。

    长平侯耿家,以前不声不响,在勋贵当中没有多大影响。

    可是现在人家可是太子妃娘家,将来妥妥的国舅家,现在也是正当红的时候。

    这样的人家,要是没有别的原因,怎么可能在接到这种活的时候,还费尽心机的分出来。

    而且分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找别家,偏偏就要找贾家,要知道,贾家和耿家在之前可没有密切的关系。

    这其中的原因,想来就是因为贾政的存在。

    贾政虽然只是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官职不是太大。

    可是其有荣国府的名头在前,而且在工部的时间也长,能安排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太费劲。

    所以,按照王熙凤的说完,事情应该是贾政发现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然后找到了耿家,耿家再通过贾政的安排,让王熙凤出头对接,最后两家一起合作赚钱。

    这个猜测虽然有很多漏洞,但是在目前,却是唯一能说的通的。

    可是作为当事人的贾政,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他直接说道:“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在工部衙门这么多年,可有过这种为家里谋私利的事情。

    再者说了,你以为整工部,就我一个做官的,你们去打听打听,耿家有一个远房族亲,也是在工部当差,就连你们王家,也有人在工部行走。

    要是不出意外,定然是这两家联合起来,做下的这等事情,不然他们怎么单单找你,而不找贾家其他人。

    大家也想一想,要是我让人去接工部的活,即使想找府中最亲近的人,也是找琏哥儿,而不是找他媳妇。”

    说到最后,贾政不知道是何种缘故,瞪着眼睛,看了好几次王夫人。

    而王夫人这边,却低眉垂目,像个吃斋念佛的居士一样,一脸担忧的看着地面。

    就是不知道她脸上的担忧,是为了王熙凤,还是为了贾政,亦或者是为了她自己呢。

    贾政这边,当他说出工部里有耿家和王家的人的时候,大家也都明白过来。

    事情恐怕就是贾政说的这般了,王家和耿家联合起来接了这个差事,而贾家只占了一个名头。

    而且此时,贾政还想起刚才在衙门的事情,为何公差找到自己,只是询问了一番,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必然是公差已经查清楚这其中的经过,知道他贾政没有参与其中,这才放过了。

    这个猜测,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可是贾政在这里不能明说。

    想到这这里贾政继续说:

    “琏哥儿媳妇,你现在贾家的人,可不要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好处让你们王家拿走,坏名声却要贾家担着。”

    这句话的指责,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重的。

    不但王熙凤听完,吓得脸色苍白,就连装死的王夫人,也是一脸错愕的看着贾政。

    要知道王夫人和王熙凤,那可是一个王家,贾政的指责,不但对王熙凤有杀伤力,对王夫人同样也有威慑。

    王夫人和贾政一样,那可是在人前想要好名声的,怎么能容忍贾政这么说呢。

    所以,在反应过来之后,就想和贾政好好说一说。

    可是贾母人老成精,知道这时候不能让王夫人参合进来,不然好不容易问到这一步,必然会被王夫人搅乱。

    于是她赶在王夫人之前,对王熙凤说道:

    “凤丫头,老身知道你不是这种不顾家里的人,不过事情已经出了,你还是尽量将事情的始讲清楚,以免冤枉到你。”

    王熙凤虽然不知道贾母为何在这个时候,又改变态度帮了自己一把,可是有这么一个机会,她也不敢错过。

    连忙说道:“老太太,您也知道,我不是吃里扒外的人,我就是想赚两个零花钱,

    而且我赚了这笔银子,也没藏着,前段时间,我送给老太太您和各位妹妹的首饰,就是从赚来的银子里出的。

    而且我还将其中的一部分,上交给了府中,只给自己留了一小部分,不信您问太太。”

    王熙凤口中的太太,自然就是王夫人了。

    她突然听到王熙凤这么说,刚才还因为贾政的话,气愤不已的脸上出现了一刹那间的惊怒。

    好在她反应很快,在被人看过来之前,将这份惊怒藏了下去。

    此时,王夫人也才偷偷看着王熙凤,当王熙凤看过来打发时候,王熙凤第一时间没有移开目光,而是直直的看着,并且给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眼神,再之后,王夫人便很自然的将目光移开。

    王熙凤看到这个眼神,似乎也知道了什么,脸上的悲凉便多了几分。

    此时,她也不再墨迹,不过在说之前她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祖母,此事确实是孙媳做错了,还望您看在我平日里孝顺的份上,帮我一把。”

    贾母听到这话,冷哼一声说道:“这时候知道错了,你若想让我帮你,就痛痛快快的把事情说清楚。”

    王熙凤说:“我这就说来,说起这事,孙媳确实存着私心,想要赚一些银两,可是孙媳从来没有想过,在王府中偷工减料。

    您也了解孙媳,可没有胆子做出这种事情来。”

    她说的似乎很有道理,怎奈贾母现在不怎么相信她,听到她的话什么都没表示,只是问道:

    “你是怎么接到这个差事的?”

    王熙凤说:“孙媳一介妇人,哪里能找到这种门道,是长平侯府耿家的长媳,托了孙媳娘家的人,前来跟孙媳说和,而且她说这个事情,是经过府中老爷首肯的,儿媳才稀里糊涂的和他们合伙了。”

    虽然说王熙凤干的这个事情,的确很不地道,但是这一段话,却说的很有水平。

    首先她表明,这个事情不是她张罗的,只是别人找她,她顺势而为的,而且还点明,她之所以干这个事情,还有贾政的缘由在里面。

    听到她这么说,贾政脸色一变,他也顾不得面前之人,是自己的侄媳妇,开口呵斥道:

    “休要乱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怎么会有我的首肯呢。”

    贾政这个人,可谓十分的好面子,他怎么能容忍王熙凤在大家的面前,污蔑自己的名声呢。

    王熙凤见此,也不直接辩驳,期期艾艾的说道:

    “是他们说此事经过了老爷的首肯,而且老爷您就在工部衙门,没有您的首肯,这种捡钱的事情,别人怎么会找咱们家呢。”

    经过王熙凤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有道理。

    长平侯耿家,以前不声不响,在勋贵当中没有多大影响。

    可是现在人家可是太子妃娘家,将来妥妥的国舅家,现在也是正当红的时候。

    这样的人家,要是没有别的原因,怎么可能在接到这种活的时候,还费尽心机的分出来。

    而且分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找别家,偏偏就要找贾家,要知道,贾家和耿家在之前可没有密切的关系。

    这其中的原因,想来就是因为贾政的存在。

    贾政虽然只是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官职不是太大。

    可是其有荣国府的名头在前,而且在工部的时间也长,能安排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太费劲。

    所以,按照王熙凤的说完,事情应该是贾政发现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然后找到了耿家,耿家再通过贾政的安排,让王熙凤出头对接,最后两家一起合作赚钱。

    这个猜测虽然有很多漏洞,但是在目前,却是唯一能说的通的。

    可是作为当事人的贾政,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他直接说道:“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在工部衙门这么多年,可有过这种为家里谋私利的事情。

    再者说了,你以为整工部,就我一个做官的,你们去打听打听,耿家有一个远房族亲,也是在工部当差,就连你们王家,也有人在工部行走。

    要是不出意外,定然是这两家联合起来,做下的这等事情,不然他们怎么单单找你,而不找贾家其他人。

    大家也想一想,要是我让人去接工部的活,即使想找府中最亲近的人,也是找琏哥儿,而不是找他媳妇。”

    说到最后,贾政不知道是何种缘故,瞪着眼睛,看了好几次王夫人。

    而王夫人这边,却低眉垂目,像个吃斋念佛的居士一样,一脸担忧的看着地面。

    就是不知道她脸上的担忧,是为了王熙凤,还是为了贾政,亦或者是为了她自己呢。

    贾政这边,当他说出工部里有耿家和王家的人的时候,大家也都明白过来。

    事情恐怕就是贾政说的这般了,王家和耿家联合起来接了这个差事,而贾家只占了一个名头。

    而且此时,贾政还想起刚才在衙门的事情,为何公差找到自己,只是询问了一番,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必然是公差已经查清楚这其中的经过,知道他贾政没有参与其中,这才放过了。

    这个猜测,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可是贾政在这里不能明说。

    想到这这里贾政继续说:

    “琏哥儿媳妇,你现在贾家的人,可不要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好处让你们王家拿走,坏名声却要贾家担着。”

    这句话的指责,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重的。

    不但王熙凤听完,吓得脸色苍白,就连装死的王夫人,也是一脸错愕的看着贾政。

    要知道王夫人和王熙凤,那可是一个王家,贾政的指责,不但对王熙凤有杀伤力,对王夫人同样也有威慑。

    王夫人和贾政一样,那可是在人前想要好名声的,怎么能容忍贾政这么说呢。

    所以,在反应过来之后,就想和贾政好好说一说。

    可是贾母人老成精,知道这时候不能让王夫人参合进来,不然好不容易问到这一步,必然会被王夫人搅乱。

    于是她赶在王夫人之前,对王熙凤说道:

    “凤丫头,老身知道你不是这种不顾家里的人,不过事情已经出了,你还是尽量将事情的始讲清楚,以免冤枉到你。”

    王熙凤虽然不知道贾母为何在这个时候,又改变态度帮了自己一把,可是有这么一个机会,她也不敢错过。

    连忙说道:“老太太,您也知道,我不是吃里扒外的人,我就是想赚两个零花钱,

    而且我赚了这笔银子,也没藏着,前段时间,我送给老太太您和各位妹妹的首饰,就是从赚来的银子里出的。

    而且我还将其中的一部分,上交给了府中,只给自己留了一小部分,不信您问太太。”

    王熙凤口中的太太,自然就是王夫人了。

    她突然听到王熙凤这么说,刚才还因为贾政的话,气愤不已的脸上出现了一刹那间的惊怒。

    好在她反应很快,在被人看过来之前,将这份惊怒藏了下去。

    此时,王夫人也才偷偷看着王熙凤,当王熙凤看过来打发时候,王熙凤第一时间没有移开目光,而是直直的看着,并且给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眼神,再之后,王夫人便很自然的将目光移开。

    王熙凤看到这个眼神,似乎也知道了什么,脸上的悲凉便多了几分。

    此时,她也不再墨迹,不过在说之前她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祖母,此事确实是孙媳做错了,还望您看在我平日里孝顺的份上,帮我一把。”

    贾母听到这话,冷哼一声说道:“这时候知道错了,你若想让我帮你,就痛痛快快的把事情说清楚。”

    王熙凤说:“我这就说来,说起这事,孙媳确实存着私心,想要赚一些银两,可是孙媳从来没有想过,在王府中偷工减料。

    您也了解孙媳,可没有胆子做出这种事情来。”

    她说的似乎很有道理,怎奈贾母现在不怎么相信她,听到她的话什么都没表示,只是问道:

    “你是怎么接到这个差事的?”

    王熙凤说:“孙媳一介妇人,哪里能找到这种门道,是长平侯府耿家的长媳,托了孙媳娘家的人,前来跟孙媳说和,而且她说这个事情,是经过府中老爷首肯的,儿媳才稀里糊涂的和他们合伙了。”

    虽然说王熙凤干的这个事情,的确很不地道,但是这一段话,却说的很有水平。

    首先她表明,这个事情不是她张罗的,只是别人找她,她顺势而为的,而且还点明,她之所以干这个事情,还有贾政的缘由在里面。

    听到她这么说,贾政脸色一变,他也顾不得面前之人,是自己的侄媳妇,开口呵斥道:

    “休要乱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怎么会有我的首肯呢。”

    贾政这个人,可谓十分的好面子,他怎么能容忍王熙凤在大家的面前,污蔑自己的名声呢。

    王熙凤见此,也不直接辩驳,期期艾艾的说道:

    “是他们说此事经过了老爷的首肯,而且老爷您就在工部衙门,没有您的首肯,这种捡钱的事情,别人怎么会找咱们家呢。”

    经过王熙凤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有道理。

    长平侯耿家,以前不声不响,在勋贵当中没有多大影响。

    可是现在人家可是太子妃娘家,将来妥妥的国舅家,现在也是正当红的时候。

    这样的人家,要是没有别的原因,怎么可能在接到这种活的时候,还费尽心机的分出来。

    而且分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找别家,偏偏就要找贾家,要知道,贾家和耿家在之前可没有密切的关系。

    这其中的原因,想来就是因为贾政的存在。

    贾政虽然只是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官职不是太大。

    可是其有荣国府的名头在前,而且在工部的时间也长,能安排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太费劲。

    所以,按照王熙凤的说完,事情应该是贾政发现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然后找到了耿家,耿家再通过贾政的安排,让王熙凤出头对接,最后两家一起合作赚钱。

    这个猜测虽然有很多漏洞,但是在目前,却是唯一能说的通的。

    可是作为当事人的贾政,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他直接说道:“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在工部衙门这么多年,可有过这种为家里谋私利的事情。

    再者说了,你以为整工部,就我一个做官的,你们去打听打听,耿家有一个远房族亲,也是在工部当差,就连你们王家,也有人在工部行走。

    要是不出意外,定然是这两家联合起来,做下的这等事情,不然他们怎么单单找你,而不找贾家其他人。

    大家也想一想,要是我让人去接工部的活,即使想找府中最亲近的人,也是找琏哥儿,而不是找他媳妇。”

    说到最后,贾政不知道是何种缘故,瞪着眼睛,看了好几次王夫人。

    而王夫人这边,却低眉垂目,像个吃斋念佛的居士一样,一脸担忧的看着地面。

    就是不知道她脸上的担忧,是为了王熙凤,还是为了贾政,亦或者是为了她自己呢。

    贾政这边,当他说出工部里有耿家和王家的人的时候,大家也都明白过来。

    事情恐怕就是贾政说的这般了,王家和耿家联合起来接了这个差事,而贾家只占了一个名头。

    而且此时,贾政还想起刚才在衙门的事情,为何公差找到自己,只是询问了一番,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必然是公差已经查清楚这其中的经过,知道他贾政没有参与其中,这才放过了。

    这个猜测,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可是贾政在这里不能明说。

    想到这这里贾政继续说:

    “琏哥儿媳妇,你现在贾家的人,可不要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好处让你们王家拿走,坏名声却要贾家担着。”

    这句话的指责,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重的。

    不但王熙凤听完,吓得脸色苍白,就连装死的王夫人,也是一脸错愕的看着贾政。

    要知道王夫人和王熙凤,那可是一个王家,贾政的指责,不但对王熙凤有杀伤力,对王夫人同样也有威慑。

    王夫人和贾政一样,那可是在人前想要好名声的,怎么能容忍贾政这么说呢。

    所以,在反应过来之后,就想和贾政好好说一说。

    可是贾母人老成精,知道这时候不能让王夫人参合进来,不然好不容易问到这一步,必然会被王夫人搅乱。

    于是她赶在王夫人之前,对王熙凤说道:

    “凤丫头,老身知道你不是这种不顾家里的人,不过事情已经出了,你还是尽量将事情的始讲清楚,以免冤枉到你。”

    王熙凤虽然不知道贾母为何在这个时候,又改变态度帮了自己一把,可是有这么一个机会,她也不敢错过。

    连忙说道:“老太太,您也知道,我不是吃里扒外的人,我就是想赚两个零花钱,

    而且我赚了这笔银子,也没藏着,前段时间,我送给老太太您和各位妹妹的首饰,就是从赚来的银子里出的。

    而且我还将其中的一部分,上交给了府中,只给自己留了一小部分,不信您问太太。”

    王熙凤口中的太太,自然就是王夫人了。

    她突然听到王熙凤这么说,刚才还因为贾政的话,气愤不已的脸上出现了一刹那间的惊怒。

    好在她反应很快,在被人看过来之前,将这份惊怒藏了下去。

    此时,王夫人也才偷偷看着王熙凤,当王熙凤看过来打发时候,王熙凤第一时间没有移开目光,而是直直的看着,并且给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眼神,再之后,王夫人便很自然的将目光移开。

    王熙凤看到这个眼神,似乎也知道了什么,脸上的悲凉便多了几分。

    此时,她也不再墨迹,不过在说之前她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祖母,此事确实是孙媳做错了,还望您看在我平日里孝顺的份上,帮我一把。”

    贾母听到这话,冷哼一声说道:“这时候知道错了,你若想让我帮你,就痛痛快快的把事情说清楚。”

    王熙凤说:“我这就说来,说起这事,孙媳确实存着私心,想要赚一些银两,可是孙媳从来没有想过,在王府中偷工减料。

    您也了解孙媳,可没有胆子做出这种事情来。”

    她说的似乎很有道理,怎奈贾母现在不怎么相信她,听到她的话什么都没表示,只是问道:

    “你是怎么接到这个差事的?”

    王熙凤说:“孙媳一介妇人,哪里能找到这种门道,是长平侯府耿家的长媳,托了孙媳娘家的人,前来跟孙媳说和,而且她说这个事情,是经过府中老爷首肯的,儿媳才稀里糊涂的和他们合伙了。”

    虽然说王熙凤干的这个事情,的确很不地道,但是这一段话,却说的很有水平。

    首先她表明,这个事情不是她张罗的,只是别人找她,她顺势而为的,而且还点明,她之所以干这个事情,还有贾政的缘由在里面。

    听到她这么说,贾政脸色一变,他也顾不得面前之人,是自己的侄媳妇,开口呵斥道:

    “休要乱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怎么会有我的首肯呢。”

    贾政这个人,可谓十分的好面子,他怎么能容忍王熙凤在大家的面前,污蔑自己的名声呢。

    王熙凤见此,也不直接辩驳,期期艾艾的说道:

    “是他们说此事经过了老爷的首肯,而且老爷您就在工部衙门,没有您的首肯,这种捡钱的事情,别人怎么会找咱们家呢。”

    经过王熙凤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有道理。

    长平侯耿家,以前不声不响,在勋贵当中没有多大影响。

    可是现在人家可是太子妃娘家,将来妥妥的国舅家,现在也是正当红的时候。

    这样的人家,要是没有别的原因,怎么可能在接到这种活的时候,还费尽心机的分出来。

    而且分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找别家,偏偏就要找贾家,要知道,贾家和耿家在之前可没有密切的关系。

    这其中的原因,想来就是因为贾政的存在。

    贾政虽然只是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官职不是太大。

    可是其有荣国府的名头在前,而且在工部的时间也长,能安排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太费劲。

    所以,按照王熙凤的说完,事情应该是贾政发现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然后找到了耿家,耿家再通过贾政的安排,让王熙凤出头对接,最后两家一起合作赚钱。

    这个猜测虽然有很多漏洞,但是在目前,却是唯一能说的通的。

    可是作为当事人的贾政,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他直接说道:“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在工部衙门这么多年,可有过这种为家里谋私利的事情。

    再者说了,你以为整工部,就我一个做官的,你们去打听打听,耿家有一个远房族亲,也是在工部当差,就连你们王家,也有人在工部行走。

    要是不出意外,定然是这两家联合起来,做下的这等事情,不然他们怎么单单找你,而不找贾家其他人。

    大家也想一想,要是我让人去接工部的活,即使想找府中最亲近的人,也是找琏哥儿,而不是找他媳妇。”

    说到最后,贾政不知道是何种缘故,瞪着眼睛,看了好几次王夫人。

    而王夫人这边,却低眉垂目,像个吃斋念佛的居士一样,一脸担忧的看着地面。

    就是不知道她脸上的担忧,是为了王熙凤,还是为了贾政,亦或者是为了她自己呢。

    贾政这边,当他说出工部里有耿家和王家的人的时候,大家也都明白过来。

    事情恐怕就是贾政说的这般了,王家和耿家联合起来接了这个差事,而贾家只占了一个名头。

    而且此时,贾政还想起刚才在衙门的事情,为何公差找到自己,只是询问了一番,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必然是公差已经查清楚这其中的经过,知道他贾政没有参与其中,这才放过了。

    这个猜测,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可是贾政在这里不能明说。

    想到这这里贾政继续说:

    “琏哥儿媳妇,你现在贾家的人,可不要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好处让你们王家拿走,坏名声却要贾家担着。”

    这句话的指责,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重的。

    不但王熙凤听完,吓得脸色苍白,就连装死的王夫人,也是一脸错愕的看着贾政。

    要知道王夫人和王熙凤,那可是一个王家,贾政的指责,不但对王熙凤有杀伤力,对王夫人同样也有威慑。

    王夫人和贾政一样,那可是在人前想要好名声的,怎么能容忍贾政这么说呢。

    所以,在反应过来之后,就想和贾政好好说一说。

    可是贾母人老成精,知道这时候不能让王夫人参合进来,不然好不容易问到这一步,必然会被王夫人搅乱。

    于是她赶在王夫人之前,对王熙凤说道:

    “凤丫头,老身知道你不是这种不顾家里的人,不过事情已经出了,你还是尽量将事情的始讲清楚,以免冤枉到你。”

    王熙凤虽然不知道贾母为何在这个时候,又改变态度帮了自己一把,可是有这么一个机会,她也不敢错过。

    连忙说道:“老太太,您也知道,我不是吃里扒外的人,我就是想赚两个零花钱,

    而且我赚了这笔银子,也没藏着,前段时间,我送给老太太您和各位妹妹的首饰,就是从赚来的银子里出的。

    而且我还将其中的一部分,上交给了府中,只给自己留了一小部分,不信您问太太。”

    王熙凤口中的太太,自然就是王夫人了。

    她突然听到王熙凤这么说,刚才还因为贾政的话,气愤不已的脸上出现了一刹那间的惊怒。

    好在她反应很快,在被人看过来之前,将这份惊怒藏了下去。

    此时,王夫人也才偷偷看着王熙凤,当王熙凤看过来打发时候,王熙凤第一时间没有移开目光,而是直直的看着,并且给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眼神,再之后,王夫人便很自然的将目光移开。

    王熙凤看到这个眼神,似乎也知道了什么,脸上的悲凉便多了几分。

    此时,她也不再墨迹,不过在说之前她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祖母,此事确实是孙媳做错了,还望您看在我平日里孝顺的份上,帮我一把。”

    贾母听到这话,冷哼一声说道:“这时候知道错了,你若想让我帮你,就痛痛快快的把事情说清楚。”

    王熙凤说:“我这就说来,说起这事,孙媳确实存着私心,想要赚一些银两,可是孙媳从来没有想过,在王府中偷工减料。

    您也了解孙媳,可没有胆子做出这种事情来。”

    她说的似乎很有道理,怎奈贾母现在不怎么相信她,听到她的话什么都没表示,只是问道:

    “你是怎么接到这个差事的?”

    王熙凤说:“孙媳一介妇人,哪里能找到这种门道,是长平侯府耿家的长媳,托了孙媳娘家的人,前来跟孙媳说和,而且她说这个事情,是经过府中老爷首肯的,儿媳才稀里糊涂的和他们合伙了。”

    虽然说王熙凤干的这个事情,的确很不地道,但是这一段话,却说的很有水平。

    首先她表明,这个事情不是她张罗的,只是别人找她,她顺势而为的,而且还点明,她之所以干这个事情,还有贾政的缘由在里面。

    听到她这么说,贾政脸色一变,他也顾不得面前之人,是自己的侄媳妇,开口呵斥道:

    “休要乱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事情,怎么会有我的首肯呢。”

    贾政这个人,可谓十分的好面子,他怎么能容忍王熙凤在大家的面前,污蔑自己的名声呢。

    王熙凤见此,也不直接辩驳,期期艾艾的说道:

    “是他们说此事经过了老爷的首肯,而且老爷您就在工部衙门,没有您的首肯,这种捡钱的事情,别人怎么会找咱们家呢。”

    经过王熙凤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有道理。

    长平侯耿家,以前不声不响,在勋贵当中没有多大影响。

    可是现在人家可是太子妃娘家,将来妥妥的国舅家,现在也是正当红的时候。

    这样的人家,要是没有别的原因,怎么可能在接到这种活的时候,还费尽心机的分出来。

    而且分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找别家,偏偏就要找贾家,要知道,贾家和耿家在之前可没有密切的关系。

    这其中的原因,想来就是因为贾政的存在。

    贾政虽然只是小小的工部员外郎,官职不是太大。

    可是其有荣国府的名头在前,而且在工部的时间也长,能安排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太费劲。

    所以,按照王熙凤的说完,事情应该是贾政发现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然后找到了耿家,耿家再通过贾政的安排,让王熙凤出头对接,最后两家一起合作赚钱。

    这个猜测虽然有很多漏洞,但是在目前,却是唯一能说的通的。

    可是作为当事人的贾政,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他直接说道:“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在工部衙门这么多年,可有过这种为家里谋私利的事情。

    再者说了,你以为整工部,就我一个做官的,你们去打听打听,耿家有一个远房族亲,也是在工部当差,就连你们王家,也有人在工部行走。

    要是不出意外,定然是这两家联合起来,做下的这等事情,不然他们怎么单单找你,而不找贾家其他人。

    大家也想一想,要是我让人去接工部的活,即使想找府中最亲近的人,也是找琏哥儿,而不是找他媳妇。”

    说到最后,贾政不知道是何种缘故,瞪着眼睛,看了好几次王夫人。

    而王夫人这边,却低眉垂目,像个吃斋念佛的居士一样,一脸担忧的看着地面。

    就是不知道她脸上的担忧,是为了王熙凤,还是为了贾政,亦或者是为了她自己呢。

    贾政这边,当他说出工部里有耿家和王家的人的时候,大家也都明白过来。

    事情恐怕就是贾政说的这般了,王家和耿家联合起来接了这个差事,而贾家只占了一个名头。

    而且此时,贾政还想起刚才在衙门的事情,为何公差找到自己,只是询问了一番,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必然是公差已经查清楚这其中的经过,知道他贾政没有参与其中,这才放过了。

    这个猜测,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可是贾政在这里不能明说。

    想到这这里贾政继续说:

    “琏哥儿媳妇,你现在贾家的人,可不要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好处让你们王家拿走,坏名声却要贾家担着。”

    这句话的指责,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重的。

    不但王熙凤听完,吓得脸色苍白,就连装死的王夫人,也是一脸错愕的看着贾政。

    要知道王夫人和王熙凤,那可是一个王家,贾政的指责,不但对王熙凤有杀伤力,对王夫人同样也有威慑。

    王夫人和贾政一样,那可是在人前想要好名声的,怎么能容忍贾政这么说呢。

    所以,在反应过来之后,就想和贾政好好说一说。

    可是贾母人老成精,知道这时候不能让王夫人参合进来,不然好不容易问到这一步,必然会被王夫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