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红楼夺嫡 > 第229章 皇家父子亲情日

第229章 皇家父子亲情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229章 皇家父子亲情日

    对于贾家出的事情,直到事情尘埃落定之后,涂承钰才得到消息。jingleime

    而这个时间,已经过去足足有五天之久。

    在这五天里,涂承钰就一直乖乖的待在宫中,哪里也没有去。

    这不是他不想去,而是那天被皇上叫到御书房批评了一顿之后,又给他来了一招隐性的禁足。

    他在这几天里,想出宫不被准许,想派人打听消息,也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开始的两天,涂承钰还想挣扎一下,可是当他觉察到皇上下定决心之后,便乖乖的再也没有任何举动。

    既然这样了,他自然也就得不到贾家求援的消息了。

    到了今天,皇上悄悄的将禁足取消,涂承钰这才得到了宫外的消息。

    他便知道在他禁足之前,惦记的那件事情的结果了。

    后一步就因为益王府偷工减料的事情,再一次被抓了进去。

    首先,耿家作为这件事的带头之人,被皇上着重处罚了一遍。

    要是耿家还像这一段时间一样,继续胡作非为,皇帝很有可能会换掉太子妃人选。

    这个消息虽然传了毫无根据,也查不到来源。

    而这件事的处理,当天也有了结果。

    以后,耿家的太子妃要是能够顺利坐正,那么一切都好说。

    然后,对耿家出面做事的耿纯臣,也没有轻易放过,在顺天府大堂,直接被打了二十多板子。

    这一番操作,顺天府衔接的非常好。

    但是,到了第二天,让他们害怕的事情就出现了。

    不但将这一次在翻修王府中赚到的银子,全部予以没收,还让耿家交出了同等的罚金。

    尤其是长平侯的几个亲弟弟,当场直言现在的长平侯管家不严,没有继承家业的资格。

    到了如今,这个事情当然也有了结果。

    而且还有一事,那就是贾琏和耿纯臣都说,他们是收到别人传来的纸条,才知道偷首饰的毛贼藏在南城,这才带人前去抓贼的。

    他媳妇王熙凤本是贾家这一边带头的那个人,可是她乃是女眷,好多事情不好处理,所以便强行将贾琏留在顺天府,陪着王熙凤处理此事。

    不过贾琏和耿纯臣运气不好,他们前一步被放出来。

    知道了这个结果,涂承钰自然也就知道那天晚上在城外发生的一切了。

    对于贾琏能和耿纯臣带的人打起来,他也是很无语的。

    并且太子现在也没有大婚,换太子妃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只不过太子妃毕竟还没有换掉,耿家还要仰仗这个关系。

    耿家其他几房的人,更是当天就一起跑到长平侯府,吵着闹着要现在的长平侯,也就是太子妃的父亲给个交代。

    当然,对耿家来说,这一系列的惩罚,也不算太严重,还在他们家承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这几兄弟也没有闹得太过分,最后在族人的劝说下,也算是偃旗息鼓了。

    当然,这二人在这个事情上,还略微有区别。

    答案是找到了,当天晚上贾琏他们在南城带回来的包裹里面,就有这个首饰。

    基本上做到了,让这二人没有出顺天府大门的程度。

    所以对于那两个毛贼的死亡,这二人也就没有担负任何责任,第二天问清楚之后,就将他们放了。

    至于是什么人穿的纸条,他们二人都说是不知道。

    除了钱财之外,耿家现在的当家之人,太子妃的父亲,更是被皇上叫进宫里,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

    言下之意,很有些想要抢夺长平侯爵位的意思。

    耿纯臣是因为,他就是益王府修缮中,耿家出头的那个人。

    据说,耿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差点吓了个半死。

    但是,却很有可能会实现。

    要不是要顾及太子的颜面,耿家的爵位,说不定会因为这个事情,而降一级。

    而贾琏,就是纯粹被连累了。

    对于这個说法,顺天府也没办法辨别真伪。

    涂承钰心中惦记的不是别的,当然是林黛玉丢失首饰的事情。

    首先就是涂承钰最关心的,首饰有没有找到的问题。

    第二天不知道从哪里传出了一个消息,说是皇帝对耿家的表现极为不满。

    不过从这一次的事情来看,长平侯几个兄弟的野心,算是暴露出来了。

    因为以皇帝对太子的重视,他不可能让太子的外家是这样不知收敛的人家。

    小宣子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能再次打探消息的时候,他也率先打听这方面的消息。

    要是最后丢了太子妃之位,长平侯府估计会有一些动荡。

    相对于耿家的焦头烂额,贾家就处罚的相对轻了一些。

    这主要还是贾家在这件事上,提前做了准备。

    他们不但主动将王熙凤送到顺天府接受问询,还因为贾敬的提前操作。

    让王家的下人,担下了事情的主要责任。

    这样一来,王熙凤在这件事的当中,就只有一个御下不严的责任。

    虽然大家都知道,王熙凤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罪责。

    可是王家下人一口咬死是自己做的,和王熙凤没有关系。

    顺天府也没有办法去深究,最后上报到皇帝这里,皇帝没有过多的追究。

    只让贾家交回拿走的银子,再上交同等的罚款。

    然后将贾政和贾赦叫到宫里臭骂了一顿,事情也就过去了。

    当然,那个主动揽责的王家下人,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他被打了二十板子之后,还被当场流放到边州军中,受士卒差遣。

    这样一连串的消息,等小宣子给涂承钰说完,他也有些目瞪口呆。

    他没想到,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而且让涂承钰无奈的是,他原本还想着替太子暗中调查耿家兄弟的行事,等查出问题之后,到时候交给太子处理。

    可是现在这么一闹,涂承钰发现自己不能去调查了。

    不然等他调查出问题来,到时候再引起皇上的不悦,真将太子妃给换了,这不是给太子添堵吗。

    而且,涂承钰相信,经过这么一折腾,耿家以后行事肯定会小心谨慎的。

    所以,涂承钰决定,暂时还是不要去调查耿家兄弟做的事情了,看他们以后的表现再说。

    既然这个事情没了,涂承钰便觉得接下来没什么事情可做了。

    他准备在宫里再待两天,等皇上的气彻底消了,然后再申请出宫去。

    不过他这个想法还没有坚持多久,小宣子都没有从书房出去呢,就听到院中的一个小太监前来禀报:

    “王爷,陛下派人过来求见王爷。”

    听到皇上派人来了,涂承钰心中一惊。

    这几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已经想着躲避了,没想到他还没躲呢,皇上竟然直接派人来了。

    不过,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已经来了,他也没办法躲避,只能将人带进来。

    过来传旨的涂承钰也认识,是皇上跟前跑腿的小太监。

    他一进来,涂承钰就问:“父皇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小太监躬身回答:“回王爷,陛下让王爷前去御书房。”

    怕什么来什么,不过涂承钰也没有办法,只能换了衣服,跟着小太监前去御书房。

    在去御书房的途中,涂承钰还想办法各种打听皇上今天的心情,可惜跑腿的小太监胆子太小,不敢对涂承钰透露任何消息。

    越是这样,涂承钰越是担心。

    他怕这次皇上叫自己过去,又对自己臭骂一顿。

    怀着忐忑的心情,涂承钰便到御书房门口。

    经过小太监的禀报,涂承钰没有耽搁,立刻就被召见了。

    在进门之前,他还是非常忐忑的,不过一进去之后,他就心就放下来了。

    因为在御书房里面,除了皇上之外,几位老哥竟然都在。

    既然老哥几位都在,即使是来挨骂的,也有人顶在前面。

    见此,涂承钰心中也就不忐忑了,痛快的见了礼。

    然后说道:“父皇叫儿臣过来,可是有事要吩咐?”

    皇帝看着装乖巧的涂承钰,板着脸问道:

    “你是不是忘了,你身上还有差事?”

    皇帝的不答反问,让涂承钰有一瞬间的愣神,急切之间他也记不起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差事。

    不过看到站在旁边的老哥几位,涂承钰便想了起来。

    “父皇说的,可是安置难民之事?”

    涂承钰思来想去,发现自己身上就只有这个事情算是正经的差事了。

    果然,听了涂承钰的回答,皇帝点了点头说道:

    “就是此事,当时在朝堂上,你可是答应要帮着太子安置难民,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难道忘到脑后了?”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虽然听着像责问,但是语气比较轻松。

    涂承钰因此也就知道,皇上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因为这个事情有所不满。

    于是他也轻快的回答:“回父皇,儿臣可没有忘记此事,只因这事乃是太子主导,儿臣只是从旁协助,所以儿臣只是等着太子召唤而已。”

    对于涂承钰这种,给点笑脸就顺杆爬的德行,皇帝也是无奈。

    他指着涂承钰,笑着对太子说道:

    “你听听,这没脸没皮的样子,明明是他没有记住,现在反倒成了你的责任了。”

    皇上笑着这样一说,御书房里的气氛顿时松快了好几分。

    刚才还板着脸的几位老哥,神色也放松下来。

    太子也顺着皇帝的话说道:“父皇说的对,小五从小就是这样,不过这也是父皇的爱护,不然哪里能让他这么大了还这样调皮呢。”

    太子这种半开玩笑的说法,让大家都轻轻笑起来。

    只有涂承钰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对太子说道:“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再说我可就不帮伱做事了。”

    太子一听,笑着说道:“好好好,我不说了,这件事是我的错,没有早一点通知你,让你受委屈了。”

    他这么一说,涂承钰便摆摆手说道:“大哥不必自责,弟弟我原谅你了。”

    太子听完,指着涂承钰很无语的样子,半天说道:

    “你还当真了。”

    他们二人这样的谈话,很有民间百姓兄弟之间的互动,温馨而亲切。

    皇帝看了很有触动,便在中间插了一嘴,

    “我就说小五是个赖皮猴子,这下你们相信了吧。”

    说这话的时候,皇上是面带微笑的,看起来就像平常的父亲,调侃自己的儿子一样。

    这种久违的语气和话语,让其余几位也有些熟悉的感觉。

    他们应该能够记起来,在皇帝还是安王的时候。

    他们父子之间的对话,多数都是这样的。

    那时候的安王虽然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也很严格,可是只要他们这些儿子没有犯错误,安王就会像现在这样和他们相处。

    严厉中带着亲切,谈话间也满是关切。

    可惜这些在皇帝登基之后,就逐渐消失了。

    而且随着皇帝登基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就越加严重。

    到了现在,亲切的父子之情已经没有了,反而越来越有君臣的感觉。

    他们一旦犯错,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得到悉心的教导。

    现在更多的是被叫过来批评,而且还不容有一点反驳。

    所以,像今天这样轻松的对话,可以说是很久没见了。

    同时,兄弟几人也有些羡慕起涂承钰来。

    因为这么轻松的氛围,是涂承钰来了之后才出现的。

    在涂承钰来之前,皇帝其实也显露出想要亲切一些的意思。

    可是当时在场的几位,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样撒娇。

    还是已经习惯了父亲变成父皇,不敢随意接话。

    导致在涂承钰来之前,御书房的氛围还是比较严肃。

    所以当涂承钰来了之后,随意说了两句话之后,就开始撒泼耍赖,将皇上逗笑了。

    这让他们都十分羡慕。

    在羡慕之余,他们也很珍惜现在这种难得的氛围。

    所以,都很识趣的没有在这个时候,提起其他的事情。

    而是凑到一起,顺着皇上的调子,说着一些让大家都高兴的话。

    御书房里父子六人,都有意要维持现状,自然也就说的越来越热烈了。

    这一切,让守在门外的夏守忠特别感慨。

    如果忽略了这是皇宫里的御书房,此时的情景还真像安王府的大书房啊。

    他准备在宫里再待两天,等皇上的气彻底消了,然后再申请出宫去。

    不过他这个想法还没有坚持多久,小宣子都没有从书房出去呢,就听到院中的一个小太监前来禀报:

    “王爷,陛下派人过来求见王爷。”

    听到皇上派人来了,涂承钰心中一惊。

    这几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已经想着躲避了,没想到他还没躲呢,皇上竟然直接派人来了。

    不过,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已经来了,他也没办法躲避,只能将人带进来。

    过来传旨的涂承钰也认识,是皇上跟前跑腿的小太监。

    他一进来,涂承钰就问:“父皇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小太监躬身回答:“回王爷,陛下让王爷前去御书房。”

    怕什么来什么,不过涂承钰也没有办法,只能换了衣服,跟着小太监前去御书房。

    在去御书房的途中,涂承钰还想办法各种打听皇上今天的心情,可惜跑腿的小太监胆子太小,不敢对涂承钰透露任何消息。

    越是这样,涂承钰越是担心。

    他怕这次皇上叫自己过去,又对自己臭骂一顿。

    怀着忐忑的心情,涂承钰便到御书房门口。

    经过小太监的禀报,涂承钰没有耽搁,立刻就被召见了。

    在进门之前,他还是非常忐忑的,不过一进去之后,他就心就放下来了。

    因为在御书房里面,除了皇上之外,几位老哥竟然都在。

    既然老哥几位都在,即使是来挨骂的,也有人顶在前面。

    见此,涂承钰心中也就不忐忑了,痛快的见了礼。

    然后说道:“父皇叫儿臣过来,可是有事要吩咐?”

    皇帝看着装乖巧的涂承钰,板着脸问道:

    “你是不是忘了,你身上还有差事?”

    皇帝的不答反问,让涂承钰有一瞬间的愣神,急切之间他也记不起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差事。

    不过看到站在旁边的老哥几位,涂承钰便想了起来。

    “父皇说的,可是安置难民之事?”

    涂承钰思来想去,发现自己身上就只有这个事情算是正经的差事了。

    果然,听了涂承钰的回答,皇帝点了点头说道:

    “就是此事,当时在朝堂上,你可是答应要帮着太子安置难民,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难道忘到脑后了?”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虽然听着像责问,但是语气比较轻松。

    涂承钰因此也就知道,皇上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因为这个事情有所不满。

    于是他也轻快的回答:“回父皇,儿臣可没有忘记此事,只因这事乃是太子主导,儿臣只是从旁协助,所以儿臣只是等着太子召唤而已。”

    对于涂承钰这种,给点笑脸就顺杆爬的德行,皇帝也是无奈。

    他指着涂承钰,笑着对太子说道:

    “你听听,这没脸没皮的样子,明明是他没有记住,现在反倒成了你的责任了。”

    皇上笑着这样一说,御书房里的气氛顿时松快了好几分。

    刚才还板着脸的几位老哥,神色也放松下来。

    太子也顺着皇帝的话说道:“父皇说的对,小五从小就是这样,不过这也是父皇的爱护,不然哪里能让他这么大了还这样调皮呢。”

    太子这种半开玩笑的说法,让大家都轻轻笑起来。

    只有涂承钰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对太子说道:“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再说我可就不帮伱做事了。”

    太子一听,笑着说道:“好好好,我不说了,这件事是我的错,没有早一点通知你,让你受委屈了。”

    他这么一说,涂承钰便摆摆手说道:“大哥不必自责,弟弟我原谅你了。”

    太子听完,指着涂承钰很无语的样子,半天说道:

    “你还当真了。”

    他们二人这样的谈话,很有民间百姓兄弟之间的互动,温馨而亲切。

    皇帝看了很有触动,便在中间插了一嘴,

    “我就说小五是个赖皮猴子,这下你们相信了吧。”

    说这话的时候,皇上是面带微笑的,看起来就像平常的父亲,调侃自己的儿子一样。

    这种久违的语气和话语,让其余几位也有些熟悉的感觉。

    他们应该能够记起来,在皇帝还是安王的时候。

    他们父子之间的对话,多数都是这样的。

    那时候的安王虽然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也很严格,可是只要他们这些儿子没有犯错误,安王就会像现在这样和他们相处。

    严厉中带着亲切,谈话间也满是关切。

    可惜这些在皇帝登基之后,就逐渐消失了。

    而且随着皇帝登基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就越加严重。

    到了现在,亲切的父子之情已经没有了,反而越来越有君臣的感觉。

    他们一旦犯错,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得到悉心的教导。

    现在更多的是被叫过来批评,而且还不容有一点反驳。

    所以,像今天这样轻松的对话,可以说是很久没见了。

    同时,兄弟几人也有些羡慕起涂承钰来。

    因为这么轻松的氛围,是涂承钰来了之后才出现的。

    在涂承钰来之前,皇帝其实也显露出想要亲切一些的意思。

    可是当时在场的几位,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样撒娇。

    还是已经习惯了父亲变成父皇,不敢随意接话。

    导致在涂承钰来之前,御书房的氛围还是比较严肃。

    所以当涂承钰来了之后,随意说了两句话之后,就开始撒泼耍赖,将皇上逗笑了。

    这让他们都十分羡慕。

    在羡慕之余,他们也很珍惜现在这种难得的氛围。

    所以,都很识趣的没有在这个时候,提起其他的事情。

    而是凑到一起,顺着皇上的调子,说着一些让大家都高兴的话。

    御书房里父子六人,都有意要维持现状,自然也就说的越来越热烈了。

    这一切,让守在门外的夏守忠特别感慨。

    如果忽略了这是皇宫里的御书房,此时的情景还真像安王府的大书房啊。

    他准备在宫里再待两天,等皇上的气彻底消了,然后再申请出宫去。

    不过他这个想法还没有坚持多久,小宣子都没有从书房出去呢,就听到院中的一个小太监前来禀报:

    “王爷,陛下派人过来求见王爷。”

    听到皇上派人来了,涂承钰心中一惊。

    这几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已经想着躲避了,没想到他还没躲呢,皇上竟然直接派人来了。

    不过,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已经来了,他也没办法躲避,只能将人带进来。

    过来传旨的涂承钰也认识,是皇上跟前跑腿的小太监。

    他一进来,涂承钰就问:“父皇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小太监躬身回答:“回王爷,陛下让王爷前去御书房。”

    怕什么来什么,不过涂承钰也没有办法,只能换了衣服,跟着小太监前去御书房。

    在去御书房的途中,涂承钰还想办法各种打听皇上今天的心情,可惜跑腿的小太监胆子太小,不敢对涂承钰透露任何消息。

    越是这样,涂承钰越是担心。

    他怕这次皇上叫自己过去,又对自己臭骂一顿。

    怀着忐忑的心情,涂承钰便到御书房门口。

    经过小太监的禀报,涂承钰没有耽搁,立刻就被召见了。

    在进门之前,他还是非常忐忑的,不过一进去之后,他就心就放下来了。

    因为在御书房里面,除了皇上之外,几位老哥竟然都在。

    既然老哥几位都在,即使是来挨骂的,也有人顶在前面。

    见此,涂承钰心中也就不忐忑了,痛快的见了礼。

    然后说道:“父皇叫儿臣过来,可是有事要吩咐?”

    皇帝看着装乖巧的涂承钰,板着脸问道:

    “你是不是忘了,你身上还有差事?”

    皇帝的不答反问,让涂承钰有一瞬间的愣神,急切之间他也记不起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差事。

    不过看到站在旁边的老哥几位,涂承钰便想了起来。

    “父皇说的,可是安置难民之事?”

    涂承钰思来想去,发现自己身上就只有这个事情算是正经的差事了。

    果然,听了涂承钰的回答,皇帝点了点头说道:

    “就是此事,当时在朝堂上,你可是答应要帮着太子安置难民,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难道忘到脑后了?”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虽然听着像责问,但是语气比较轻松。

    涂承钰因此也就知道,皇上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因为这个事情有所不满。

    于是他也轻快的回答:“回父皇,儿臣可没有忘记此事,只因这事乃是太子主导,儿臣只是从旁协助,所以儿臣只是等着太子召唤而已。”

    对于涂承钰这种,给点笑脸就顺杆爬的德行,皇帝也是无奈。

    他指着涂承钰,笑着对太子说道:

    “你听听,这没脸没皮的样子,明明是他没有记住,现在反倒成了你的责任了。”

    皇上笑着这样一说,御书房里的气氛顿时松快了好几分。

    刚才还板着脸的几位老哥,神色也放松下来。

    太子也顺着皇帝的话说道:“父皇说的对,小五从小就是这样,不过这也是父皇的爱护,不然哪里能让他这么大了还这样调皮呢。”

    太子这种半开玩笑的说法,让大家都轻轻笑起来。

    只有涂承钰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对太子说道:“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再说我可就不帮伱做事了。”

    太子一听,笑着说道:“好好好,我不说了,这件事是我的错,没有早一点通知你,让你受委屈了。”

    他这么一说,涂承钰便摆摆手说道:“大哥不必自责,弟弟我原谅你了。”

    太子听完,指着涂承钰很无语的样子,半天说道:

    “你还当真了。”

    他们二人这样的谈话,很有民间百姓兄弟之间的互动,温馨而亲切。

    皇帝看了很有触动,便在中间插了一嘴,

    “我就说小五是个赖皮猴子,这下你们相信了吧。”

    说这话的时候,皇上是面带微笑的,看起来就像平常的父亲,调侃自己的儿子一样。

    这种久违的语气和话语,让其余几位也有些熟悉的感觉。

    他们应该能够记起来,在皇帝还是安王的时候。

    他们父子之间的对话,多数都是这样的。

    那时候的安王虽然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也很严格,可是只要他们这些儿子没有犯错误,安王就会像现在这样和他们相处。

    严厉中带着亲切,谈话间也满是关切。

    可惜这些在皇帝登基之后,就逐渐消失了。

    而且随着皇帝登基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就越加严重。

    到了现在,亲切的父子之情已经没有了,反而越来越有君臣的感觉。

    他们一旦犯错,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得到悉心的教导。

    现在更多的是被叫过来批评,而且还不容有一点反驳。

    所以,像今天这样轻松的对话,可以说是很久没见了。

    同时,兄弟几人也有些羡慕起涂承钰来。

    因为这么轻松的氛围,是涂承钰来了之后才出现的。

    在涂承钰来之前,皇帝其实也显露出想要亲切一些的意思。

    可是当时在场的几位,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样撒娇。

    还是已经习惯了父亲变成父皇,不敢随意接话。

    导致在涂承钰来之前,御书房的氛围还是比较严肃。

    所以当涂承钰来了之后,随意说了两句话之后,就开始撒泼耍赖,将皇上逗笑了。

    这让他们都十分羡慕。

    在羡慕之余,他们也很珍惜现在这种难得的氛围。

    所以,都很识趣的没有在这个时候,提起其他的事情。

    而是凑到一起,顺着皇上的调子,说着一些让大家都高兴的话。

    御书房里父子六人,都有意要维持现状,自然也就说的越来越热烈了。

    这一切,让守在门外的夏守忠特别感慨。

    如果忽略了这是皇宫里的御书房,此时的情景还真像安王府的大书房啊。

    他准备在宫里再待两天,等皇上的气彻底消了,然后再申请出宫去。

    不过他这个想法还没有坚持多久,小宣子都没有从书房出去呢,就听到院中的一个小太监前来禀报:

    “王爷,陛下派人过来求见王爷。”

    听到皇上派人来了,涂承钰心中一惊。

    这几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已经想着躲避了,没想到他还没躲呢,皇上竟然直接派人来了。

    不过,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已经来了,他也没办法躲避,只能将人带进来。

    过来传旨的涂承钰也认识,是皇上跟前跑腿的小太监。

    他一进来,涂承钰就问:“父皇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小太监躬身回答:“回王爷,陛下让王爷前去御书房。”

    怕什么来什么,不过涂承钰也没有办法,只能换了衣服,跟着小太监前去御书房。

    在去御书房的途中,涂承钰还想办法各种打听皇上今天的心情,可惜跑腿的小太监胆子太小,不敢对涂承钰透露任何消息。

    越是这样,涂承钰越是担心。

    他怕这次皇上叫自己过去,又对自己臭骂一顿。

    怀着忐忑的心情,涂承钰便到御书房门口。

    经过小太监的禀报,涂承钰没有耽搁,立刻就被召见了。

    在进门之前,他还是非常忐忑的,不过一进去之后,他就心就放下来了。

    因为在御书房里面,除了皇上之外,几位老哥竟然都在。

    既然老哥几位都在,即使是来挨骂的,也有人顶在前面。

    见此,涂承钰心中也就不忐忑了,痛快的见了礼。

    然后说道:“父皇叫儿臣过来,可是有事要吩咐?”

    皇帝看着装乖巧的涂承钰,板着脸问道:

    “你是不是忘了,你身上还有差事?”

    皇帝的不答反问,让涂承钰有一瞬间的愣神,急切之间他也记不起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差事。

    不过看到站在旁边的老哥几位,涂承钰便想了起来。

    “父皇说的,可是安置难民之事?”

    涂承钰思来想去,发现自己身上就只有这个事情算是正经的差事了。

    果然,听了涂承钰的回答,皇帝点了点头说道:

    “就是此事,当时在朝堂上,你可是答应要帮着太子安置难民,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难道忘到脑后了?”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虽然听着像责问,但是语气比较轻松。

    涂承钰因此也就知道,皇上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因为这个事情有所不满。

    于是他也轻快的回答:“回父皇,儿臣可没有忘记此事,只因这事乃是太子主导,儿臣只是从旁协助,所以儿臣只是等着太子召唤而已。”

    对于涂承钰这种,给点笑脸就顺杆爬的德行,皇帝也是无奈。

    他指着涂承钰,笑着对太子说道:

    “你听听,这没脸没皮的样子,明明是他没有记住,现在反倒成了你的责任了。”

    皇上笑着这样一说,御书房里的气氛顿时松快了好几分。

    刚才还板着脸的几位老哥,神色也放松下来。

    太子也顺着皇帝的话说道:“父皇说的对,小五从小就是这样,不过这也是父皇的爱护,不然哪里能让他这么大了还这样调皮呢。”

    太子这种半开玩笑的说法,让大家都轻轻笑起来。

    只有涂承钰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对太子说道:“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再说我可就不帮伱做事了。”

    太子一听,笑着说道:“好好好,我不说了,这件事是我的错,没有早一点通知你,让你受委屈了。”

    他这么一说,涂承钰便摆摆手说道:“大哥不必自责,弟弟我原谅你了。”

    太子听完,指着涂承钰很无语的样子,半天说道:

    “你还当真了。”

    他们二人这样的谈话,很有民间百姓兄弟之间的互动,温馨而亲切。

    皇帝看了很有触动,便在中间插了一嘴,

    “我就说小五是个赖皮猴子,这下你们相信了吧。”

    说这话的时候,皇上是面带微笑的,看起来就像平常的父亲,调侃自己的儿子一样。

    这种久违的语气和话语,让其余几位也有些熟悉的感觉。

    他们应该能够记起来,在皇帝还是安王的时候。

    他们父子之间的对话,多数都是这样的。

    那时候的安王虽然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也很严格,可是只要他们这些儿子没有犯错误,安王就会像现在这样和他们相处。

    严厉中带着亲切,谈话间也满是关切。

    可惜这些在皇帝登基之后,就逐渐消失了。

    而且随着皇帝登基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就越加严重。

    到了现在,亲切的父子之情已经没有了,反而越来越有君臣的感觉。

    他们一旦犯错,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得到悉心的教导。

    现在更多的是被叫过来批评,而且还不容有一点反驳。

    所以,像今天这样轻松的对话,可以说是很久没见了。

    同时,兄弟几人也有些羡慕起涂承钰来。

    因为这么轻松的氛围,是涂承钰来了之后才出现的。

    在涂承钰来之前,皇帝其实也显露出想要亲切一些的意思。

    可是当时在场的几位,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样撒娇。

    还是已经习惯了父亲变成父皇,不敢随意接话。

    导致在涂承钰来之前,御书房的氛围还是比较严肃。

    所以当涂承钰来了之后,随意说了两句话之后,就开始撒泼耍赖,将皇上逗笑了。

    这让他们都十分羡慕。

    在羡慕之余,他们也很珍惜现在这种难得的氛围。

    所以,都很识趣的没有在这个时候,提起其他的事情。

    而是凑到一起,顺着皇上的调子,说着一些让大家都高兴的话。

    御书房里父子六人,都有意要维持现状,自然也就说的越来越热烈了。

    这一切,让守在门外的夏守忠特别感慨。

    如果忽略了这是皇宫里的御书房,此时的情景还真像安王府的大书房啊。

    他准备在宫里再待两天,等皇上的气彻底消了,然后再申请出宫去。

    不过他这个想法还没有坚持多久,小宣子都没有从书房出去呢,就听到院中的一个小太监前来禀报:

    “王爷,陛下派人过来求见王爷。”

    听到皇上派人来了,涂承钰心中一惊。

    这几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已经想着躲避了,没想到他还没躲呢,皇上竟然直接派人来了。

    不过,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已经来了,他也没办法躲避,只能将人带进来。

    过来传旨的涂承钰也认识,是皇上跟前跑腿的小太监。

    他一进来,涂承钰就问:“父皇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小太监躬身回答:“回王爷,陛下让王爷前去御书房。”

    怕什么来什么,不过涂承钰也没有办法,只能换了衣服,跟着小太监前去御书房。

    在去御书房的途中,涂承钰还想办法各种打听皇上今天的心情,可惜跑腿的小太监胆子太小,不敢对涂承钰透露任何消息。

    越是这样,涂承钰越是担心。

    他怕这次皇上叫自己过去,又对自己臭骂一顿。

    怀着忐忑的心情,涂承钰便到御书房门口。

    经过小太监的禀报,涂承钰没有耽搁,立刻就被召见了。

    在进门之前,他还是非常忐忑的,不过一进去之后,他就心就放下来了。

    因为在御书房里面,除了皇上之外,几位老哥竟然都在。

    既然老哥几位都在,即使是来挨骂的,也有人顶在前面。

    见此,涂承钰心中也就不忐忑了,痛快的见了礼。

    然后说道:“父皇叫儿臣过来,可是有事要吩咐?”

    皇帝看着装乖巧的涂承钰,板着脸问道:

    “你是不是忘了,你身上还有差事?”

    皇帝的不答反问,让涂承钰有一瞬间的愣神,急切之间他也记不起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差事。

    不过看到站在旁边的老哥几位,涂承钰便想了起来。

    “父皇说的,可是安置难民之事?”

    涂承钰思来想去,发现自己身上就只有这个事情算是正经的差事了。

    果然,听了涂承钰的回答,皇帝点了点头说道:

    “就是此事,当时在朝堂上,你可是答应要帮着太子安置难民,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难道忘到脑后了?”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虽然听着像责问,但是语气比较轻松。

    涂承钰因此也就知道,皇上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因为这个事情有所不满。

    于是他也轻快的回答:“回父皇,儿臣可没有忘记此事,只因这事乃是太子主导,儿臣只是从旁协助,所以儿臣只是等着太子召唤而已。”

    对于涂承钰这种,给点笑脸就顺杆爬的德行,皇帝也是无奈。

    他指着涂承钰,笑着对太子说道:

    “你听听,这没脸没皮的样子,明明是他没有记住,现在反倒成了你的责任了。”

    皇上笑着这样一说,御书房里的气氛顿时松快了好几分。

    刚才还板着脸的几位老哥,神色也放松下来。

    太子也顺着皇帝的话说道:“父皇说的对,小五从小就是这样,不过这也是父皇的爱护,不然哪里能让他这么大了还这样调皮呢。”

    太子这种半开玩笑的说法,让大家都轻轻笑起来。

    只有涂承钰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对太子说道:“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再说我可就不帮伱做事了。”

    太子一听,笑着说道:“好好好,我不说了,这件事是我的错,没有早一点通知你,让你受委屈了。”

    他这么一说,涂承钰便摆摆手说道:“大哥不必自责,弟弟我原谅你了。”

    太子听完,指着涂承钰很无语的样子,半天说道:

    “你还当真了。”

    他们二人这样的谈话,很有民间百姓兄弟之间的互动,温馨而亲切。

    皇帝看了很有触动,便在中间插了一嘴,

    “我就说小五是个赖皮猴子,这下你们相信了吧。”

    说这话的时候,皇上是面带微笑的,看起来就像平常的父亲,调侃自己的儿子一样。

    这种久违的语气和话语,让其余几位也有些熟悉的感觉。

    他们应该能够记起来,在皇帝还是安王的时候。

    他们父子之间的对话,多数都是这样的。

    那时候的安王虽然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也很严格,可是只要他们这些儿子没有犯错误,安王就会像现在这样和他们相处。

    严厉中带着亲切,谈话间也满是关切。

    可惜这些在皇帝登基之后,就逐渐消失了。

    而且随着皇帝登基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就越加严重。

    到了现在,亲切的父子之情已经没有了,反而越来越有君臣的感觉。

    他们一旦犯错,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得到悉心的教导。

    现在更多的是被叫过来批评,而且还不容有一点反驳。

    所以,像今天这样轻松的对话,可以说是很久没见了。

    同时,兄弟几人也有些羡慕起涂承钰来。

    因为这么轻松的氛围,是涂承钰来了之后才出现的。

    在涂承钰来之前,皇帝其实也显露出想要亲切一些的意思。

    可是当时在场的几位,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样撒娇。

    还是已经习惯了父亲变成父皇,不敢随意接话。

    导致在涂承钰来之前,御书房的氛围还是比较严肃。

    所以当涂承钰来了之后,随意说了两句话之后,就开始撒泼耍赖,将皇上逗笑了。

    这让他们都十分羡慕。

    在羡慕之余,他们也很珍惜现在这种难得的氛围。

    所以,都很识趣的没有在这个时候,提起其他的事情。

    而是凑到一起,顺着皇上的调子,说着一些让大家都高兴的话。

    御书房里父子六人,都有意要维持现状,自然也就说的越来越热烈了。

    这一切,让守在门外的夏守忠特别感慨。

    如果忽略了这是皇宫里的御书房,此时的情景还真像安王府的大书房啊。

    他准备在宫里再待两天,等皇上的气彻底消了,然后再申请出宫去。

    不过他这个想法还没有坚持多久,小宣子都没有从书房出去呢,就听到院中的一个小太监前来禀报:

    “王爷,陛下派人过来求见王爷。”

    听到皇上派人来了,涂承钰心中一惊。

    这几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已经想着躲避了,没想到他还没躲呢,皇上竟然直接派人来了。

    不过,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已经来了,他也没办法躲避,只能将人带进来。

    过来传旨的涂承钰也认识,是皇上跟前跑腿的小太监。

    他一进来,涂承钰就问:“父皇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小太监躬身回答:“回王爷,陛下让王爷前去御书房。”

    怕什么来什么,不过涂承钰也没有办法,只能换了衣服,跟着小太监前去御书房。

    在去御书房的途中,涂承钰还想办法各种打听皇上今天的心情,可惜跑腿的小太监胆子太小,不敢对涂承钰透露任何消息。

    越是这样,涂承钰越是担心。

    他怕这次皇上叫自己过去,又对自己臭骂一顿。

    怀着忐忑的心情,涂承钰便到御书房门口。

    经过小太监的禀报,涂承钰没有耽搁,立刻就被召见了。

    在进门之前,他还是非常忐忑的,不过一进去之后,他就心就放下来了。

    因为在御书房里面,除了皇上之外,几位老哥竟然都在。

    既然老哥几位都在,即使是来挨骂的,也有人顶在前面。

    见此,涂承钰心中也就不忐忑了,痛快的见了礼。

    然后说道:“父皇叫儿臣过来,可是有事要吩咐?”

    皇帝看着装乖巧的涂承钰,板着脸问道:

    “你是不是忘了,你身上还有差事?”

    皇帝的不答反问,让涂承钰有一瞬间的愣神,急切之间他也记不起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差事。

    不过看到站在旁边的老哥几位,涂承钰便想了起来。

    “父皇说的,可是安置难民之事?”

    涂承钰思来想去,发现自己身上就只有这个事情算是正经的差事了。

    果然,听了涂承钰的回答,皇帝点了点头说道:

    “就是此事,当时在朝堂上,你可是答应要帮着太子安置难民,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难道忘到脑后了?”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虽然听着像责问,但是语气比较轻松。

    涂承钰因此也就知道,皇上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因为这个事情有所不满。

    于是他也轻快的回答:“回父皇,儿臣可没有忘记此事,只因这事乃是太子主导,儿臣只是从旁协助,所以儿臣只是等着太子召唤而已。”

    对于涂承钰这种,给点笑脸就顺杆爬的德行,皇帝也是无奈。

    他指着涂承钰,笑着对太子说道:

    “你听听,这没脸没皮的样子,明明是他没有记住,现在反倒成了你的责任了。”

    皇上笑着这样一说,御书房里的气氛顿时松快了好几分。

    刚才还板着脸的几位老哥,神色也放松下来。

    太子也顺着皇帝的话说道:“父皇说的对,小五从小就是这样,不过这也是父皇的爱护,不然哪里能让他这么大了还这样调皮呢。”

    太子这种半开玩笑的说法,让大家都轻轻笑起来。

    只有涂承钰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对太子说道:“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再说我可就不帮伱做事了。”

    太子一听,笑着说道:“好好好,我不说了,这件事是我的错,没有早一点通知你,让你受委屈了。”

    他这么一说,涂承钰便摆摆手说道:“大哥不必自责,弟弟我原谅你了。”

    太子听完,指着涂承钰很无语的样子,半天说道:

    “你还当真了。”

    他们二人这样的谈话,很有民间百姓兄弟之间的互动,温馨而亲切。

    皇帝看了很有触动,便在中间插了一嘴,

    “我就说小五是个赖皮猴子,这下你们相信了吧。”

    说这话的时候,皇上是面带微笑的,看起来就像平常的父亲,调侃自己的儿子一样。

    这种久违的语气和话语,让其余几位也有些熟悉的感觉。

    他们应该能够记起来,在皇帝还是安王的时候。

    他们父子之间的对话,多数都是这样的。

    那时候的安王虽然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也很严格,可是只要他们这些儿子没有犯错误,安王就会像现在这样和他们相处。

    严厉中带着亲切,谈话间也满是关切。

    可惜这些在皇帝登基之后,就逐渐消失了。

    而且随着皇帝登基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就越加严重。

    到了现在,亲切的父子之情已经没有了,反而越来越有君臣的感觉。

    他们一旦犯错,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得到悉心的教导。

    现在更多的是被叫过来批评,而且还不容有一点反驳。

    所以,像今天这样轻松的对话,可以说是很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