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旁支贵族 > 第七十六章:好个少年郎!

第七十六章:好个少年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鸳鸯姑娘这是?”  贾璘看了她一眼,鸳鸯身材窈窕,面容温婉秀丽。在贾家也是极为受欢迎的丫鬟。  鸳鸯闻言,朝着贾璘笑了笑,道:“正要恭喜璘大爷,老太太听闻大爷县试高中,如今正要邀请大爷入入府里去庆贺呢。”  哦?  听到是贾母相邀请,贾璘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  想必是贾府那边也有人得到了消息。  秀才功名虽然不值一提,但是也是分时间段的。  如今的贾家,朝堂之内没有丝毫话语权,甚至是整个开国一脉的勋贵,都被文官集团打压着。  不论是贾家人也好,开国一脉的勋贵也罢,都是希望家中子弟,能够在科道上有一番作为。  为了家族在朝中争取话语权。  虽然秀才只是最低一等的功名,但是他却是举人,进士的基石。  如果一个家族,连一个秀才的读书人都拿不出来。  那在这個文贵武轻的时代,本质上来看,便是家族没落的一种显现。  贾母这种贾家实际意义上的掌权人,怎会不懂这些?  如今叫自己过去,多半是起了惜才之意。  “鸳鸯姑娘稍等,我换身衣服,便随你去拜访老太太!”  贾璘看了鸳鸯一眼,笑着拱了拱手道。  无论怎样,他如今只要还是贾家人,贾母便是他的长辈。  这个时候,一定的表态是必须的。  他只是中了秀才,不是进士,更不是入了内阁。  如今的自己,说白了,很多地方仍是需要荣国府的庇护。  思索间,他已经入里里屋,让晴雯为其换上了一间崭新的白色锦袍。  带上腰间的宝剑。  整个人愈发显得贵气不凡,隐隐的还透露出了一丝儒雅。  便是亲自为其换衣服的晴雯,小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崇拜。  这个时代,底层民众对于读书人的仰望。  等小丫头,自小里也被人灌输过秀才相公,举人老爷的思想。  想到自家公子不在是以往的白身,而是真正有了功名的秀才相公。  晴雯心中难免有些崇敬之色。  贾璘穿着锦袍,佩戴着宝剑,昂扬挺拔的跨入客厅。  鸳鸯眼睛一亮,瞧着面前一身锦袍,腰跨宝剑,俊俏风流的少年,玉容不禁闪过一丝绯红。  她跟在贾母身前伺候有了时日了。  贾家之中,那些少年郎正儿八经的主子见过不少。  却鲜有眼前这般英俊风流的……  当真似乎是应了那一句古话,人靠衣装马靠鞍!  “鸳鸯姑娘,走吧!”  贾璘走到鸳鸯身前,笑着说道。  鸳鸯一怔,回过神来,玉容微红,低着头不敢再去看贾璘。起身往前方走去。  贾璘见状,便跟着她,入了荣国府,一路来到了荣庆堂内。  此时,众人顿时眼前一亮。  惊讶的看着面前换了身衣服,挺拔俊朗的英气少年。  凤姐,李纨,黛玉,宝钗,迎春,探春……等人皆是微微一怔。  尤其是凤姐。  昔日贾璘穿着一袭青衫,来府里被她询问时。  那一幕,恍如昨日。  没成想这才半年时间,贾璘却发生了这般变化。  非当不再靠着族里的接济有了自己挣钱的营生。  现在更是考上了秀才了。  若是再等些时日,说不定还真能有一番作为出来……  这么一想,凤姐心中不由的想到了贾琏。  微微叹了口气,难怪说读书能改变人,自己的琏二爷若是有这般风度和能为,那该是多好?  “贾璘见过老太太,二夫人,珠大嫂子,琏二嫂子……”  贾璘入了堂内,眼神环顾四周,微微拱手朝着贾母等人行礼。  “好个少年郎!”  贾母心中一喜,瞧着面前这英气少年。  似是想到了那日初来荣庆堂之时,少年一言一行,便已然有一番气度。  如今果然成了些气候。  虽然说一个秀才对于贾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但是起码从象征意义上来说,对贾家来说是好的。  “快起来,好孩子,当真是难为你了!”  贾母慈笑的招了招手,又转头吩咐鸳鸯给贾璘搬来凳子。  坐下后,王夫人薛姨妈等人都朝着贾璘看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浅笑。  在她们这些人看来。  贾璘说到底还是个不错的孩子。  独门独户的,愣是凭借着自己个,淌出了一条路来。如今还中了秀才。  当真是极为不易了。  薛姨妈更是想到那日家中薛蟠的话,说是要将香菱送给贾璘。  此事一直被她阻着,因为在她看来,贾璘终究是不值。  毕竟只是一个旁支子弟,再有能为,还得大的过两府嫡系去?  如今,瞧着贾璘这般气度和贾家人的反应,一时间倒也有些拿不准了。  这璘哥儿如今只是中了秀才,这老太太便这般喜欢,若是他日当真中了举人,进士……入朝当了官。  那岂不正是蟠儿的良师益友?  要不今儿回去,便问问香菱?左右不过是个丫鬟……  一时间,薛姨妈脑海中不由得冒出了这么个念头来。  “璘哥儿,你和我说说,怎么读的书,怎么便一下子考出了个第一名?”  贾母似乎挺高兴,笑着询问起贾璘的科考的细节来。  众人闻言,也纷纷看了过来。  贾家子弟中,宝玉,贾环,贾兰,等人也都是到了快要进学的年纪。  如今贾璘这个考了县试第一的,若能指点一二。  对他们来说,也是极好的事情。  贾璘见状,笑了笑,便将自己这些时日,如何读书做文章,点灯夜读之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  反正不重要,如今结果已经出现。

    他这般说,没人不信。而且他自这几个月来,也确实是花了很多心思在经义文章上面。  听闻此言。  李纨微微颔首,秀丽的玉容上闪过一丝动容。  果然,读书还是要勤勉,看来自己日后对贾兰的要求,不能在放松了。  必须要让他快些将四书五经读熟,过两年……不,明年就让他先下场试一试。  李纨心中这般坚定的想着。  一旁的王夫人此时也是眯着眼睛思索着。  贾政一直在为宝玉读书之事担忧着,是否明年就该让宝玉下场了?  以自家儿子的资质,便是稍微用些心。  明年考个县案首回来不也是轻而易举?  到时候,老太太和老爷,该是何等高兴,便是说到自王家去,也是极为光彩的事情……  “好,好啊,果然是好孩子,知道上进便是好!”  贾母赞叹着,家中子弟能有一个知道读书上进的,极为不容易,更何况这孩子不但勤勉,还获有着圣眷在身。  若是他日当真能入朝为官,贾家在官场上便是有了依仗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